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丨「有一種奉獻叫堅守」—記濱州公安海岸警察支隊海防派出所

2020-11-30 濱州網警巡查執法

渤海灣畔,有這樣一片荒涼而寂寞的土地,這裡地廣人稀,自然條件惡劣,生活物資匱乏,有的只是白花花的鹽鹼灘和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就在這塊特殊的土地上,駐守著一支忠誠的人民衛士,他們像那無際的蘆葦蕩,隱退邊緣,絢爛綻放。他們有著紅柳般堅韌的精神,紮根苦海延邊,守衛著一方平安。他們用赤誠和熱血踐行錚錚入警誓言,用青春書寫著大漠孤煙的壯志豪情。

以堅守詮釋忠誠

濱州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海防派出所從1956年建所至今,歷經了武警、義務兵役制、公安邊防,再到人民公安的職業變革。但無論體制怎樣轉革、環境如何惡劣,他們始終牢記忠誠於黨的歷史使命,默默堅守、忠誠履職,讓莊嚴的警徽在渤海灣畔熠熠生輝,以自己的錚錚鐵骨築牢海上鋼鐵長城。

海防派出所所在的海防辦事處也曾經歷過繁華,上世紀90年代,海防辦事處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海洋資源,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全國491處重點漁港之一,馳名中外的梭子蟹、渤海毛蝦、東方對蝦、開凌梭魚和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的文蛤就產於海防。當時的海防,經濟繁榮、商賈雲集,曾被譽為「霑化小香港」。

天有不測風雲。1997年的一場特大「風暴潮」給海防經濟帶來了毀滅性打擊,駐地平均水位達到了1.5米以上,90%以上的房屋被衝毀,基礎設施損毀嚴重,風暴潮帶來的大量泥沙導致河道嚴重淤積,大型漁船無法進出漁港,海防經濟一瀉千裡,衰退到了歷史的最低谷。原有的2000多名常駐居民陸續遷離,整個海防人去樓空,一片狼藉,唯一不變的就是常年堅守於此的武警官兵。

由於經濟的衰退,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海防邊防派出所的工作生活環境也變得日益嚴峻。「出行難」是武警官兵需要跨越的第一道坎。海防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一條,因多次「風暴潮」衝刷和年久失修,早已變得坑窪不平,每逢雨季便無法通行。既然政府無錢修路,改善交通只能靠我們自己,廣大武警官兵和辦事處幹部一起自願報名加入了義務修路大軍,他們每天早出晚歸,撿拾廢棄的磚頭石塊用於修補破損的路面,無論寒冬酷暑,從未停歇,有的官兵多次中暑暈倒在路上,但他們從未叫苦和猶豫過,歷時兩年,終於完成了9公里海防路的全面修復,確保了能正常出行。「飲水難」是對武警官兵的又一大考驗。當農村已戶戶通自來水的時候,海防邊防派出所武警官兵還在飲用長期儲存在水窖裡的苦鹹水。

由於海防通自來水較晚,2008年前,只能靠拖拉機改裝的拉水車到60公裡外拉水,存放到蓄水池中供人們飲用。有些拉水者,為節約成本,有時直接在田間溝內抽取灌溉用水送來,很難保證用水質量,導致官兵多次出現水土不服。「吃飯難」更是長期困擾邊防人的難題。由於駐地人口少,小商小販都不願來海防,正規商店更是早已遷走,武警官兵們日常吃的青菜、饅頭都需要到40-50公裡外的河口區去採買,為了節省開支,往往一次性購買最少一周的蔬菜、饅頭,冬天還可以,但一到夏季,買來的東西幾天就發黴變質,因此官兵們也經常會發生吃壞肚子的情況。

「過冬難」也是讓武警官兵頭疼的事。海防轄區無集中供暖設施,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靠鍋爐取暖,每逢冬季,官兵們輪流值班看守鍋爐,從早上5點半就冒著寒氣起床開爐加煤,直到晚上11點封爐,一天下來,值班民警弄得渾身煤灰,即使這樣,因辦公樓內密封效果差,坐在屋內還是寒氣逼人,一到晚上,除去值班巡邏的,一個個只能早早鑽進被窩取暖。當然,以上是海防派出所面臨的眾多考驗中的幾點,像警力嚴重不足,警用車輛、訓練器材鏽蝕度高,電路老化快、負荷高、故障多等等,每一個都是派出所面臨的嚴峻現實,都需要他們去一一克服。

「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鍛鍊一個人的意志」,海防邊防派出所64年的風雨歷程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一代代海防邊防人,牢牢紮根於此,從不叫苦抱怨,秉承入警初衷,忠誠於黨和人民,時刻守護著海防每一寸土地,「吃苦不怕苦,知足不滿足,創業不守攤」,在普通崗位上鑄就了忠誠無畏、堅韌擔當的熱血忠魂。

「飛地」上的守護神

海防作為霑化區的「飛地」,處在東營市河口區的分割包圍之中,轄區情況複雜,邊界糾紛時有發生。為維護轄區治安、確保疆土安全,海防派出所積極配合當地黨委政府開展邊界巡邏工作,從海防駐地到造紙原料場、從啤酒廠到苗圃,每一個區塊,每一個角落都要覆蓋到,一次巡邏下來,少說也得四五個小時,120多公裡的路程。特別是對造紙原料場的巡邏,由於造紙原料場擁有8萬畝蘆葦溼地,溼地內路況複雜,巡邏車輛無法進入,巡邏人員只能步行進入。夏季蘆葦蕩內密不透風,蚊叮蟲咬,每次巡邏回來,幹警們都是滿身大汗,渾身紅腫,但從來沒有一人退縮過。

提及海防,就不能不說「風暴潮」。平均每年兩年一次的「風暴潮」搶險救災中,邊防幹警們總是衝在第一線,不顧個人生命安危,確保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05年麥莎颱風登陸山東,海防遭受了較大風暴潮的侵襲,在疏散群眾時,3名泰安市東平縣的漁民不願下船撤離。但當潮水把他們停靠的碼頭徹底淹沒時,3名漁民害怕了,他們紛紛棄船想涉水逃生,由於風急浪高,3人初已入水,便被巨浪捲入了水中。危機關頭,邊防幹警和辦事處幹部一起跳入肆虐的潮水中,以繩索相連成功將3名落水漁民救起,避免了災難發生。

2019年,「利奇馬」颱風來襲,海防駐地隨時都有被沒的危險,脆弱老化的供電線路也經受不住風雨的摧殘停止了工作,海防駐地頓時成了一座「孤島」。為了保護駐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派出所成立了搶險青年先鋒突擊隊,頂著呼嘯的風雨,走遍海防駐地每一間房屋,踩著泥濘的路面,將群眾一一接到所裡避難。在海防修船廠,一名漁民因自己漁船沒有固定好遲遲不肯撤離。三名民警毫不猶豫衝出房屋,頂著風雨幫他砸鋼釺,搬石頭,拖繩子,搬船錨,確保了群眾及時撤離。面對這種和平年代的生死考驗,全體幹警以實際行動譜寫了警民魚水情深的動人篇章。

海防轄區警情複雜,涉及邊界、油區以及與河口警方案件管轄權劃分等問題,這要求派出所幹警既要鬥智鬥勇、依法打擊,又要統籌協調避免群體事件發生。2005年,勝利油田鑽井公司未經海防同意,私自與河口區新戶鎮東六河村籤訂協議,在海防轄區進行勘探施工,海防辦事處幹部前去制止,遭到了新戶鎮幹部和東流河村村民的無理阻撓。得知情況後,派出所迅速出警,依法進行了制止和調停,最終使新戶鎮的帶隊幹部認識到錯誤,主動疏散了群眾,避免了群體事件的發生。

2011年12月,河口區社會勢力到海防轄區強行圈佔開發灘涂,派出所積極配合當地黨委政府進行阻止和打擊,並及時上報區公安分局,研究制定了妥善的處置方案,最終使對方按要求撤出,確保了海防疆土安全。2018年,河口區海洋與漁業局未經允許,在海防轄區修築柏油路,辦事處發現後,立即通知派出所配合辦事處對此行為進行了制止,並成立由派出所幹警參與的執勤小組,24小時執勤巡邏,維護了辦事處權益。與邊界糾紛隨之而來的還有案件管轄權的劃分。

2019年7月份,劉某報警稱兒子被人敲詐搶劫,民警迅速立案並展開調查,經調查發現,劉某居住在啤酒廠出租屋,但在東營市經濟開發區一飯店請馬某、譚某幫助網貸時,被馬某、譚某強迫以借款名義寫下欠條,並和劉某之子一起返回啤酒廠出租屋要求還錢。因案件始發地不在海防轄區,根據規定,民警在法制部門的指導下,及時受理調查並聯繫移交東營經濟開發區警方,維繫了雙方的友好關係。

邊防改制再謀新篇

曾經,因責任與擔當,他們毅然選擇成為一名邊防官兵,做祖國海岸線的「守護神」。2018年隨著公安邊防部隊集體轉改,一瞬間「橄欖綠」變成了「藏青藍」;他們也由邊防官兵變成了人民警察。

角色雖轉換,我們依然重任在肩。如何履行好人民警察的職責,從軍民同心到警民同心,最終兌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入警誓言。幾經思索,海岸警察們重新啟程,揭開了守護一方平安的新篇章。

海防轄區灘涂面積廣闊,多為養殖、曬鹽產業,他們大都位置偏遠,很多都游離於公安視頻監控之外,有的雖自己安裝了技防攝像頭,但也經常因人為或惡劣自然條件等因素損壞,很難發揮作用。為切實維護好他們的安全,每逢生產旺季,海防派出所就在原有巡邏計劃的基礎上,增加巡邏密度,無論驅車還是步行,每一處都要巡邏到,從未落下一處。幹警們雖然辛苦點,但巡邏提高了路面見警率和打擊防範力度,持續較低的發案率是實實在在的工作實效。今年來,為提高技防水平,海防派出所協調當地黨委政府,投入30餘萬元進行「智慧海防」建設,對現有視頻監控系統進行升級改造,提高技術防範水平,努力築牢海防防線。

警力不足是轉制以來派出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派出所也曾計劃通過招聘輔警來彌補警力不足。但由於海防位置偏遠,條件艱苦,原計劃招聘4名,結果只有3人報名,1人應聘。既然沒人願意來應聘,民警們只能一人頂兩人用,主動縮減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周末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每月只給自己三四天的休息時間,單身民警們更是因此而錯過了不少美好的姻緣,但他們從未因此後悔過。每當寂寞的時候,他們總會在心裡默默地安慰自己:「當兵的時候,就習慣了四海為家,只要心裡有家,哪裡都是家!」

由於轄區地處「飛地」,邊界爭議一直不斷,常常與周邊村子發生邊界糾紛,往往因為一條路、一段溝渠、一隴青苗,雙方就爭執不休。2019年,轄區內的造紙原料場需要在邊界地區修建一間監護房,此事引來臨近村民強烈反對,一時間場面極度混亂。海防派出所出動全部警力及時趕到現場,將雙方分隔開,本著「尊重歷史、依法調解」的原則,組織雙方主事人坐下來討論具體邊界位置,在法律依據充分、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最終商定建設位置,達成諒解協議,避免了激化矛盾,引發為群體性事件。

面對蔚藍色的大海,他們懂得堅守奉獻,頭頂閃亮的警徽,他們懂得使命擔當。在強警事業中綻放青春夢想,這就是守候在海防線上的海岸警察共同的目標,在火熱警營裡鍛造彩人生,這是海防藏青藍們最美好的追求。他們是邊海防線上一道不可逾越的藍色鋼鐵長城。

相關焦點

  • 海岸警察支隊:從參軍到入警的歲月懷想
    向陽,海岸警察支隊中韓派出所個人感言:又是一年「八一」,從軍營到警營,無論身著「橄欖綠」還是「公安藍」,都是為人民服務,都要紮根基層,用實際行動踐行忠誠和擔當。只要我的工作能換來祖國的安全、社會的安定、群眾的安寧,我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就是值得的。
  • 2020濱州警察故事丨森林警察支隊民警王碩:初心不改勇挑重擔,使命...
    2020濱州警察故事丨森林警察支隊民警王碩:初心不改勇挑重擔,使命在肩再踏徵程 2020-11-27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警察節丨濱州特巡警獻禮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你好,警察節丨濱州特巡警獻禮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特勤大隊劉美銘同志用一篇《不悔入公安 一生為警察》講述了隊伍在全警實戰大練兵中激流勇進、堅持不懈,最終取得豐碩成果的事跡。
  • 身邊的榜樣 感人的故事 ——「西寧公安講警察故事第四季」走進...
    6月4日下午,劉蓓花同志飽含深情《你的樣子就是英雄的樣子》的主題述說,拉開了「西寧公安講警察故事第四季」第四場的序幕。南川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海傑,甘河公安分局黨委副書記、政委張莉萍,南川公安分局黨委委員、政工監督室主任王明生,甘河公安分局黨委委員、指揮中心主任閆剛,以及南川、甘河公安分局民(輔)警,社會各界群眾代表共69人參加宣講活動。
  • 濱州公安:用我們特有的方式,祝您新年快樂!
    今天的太陽是新的日曆是新的警察蜀黍表達感情的方式卻與過去、未來沒有任何不同頭頂警徽 肩扛責任堅守崗位 守護平安濱州公安用這樣的方式對您說一聲:新年快樂!在景區、在城市,在鐵路沿線、在港口海邊,濱州公安民警巡邏的腳步遍布各個角落。他們用堅守和奉獻,守護萬家燈火、闔家團圓。
  • 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燕兒島派出所:凝聚黨建「三力」迸發奮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近年來,作為平安護航者,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燕兒島派出所忠誠履行職責,勇於擔當作為,為維護社會穩定、護航轄區平安發展書寫了新時代優秀答卷。
  • 風採錄丨一封請戰書,濃濃赤子情---記新安派出所副所長吳桐
    風採錄丨一封請戰書,濃濃赤子情------記新安派出所副所長吳桐 2020-02-03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警察節」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倒計時一天,宿遷公安民警有話說!
    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還有一天牢記訓詞精神 高擎警旗前行宿遷公安民警有話說↓↓↓泗陽縣局丨丁丙銀 / 你好,警察節丁丙銀,男,黨員,現任泗陽縣公安局城東派出所副股級偵查員。洋河分局丨張俊 / 你好,警察節人民警察隊伍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隊伍,更是一支英雄輩出、正氣浩然的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的隊伍,大家沒有節假日、休息日,幾乎是時時在流血、天天有犧牲。
  • 有一種警察叫「咱當兵的人」
    有一種警察叫「咱當兵的人」 2020-08-03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公安楷模丨觀看英模事跡 汲取前進動力 玉溪警察有話說
    玉溪警方積極組織全市公安機關民警在線收聽收看,觀看英模事跡,汲取前進動力,玉溪警察有話說。 ,擲地有聲,熠熠閃光;他們的故事,跌宕起伏,盪氣迴腸;他們的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們是榜樣,是國家英雄,是民族脊梁。」
  • 將責任與使命扛在雙肩丨從「一槓三」到「二槓一」 濱州公安這樣培訓
    將責任與使命扛在雙肩丨從「一槓三」到「二槓一」 濱州公安這樣培訓 2020-10-1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一種選擇叫做堅守——記敦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玉雅公路巡查...
    有一種選擇叫做堅守——記敦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玉雅公路巡查中隊 2020-10-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察故事】抗疫不忘初心做表率 無怨無悔作奉獻——記紫金縣公安...
    【警察故事】抗疫不忘初心做表率 無怨無悔作奉獻——記紫金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張志靈 2020-12-17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守與傳承|執法公正是我們公安的生命線
    自1991年3月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在近三十年的公安工作中,王安兵先後在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機動大隊、西湖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刑偵大隊、禁毒大隊、看守所工作同時擔任領導職務,目前,王安兵在西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工作。早年,王安兵在特警支隊機動大隊三中隊擔任分隊長,他因工作積極主動,成績突出,1995年,28歲的他任機動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
  • 「向人民匯報」2019濱州警察故事——領結婚證第二天 奔襲2000公裡...
    站在一年的結尾回望,濱州警營裡有許多難忘的故事——那是驚險刺激的抓捕故事、那是鍥而不捨的追逃故事、那是溫暖感人的幫扶故事、那是捨身救人的救助故事……我們推出「2019濱州警察故事」系列,與大家分享濱州公安民警親身經歷的動人故事,敬請關注! 孫曉玉 濱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民警 2019,對於參加工作不久的我來說,是很多很多的第一次。
  • 以初心映照閃亮警徽 用奉獻詮釋藏藍本色──天津公安機關用「戰績...
    「歲月靜好,因為有你們負重前行。」「無論是扶危,還是救困,只要有你們在,平安就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你們功不可沒!」「警察為人民,人民愛警察。」……天津北方網訊:連日來,隨著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的到來,全網「刷屏」,「向人民警察致敬!這個節日,你們值得擁有!」成為廣大網友共同的心聲。
  • 湖北公安,不孤單!
    ▲浙江金華特警王飛返鄉與親人團聚的遊子,尚未畢業的學警,辭職的人民警察……當春節遇上疫情,無上級指令、他人要求,像王飛一樣的「編外警察」,本可旁觀,卻主動請戰,與家鄉公安民警並肩奮戰抗疫一線,將鏖戰的力量匯聚成烈火奔雷,助力驅散疫情的陰霾。反哺家鄉,換一個戰場也要戰鬥「怎麼這麼冷?不覺得小時候的冬天有這麼冷過啊。」
  •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12-22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人民匯報丨濱州公安交警特勤「處突尖兵 敢打必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忠才通訊員蓋嶸嶸劉東蕾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有磨難,也有收穫,有彷徨,更有堅定!疫情襲來,全市各級公安交警猶如銅牆鐵壁,以「戰『疫』有我」、不勝不退的精神始終守護著群眾出行平安。 2020年的日曆,即將悄悄的翻到最後一頁。
  •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首戰用我 用我必勝— 公安紅橋分局特警支隊...
    自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戰役打響以來,公安紅橋分局特警支隊作為維穩處突的尖刀隊伍,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紮實做好防風險、護安全、戰疫情、保穩定各項措施的落實,以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作為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