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有真相】香港餐廳人員配置是內地1/2、人人都是服務員、廚房不允許放大冰箱:實拍香港餐飲人工作

2021-02-17 小時餐飲時報


文/《餐飲時報》總編小時



香港景樂集團BOSS周驪莉女士、山東舜和酒店集團董事長任興本、《餐飲時報》總編小時(本文作者)在濟南舜和德國餐廳 King ludwig

在香港,等著上級分配工作的員工,不是好員工

舜和德國餐廳試營業期間,《餐飲時報》總編小時感受最深的是,儘管是香港老闆帶隊來工作,但是很少看到老闆「指揮」團隊或者給團隊安排工作,每個人都各司其責、有條不紊地做「屬於自己的事」。

景樂集團老闆周驪莉說,在香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都知道哪些工作是自己份內的,不需要我們安排,也不需要不斷叮囑,他們都懂。在香港,等著上級分配工作的員工,不是好員工;清楚自己的職責,做好份內事,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在來內地餐廳工作的香港餐飲同行身上,我們深刻感受了這一點:他們都在自己找事做,而不是等著被安排。


香港景樂集團Bobo經理在濟南舜和德國餐廳現場表演做火焰串燒

老闆店長也一線服務,人人都是服務員

這次來舜和德國餐廳參與開業的香港團隊中,有一位優秀的女經理叫Bobo,她有一個拿手絕活:30秒鐘切掉一個烤豬手,動作完美流暢,經常引來顧客一陣陣掌聲。

在香港,經理就是內地餐廳的「店長」,《餐飲時報》小時問她:店長也親自給客人切豬手嗎?她說:是呀是呀,我每天都會給客人切,店長也一樣要服務客人的,沒什麼不同。

周驪莉說,在香港,餐廳因為人員配置少,因此管理層級少,效率非常高。如果不靠工裝區分,很難發現誰是經理、店長,誰是領班、服務員。因為個人各就各位,根本不用吩咐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每個人都是服務員,都圍著客人轉。


能想像這位動作麻利、很熟練的給顧客現場切烤豬手的,是年營業額上億美金的老闆嗎?這位就是香港景樂餐飲集團的Boss、香港十大精英女性人物——周驪莉女士。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每個人都是服務員,都圍著客人轉。


德國餐廳試營業期間,周驪莉穿著德國民族服裝,親自服務在一線

香港餐廳人員配置是內地餐廳的1/2或2/3

景樂集團在香港的一間德國餐廳,店內員工人數是10人,月營業額是600多萬港幣(折合人民幣500萬左右),這樣的營業額和人員配比數,在內地難以想像。

香港餐廳服務員的配置,通常只有內地同等餐位餐廳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儘管員工經常「捉襟見肘」,但服務不打折。周驪莉說,在香港,員工一上班就停不下來,一天工作12小時,基本上沒有空閒的時間。在內地6個人幹的工作,他們3至4個人就能搞掂。

因此,舜和德國餐廳在人員配置上也和國內一般餐廳不同,人少而精幹,香港的人員配置結構。

尊崇技術、主動學習,碰到師傅問不停

「香港廚師的學習主動性,我覺得要比內地的強,比如師傅教了下面的廚師一道新菜,這個廚師一定會想辦法做到跟師傅的水平不相上下,他們的方法就是:反覆做很多遍,只要見到師傅在,他就會做一遍拿過去問師傅「我現在做得還哪裡味道不夠?哪裡還需要改?」

周驪莉說,香港人很尊崇技術,如果技術好,會得到更多尊重,因此廚房師傅都拼命學好技術。


香港景樂的德餐大廚Peter,將每道菜的配方和製作關鍵點手寫在一張紙上,認真耐心地給舜和德國餐廳大廚一一講解。


周驪莉說:Peter一工作就停不下來,而且容不得自己的菜品做不好。

產品不好寧可不賣,品質是最好的招牌

在舜和德國餐廳,周驪莉要求:義大利火腿,客人點後必須現切,因為現切才是最好的口感;水果拼盤必須現做,那樣吃起來才更甜;蔬菜沙拉必須現拌,那樣才更新鮮。

她說:這些在香港都是常規要求,我們在香港做了23年飲食,靠的就是顧客永遠相信我們提供的是最好的。所以,如果今天我們的某一道菜品質不夠好,我會告訴客人:今天這道菜沒有了。寧可不賣,也不能讓客人吃到不夠好的。因為不讓他吃,他下次會來;但吃了失望,下次就再也不來了。


舜和德國餐廳招牌主打——德國烤豬手及其純德國菜品


極具德國氛圍的舜和德國餐廳

錯時上下班,一天6個上班時間點

下午2點到4點,是餐飲的空檔期,在內地,這時的廚房、前廳全部下班休息。周驪莉說,在香港不是這樣的,香港實行錯時上班,比如景樂集團旗下的所有餐飲都是實行ABCDEF6個時間點錯時上下班,從早上八點一直到晚上12點都保證有人在崗。

小時問:景樂集團也是純餐飲企業,上午和下午時間段也未必有客人用餐,為什麼要安排人在崗呢?

周驪莉說:「上午8點—10點、下午2點—4點在崗的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備餐,我們香港不允許提前備太多料,今天中午客人吃到的菜品,必須是上午準備的,晚上銷售的,是下午準備的,所以永遠是最新鮮、最好吃的狀態。


香港景樂集團與舜和集團合作,在內地開設的第一間德國餐廳

保證食材新鮮,廚房不允許放大冰箱

周驪莉給《餐飲時報》小時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她公司請了一位來自歐洲的大廚,這位大廚對工作非常嚴謹,他到公司上班後第一件事是——把廚房裡一個大冰箱給鎖住了,不讓廚房用。

這位大廚的解釋是:有了冰箱可以存放更多東西,就會讓人變懶,存放的東西越來越多,提前備料越多,就會導致菜品不新鮮。

因此,現在景樂集團的所有餐廳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冰箱很少,確保原料每天都是新鮮的。這一要求,在濟南舜和德國餐廳也如出一轍,要求當日料當日用,不提前備料、不存貨。


周驪莉和舜和德國餐廳廚師一起制定菜品標準

原料配比精確到克,必須找到最佳口感

這次來舜和德國餐廳籌建的調酒師,是景樂集團老闆周驪莉的兒子——Herber+,他是香港有名的花樣調劑師。《餐飲時報》小時親眼看到,他儘管是國際一線調酒大師,但到了濟南舜和德國餐廳,他教授調酒時一種產品還是試驗多次才能定味。

他說:溫度不同、機器設備不同,都有可能影響酒的味道,必須多次試製才能找到最好的那個口感和味道。他對每種原料的配比精確到克,他說,儘管多一克少一克,一般客人喝不出差別,但是我們一定要找到那個最好的味道,這就是做飲食的職責。


Herber+在舜和德國餐廳教授調酒

注重一線聲音,開會不站列、圍成圈

通常,我們開班前會都是員工站成幾列,店長或經理一人在前面講話。但香港同行開會是這樣:到開會時間,他們拍手喊一聲:大家來開會啦!然後所有人自然圍成一圈,各抒己見,經理講完,再讓每個人自由發言。

周驪莉說,這樣的交流方式,可以讓員工輕鬆一點、自然一點,不會感覺有壓力,能把想法說出來。所有人站成列,一個人在前面講,像是領導在指揮,員工就會不敢發言,香港的管理者都願意聽到來自一線的聲音,因此開會都不會這樣。


這就是香港人開班前會的場景,正在講話的是香港景樂集團的BOBO經理。

拉近顧客距離,讓顧客稱呼服務員名字

「服務員,來倒水!」這是內地餐廳經常聽到的聲音。

而在舜和德國餐廳,周驪莉是這樣培訓服務員:給客人打招呼時,一定先自我介紹「嗨,你好,我叫Anan,您叫我Anan就行……」周驪莉說,當客人喊著服務員的名字時,一是無形中就感覺更親切,再就是讓服務員也倍感尊重。


周驪莉給服務員說:一定要大膽和客人講話,和他們交流,介紹自己的名字……

相關焦點

  • 香港茶餐廳老字號內地盈利停滯,快餐巨頭撤出華東,香港餐飲為何在內地玩不轉?
    作為香港餐飲行業的老字號,翠華餐廳幾乎是港式飲食文化的代表,在全香港連鎖,味道大眾化,如果讓普通的香港人推薦茶餐廳,十有八九會說翠華。而這家在香港有高度認知的餐廳,在內地並沒有形成氣候,但依然決定要在內地繼續開店,5年內實現130家的目標。
  • 參觀香港38平普通家庭裝修,用一組實拍圖告訴你,居住環境很擁擠
    參觀香港38平普通家庭裝修,用一組實拍圖告訴你,居住環境很擁擠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房子如果只有38平方米,居然也能住一家三口人,真的太厲害了,但事實上,在香港這種地價這麼貴的地方,這樣的房子設計還是比較常見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設計師如何對這38平方米的空間進行改造
  • 香港的餐廳是如何運營的?
    每天中午,附近寫字樓客人如潮水般湧入餐廳,不到半個小時,八百人的餐廳就座無虛席了。開餐時聽見廚房裡面此起彼伏、叮叮噹噹的炒鍋聲和呼呼的鼓風機聲,如一曲令人激動的交響樂。  香港的酒樓有一套嚴格、科學的管理制度,無論是部門經理還是主管、領班、員工都有明確的崗位職責。酒樓員工按照崗位規範和程序進行操作,每道環節一環扣一環,客人能感受到規範周到、連貫完整的服務。
  • 香港餐飲大敗局,1000家餐廳生死未卜
    如蓮香樓、大班樓、利宛、九記牛腩等,有些更索性光榮結業如珍寶海鮮舫、佔美廚房、悅香、鳳城、蛇王二、中國冰室等。更不用說一眾國際名廚過江龍如Gordon Ramsay旗下3間餐廳,Rech by Alain Ducasse都相繼結業,另一個英國名廚 Jamie Oliver的飲食王國更全球破產,4年虧蝕了9千萬英鎊(約9億港元),在香港授權的兩間餐廳頂到2月也結束了。
  • 餐廳、餐飲、中央廚房、食堂、烘焙連鎖復工指南
    「民以食為天」, 餐飲業的復工也已開始,從外賣,到少量堂食,越來越多的餐飲門店重新開業。由於長時間的停業,門店的衛生、物料的採購等都需要在恢復營業前進行良好的整頓,因此依法依規做好人員疫情防控、深度清潔工作以及原物料的盤點準備都是一個門店復工後確保人員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 香港餐飲現狀:1000家餐廳生死未卜!
    如蓮香樓、大班樓、利宛、九記牛腩等,有些更索性光榮結業如珍寶海鮮舫、佔美廚房、悅香、鳳城、蛇王二、中國冰室等。更不用說一眾國際名廚過江龍如Gordon Ramsay旗下3間餐廳,Rech by Alain Ducasse都相繼結業,另一個英國名廚 Jamie Oliver的飲食王國更全球破產,4年虧蝕了9千萬英鎊(約9億港元),在香港授權的兩間餐廳頂到2月也結束了。
  • 餐飲連鎖店廚房設計要點和連鎖餐飲店設備配置清單
    餐飲小店,十幾、幾十、幾百、幾千家,統統可以稱之為「連鎖小微餐飲」。聚焦單品、專注品質、口碑傳播,單店面積100㎡以內。肯德基、李先生、海底撈這些連鎖品牌都是耳熟能詳的,越來越多的連鎖餐飲品牌湧入市場,給整個餐飲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好的品質離不開好的廚房,那在連鎖餐飲廚房的設計中又有哪些注意點呢?
  • 香港餐飲爆發倒閉潮,2000多家餐廳結業
    此消息一出,恐怕又有不少香港餐廳要撐不住了。△圖片來源:Pierre 餐廳官網據openrice顯示,2020年,受諸多因素影響,香港有超2000家餐廳結業,平均每個月就有200多家。結業的餐廳中,不乏赫赫有名的餐廳,甚至還有傳承幾代人的百年老字號,包括李小龍生前電影取景過的川菜館 、128年的「豆腐廠」小吃店、張國榮影迷必打卡的海景餐廳、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珍寶海鮮舫、香港第一家西餐廳Jimmys kitchen等。這批餐廳的倒下讓人唏噓,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讓香港餐飲業儘早恢復往日的繁榮。
  • 香港人為什麼如此不愛點外賣...
    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本帥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香港人那麼不喜歡點外賣?
  • 數據香港|大猜想:香港的外賣咋就不那麼火呢?
    答案通常是:「不點!」為什麼香港人那麼不喜歡點外賣?只用撥打一個外賣電話,就能等來美美的食物,不是一件既方便又享受的事情嗎?在香港,一到中飯、晚飯時間,香港很多餐廳門口的場景是這樣的:他們為什麼寧願自己跑去餐廳門口大排長龍親自拿外賣,也不願讓人送餐?在香港,相信港漂們去茶餐廳或是快餐店吃飯,點完餐之後,服務員都會默默用粵語問一句:「在這裡吃?還是拎走?」
  • 內地女生在機場被罵娘潑粥?香港涉事店員喊冤
    我跟閨蜜香港遊結束後,來到機場選擇這家粥店。人很多服務員沒有很難煩(編者註:耐煩)我可以理解,當時服務員把兩碗粥和兩份小吃都放到一個盤子裡,我們就讓她幫忙把粥分開,因為我們提了很多行李一個盤子太重。結果圖6的女孩就很不願意,那好我就把行李放到地上,自己換,順嘴一問分別是什麼粥,她很不耐煩的說你自己點什麼不知道嗎?單子上面有自己看!我說你幫我說下怎樣了?她就說說了單子上也有有必要嗎?
  • 在香港,尋味米其林餐廳!【香港美食】
    Caprice有一個半開放式的廚房,還有一個芝士珍藏窖,你可以品嘗到未滅菌的芝士。餐廳以黑色和金色為主調,是奢華又內斂的和風格局,店內每隻畫有精緻龍圖案的餐盤均是從日本專門訂製進口,貴賓房天花板上更有龍吟雲起畫作,由日本著名水墨畫家佐佐木啟成特別為餐廳而創作。
  • 雙匯與香港餐飲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將在內地開餐廳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香港餐飲上市公司嘗高美集團(HK:08371,下稱「嘗高美」)日前發布的一份公告暴露了雙匯涉獵餐飲領域的野心。根據嘗高美的公告,其全資附屬公司嘗高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雙匯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雙匯餐飲」)訂立合資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中,嘗高美中國和雙匯餐飲分別擁有60%、40%的份額,總投資額為人民幣5000萬元。
  • 《翠華餐廳》22年的香港旗艦店宣布倒閉
    餐飲行業分析師林嶽表示,翠華嘗試過本土化來迎合內地食客的口味,推出了水煮魚等和茶餐廳定位完全不同的菜色,這種做法宣告失敗———茶餐廳不擅長這類菜色、且導致食客對這種做法產生了困惑。其次,在林嶽看來,香港面積小,餐廳供應鏈不是難題,但想在內地擴大規模時情況會有不同。
  • 內地電影有了錢、人、故事,香港怎麼辦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長講述...
    香港電影發展局以服務為主,也涉及管制,比如監督火爆現場是否違規。所有這類場面都需提前申報。圖為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預計2017年上映。(南方周末資料圖/圖)1980年代有韓國片商拿著裝有15萬美元現金的公文袋,做為定金,收購所有周潤發主演的電影。「亞洲電影面臨的新挑戰」論壇,兩位導演對話,一個是內地導演賈樟柯,一個是香港導演、後來北上的陳德森。談及導演的觀眾意識,賈樟柯說:「我寫《山河故人》的劇本時,只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我的母親,另一個是我的妻子。」
  • 香港有個大師姐
    香港一代不如一代 「我小時候吃的東西都很簡單平凡,比如牛肉炒菜心,這樣普通的菜,現在我在外面吃,十次有九次都是失望,現在香港講究效率,要快又要便宜。三年前我炒菜心,平均需要兩分鐘,現在只能用一分十五秒,口感也不同,所以香港一方面餐廳沒有好材料,一方面老師傅學壞了,教壞了。一代不如一代。再說家庭,現在中產家庭年輕人都在外工作,家裡菲傭做菜,就算照著食譜做飯,菲傭也不可能理解中餐的味道的傳統,孩子吃著這樣的菜長大,將來只會是無法理解我所講的一道菜心炒牛肉難在何處,香港人的口味一代不如一代。他們連問題出在哪裡都不知道。這個很可惜。」
  • 香港國泰航空應員工要求 允許內地航班空服員戴口罩
    據香港媒體報導,有國泰航空空乘人員表示,即使近日曾有乘客在長途客機上突然發高燒,但機艙客務經理堅持拒絕讓機組人員戴口罩。根據國泰航空員工守則列明,員工執勤時不得穿著制服以外的服飾,因此工作期間不得戴口罩。對此,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已去信國泰管理層,要求容許員工戴口罩。
  • 新鮮 | 一圖看懂內地監獄與香港監獄的區別
    8月12日,老務曾推送一篇文章:《同樣是中國監獄,他們卻不封閉、不隔離,還在忙著接訂單.》,說的是香港懲教署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態勢,文章推送後有不少網友後臺私信讓老務抽空搞個內地與香港監獄的對比,老務思來想去找不到好的辦法。正巧,幾天前公安自媒體「police」用圖說的方式推送了一條內地與香港警察的對比文章,圖文並茂非常直觀。
  • 內地電影有了錢、人、故事,香港怎麼辦?
    香港電影發展局和廣電總局有哪些區別?馮永:我所在的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處,隸屬於創意香港,這個部門也就七十多人。與國家廣電總局不同,我們主要以服務為主。當然也有管制的部分:一個是煙火特技,因為涉及安全問題。拍攝火爆等場面,要有執照,技術人員也都要考試。還有一條法規,規定如何使用煙火有關的東西。我們還會有同事去看具體的使用情況。主要看技術人員是否有工作執照。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
    香港專欄作家馬家輝說茶餐廳是「混血,雜種,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把世界宇宙包羅在碗筷刀叉之間,是具體而微的全球化象徵。」茶餐廳在內地市場的潛力巨大,初到內地「掘金」的香港餐飲人都發現了這一點。Ringo Yip是北京金滿嘉華茶餐廳的創始人,與Howard一樣也是2004年來到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