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頭娃娃」事件引起眾多網友熱議。爆料稱,有家長購買了一款寶寶霜,給五個月大的女兒作為日常護理使用,結果出現不適症狀。經過檢測,該面霜疑似含有超強效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這讓不少家長焦慮,哪些寶寶面霜含激素?激素藥膏還能給孩子用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曉麗
「大頭寶寶」用的面霜
疑似含超強效糖皮質激素
據「大頭娃娃」事件中的女嬰母親稱,孩子使用該面霜後,兩個月都沒長身高,但每個月都在長胖,一個月大概胖三斤,此外,孩子額頭上汗毛生長濃密,身上各處也都開始長汗毛,面部呈現「滿月臉」。
隨後,家長帶著孩子輾轉做全套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最後醫生詢問是否使用過激素後,家長才開始懷疑寶寶霜存在問題。有知名博士購買該款嬰兒霜送檢後,檢出氯倍他索丙酸酯,含量超過30mg/kg。氯倍他索丙酸脂,即丙酸氯倍他索或丙酸氯倍米松,屬於超強效糖皮質激素。
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主任醫師王明珍介紹,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中被廣泛使用,主要用於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可作用於多種炎症性皮膚病,包括慢性溼疹、神經性皮炎、銀屑病等。
對於嬰幼兒來說,溼疹是最常見的需要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的炎症性皮膚病。「溼疹是嬰兒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容易發生在頭面部。」王明珍介紹,溼疹容易引起瘙癢,且反覆發作,很多寶寶都曾經或正在遭受著溼疹的困擾。也正因如此,很多家長都曾使用過各類含激素的藥膏或溼疹膏。
王明珍提醒家長,如果懷疑孩子長溼疹,首先要做的是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明確診斷,並提供用藥和護理建議。「不能自己在網上亂查,或者只諮詢身邊的朋友,就到藥店或者在網上自行買藥給孩子用。」
外用糖皮質激素製劑
是治療溼疹主要藥物
根據《中國溼疹診療指南(2011年)》,外用糖皮質激素製劑依然是治療溼疹的主要藥物。
王明珍介紹,糖皮質激素可分多種,包括弱效、中效、強效、超強效。外用糖皮質激素時,具體使用哪種、使用多長時間、用量等,都需要專業醫生根據病情、病人狀況、病變部位、病變面積等情況來確定。
長期大劑量口服糖皮質激素或者注射,對身體容易產生副作用。作為治療溼疹外用藥的激素藥膏,即便出現副作用,通常局限於皮膚。王明珍介紹,長期、過量使用的話,不良反應可能會導致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汗毛增加等,最嚴重的副作用是激素依賴性皮炎,後續治療往往比較棘手。
也正因如此,很多家長談到糖皮質激素,就覺得很可怕,甚至「談激素色變」。對此,王明珍表示,遵照醫囑合理使用激素是安全的,對輕度溼疹,單純保溼有可能控制住,中重度溼疹還是應該根據醫生建議,必要時外用激素治療。
「為儘量避免出現副作用,使用激素藥膏治療溼疹時應儘可能選用弱效激素藥膏。對於中、重度溼疹,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稍微強效的激素藥膏,短期使用控制急性期症狀,在維持治療期間,應過渡到弱效激素藥膏或者非激素藥膏維持治療。」王明珍介紹。
由於面部免疫微環境構造等原因,對激素更為敏感,容易產生激素依賴,特別是嬰幼兒,使用激素藥膏要更加慎重,不宜使用強效和超強效激素。
買藥品要注意辨別
消字和國藥準字
有網友指出,此次「大頭娃娃」事件中涉及的寶寶霜,屬於「消」字號產品。據悉,消字號屬於衛生消毒用品範疇,檢測指標主要為殺菌作用,不具備疾病治療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液、溼巾、消毒劑、尿不溼等都是常見的消字號產品。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曾發布公告,要求嚴厲打擊「消字號」產品冒充藥品的行為。「消字號」是用於消毒的產品,與藥品有嚴格區別,消毒藥劑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清洗和消毒,消除和殺滅人體外環境的各種致病微生物,雖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也絕不能當作藥品來使用。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消毒產品的標籤、說明書不得有虛假誇大、明示或暗示對疾病治療作用和效果的內容。目前,市場上還有些非消毒產品擅自標示「消字號」,以消毒產品名義宣傳療效。
衛健部門提醒,大家在購買藥物時,要注意辨別消字和國藥準字。藥準字號的通用格式為「國藥準字Z/H」,消字號產品的通用格式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衛消備字(發證年份)第號」。
「用藥最重要的是遵循專業醫生建議。」王明珍介紹,不要盲目相信「草本」「純天然」「純植物」「無激素」等商家的宣傳,很多一用就見效的產品可能違規添加了激素,甚至強效激素,並且沒有在產品成分表中說明,很容易產生副作用。
對患溼疹的寶寶,日常護理非常關鍵,最重要的就是保溼。對於保溼產品的選擇,王明珍提醒,最好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大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安全性往往更有保證。值得提醒的是,保溼產品只是作為寶寶皮膚的日常護理,並沒有治療溼疹的作用,不能代替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