俄羅斯與美國唯一一次不計前嫌,共同消滅一個潛在大國,名字耳熟

2020-12-24 歷史競談

古語有云:「與子同澤、與子偕作」。在同一利益面前,誰都可能會變成朋友,這一原理在國際形勢面前,更能夠說明白事。初中歷史課本中就已經廣泛提到:「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一原則也是國際關係的黃金法則。

在1945年之後,蘇聯和美國之間的抗衡一直持高不下。1946年3月份就已經開始爆發了國際冷戰,而在這次冷戰中的敵對雙方,分別是以美國和蘇聯為主。兩國都是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展開了鬥爭,這對於世界格局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955年,國際上出現了各種組織,也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形成,而兩級又分別是指美國和蘇聯。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政策出現,這才標誌著冷戰結束。從1945到1991,這46年的時間裡面,美國和蘇聯之間的鬥爭似乎從來就沒有停下來過,兩國好像很難坐在一起成為朋友。但就是這麼兩個關係緊張的國家,卻在歷史中有過最團結的一次、全方位共同行動、共同剷除一個對於全世界形勢都存在潛在危害的超級大國。

這個大國就是烏克蘭。烏克蘭的龐大在於1991年時,蘇聯解體。而烏克蘭作為蘇聯繼承遺產部分中最龐大的一支力量,所分得到的核武器具有最龐大的優勢,僅僅是核武器數量就超過了1300枚,這對於當時的國際形勢而言是一個潛在的龐大威脅。

1991年,一個國家能夠擁有1000多枚核武器,這是什麼概念?當時的東南亞部分國家才剛剛實現了獨立,而烏克蘭就已經分到了1300枚核武器,這個數量在當時來講排在了全球第3名。可以說除了在美國和俄羅斯之外的任何地方,烏克蘭翹著尾巴做人都沒有問題。

所以為了完成國際形勢的平衡,同時美國自身也有國際戰略的部署。最後美國和俄羅斯共同攜起手來抗衡烏克蘭,提出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最後迫於國際形勢的壓力,烏克蘭最終只能選擇配合美國和俄羅斯共同調配核武器。而那1300枚核武器,最終在國際壓力的監督下,烏克蘭自行銷毀了。

在烏克蘭的問題解決之後,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又恢復到了1991年之前的那種緊張形態。這樣的改變其實也很符合歷史教材書中所提到的那一原則:「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探險者病倒南極,中國果斷伸出援手:大國一向不計前嫌
    近期,澳大利亞1名探險者在南極突然病倒,急需救治,關鍵時刻中國和美國再次聯手合作,將這名探險者成功救下。中國還火速派出直升機,將這名澳方病人送到了戴維斯站附近飛機滑翔雪道安全地點。印媒稱,中國和澳大利亞、美國的關係近期比較特殊。在危難關頭中國伸出援手,更是體現了大國的不計前嫌。
  • 義大利疫情二次反彈,請求中國再次伸出援手,大國一向不計前嫌
    據報導,義大利疫情狀況極不樂觀,而面對疫情的二次反彈,意方請求中國再次伸出援手。義大利疫情反彈嚴重截止11月20日,義大利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達到13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了4.7萬例。如今疫情再創新高,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向全國民眾和各政黨團體、各級政府發出呼籲,希望舉國上下能夠團結一心,共同抗疫。在11月初,義大利政府就採取了緊急的封鎖,以限制人口的流動。此外,政府針對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區域的餐館、商店等商戶的經營活動也採取了限制性的政策,希望在保障公眾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恢復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
  • 中國出手解救澳遇險人員,澳高官激動感謝:大國果然不計前嫌
    自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來,西方包括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始頻繁向中國發難,兩國關係受到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不過近期南極發生的國際協作讓人看到了合作、互助的積極信號。
  • 中國這次不計前嫌,突然與美澳聯手合作!直升機急赴南極展開救援
    據歐亞時報12月23日報導,澳大利亞南極洲計劃團體日前表示,在南極的澳大利亞戴維斯研究站科考人員因身體不適病倒,在美國的協助下,中國不計前嫌幫助該人員撤離南極。澳大利亞南極司司長金·埃利斯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國際援助正在幫助這名隊員撤離"。
  • 未來三十年,誰將是下一個超級大國?美國明確列出3個國家
    文/白夜人類文明完全擺脫封建奴隸社會之後,世界便快速發展起來,而「超級大國」這個說法也隨之產生。二戰結束後,美國和前蘇聯成為了世界兩大絕對實力,其國際地位發展已經達到影響世界的程度。舉一個最為實際的例子便是其成立的華約和北約,這兩大聯盟背後的蘇聯和美國成為公認的超級大國。
  • 被美國拋棄了之後,歐洲大國街頭一片悽慘,中國專家團火速到達
    錯過窗口期,許多國家紛紛中招早在中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在評估了當時的狀況之後就告訴世界各國,中國已經給世界各國爭取了一個月的窗口期,必須利用這一個月有效的應對。採取一些措施以減少新型冠狀肺炎在自己國家的蔓延。但是許多國家並沒有聽從這一勸告。
  • 同樣是石油出口大國,美國輕輕鬆鬆封鎖伊朗,為何拿俄羅斯沒轍?
    安倍:那為什麼不打俄羅斯?川普:他們是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呀!這個段子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存在不同的態度。其實,在美國眼裡,對不同國家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美國的確稱朝鮮、伊朗等國為「邪惡軸心」,可確確實實沒說過「自己最大的敵人是俄羅斯」,即使是在美蘇冷戰期間,美國也沒說過如此露骨的話,頂多就是把蘇聯稱作「主要競爭對象」或者「潛在威脅」。
  • 美國要是倒下,誰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張召忠已給出答案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可惜的是,在很多事上,美國的做法卻都不那麼「超級」。近年來美國雖然仍然居世界第一的寶座,但其發展速度已經明顯減緩。這次疫情更是對美國的國際形象造成了更大的衝擊。目前美國深陷疫情漩渦無法自拔,經濟明顯下滑,而這次深重苦難造成的社會現象也不容忽視,可以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國的後續發展都將受限。那麼美國一旦衰落,誰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什麼是超級大國?超級大國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一個詞。
  • 烏克蘭同時得罪中國和美國,但是他實際上瞄準的是俄羅斯
    這個操作讓不少人感到迷惑:得罪了中國後又跑去給中國說好話;給美國納了投名狀又跑去批評美國,尤其是拜登正在籌備召開「全球民主峰會」,這個時候澤連斯基說美國「已經不是民主的象徵」,這不就等於跑到拜登面前「啪」來一個大耳刮子,而且他還強調「中國不是主要的地緣政治威脅」,這又跟美國政府的立場相反——很多人都想知道:這波左右橫跳的神操作,到底是幾個意思。
  • 「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會不計前嫌嗎?」
    「無論發生什麼,你都可以不計前嫌嗎?」你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那時候,我沒有正面回答你……「我會!」現在我告訴你,我會!幾個朋友在一起玩真心話大冒險,被「好朋友」突然問道,「不管發生什麼,你都會不計前嫌嗎?」
  • 油價回升背後的大國博弈:美頁巖油"打不死" 俄羅斯不會真心減產
    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這輪價格戰的目標有兩個,一是要儘可能把生產成本高的美國頁巖油從市場擠出去,二是要擴張本國原油出口在世界上市場上份額。這是路人皆知的陽謀,不是什麼陰謀。 在此狀況下,川普總統正在做一件幾十年來歷任美國總統都不敢做的事情:提高石油價格。美國作為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低油價對其經濟最為有利。
  • 印度兩邊討好,周旋在大國間左右逢源!印度與俄羅斯關係到底如何
    在印度人對自己的定義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印度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東不西,不左不右的國家,這一點從印度的憲法中都可以看出來,在印度憲法中把自己定義為一個世俗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共和國。你看到沒?這個國家定義裡印度幾乎把自己橫跨東西方兩大陣營,意識形態通吃,東西方通吃。
  • 中國不計前嫌提供疫苗,烏克蘭這個「白眼狼」應該好好反省
    而當基輔官員在對中國表達感激之情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在不久之前,他們為了討好美國,不惜犧牲自家企業利益,斷然拒絕中國企業收購該國航發巨頭馬達西奇的計劃。除此之外,烏克蘭近期為了討好美國,還加入美國所謂「清潔網絡」倡議,並拆除國內的華為網絡設備。更甚的是,日前烏克蘭當局還向美國提供艦載相控陣雷達系統,用於美軍研究對抗中俄海軍同類雷達的用途。
  • 若美國開始衰落,誰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局座預言或成真
    一場疫情,揭開了美國苦心遮掩多年的「假面」,其目前正在朝著下坡路走去。不僅經濟實力被削弱很多,其為之炫耀的軍事實力也隨著撤軍,遭受了不同武裝分子的襲擊,導致軍力有所下降。鑑於這種情況,有人表示:如若美國衰落了,誰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呢?對此,我國軍事專家張召忠給出2個名字,這個預言或將成真。
  • 巴鐵徹底失去軍售大國,俄羅斯:一顆子彈也不賣
    美國和俄羅斯是當今世界的兩大軍事強國,正因為如此,兩國的武器裝備也大量向國外出售,成為了數一數二的軍售大國。兩國除了在軍事,科技,經濟領域互相較量之外,軍售市場也是他們爭奪的重點區域。而印度是眾所周知的軍購大國,所以面對印度,兩國不約而同地釋放出了友好信號。
  • 人情與國事:西方如何丟掉了大國俄羅斯?
    是美國失去了一個大國的同盟,還是俄羅斯丟掉了一個融入世界的機會?其實裂痕就在於雙方安全上的不信任,俄羅斯和喬治亞的戰爭,俄羅斯幹涉烏克蘭尤先科,乃至吞併克裡米亞,讓美國非常不爽。但是俄羅斯也特別不爽美國不斷擴大北約,甚至借著防備伊朗的名義,在波蘭、拉脫維亞等地部署反導系統。
  • 美國沒招了,豪擲500億請中國出手,中國選擇不計前嫌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近些年的發展是非常好的,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尤其是在基建方面的表現非常好,已經取得了眾多國家的認可,即便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他們在修建各種基建工程的時候,也都需要得到中國基建的幫助,之前美國就豪擲500億請中國出手,相信大家都非常好奇,美國這是遇到什麼麻煩了?
  • 不計前嫌,不念舊惡
    呂留良是明末清初的一個學者。明亡後,他參加的反清鬥爭失敗,就在家裡開私墊教書。有人推薦他參加康熙皇帝舉辦的博學鴻詞科試,他不願為清朝賣命,拒絕了。但官員們不斷勸他,甚至威脅他出山。不得已,呂留良制了頭當了和尚,官員們這才拿他沒辦法。
  • 美國瞄準俄羅斯,故技重施欲再度「退群」 ,軍控爭端升級!
    俄羅斯總統普京 2020年5月21日,美國再次將「靶子」對準俄羅斯,以俄羅斯方面違約為由,宣布將在6個月後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俄外交部給予堅決回應,指出美國指責別國違反軍控條約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是美國自己在違反條約。 《開放天空條約》於1992年籤署,2002年起生效。締約國包括美國、俄羅斯和大部分北約國家,被視為冷戰後美歐與俄羅斯構建軍事互信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據該條約,締約國可按規定,對彼此領土進行非武裝方式的空中偵察。
  • 大國雙航母突然動工,婉拒盟友支援,美國納悶:誰給的技術
    俄羅斯雙航母突然動工,婉拒中國盟友的支援,美國納悶:誰給的技術眾所周知,俄羅斯全球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其綜合軍事能力,特別是核武實力,僅次於超級大國美國,就連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都承認,俄羅斯這個國家的軍力「非常強大」,是美國「唯一的生存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