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的一則2016年的採訪最近被挖出來,大家驚訝於他當年竟然追過耽美劇《上癮》。
「《上癮》你有看過嗎?得了,你不懂,是一個網劇,不過被禁掉了。」
寥寥數語就概括了《上癮》的命運:火到出圈但存活期短暫。假如《上癮》沒有迅速被全網禁播,主演黃景瑜和許魏洲當時應該還會更紅一點。
從2016年的《上癮》到2018年的《鎮魂》,再到2019年的《陳情令》,是耽美IP改編劇集的三次出圈,捧紅了三茬男演員,雖然歲歲年年人不同,但這種從耽美劇裡「爆」出流量小生的路徑還是很相似的。
和如今基本被淡化為「兄弟情」的耽改作品不同,當年的《上癮》正面呈現了同性之間的感情(雖然床戲和吻戲都被從正片裡刪除),而且主角顏值在線、相比其他耽美網劇粗糙的製作已經堪稱精良。
《上癮》的豆瓣評分高達8.2分。
熱門短評稱其為「國產同性題材網劇標杆」。
《上癮》2016年1月29日開播,2月22日下午便遭到全網下架,至今劇名在B站都還是屏蔽詞。鳳凰娛樂向《上癮》的編劇、出品人柴雞蛋求證,對方回應:「(下架)是大環境因素導致的。」
儘管曝光這麼短暫,兩位男主角還是憑藉這部僅有15集的劇集迅速爆成了流量,「顧海」黃景瑜成為新浪明星榜首位空降冠軍,飾演「白洛因」的許魏洲空降第六。
當年的流量陣容:「四大三小」和黃景瑜、許魏洲。
正如所有受歡迎的CP一樣,他們擁有雙人雜誌。
一齊受邀錄製《快樂大本營》——不過後來這期快本沒能播出,臨時被替換成了別的期次。
「耽美劇」在文化較為保守的東亞、東南亞都是稀缺資源,《上癮》也席捲了這些地方——
臺灣東森新聞這麼形容《上癮》(正是劉德華追劇那個新聞):「超夯禁忌BL劇,討論度爆表」
超夯禁忌BL劇《上癮》播出後,網路上討論度破表,戲中20歲出頭歲的「顧海」黃景瑜和「白洛因」許魏洲,身上散發著少年最誘人的青春氣息,也因此戲爆紅,被封「海洛因」CP情侶,而「華神」劉德華近日也在參加廣播節目時透露,自己是該劇的大粉絲ETtoday新聞雲 https://star.ettoday.net/news/677287#ixzz5yHJ2aXR3許魏洲到韓國,仁川機場接機的陣仗有這麼大——
《上癮》劇組到泰國開見面會,黃景瑜的接機現場↓
《上癮》的走紅其實也是有鋪墊的,《上癮》的出品人、編劇柴雞蛋在2015年就拍出了《逆襲之愛上情敵》,這是公認的第一部翻出水花的耽美題材網劇。
作為一部小成本耽改劇,《逆襲》賣相上粗製濫造,從海報就看得出來。
比起劇情,戲外的真人互動更好磕,主演王青和馮建宇的「青宇CP」花絮在B站播放量達到了70萬。
青宇CP和瑜洲CP一起制霸了當年的新浪鮮花榜。
當年王青、馮建宇組合發歌時,粉絲打榜甚至偶爾能贏過TFBOYS。
儘管《逆襲》備受吐槽,但如果沒有《逆襲》的成功,也就不會有後來製作比較精良的《上癮》,耽美劇的受眾就是這麼一步步擴大的——
2015年的《逆襲》的豆瓣打分人數不足四千人,2016年的《上癮》打分人數達到3.6萬;
2018年朱一龍、白宇主演的《鎮魂》火的時候,豆瓣評分人數達到了7.8萬;
到今年的《陳情令》則呈現出了指數級別的暴增,打分人數多達56萬人,一舉破了內地劇集評分人數紀錄。
朱一龍、白宇、肖戰和王一博的走紅程度,自然也比當年的青宇、瑜洲更甚。
耽美劇可以「製造流量」的一個直接原因在於:耽美劇主角圈到的粉絲忠誠度往往比偶像劇男主更高,前者粉絲相對長情,後者收割的大部分粉絲俗稱「三月劇粉」,隨著劇播完很容易爬牆。
儘管黃景瑜屢次爆出緋聞,但他與許魏洲的真人CP超話「鯨魚與洲喵」到今年仍穩定排在前三,僅次於王一博肖戰的「博君一肖」和鄭雲龍阿雲嘎的「雲次方」。
《鎮魂》粉絲到了今年也仍然非常活躍,暑期粉絲為《鎮魂》一周年舉辦了盛大的線下活動,這樣的場面很難在一部BG(男女向)劇集裡出現。
---
這麼看起來,男演員比起拍偶像劇,出演耽美劇獲得流量意義上成功的概率似乎比較高。
由此網友發出如下感慨:「要想紅,不能慫,多拍基片少恐同」、「少談戀愛多搞基,明天頂流你第一」。
不光觀眾是這麼以為的,製作方居然也是這麼想的,59部耽改劇在路上了。
(cr 新劇觀察)
但是且慢,數據告訴我們其實很多耽美劇默默播出也撲街了,只是觀眾根本不知道而已。
以2014年的《類似愛情》為起點,這些年播出的耽改劇大大小小有30部,真正捧紅了主角的只有《太子妃升職記》(張天愛、盛一倫)、《上癮》(黃景瑜、許魏洲)、《鎮魂》(朱一龍、白宇)和《陳情令》(肖戰、王一博)(《逆襲》算進去比較勉強,因為主演雖然很圈粉,但未能成為大眾向明星)。
(cr 貓影文娛)
雖然說30部裡能大爆四五部已經是很高的概率,但有個問題是,除了早期的幾部硬核耽美之外,大部分的耽改劇已經改得非常清水,政策高壓下的耽改劇含「腐」量是很低的。
比如小有水花的《識汝不識丁》,觀眾評價是「好好的BL小說被拍成了清正廉潔當官劇,耽美故事全靠腦補」。
《上癮》、《鎮魂》和《陳情令》之所以能讓演員爆紅,關鍵因素不在於耽美題材本身,而在於是否足夠「好磕」。換言之,不是耽改劇全都火了,而是CP特別好磕的耽改劇火了。
這個夏天《陳情令》觀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磕死我了」,又常被縮寫為四個字母KSWL,意思是粉的CP太甜,讓人磕到醉生夢死。
KSWL的微博輿論熱詞甚至可以連成一句話:肖戰王一博szd(是真的)。
「磕死我了」的流行始於今年7月,「KSWL」7月微博印象告訴我們,《陳情令》觀眾磕得有多開心——
讓我們再次援引這個例子——王一博肖戰的CP粉「一個帥桃」在《陳情令》播出期間可以日發博將近五百條。
陳情令粉絲表示,「搞令」期間早起晚睡快要禿了,物料實在太多看都看不完。
這對CP最大的豆瓣小組就叫「博君一肖KSWLKSWL」,該小組紅極一時,大結局時宣告關閉。
這個磕法顯然已經不是「追劇」二字可以概括,觀眾不止依託劇情來磕角色CP,同樣會關注拍攝花絮裡的演員互動、演員社交平臺裡的互動,在不斷感慨「kswl」的過程中,逐漸移情到了真人CP甚至個體演員身上。
耽改劇爆出流量小生的過程,和粉絲磕同性CP的過程大致重合,從劇CP發展出真人CP粉、雙擔粉、唯粉,多撕幾次毒唯也就出現了。
當然偶像劇裡的男女CP同樣也能營業得風生水起,非常「好磕」,但異性CP的存在與大部分女性粉絲對男偶像投射戀愛幻想的需求又互斥了,粉絲連愛豆談戀愛都不允許,恐怕也很難一邊萌偶像的異性CP一邊輪博衝銷量吧?
----
所以在流量養成的意義上來說,「耽改劇」是為磕真人CP提供糖分的沃土。
劇情提供了主角戲內豐富的互動過程,漫長的拍攝期意味著兩位主角朝夕相處長達一百多天,宣傳期還有海量營業互動,都是挖糖富礦。
耽改劇基本在選對了主演那一刻基本就成功了——不是演技意義上的「選對」,而是攻受雙方顏值是否般配。
《上癮》因為主角比《逆襲》帥太多了,從定妝照開始就備受期待;《鎮魂》從朱一龍和白宇的定妝照出來那一刻,已經有了靈魂;《陳情令》更是從官宣的那一刻起就有了真人CP粉,這才有站姐跟劇組,不斷釋出精修「路透圖」。
兩個帥哥一起演耽美劇,自然每一個互動都是「絕美愛情瞬間」了。
正所謂「好看的人之間都有CP感」。
但也離不開粉絲在「磕學」技術上的努力探索。
《陳情令》一則9分鐘時長的王一博肖戰互嗆視頻意外流出,普通人覺得兩個演員大概關係不好吧,居然在鏡頭前互相內涵對方軋戲。
有的CP粉覺得愛豆人設都崩了;有的CP粉卻覺得「在鏡頭面前坦露真我」的CP反而更好磕。
後一類CP粉根據「九分鐘視頻」編寫了「九學」教材,成功把尷尬場面磕出了花,並且自稱「九學家」,「磕學」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反而加速了真人CP粉的壯大。
耽美劇對於粉絲來講未必是剛需,磕CP應該是。耽美不一定全都好磕,好磕的不止有耽美,極度好磕變頂流,一般好磕當牆頭——
非耽美劇集裡的人氣同性CP同樣符合「好磕」標準:
《古劍奇譚》中陵越和百裡屠蘇的越蘇CP以及衍生到演員真人的「霆峰CP」,對李易峰、陳偉霆的走紅有很大助力。
偶像團體裡的真人CP同理:當年井柏然和付辛博組成雙人組合BOBO,直接鎖了,就算BE也是粉絲多年的心頭硃砂。
凱源CP粉撐起了最初的帝國,為TFBOYS積累了原始流量。
真人秀也一樣,聲樂綜藝《聲入人心》裡走紅的「雲次方」在CP榜單上也很能打,鄭雲龍和阿雲嘎有不少雙人代言/推廣資源。
掌握了「磕學」就等於掌握了自主獲得快樂的能力,真人CP之間的互動可能會隨著愛豆的走紅而減少,甚至有一天CP雙方老死不相往來,但也沒有關係,會磕了之後萬物皆可「KSWL」——
可以磕同性CP,也可以磕BG,可以拉郎/拉娘,甚至可以磕偶像飾演的不同角色之間的「水仙CP」,即便有天變成了一枚」唯粉「,也依然能讓自己磕得開心。
如此追星,本質是愉悅自己,有時與愛豆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