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慕容復王語嫣原本感情深厚,挖牆腳的段譽為何得到認同?

2021-02-08 騰訊網

因喜歡而產生愛,因為愛而喜歡他的一切,金庸筆下的段譽既文弱又武功高強,他對王語嫣的愛慕既拖泥帶水又鍥而不捨;既畏首畏尾又膽大心細臉皮厚,作為正面角色的段譽讓人喜歡,又因此喜歡他的一切,即便他是以第三者身份插足慕容復和王語嫣之間,仍得到旁人的認同。當我們在為段譽拍手叫好的時候,何曾想到倫理道德哪裡去了?

慕容復和王語嫣原本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從小一起長大,再加上兩人是表兄妹關係,所以他倆長大成人之後感情很深。在王語嫣心目中表哥慕容復就是自己的未婚夫,同樣慕容復也認為表妹王語嫣是自己的未婚妻。無奈的是慕容世家是大燕帝胄苗裔,同時又世代單傳,慕容複本家並無兄弟或旁支兄弟,所以「恢復大燕」的艱巨任務只能自己扛著了,這使得他顧不得兒女私情,完全沒有考慮過何時跟王語嫣完婚!

慕容復對王語嫣是真愛,如果他是個普通人,他根本不會做出讓王語嫣傷心的事,他老爹慕容博時常告誡他「大丈夫要立大志,豈能為兒女私情所累,更不能輕易赴死」,慕容復如此受教,至少分清了事大事小和先急後緩。

慕容復不顧王語嫣的傷心流淚,毅然決絕的去西夏聯姻,他倒不是朝秦暮楚,也不是稀罕西夏駙馬爺這個頭銜,他終究還是為了所謂的「大燕」。慕容復一直安慰勸導王語嫣,並做出承諾等當上「大燕皇帝」之後立她為妃!

僅僅立王語嫣為妃子,那皇后是誰?皇后肯定是現在的西夏公主!慕容復是個識時務的人,他向來處事理性,時機不成熟也只能給王語嫣一個妃子的名分,這這點上他至少沒對王語嫣說謊。

不過王語嫣還是不能接受,但這始終是他和慕容復兩個人的事,就好比現在的戀人感情出現了問題,任何第三者趁機插足都是不道德的!

正當兩人感情危機的時候,段譽沒有姍姍來遲,他來的很是時候,若不是有心準備絕對不會出現的這麼及時!段譽順順利利的挖了牆腳,得到王語嫣的芳心。

段譽和慕容復都是皇族,相比慕容復,段譽的皇族身份才是貨真價實。段譽的身世決定了過著養尊處優、什麼都能得到的生活,所以當他第一眼看見王語嫣就想得到,即便是王語嫣對他愛搭不理甚至是討厭他,他都沒有放棄過。如果換成普通人,根本就不會有段譽這樣的舉動,對王語嫣這樣的大美女最多也就多看兩眼!

段譽頗有他老爹段正淳的風範,到處拈花惹草,惹得一群女人爭風吃醋。也許有人對此並不認同,認為段譽比段正淳專情。其實他父子二人是一樣一樣的,段正淳在到手之前也是女人眼中的「痴心漢」,到手之後馬上就變了。段譽看上去只喜歡王語嫣,這只是因為還沒有得到她,而當段譽得到的時候就沒有下文了,因為《天龍八部》也就基本結束了。

相關焦點

  • 《天龍八部》:王語嫣為何回到慕容復身邊?段譽很是慚愧
    了解金庸的人都知道,金庸在寫《天龍八部》之前,就寫過射鵰三部曲,為了讓他們更有傳承性,書中的很多細節都被改動了,《天龍八部》也經歷了這三個版本,我們知道在前兩個版本中,王語嫣最終是和段譽在一起的,而王語嫣瘋了之後,並沒有回到慕容復身邊,而金庸在新版《天龍八部》中竟然讓王語嫣離開段譽
  • 天龍八部後傳:王語嫣對段譽不滿,委身慕容復,掃地僧被慕容復打殘
    在《天龍八部》中,江湖武林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武林故事,但是隨著大英雄喬峰的兩肋插刀,《天龍八部》的故事也走到了盡頭,很多《天龍八部》的忠實粉絲直呼還想看《天龍八部》後續的故事,那麼《天龍八部》後續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天龍八部》後傳中,江湖武林又有什麼變化呢?
  •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為何不願娶王語嫣為妻?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為何不願娶王語嫣為妻? 王語嫣到底做了什麼,讓慕容復從此冷落了她? 《天龍八部》中,提到慕容復,大多人都會想到王語嫣。自慕容復抱著光復大燕的雄心壯志踏足江湖,四處網羅天下英雄以來,直到後來西夏招親,王語嫣一直是他的標配,兩人可謂形影不離。
  • 《天龍八部》王語嫣為何要離開段譽?都是因為一個人!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098期:《天龍八部》王語嫣為何要離開段譽?都是因為一個人!】文/江湖百小聖大俠們好,本期話題我們來侃侃金庸《天龍八部》。本文的話題是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我們都知道,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是《天龍八部》的主線,而段譽千辛萬苦方才獲得王語嫣的浪漫經歷,更是讀者們最為津津樂道的情節。
  • 《天龍八部》:段譽那麼愛王語嫣,為何娶了木婉清?
    金庸先生曾經說過,「如果我在小說裡選擇一個角色去做,我願意做《天龍八部》裡的段譽」。這個看似呆萌的白痴讓人忍俊不禁,是一個可愛的上流社會人物,在《天龍八部》中,大理段氏的家庭可謂是情種家庭,而段譽的很多戀情因為段正淳充滿喜劇,苦戀王語嫣的相思和最後的解脫,在《天龍八部》中或多或少都是一個遺憾。
  • 天龍八部王語嫣真的喜歡段譽嗎,其實不是的
    天龍八部裡面阿朱姑娘和蕭峰,虛竹和西夏公主,這都是無可否認的,不過在新修版天龍裡邊結局裡金庸老爺子讓段譽和王語嫣分開了,王語嫣跟隨了表哥,段譽娶了木婉清為後。後來王語嫣和段譽在磨坊那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段譽在王語嫣心裡什麼都不算,在西夏把丐幫抓了起來時候段譽扮演慕容復,阿朱姑娘扮演蕭峰,這裡可以看出來王語嫣心裡一直都是慕容復,而段譽當舔狗也是極其的上心的。
  • 《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最終結局如何?
    《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最終結局如何? 段譽本來享受齊人之福,為何最終還是遁入空門? 段譽和王語嫣是《天龍八部》中兩個重要的人物,段譽被稱為二掛之一,武功非凡,機緣巧合下成就百毒不侵之身,又習得北冥神功、六脈神劍、凌波微步等絕世武功,吸收多人內功後,其內力已經達到深不可測的地步
  • 天龍八部中,段譽為何能追到王語嫣?
    《天龍八部》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武俠小說,它突破常規的創作思路,標誌著金庸小說創造力與想像力的真正成熟。這部奇書,乃是一部東方文化的藝術品,在江湖快意恩仇之外,描繪了特定的歷史與宗教背景。
  • 天龍八部後傳:慕容復再次甩了王語嫣,段譽懸崖底下遇喬峰
    上回我們在天龍後傳:慕容復將段譽打下懸崖,重傷鳩摩智,與李清露結為姻親中說到,丁春秋帶領手下進攻天龍寺,結果遭到了段譽神功的碾壓,段譽本想了結了丁春秋的性命,結果神秘高手突然現身,救了丁春秋,神秘高手使出了逍遙遊神功,擋住了段譽萬劍歸宗的射擊,而後又使出了鬥轉星移,將劍氣射向了段譽,最終段譽被自己的劍氣所傷
  • 《天龍八部》中,段譽為何最後放棄王語嫣娶了木婉清?答案很現實
    圖片《天龍八部》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求而不得的東西,可能這也是金庸先生所要表達的佛家思想
  • 天龍八部裡王語嫣真的愛段譽嗎?
    1天龍八部裡王語嫣真的喜歡段譽嗎?是被感動還是移情別戀?王語嫣從小喜歡慕容復,為了慕容復精研武林絕學,成為武學理論大家。為了慕容復第一次離開曼陀山莊來到市井之地。2她從小和慕容復青梅竹馬地長大,兩人郎才女貌,如果不是慕容復事業心太強,也許他們會成就一段金玉良緣。
  • 天龍八部中她比王語嫣漂亮,為慕容復誕下一子,段譽也追求過她
    《天龍八部》的王語嫣帶著自己的女英雄光環,被眾多英雄追捧。例如,王世子 大理鎮的段譽曾經放下他的王子形象。王語嫣的追求,當然還有曾經收藏過無數鮮花的雲中鶴,有一次第一眼看到王語嫣,口水都流出來了。當時,正在觀看的嶽老三,大吃一驚。嶽老三想,老四平時也是個皇家女人。見過世面的人都沒想到今天會看到王語嫣腿軟。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王語嫣有多美。
  • 天龍八部後傳:李清露嫁給慕容復,掃地僧傳功段譽,助力段譽練成萬劍...
    上回中,我們說到在天龍八部後傳:王語嫣對段譽不滿,委身慕容復,掃地僧被慕容復打殘說到,當時段譽忙於朝政,並且為了平衡朝廷中各方勢力,於是迎娶了各個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當妃子,由於要雨露均沾,於是就經常讓王語嫣獨守空閨,寂寞難耐,王語嫣經常回想起自己在姑蘇慕容的時候,跟慕容復談論武功,好不自在。
  • 天龍八部後傳:李清露嫁給慕容復,掃地僧傳功段譽,助力段譽練成萬劍歸宗
    上回中,我們說到在天龍八部後傳:王語嫣對段譽不滿,委身慕容復,掃地僧被慕容復打殘說到,當時段譽忙於朝政,並且為了平衡朝廷中各方勢力,於是迎娶了各個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當妃子
  • 《天龍八部》中,王語嫣最後為什麼決定離開段譽?原因有3點!
    《天龍八部》中有很多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其中我們熟知的三大男主,他們都有各自發生的故事,蕭峰和阿朱,段譽和王語嫣,虛竹和夢姑
  • 為什麼值得王語嫣託付的是慕容復 而不是段譽?
    作為《天龍八部》的頭號女神,王語嫣似乎就該嫁給一表人才、出身顯赫的段譽。
  • 王語嫣放棄段譽,回到慕容復身邊,是糊塗還是必然選擇?
    自從金庸先生於2005年發布了新修版《天龍八部》小說之後,很多最初通過電視劇來了解這部小說內容的金庸讀者們,完全不能接受王語嫣在該書結尾離開段譽
  • 在《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最終結局怎麼樣了?
    在《天龍八部》中,段譽和王語嫣的愛情並不好看。雖然在修訂版中段譽和王語嫣走到了一起,但是段譽作為大理皇帝不應該做接盤俠。
  • 《天龍八部》:段譽為了王語嫣命都不要,為何最後娶了木婉清?
    《天龍八部》三聯版第二章 便是這次經歷,"神仙姐姐"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段譽的腦海中。以至於後來見到王語嫣後,對王語嫣是死纏爛打、像個膠帶一樣黏住不放。因為王語嫣乃是李秋水的外孫女,所以容貌一模一樣。
  • 《天龍八部》:新舊兩版王語嫣,誰更加真實一點
    在舊版《天龍八部》中,王語嫣與段譽成為了神仙眷侶,後來在新版改寫中,王語嫣離開了段譽,和阿碧一起照顧發瘋的慕容復。這兩版王語嫣的結局完全不同,那麼誰更真實一些,誰更能反映王語嫣的性格呢?為何有這兩種不一樣的結果,這也是金庸先生認知的轉變,當然更重要的是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