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巢湖」絕句大賽現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截止到11月19日,因格律、立意等原因沒有收錄的外,實際入圍作品123件。公布如下:
NO.959
詠巢湖
風宜人面浪輕柔,畫舫湖中次第遊。
水草青青顏色裡,頡頏白鷺滿汀州。
NO.960
詠巢湖
隱然古塔隔煙波,湖上輕舟秋浦歌。
數朵雲如雁行去,知它花樹姥山多。
NO.961
詠巢湖
雲如黛練日如初,碧水銀屏兩自如。
最愛湖中經雨後,鱗光輕似泛銀魚。
NO.962
夜思巢湖故鄉
太姥銀屏獨悄然,有巢風物渺雲天。
鄉心夜夜如鷗去,辜負碧波三十年。
NO.963
巢湖之楚歌嶺
秦箏音斷楚天門,不抵關中霸上恩。
今有山泉鳴嶺背,徒憐潸泫那時魂。
NO.964
詠巢湖
輕舟犁破一湖波,碧水澄天洗玉螺。
太白詩成中廟月,銀魚宣酒醉吳歌。
宣酒:巢湖名酒,全國白酒50強。
吳歌:安徽古屬吳地,亦喻徽音或黃梅戲。
NO.965
巢湖遊
巢湖碧水曉生煙。日照粼花暖畫船。
十二樓頭明月夜,銀屏弄影牡丹前。
十二樓:喻沿巢湖十二古鎮。
銀屏與花:喻銀屏山牡丹花。也借喻暗合銀屏(月亮)下弄清影。
NO.967
巢湖遊
連天碧水繞青螺,一葉輕舟破玉波。
舞罷清風明月漫,黃梅佐酒半湖歌。
黃梅:借喻黃梅戲。
NO.968
詠巢湖
峰迴玉界湧天光,數棹煙波畫渺茫。
相望樓臺十二鎮,人家都在水雲鄉。
NO.969
詠巢湖
白雲相逐水相通。萬裡濤聲唱未窮。
滴翠雙峰長駐望,因知人事古今同。
註:雙峰是指姥山和姑山。用了姥山島傳說,傳說「陷巢州、漲廬州」時期,焦姥的女兒與焦姥一道通知鄉鄰,女兒先焦姥一步奔走,跑丟了一雙鞋子,終又被洪水吞沒。後來,鞋子化作一對鞋山,女兒化作姑山,焦姥最終化作姥山。母女相望遙遙無期,萬頃波濤訴說著斷腸般的母女親情。
NO.970
詠巢湖
浮天玉碗夾江淮,焦姥凌波寂抱鞋。
五洞三泉窮罨畫,銀魚浪裡史無涯。
NO.971
巢湖懷古
薄霧行船憶仲謀,昔曹萬箭懼輕舟。
於今信有英雄氣,馳騁長波萬戶流。
NO.972
題中廟
湖天絕勝屹凰臺,浩淼煙波一望裁。
香火紛騰三教起,劉郎何必訪蓬萊。
NO.973
詠巢湖
梅如香雪映流霞,湖上蓑衣染素華。
石褶裙開書古卷,紫薇洞系玉螺紗。
NO.974
詠巢湖
藍田玉暖系雲紗,河上行舟渡晚霞。
心有巢湖天地遠,山環水抱不思家。
NO.975
詠巢湖
巢湖映柳沐光華,遠處嬌姿正浣沙。
一葉輕舟閒客渡,煙波漫捲幾重花。
NO.976
詠巢湖
日射平湖萬點金,橋邊柳燕發清音。
誰當尋夢魚飛處,此地諸塵不染心。
NO.977
詠巢湖
孤島斜陽映綠洲,二泉冷暖鳳凰遊。
銀屏兀立群獅抱,石上飛雲澗底悠。
NO.978
詠巢湖
奇峰倒影接雲天,日透松林掛紫煙。
兩岸瓊樓霞彩照,湖光水色醉陶然。
NO.979
姥山斷句
一抹霞光霰似珠,星星點點滿巢湖。
姥山波影悠悠晃,猶現中堂磅礴書。
註:李鴻章發跡前,曾得益於恩師曾國藩的指點,集結淮軍在湖上操練,並留下了一首氣勢磅礴的七言絕句:「巢湖好比硯中波,手把孤山當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筆,夠寫青天八行書。」
NO.980
題六家畈古民居
徽派民居數萬千,粉牆黛瓦柳如煙。
空靈當屬六家畈,定格時空八百年。
NO.981
銀屏山採茶
採擷趁朝陽,新芽堆滿筐。
春山久歸後,猶帶一襟香。
NO.982
巢湖漫步偶拾
湖光月色兩相和,兼有漁燈閃靜波。
拂面荷風香暗起,一堤清爽伴蛙歌。
NO.983
遊巢湖遇風有感
平湖千裡起煙塵,急浪滔天船欲淪。
莫向佛前深揖首,浮生我是馭舟人。
NO.984
詠巢湖
壯色銀屏開卷奇,環湖十二綠漣漪。
有巢名鎮三千座,靠水之城居我伊。
注: 銀屏山是巢湖第一高峰,銀屏牡丹花,人稱「天下第一奇花」,此詩開筆即從銀屏之奇氣壯色詠之。更把環巢湖十二鎮詩化以綠漣漪稱之。
NO.985
詠巢湖
風光一片集巢湖,兩島三泉景色殊。
五洞四山誰不贊,奇花千歲萬人呼。
NO.986
半湯溫泉
一池冷暖溢情真,化去沉珂又始春。
飲水魚心方覺悟,清溪只愛惜時人。
NO.987
銀屏山
閒雲出岫繞銀瓶,懷抱清輝側耳聽。
向晚歸舟欸乃裡,一帆搖落幾多星?
NO.988
姥山島
漂浮一葉似青螺,數載逍遙蕩碧波。
點水翔鷗銜日影,文峰塔下滿湖歌。
NO.989
桃花島
武陵潮起問誰知,燕嘴芹泥曉色迷。
攜手春光橋自在,東風牽袂兩依依。
NO.990
詠巢湖
一湖煙雨一湖春,半是相思半是蓴。
看把吳鉤拋卻後,含山幾眺幾回顰。
NO.991
詠巢湖
狷客襲來幾路塵,一湖煙雨一湖春。
橋頭隱隱梧桐月,不落銀河卻落秦。
NO.992
詠巢湖
浮華急待自由身,江左橫舟釣北辰。
漫洗瓊樓千棹影,一湖煙雨一湖春。
NO.993
銀屏山白牡丹詠
素顏風雨鑄精魂,寒暑危巖苦紮根。
不羨洛陽姚魏盛,影孤樂守散清芬。
NO.994
文峰塔詠
脈盛源長聳大方,濡霞納氣閱滄桑。
碧天作紙塔為筆,興寫人間錦繡章。
NO.995
詠巢湖
鳥瞰安徽第一湖,邊鑲六對夜明珠。
瓊樓鬧市花園景,疑是天公降寶圖。
NO.996
巢湖泛舟
誰系斜陽塔外沉,輕舟蕩碎半湖金。
黃梅小曲一聲嘯,驚起蘆叢欲夢禽。
NO.997
姥山島上看捕魚
燕子凌波疏影長,文峰塔下水蒼蒼。
漁船誰向煙波撒,大網一張吞夕陽。
NO.998
巢湖銀屏山月下仰觀白牡丹
仙葩幽抱一輪冰,露洗中天香氣凝。
心事雲間誰解語,篆煙生處或高僧。
NO.999
巢湖銀屏山月下仰觀白牡丹
前身應是浣紗人,孤峭高崖作隱淪。
白薴裙寒眉黛淺,清標猶見舊丰神。
NO.1000
巢湖銀屏山月下仰觀白牡丹
棲身絕地更何情?素蕊臨風冷豔橫。
賦筆重開摩老眼,來從氣骨認傾城。
小註:
1,一般說花能解語,此反用之。
2,西子未入宮時「舊丰神」始為白牡丹。
3,以「氣骨」重新評章國色。
NO.1001
夜宿巢湖
巢湖夜水籠寒紗,閒數漁燈第幾家。
忍把珠簾關月鏡,鳳臺禪室煮盧茶。
NO.1002
詠巢湖
四頂染朝霞,三河湧浪花。
蘆溪搖月影,姑姥正盤鴉。
NO.1003
詠巢湖
載酒呼朋蕩小舟,滿湖春色惹風流。
牡丹仙子頻招手,聖姥庵前頓解愁。
NO.1004
詠巢湖
吳楚數風流,巢湖譽九州。
帆從雲霧出,魚躍戲鳧鷗。
NO.1005
詠巢湖
碧水繞芳菲,環峰入翠微。
金波呈異彩,新月漾清輝。
NO.1006
詠巢湖
天與水相連,雲橫古廟前。
朝霞鋪錦繡,夕照浪花妍。
NO.1007
讀巢湖
島上詩圖岸上春,鐘聲水色倍堪親。
來生定嫁巢湖了,做個湖天仙境人。
NO.1008
讀巢湖
看水看山看遠帆,波光似酒孰無饞。
旁人莫笑多情我,八百巢湖最不凡。
(註:山,指湖中姥山。)
NO.1009
柘皋古街李鴻章小姐樓
青磚黛瓦巷深長,李府閨樓籠夕陽。
人去猶留丹桂在,秋來又發沁脾香。
NO.1010
詠巢湖
百裡巢波滋沃川,稻香魚活夜歸船。
一篙點碎琉璃月,萬顆紛燃琥珀天。
NO.1011
巢湖晚眺
皖水臨巢瀉一湖,姥山翠島釣金烏。
粼粼絳紫開新鑑,點點帆檣入畫圖。
NO.1012
題巢湖半湯溫泉
冷熱流泉涗半湯,塵纓可濯亦調傷。
逢人說道滄浪事,屈指巢湖九福鄉。
NO.1013
詠巢湖
一泓碧水落凡間,月裡嫦娥露喜顏。
帆影炊煙山滴翠,桃源尋訪客愁還。
NO.1014
巢湖夕照
一湖煙雨孕清波,浩渺蓬萊載碧螺。
向晚檣帆銜雁影,徘徊猶唱入雲歌。
NO.1045
巢湖月明
碧波如鏡弄清暉,銀漢迢迢煙靄稀。
山影扶搖橫雁處,秋心正系不思歸。
NO.1016
巢湖日出
波光萬點映雙瞳,及浪銀鷗漫步中。
最喜湖天交匯際,金烏冉冉一團紅。
NO.1017
孤山塔
登高莫笑世人低,靜悟真經石壁西。
揚子江頭歸棹短,孤山塔上白雲齊。
NO.1018
望湖亭
望湖亭上獨憑欄,閱盡浮生水一般。
淨影青螺波月白,歸帆漸近櫓聲殘。
NO.1019
王喬洞
後人空自羨王喬,白鶴翩翩不可招。
五百佛身窠裡住,三千貝葉伴清寥 。
NO.1020
遊中廟有感
古剎立風津,慈光照我身。
梵音千載起,字字滌心塵。
NO.1021
觀巢湖音樂會
紅燈爍遠眸,瀲灩姥山秋。
天際清音靚,隨波逐浪頭。
NO.1022
柘皋白龍洞
遠山出沒一雲開,龍王常從天上來。
豈是騰蛇成百鍊,飛煙繚繞帝春臺。
NO.1023
居巢古國遺址
風光不曾見,花雨入苔春。
牆小隔紅杏,依依向故人。
NO.1024
李克農故居
年年雁雪築丘墳,蓬草松枝土和雲。
自古英雄魂不滅,天公應慟李將軍。
NO.1025
巢湖風光
巢湖姥島美名聞,冷暖湯泉去病瘟。
獅抱銀瓶生富貴,紫薇情樹系紅雲。
NO.1026
巢湖湯泉
一池泉水洗紅塵,四季如春暖客身。
濃淡相宜茶一盞,半吟風月半凝神。
NO.1027
巢湖晚照
閒步巢湖落日斜,文峰塔影渡紅霞。
金波流彩漁艙滿,四面微風蕩柳花。
NO.1028
巢湖人家
八百巢湖嵌綠洲,三亭古塔畫中留。
舟搖白鷺夕陽晚,暮鼓聲催月似鉤。
NO.1029
春遊巢湖
香風陣陣上輕舟,碧水悠悠伴我遊。
楊柳深情牽玉袖,嬌鶯軟語唱溫柔。
NO.1030
夏日巢湖
花開富貴白銀瓶,八百神鵰持塔靈。
中廟鳳凰依碧水,晨鐘暮鼓夜飛螢。
NO.1031
巢湖秋釣
興起烏篷釣暖陽,水天一色桂風香。
時來鷗鷺驚魚客,誤我晚餐對酒觴。
NO.1032
巢湖
老湯泉水暖鄉音,四絕三奇各蒞臨。
磯上鳳凰南眺去,真情總是駐湖心。
NO.1033
巢湖·姥山島
頑石歷經幾度秋,天成一處坐心頭。
猶如水面浮青葉,湖上偏偏有綠洲。
NO.1034
巢湖·銀屏山
極頂欲觀鬼斧工,群峰環抱九獅雄。
回頭又望花瓶口,國色天香石壁中。
NO.1035
馬尾河溼地
周郎白馬指山河,三國風雲盡逝波。
蘆葉深深風落地,蓬舟欸乃對雲歌 。
NO.1036
褒禪山
等閒千丈拂雲煙,中有飛泉隔洞天。
婉轉黃梅歌一曲,褒禪還讀半山篇 。
NO.1037
偃月城
登高欲上文峰塔,懷古還看偃月城。
舊日風煙皆散盡,吾今至此寫和平。
NO.1038
春日巢湖垂釣
東風小駐不飛塵,數得楊花日日新。
錦鯉輕肥蘆草美,漁翁已是畫中人。
NO.1039
重陽與老友巢湖共享螃蟹會
端陽一誤到重陽,菊瘦蟹黃分外香。
白首青山相對飲,文峰又點狀元郎。
註:席間行酒令,勝者誇為狀元。
NO.1040
遊巢湖有懷
閒看巢湖氣象春,滿川楊柳綠茵茵。
輕鷗數點飛天外,曾伴漁舟來去頻。
NO.1041
巢湖·半湯泉
陰陽泉水半湯名,冷暖相知覺病輕。
千百年來心不變,巢湖志上著丹青。
NO.1042
巢湖·紫薇洞
四絕三奇千百姿,無頭羅漢有言辭。
紫薇別有洞天域,疑似仙家做府祗。
NO.1043
巢湖·中廟
坐北朝南貴氣高,孰爭名分屬群豪。
一臺磯石猶方寸,等閒春秋共浪濤。
NO.1044
巢湖夕照
江上清風送晚舟,金光萬丈向心投。
菩提總是知歸意,又往鳳凰臺下修。
NO.1045
巢湖溫泉
天成鏡水合陰陽,壁落清泉浣彩光。
此處美名傳萬裡,世人屈指說仙鄉。
NO.1046
巢湖中廟
三江水湧鳳凰臺,中廟山門對日開。
遠近白雲應是客,不隨風鼓到蓬萊。
NO.1047
巢湖姥山
疊翠流紅潮未平,盤松劍竹競相生。
奇花漫綻連雲海,怪柳紆迴向晚晴。
NO.1048
巢湖紫薇洞
四絕天間罕,三奇世上稀。
無頭諸佛祖,何日點璇璣?
NO.1049
巢湖
未到巢湖先見山,一簾蒼翠轉湍湍。
仙人駕鶴飛來去,洗盡鉛華大浴盤。
NO.1050
巢湖之洗耳池
傳聞故事已千年,吾輩言時猶未然。
笑看許由難避世,何如巢父把牛牽。
NO.1051
詠巢湖溫泉
黛嶺雲深隱碧泉,沸珠人醉暖霏煙。
問儂何事頻來此,洗盡風塵自得閒。
NO.1052
桃花島
乘槎掛日入桃源,萬樹紅飛白鷺閒。
不見漁翁波上影,獨餘釣線伴花眠。
NO.1053
詠巢湖
碧溪春漲櫓搖深,才過幽趣尚楚林。
莫道龜山少風景,平生詩句滿沉吟。
NO.1054
巢縣神墩遺址
殘垣斷壁幾經春,無限風光一窖塵。
應喜興亡無我輩,生來便是太平人。
NO.1055
巢湖之銀屏
幸有此山供我閒,臨花照影兩相看。
仙人落座無心去,騙取流雲共話禪。
NO.1056
巢湖之姥山
一朝陷落兩相亡,回望依依思斷腸。
半壁湖山空寄恨,滿庭秋月照離殤。
NO.1057
巢湖之東庵
花影蕭疏又一輪,尋幽探景密林深。
空庭雨罷西風緊,喚起山中避世心。
NO.1058
巢湖之鼓山
懷才薛地起紛爭,鬥智鴻門謀未成。
盡洗纖塵消幻念,空懷舊夢慰平生。
NO.1059
巢湖春景
日暖湖心翠點胭,泉飛錦繡洗清甜。
風流國色梅花樹,五洞猶藏天外天。
NO.1060
巢湖
天圓不覺碧雲輕,地闊並非駿馬行。
昔日銀瓶花未落,今朝島外浪潮生。
NO.1061
巢湖春日
小舟春日試輕衣,八百平湖似忘歸。
青荇芳連綠堤遠,斜波影逐白鷗飛。
NO.1062
姥山島
楫分煙水出流虹,雲合銀屏送柳風。
漫問姥山春幾度,浮萍環翠綠千重。
NO.1063
詠巢湖
中廟飛簷許問津,南巢更濟百年新。
滄波棹起浮天日,似見魚龍灼白鱗。
NO.1064
詠巢湖
巢湖一派水風靈,未必洞天尋杳冥。
誰向獅峰招翠袖?來收春色入銀屏。
NO.1065
四頂山
半山亭榭瞰平湖,四頂諸峰入畫圖。
不問前朝成敗事,徒憐碣石沒青蕪。
NO.1066
桃花島
桃花島上碧桃肥,鷺嶼洲頭白鷺飛。
千裡故園情已遠,多年心事夢依稀。
NO.1067
同大圩圩碑
人事有因革,功勞無古今。
碑前文字盡,猶辨百年心。
NO.1068
詠巢湖
繁華初照古城輝,亙古星辰映紫薇。
十萬銀魚騰白月,問禪人自姥山歸。
NO.1069
詠巢湖
放棹漁鄉春水多,獅峰疊翠遠巍峨。
青帆似引鯤鵬力,漣動湖山萬頃波。
NO.1070
詠巢湖
月色氤氳春水池,露華新遞牡丹枝。
靈風未挽仙人袖,放逐銀山照夜獅。
NO.1071
姥山島
仙島浮屠竟脫塵,問經應有解禪人。
折蒿欲渡銀魚海,卻恐滄波無寄身。
NO.1072
遊銀屏山
夕色空銷老杜鵑,青山欲宿隔風煙。
離人恐見天涯月,誰豎銀屏伴我眠?
NO.1073
詠巢湖
車馬如流綠滿茵,春色怡然山水新。
請君試看徵帆處,多少南巢改革人。
NO.1074
詠巢湖
欲看繁華何著眼,值今風物可憑誰?
百年新濟南巢雨,更教青春大可為。
NO.1075
巢湖
廬陽地屬古江南,三月湖天淥影涵。
入岸風牽香岸柳,賞花人醉葦花潭。
NO.1076
巢湖
鋏歌不唱食無魚,餐足蓴鱸任穩居。
滿目紅渠連槳影,巢湖風物正堪書。
NO.1077
巢湖
莫因秋色動愁顏,此日尋幽槎客閒。
姥島供君芒杖訪,不惟瀛海有三山。
NO.1078
巢湖
湖海魚龍入醉眠,薄寒不似北疆天。
鄉醪更勝蘭陵酒,緩釀青春換舊年。
NO.1079
紫薇洞
別有洞天靈氣鍾,石英筍乳拚玲瓏。
絕知仙閣應仙隱,霧色氤氳不近風。
NO.1080
半湯溫泉
應是仙泉出玉甌,探方何用訪瀛洲。
半湯一沐驅寒熱,駐景延年自可求。
NO.1081
巢湖銀魚
湖面千鱗溯浪泅,芳汀蘭渚盡沙鷗。
莫譏久負封侯志,塞北蓴鱸未易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