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泉潤萬家,會昌積極推進城鄉供水,讓居民喝水放心水

2021-01-18 贛南橙裡橙外

一泓清泉潤萬家

會昌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工作紀實

隆冬時節,暖陽高照。行走在會昌城鄉,一座座現代化供水廠拔地而起,一條條管道送水進村到戶。擰開水龍頭,汩汩甘泉從會昌的各個水廠奔流至千家萬戶,潤澤著百姓的幸福生活。

▲高排農村水廠

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保證高質量脫貧,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十三五」以來,會昌縣共計投入3.5億元,在會昌縣城新建日供水5萬噸水廠、筠門嶺鎮新建日供水2萬噸水廠,新建及改造提升「百噸千人」以上水廠45座、小微型水廠76座,鋪設城鄉供水管網3826.8公裡,累計改水2.7萬戶,其中貧困戶1.5萬戶,包括貧困人口在內的45萬多名群眾受益,讓老百姓喝上了乾淨水、安全水、放心水。2020年,會昌縣榮獲「2020中國百佳淨水縣市」,國家水利部公布高排水廠為「農村供水規範化水廠」。

高位推動,解水之困有力度

多年來,受多種因素制約,會昌縣城日供水能力不足2萬噸,且供水管網老舊,爆管、停水現象時有發生,群眾安全飲水問題比較突出。

為全面解決城鄉飲水安全問題,會昌縣委、縣政府對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總指揮、縣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縣委、縣政府分管縣領導為副總指揮,相關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飲水安全推進工作指揮部,強化調度督導,保障各項工作落實。

▲高排水廠新水源地取水管道安裝抗旱保供水

打開山門,引進戰略投資者江西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藉助外力發展供水事業。會昌縣通過與省水投集團的合作,有效解決了該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的資金、技術、管理等難題。和省水投集團的戰略合作達成後,該縣從2013年正式啟動實施會昌縣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項目建設,至2017年,基本建成了覆蓋文武壩、筠門嶺、周田、站塘、麻州、珠蘭、莊口、莊埠、白鵝9個鄉鎮100個村的供水管網。

▲江西省水務集團支持會昌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座談會

為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18年4月,會昌縣政府出臺了全面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方案,隨後與江西省水務集團籤訂合作協議,決定把城鄉供水一體化合作建設範圍由原來的9個鄉鎮100個村擴大到全縣19個鄉鎮178個村,僅用了150天就完成了項目建設工作。

理順機制,飲水安全百姓樂

「以前村裡用水困難啊,要挑水喝,離家又好遠,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得尿結石。現在有自來水,乾淨、安全,我們喝得也放心。」日前,面對記者的採訪,西江鎮壩子村油遼下小組村民朱緯華如是說。

▲西江蓮石水廠

朱緯華告訴記者,以前村裡400多名村民都要到離村子很遠的一條小溪挑水喝,乾旱時排隊挑水,遇到下雨天就得喝「黃泥水」。2018年,會昌潤泉供水公司投入資金,改造管網,改進位水工藝,在原有農飲工程基礎上建成了蓮石水廠,將12公裡外的龍灣水庫水引到水廠,再經過多道工序制水後流進村民家中。

這是會昌縣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的一個縮影。該縣按照「水務一體、城鄉統籌」的原則,分步分類理順管理體制和管護機制。一方面,將原先由縣水利局管理的25座日供水500噸以上農飲水廠統一無償劃給會昌潤泉供水公司接收管理,既解決了該公司水從哪來的問題,也解決了縣水利局管理力量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各鄉鎮私營自來水廠進行併購整合,對供水管網進行全面普查、整改和完善。通過這兩項措施,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縣鄉併網、鄉村連網」集中式供水。通過會昌潤泉供水公司規範運行管理,該縣農村水廠供水水質、水量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原先農村水廠水質不達標、水量不足、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普惠共享,幸福源泉汩汩來

走進周田鎮大坑村貧困戶戴嬌的家,只見廚房裡乾淨整潔,與廚房一牆之隔的是衛生間,所有的陳設先進而時尚。

▲會昌縣周田鎮大坑村貧困戶用上自來水

居民用水,既需要充足的量,更需要質優價廉。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建好後,還要讓群眾用得起。考慮到農村群眾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的家庭實際情況,該縣積極和會昌潤泉供水公司溝通協調,出臺優惠政策,貧困戶自來水入戶初裝費按每戶650元標準收取,所需資金由財政扶貧項目資金兜底解決;非貧困戶自來水入戶初裝費按每戶1000元標準收取,農戶自身承擔650元、財政每戶幫扶350元。

▲周田農村水廠

隨著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全面實施,源源不斷、清洌澄澈的自來水流進了千家萬戶,會昌城鄉群眾飲水安全問題不僅做到了「面的覆蓋」,而且實現了「質的提升」。「現在『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供水體系已經建立,實現了『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讓農村百姓享受與城市居民用水的同等待遇。」會昌潤泉供水公司總經理宋會洲介紹道。

會昌縣水利局防汛辦主任陳餘華說,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在全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改善了民生福祉,推動了精準扶貧,更明顯改善了會昌的生態環境。

「飲水安全直接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將時刻關注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切實做好安全飲水這件民生實事,讓方便的自來水,喝在嘴裡,甜在心頭。」宋會洲表示,「將在抓好工程建設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工程管理管護,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完善安全飲水工程管護機制,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

▍編輯:一杯橙汁|審核:橘子

▍來源:贛南橙裡橙外、中國會昌

▍整理:贛南橙裡橙外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一泓清泉潤萬家,會昌積極推進城鄉供水...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一泓清泉潤萬家,會昌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2021-01-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泓清流潤萬家!農村居民喝上了乾淨水、放心水!
    「十三五」以來,我省圍繞實現全面小康的任務和要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城鄉供水管網延伸工程,全面深化農村飲水安全改革,將乾淨水、安全水引入千家萬戶。 2015年,省水務廳編制我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規劃,規劃受益農村人口58.73萬人。
  • 打破二元供水結構 構建城鄉供水一體化
    12月18日,南昌縣城鄉供水一體化第一批水廠重組項目籤約儀式舉行,該縣與廣東粵海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對武陽鎮、幽蘭鎮、黃馬鄉、塘南鎮、涇口鄉、南新鄉等第一批六座水廠的市場進行重組,實行統一規劃建設、統一主體經營、統一標準管理,這標誌著該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 哈爾濱市居民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計劃年底前完成泵房改造並實現通水
    28日,記者從哈爾濱市住建局了解到,隨著哈爾濱市居民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的深入推進,今年,28日,在香坊區城東新居小區,這裡正在進行二次供水改造。該小區建成於2000年左右,共有34棟樓、187個單元,2650戶居民。現二次供水設施由於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小區二次供水泵房設備和院內管線老化嚴重,水質下降、水壓不足,居民供水安全存在隱患。本次改造,小區將更換所有外網管線和樓內基礎管線,同時對泵房進行改造,更換二次供水設備。
  • 春草社區積極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作
    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作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為了避免居民因為疏忽錯過最後繳費時間,自12月22日開始普陽街道春草社區積極開展了醫保宣傳工作,通過發放宣傳冊、宣傳畫、面對面諮詢等方式,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進行解讀,在各居民小區宣傳相關政策、辦理程序等,社區工作人員還根據居民醫保參保名單
  • 蘆家河子水廠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正在積極籌備中
    無棣縣蘆家河子水廠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水廠改建、魯北供水工程及水庫除險加固三部分。目前,該項目前期準備程序基本完成,待招投標工作完成後,本項目施工工作將全面展開。據悉:為了充分利用蘆家河子水庫佔地面積大、蓄水條件好等優勢,蘆家河子對水庫閒置的北庫區加以利用,實施除險加固和擴容,來提高水庫的調蓄水能力,更好的保障轄區居民生活用水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工程竣工後,能夠大大提高蘆家河子水廠的供水能力,解決魯北高新區淡水資源缺乏的現狀,為魯北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 倒排工期抓進度確保好水進萬家 永康市水投集團自來水公司加速推進...
    全力推進農飲水達標提標工程,是2020年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也是市水投集團自來水公司復工復產的重頭戲。自復工後,市水投集團自來水公司針對需要接收統管的87個單聯村供水工程和需要管網改造的97個規模水廠擴網村,分解任務,明確分工。各職能科室對標農飲水任務作戰圖倒排工期,安排班組進村施工。
  • 飲水思「遠」 城鄉一體——江蘇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農村飲水...
    「以前村裡都是按時段供水,經常想用水的時候沒有,很不方便。現在能24小時供水了,想什麼時候用都可以。」張善香開心地告訴記者。連雲港市贛榆區位於江蘇供水最末梢,隨著贛榆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竣工,江蘇省「十三五」規劃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全省農村居民飲水與城區居民實現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
  • 一泓清水潤沃野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近年來,通過加強庫區生態管護、植樹造林、建設人工溼地、實施生態養魚、及時打撈漂浮物、強化日常監管等措施,巴圖灣水庫庫區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三級河長 共護一江清流為共同守護水資源,實現每條河流有人管有人治,打通治河的最後「一公裡」。
  • 青山傾城小區不給供水,居民沒水喝
    問:青山傾城小區建成多年,不知道因什麼原因,到現在這種數九寒天還不給供水,前段時間還會偶爾放一次水,現在已經停了好多天了,家裡存得水已經用完了,如果再不給供水,真的活不下去了,水是生命之源,如果連水都沒有,讓我們老百姓如何吃飯,喝水。
  • 「快訊」東城街道:紮實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徵繳工作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工作按時足額完成,東城街道加強部署、廣泛宣傳,全力推進2021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工作,切實把惠民實事辦實、辦好,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強化領導部署。
  • 福田區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工程啟動
    據介紹,本次改造工程費用由政府全額承擔,項目實施由區政府牽頭組織,市水務集團負責具體實施,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站和居民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用戶積極配合,多方協作,穩步推進,按照「申請-改造—接管」模式,由小區業主、現狀供水設施管理單位或物業服務企業按要求提出申請,對符合改造條件的居民小區,綜合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情況、小區申請時間等因素制定計劃,統籌推進改造工作,改造完成後由市水務集團統一管理
  • 來安縣醫保局:多措並舉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作
    為穩步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民生工程,來安縣多措並舉,加快推進醫保繳費。目前,全縣已參保35.6萬人,參保率達91%。多方政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積極推行醫保「線上繳費」,各鎮村(居)全力發動積極推廣「皖事通」線上繳費,針對參保對象年輕人外出務工、在家群眾不會使用手機繳費等特殊情況,各鎮村組工作人員及志願者服務上門,面對面教群眾下載「皖事通」、通過支付寶、微信繳費。部分參保信息變更、新參保人群等可以在鎮、村現金繳費並向群眾提供醫保交費票據,切實做好「線下兜底」參保。
  • 南水北調已給鄭州供水多年,高新區居民什麼時候能喝上?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李嵐12月30日,有網友向頂端新聞反映,南水北調已向鄭州供水幾年了,可鄭州市高新區的居民至今仍沒能喝上,不知道何時才能喝上?今天上午,記者從鄭州市高新區管委會了解到,由鄭州高新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鄭州高新第二水廠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並兩次組織國內行業專家進行評審,廠區內的地質勘探工作已經完成,水廠監理及造價諮詢招標和合同籤訂工作均已完成,該公司正積極推進爭取南水北調用水指標及南水北調原水管線路由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均在積極推進當中。
  • 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移交後 管理費用由供水單位承擔
    原標題: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移交後 管理費用由供水單位承擔住宅項目配建的戶外供水設施,即通常所說的「居民二次供水設施」或「居民用戶共用用水設施」,具體是指住宅項目給水市政總表或項目紅線至分戶專用管進入分戶住宅隔牆前的管道和設施,包括供水加壓設施、
  • 鶴龍街積極推進城鄉環境提升!轄內多個道路、公園得到改造
    近兩三年來,鶴龍街積極推進城鄉環境提升項目,2020年至今,轄內鶴邊、聯邊、黃邊3個經濟聯社的道路、公園等多個項目陸續完工,城鄉環境「整」出了新面貌,人居環境品質得到了提升。據了解,軍民東路是鶴龍街城鄉環境提升項目之一,這條道路是員村社區連接106國道的重要通道,雙向兩車道,長約420米。此次改造將原來的一排一層高的商鋪集體物業進行了清拆,鶴邊經濟聯社無償提供了用地。如今整條道路拓寬成24米寬的雙向四車道,原來的塵土飛揚、坑坑窪窪的水泥路面,也升級為寬敞整潔的瀝青路面。
  • 荔波:水潤民心 讓貧困群眾喝水不再難
    農村供水事關人民福祉。近年來,隨著荔波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力推進,覆蓋全縣8個鄉(鎮、街道)94個村的飲水工程,正通過星羅棋布密密麻麻的供水管網,向各家各戶輸送清潔、衛生的飲用水,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的歷史性轉變,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源源動力。
  • 雁江區縱深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暨「美麗場鎮」建設三年攻堅行動
    一個配套更完善、服務更高效、生活更宜居的場鎮逐步成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新變化,讓居民逐漸從安居變成樂居。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之年。市委四屆九次全會和十次全會先後提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美麗場鎮建設行動。
  • 義烏全力推進中高層二次供水改造!保障居民「最後一公裡」用水安全
    ,包括北苑街道的和聚園、蓮塘高層公寓、下裡角塘高層公寓,江東街道的新青年廣場,城西街道的香溪裕園相繼完成改造施工,切實提升二次供水水質,確保中高層住宅居民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 和聚園改造前中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是指對水壓要求超過城市供水規劃服務壓力,將市政管網供應的自來水通過儲存、加壓後再供給中高層住宅居民用水戶的供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