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告訴你如何做PCB設計

2021-01-11 騰訊網

1. 目的和作用

規範設計作業,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產品的質量。

2. 適用範圍XXX公司開發部的VCD、超級VCD、DVD、音響等產品

3. 責任XXX開發部的所有電子工程師、技術員及電腦繪圖員等。

4. 資歷和培訓4.1 有電子技術基礎;4.2 有電腦基本操作常識;4.3 熟悉利用電腦PCB繪圖軟體

.5. 工作指導(所有長度單位為MM)5.1 銅箔最小線寬:單面板0.3MM,雙面板0.2MM,邊緣銅箔最小要1.0MM。5.2 銅箔最小間隙:單面板:0.3MM,雙面板:0.2MM.5.3 銅箔與板邊最小距離為0.5MM,元件與板邊最小距離為5.0MM,焊盤與板邊最小距離為4.0MM。5.4 一般通孔安裝元件的焊盤的大小(直徑)為孔徑的兩倍,雙面板最小為1.5MM,單面板最小為2.0MM,建議(2.5MM)。如果不能用圓形焊盤,可用腰圓形焊盤,大小如下圖所示(如有標準元件庫,則以標準元件庫為準):焊盤長邊、短邊與孔的關係為:5.5電解電容不可觸及發熱元件,如大功率電阻,熱敏電阻,變壓器,散 熱器等.電解電容與散熱器的間隔最小為10.0MM,其它元件到散熱器的間隔最小為2.0MM.5.6 大型元器件(如:變壓器、直徑15.0MM以上的電解電容、大電流的插座等)加大銅箔及上錫面積如下圖;陰影部分面積肥最小要與焊盤面積相等。5.7 螺絲孔半徑5.0MM內不能有銅箔(除要求接地外)及元件.(或按結構圖要求).5.8 上錫位不能有絲印油.5.9 焊盤中心距小於2.5MM的,該相鄰的焊盤周邊要有絲印油包裹,絲印油寬度為0.2MM(建議0.5MM).5.10 跳線不要放在IC下面或馬達、電位器以及其它大體積金屬外殼的元件下.5.11 在大面積PCB設計中(大約超過500CM2以上),為防止過錫爐時PCB板彎曲,應在PCB板中間留一條5至10MM寬的空隙不放元器件(可走線),以用來在過錫爐時加上防止PCB板彎曲的壓條,如下圖的陰影區:5.12 每一粒三極體必須在絲印上標出e,c,b腳.5.13 需要過錫爐後才焊的元件,焊盤要開走錫位,方向與過錫方向相反,寬度視孔的大小為0.5MM到1.0MM。如下圖:5.14 設計雙面板時要注意,金屬外殼的元件,插件時外殼與印製板接觸的,頂層的焊盤不可開,一定要用綠油或絲印油蓋住(例如兩腳的晶振)。5.15 為減少焊點短路,所有的雙面印製板,過孔都不開綠油窗。5.16 每一塊PCB上都必須用實心箭頭標出過錫爐的方向:5.17 孔洞間距離最小為1.25MM(對雙面板無效)。

5.18 布局時,DIP封裝的IC擺放的方向必須與過錫爐的方向成垂直,不可平行,如下圖;如果布局上有困難,可允許水平放置IC(SOP封裝的IC擺放方向與DIP相反)。

5.19 布線方向為水平或垂直,由垂直轉入水平要走45度進入。5.20 元件的安放為水平或垂直。5.21 絲印字符為水平或右轉90度擺放。5.22 若銅箔入圓焊盤的寬度較圓焊盤的直徑小時,則需加淚滴。如圖:

5.23 物料編碼和設計編號要放在板的空位上。5.24 把沒有接線的地方合理地作接地或電源用。5.25 布線儘可能短,特別注意時鐘線、低電平信號線及所有高頻迴路布線要更短。5.26 模擬電路及數字電路的地線及供電系統要完全分開。

5.27 如果印製板上有大面積地線和電源線區(面積超過500平方毫米),應局部開窗口。如圖:

5.28 電插印製板的定位孔規定如下,陰影部分不可放元件,手插元件除外,L的範圍是50~330mm,H的範圍是50~250mm,如果小於50X50則要拼板開模方可電插,如果超過330X250則改為手插板。定位孔需在長邊上。5.29 橫插元件(電阻、二極體等)腳間中心,相距必須是7.5mm,10.0mm 及12.5mm。(如非必要,6.0mm亦可利用,但適用於IN4148型之二極體或1/16W電阻上。1/4W電阻由10.0mm開始)鐵線腳間中心相距必須是5.0mm,7.5mm,12.5mm,15mm,17.5mm,20mm,22.5mm,25mm。5.30 電插印製板的阻焊絲印油如下圖所示:

5.31 橫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內向)

5.32 直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外向)

5.33 電插元件孔直徑: a) 橫插元件孔直徑為:1.1+0.1/-0.0mm b) 直插元件孔直徑為:1.0+0.1/-0.0mm c) 鉚釘孔直徑 --2.0mm鉚釘孔直徑=2.25+0.1/-0.0mm --3.0mm鉚釘孔直徑=3.25+0.1/-0.0mm 5.34 PCB板上的散熱孔,直徑不可大於3.5MM 5.35 PCB上如果有Φ12或方形12MM以上的孔,必須做一個防止焊錫流出的孔蓋,如下圖:(孔隙為1.0MM)

5.36 電插印製板橫插元件(電阻、二極體)間之最小距離X如下表:5.37 直插元件只適用於外圍尺寸或直徑不大於10.5MM之元件。5.38 直插元件孔之中心相距為2.5MM或5.0MM. 5.39 電插板直插元件間之最小間隙要符合下圖X及Y的要求:

5.40 測試焊盤: 測試焊盤以Φ2.0MM為標準,最小要Φ1.3mm。開模後的測試焊盤不能移動,非不得已事先要與生產部門商量。 5.41 當無維護文件時,PCB板上的保險管、保險電阻、交流220V的濾波電容、變壓器等元件位置附近,面絲印上應有

符號及該元件的標稱值.5.42 交流220V電源部分的火線與中線在銅箔安全距離不小於3.0MM,交流220V線中任一PCB線或可觸及點距離低壓零件及殼體之間距應大於6MM,並且要加上

符號,符號下方應有「HIGH VOLTAGE DANGER」字符,強電與弱電間應用粗的絲印線分開,以警告維修人員該處為高壓部分,要小心操作。5.43 在用貼片元件的PCB板上,為了提高貼片元件的貼裝準確性,PCB板上必須設有校正標記(MARKS),且每一塊板最少要兩個標記,分別設於PCB的一組對角上,如下圖:5.44 一般標記的形狀有:A=(0.5~1.0mm)±10%5.45 最常用的標記為正方形和圓形,標記部的銅箔或焊錫從標記中心方形的5mm範圍內應無焊跡或圖案;標記部的銅箔或焊錫從標記中心圓形的4mm範圍內應無焊跡或圖案。如下圖:

5.46 對於IC(QFP)等當引腳間距小於0.8mm時,要求在零件的單位對角加兩個標記,作為該零件的校正標記,如下圖所示:

5.47 在一塊板上有相同的多塊板時,只要指定一個電路的標記或零件的標準標記後,其它電路也可以自動地移動識別標記,但是其它的電路有180角度(調頭配置)時標記只限用圓形(實心或空心)。5.48 貼片元件的間距:

5.49 貼片元件與電插元件腳之間的距離,如圖:

5.50SMD器件的引腳與大面積筒箔連接時,要進行熱隔離處理,如下圖:

其中A滿足5.2的要求,B最小滿足5.1的要求,最大不超過焊盤寬度的三分之一。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關於雲創硬見

雲創硬見是國內最具特色的電子工程師社區,融合了行業資訊、社群互動、培訓學習、活動交流、設計與製造分包等服務,以開放式硬體創新技術交流和培訓服務為核心,連接了超過30萬工程師和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聚焦電子行業的科技創新,聚合最值得關注的產業鏈資源, 致力於為百萬工程師和創新創業型企業打造一站式公共設計與製造服務平臺。

相關焦點

  • pcb鋼網做什麼的,如何清洗SMT鋼網?
    以及如何清洗鋼網等等問題,雷射鋼網也即是SMT貼片用雷射製作的模板:它是一項SMT專用的模具;由於其製作是用雷射機割切而成而得名,具體功能是幫助錫膏或紅膠的沉積;最終目的是將準確量的錫膏或紅膠轉換到空pcb線路板板上相對的地方。最先看它漲啥樣!
  • 學好英文,對PCB設計工程師來說有多重要?一文告訴你
    那麼,對PCB設計工程師來說,學好英文到底有多重要呢?(來源:前程無憂)從最直觀的招聘要求來看,作為一名PCB設計工程師,或者硬體工程師,具備基本的英文能力是很重要的。工作需要↓↓↓英文是PCB設計工程師的必備基本能力,為什麼這麼說?
  • 不要用阿狸狗畫PCB,不專業!用Cadence!
    其提供的定製及模擬工具助力工程師設計系統級晶片(SoCs)的核心組件,包括電晶體、標準邏輯單元和IP模塊;他們的數字工具可對採用最新半導體工藝節點的千兆級及千兆赫茲SoC進行自動化設計及驗證;其IC封裝和PCB工具可實現完整的電路板和子系統設計。Cadence還為存儲器、接口協議、模擬/混合信號組件及專用處理器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設計IP與驗證IP的組合。
  • 淺析三種PCB鋼網工藝
    打開APP 淺析三種PCB鋼網工藝 發表於 2019-10-03 17:11:00 你了解PCB鋼網有哪幾種工藝嗎?
  • 根據藍牙自拍器功能定義設計原理圖和pcb
    設計完成後的原理圖設計完成後的pcb最後花幾十塊錢打樣了pcb,自已焊接的樣機效果圖對這個藍牙自拍器原理圖和pcb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主頁回復「藍牙自拍器」即可獲取下載連結,也可以在群裡下載。 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 機械工程師如何在設計時避開更多「坑」?
    撰文:八戒談科技部分資料: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一、前序最近比較頻繁在探討機械設計難不難,有沒有前途?設計出來有多少坑,坑了多少任工程師,又有多少工程師給你填補。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如何在設計時候避免更多的「坑」呢?當然專業的機械工程師只給他一臺電腦即可就能畫出海量的機械機構和零件,這也是機械工程師從零基礎到精通實戰出來的結晶,也是實踐得真知,也沒有一個機械工程師不接觸基礎就能夠隨隨便便成為一名合格的機械工程師。通過下面幾張知識體系圖,我們來看看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有多難!
  • 多層高速板有貼片晶振時在pcb設計需考慮挖空相鄰的平面層
    打開APP 多層高速板有貼片晶振時在pcb設計需考慮挖空相鄰的平面層 李倩 發表於 2018-04-09 14:31:30
  • 如何在PCB設計中使用淚滴
    打開APP 如何在PCB設計中使用淚滴 發表於 2019-05-05 15:43:42 如果你有一個印刷電路板的設計,您可能會遇到在製造或製造過程中發現的各種意外問題
  • 差分信號的原理以及在PCB設計中的處理方法解析
    差分信號指的是用兩根線傳輸的信號,傳輸的是兩根信號之間的電平差。當你把信號從A點傳遞到B點的時候,A點和B點的地電勢可以一樣也可以不一樣,但是A點和B點的地電勢差有一個範圍,超過這個範圍就會出問題了。
  • Altium pcb中淚滴的作用有哪些?究竟為什麼要添加淚滴呢?
    打開APP Altium pcb中淚滴的作用有哪些?究竟為什麼要添加淚滴呢? 李倩 發表於 2018-10-10 11:00:36 在設計電路板時,有些設計者不願意添加淚滴,有些是不知道要添加淚滴,究竟為什麼要添加淚滴呢?
  • PCB設計中焊盤的設計標準解析
    PCB設計中焊盤的設計標準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10-16 14:50:37 在PCB 設計中,焊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PCB 工程師對它一定不陌生。
  • 開關電源DCDC模塊如何進行PCB設計
    打開APP 開關電源DCDC模塊如何進行PCB設計 凡億PCB培訓 發表於 2020-10-23 11:57:19 1.開關電源概述
  • 集成電路(IC)設計如何節省PCB面積
    集成電路(IC)設計如何節省PCB面積 ADI 發表於 2020-11-24 13:50:06 為了滿足緊湊型電子設備日益嚴格的尺寸要求,集成電路(IC)設計人員將外部元件集成到器件內部
  • PCB布局布線的相關基本原理和設計技巧100問
    在電子產品設計中,PCB布局布線是最重要的一步,PCB布局布線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電路的性能。 現在,雖然有很多軟體可以實現PCB自動布局布線。但是隨著信號頻率不斷提升,很多時候,工程師需要了解有關PCB布局布線的最基本的原則和技巧,才可以讓自己的設計完美無缺。
  • 淺談PCB設計系統中的設計規則和約束
    但是,成功的唯一方法是為每個作業專門設計規則。以前可行的方法可能不適用於當前的電路板設計,PCB設計人員需要知道如何最好地為其正在工作的電路板設計PCB布局規則。 只要您掌握了良好的信息,PCB設計系統中的設計規則和約束就可以很好地幫助您始終如一地創建無誤的設計。通常,設計規則要麼從現有設計中複製而無需任何修改,要麼使用默認規則而沒有任何更改,並且最終導致電路板容易避免的錯誤。
  • 十款超有意境的PCB設計
    以下是許多有如藝術品的電路板設計,對於這些創作者,筆者忍不住要讚賞他們的努力成果;當你在做電路板繞線設計時,你可以維持傳統做法使用枯燥簡潔的線條,但加入一些變化與美學的繞線形 式在功能上並不會打折扣;看看這些作品,難道你不覺得它們看起來是如此生機勃勃,比純粹講究實用主義的四方形綠色塑料板更有「人性」?
  • 乾貨| PCB板上的那些「特殊焊盤」到底起什麼作用?
    2、固定安裝孔做梅花焊盤一般是給安裝孔GND網絡,因為一般PCB鋪銅為GND網絡鋪銅,梅花孔安裝PCB外殼器件後,其實也就是使GND與大地earth相接,在某些場合上使PCB外殼起到了屏蔽的作用。當然有的也不需要把安裝孔連接GND網絡。3、金屬螺孔可能被擠破,造成接地與不接地的零界狀態,造成系統莫民奇妙的不正常,梅花孔,不管應力如何變化,總能保持螺釘接地。
  • Canva中國工程師:化繁為簡,讓人人都可以設計
    讓徐擎印象深刻的是,與其它公司不同,Canva除普通面試外,入職前還需經過2-3輪技術面試,內容是與Canva北京、雪梨的工程師一起上機編程,寫代碼,共同完成一個項目。相比資歷背景,Canva更在意應試者如何解決問題,確保以候選人能力為入選標準。「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選出優秀同事。我也想和這樣選拔出來的工程師一起工作。這就是我加入Canva的原因。」徐擎說。
  • PCB設計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設計軟體一、國內用的比較多的是protel,protel 99se,protel DXP,Altium,這些都是一個公司發展,不斷升級的軟體;當前版本是Altium Designer 15 比較簡單,設計比較隨意,但是做複雜的PCB這些軟體就不是很好。
  • Canva中外工程師合力,讓在線設計更簡單高效
    2013年成立於澳大利亞,之後迅速通過在線設計的核心產品獲得全球增長的Canva,正在中國搭建最好用的線上設計平臺。無論中文用戶是否有設計基礎,都可以通過「拖拽式」的簡單操作,高效完成以往只有複雜專業的軟體才能完成的設計。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Canva中國和雪梨工程師的通力合作和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