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穰山之戰:曹營3名將聯手,也打不過趙雲真猛將!
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
看《三國演義》,知三國故事。三國故事之所以精彩,不只是有十八路諸侯求土問鼎,也不只有一幹鬼才毒士鬥智鬥勇,更重要的是有一群豪氣幹雲的猛將操戈浴血、疆場馳騁。今天,咱們只談演義不談正史,說說穰山之戰中的趙雲趙子龍:曹營3名將聯手,也打不過的真猛將!
民間有言稱三國猛將可稱「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雖然版本多樣,人數也多有變動,但是前三卻是大體一致的,也就是說眾人皆認為,呂布趙雲和典韋此三人是三國時期公認的武藝高強者。趙雲在其中排名第二,武力值僅遜於呂布一籌,最能體現趙雲戰鬥力、武力值的正是恐怖的穰山之戰!
眾所周知,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出身「四世三公」之家的袁本初與「宦官養子」之門出身的曹阿瞞決戰官渡,本有巨大優勢的袁軍卻出乎意料地輸掉了戰役,成就了新秀曹操。吃了敗仗的袁紹自然不甘心,雖然元氣大傷,但終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重整旗鼓之後,於次年再次攻打曹操。
袁軍南下,曹軍北上,二者相遇倉亭,展開激戰,畢竟袁紹吸取了些官渡之戰的教訓,因而這次格外謹慎,對於曹軍來說,這仗打得十分艱難。雙方戰事膠著之際,夾縫中求生存的劉皇叔意圖趁機攻打曹操老巢許昌,來個坐收漁翁之利。
曹操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自己的大本營陷落,於是,在設計十面埋伏再次大敗袁紹之後,便馬不停蹄地迎戰劉備,雙方在汝南迎頭碰上,雙方各不慌不忙下寨屯兵,劉備此時控弦十萬,圍繞穰山成品字形擺陣,東南角上有關羽排兵布陣,西南角上有張飛枕戈待旦,劉備自己呢,與趙雲領兵與曹軍正面迎擊。
一開始,劉備認為此戰必捷,畢竟曹軍與袁軍才交戰後不久,軍疲氣衰,而自己則算是以逸待勞,但終究戰略戰術上,劉備比曹操棋差一招,是了,先是曹操官渡之技重施,圍堵了劉軍糧草,劉備惶恐,忙忙令張飛去救,張飛才出發不久,又傳來曹將夏侯惇包抄汝南的消息,不得已,劉備忍痛卸了右臂卸左臂,把個關羽也派出去了,本以為可以鬆口氣,可還不到一天的功夫,二軍被圍的消息就傳來了,劉備自知大事不妙,此戰不能強求,於是準備伺機跑路。
雖然這時的劉備已經積攢了不少逃跑的經驗,但這次槓上的是打急了眼的曹家軍,跑路哪有那麼容易呢?眼看著曹軍步步緊逼,劉備內心一陣陣發涼,沒了關張的劉營,趙雲自然就是主力了,只見趙雲跨馬挺槍,毫無畏懼地向前衝殺過去,想要為劉備殺出一條血路與生機,哪知不下片刻,許褚、于禁和李典三位曹營名將便圍了上來,劉備眼看著趙雲被圍住了,卻也營救無門,只能轉頭策馬狂奔。
身後的趙雲一人一槍力戰三將,毫不畏懼亦不落下風,且看演義中描述:「趙雲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後隨。正戰間。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聽得背後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
這次的劉備實在是不走運的很,才跑出去沒多遠,又有曹軍圍了過來,同盟劉闢為救劉備也被高覽一刀砍下馬去了,眼看著命將喪於此,劉備幾乎就要提劍「自戰,高覽(秒殺劉闢)後軍忽然自亂,一將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玄德大喜。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雲乘勢衝殺,卻被郃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奪路間,只見雲長、關平、周倉引三百軍到。」
觀此戰,當真是細思極恐,許褚、李典和于禁那都是能在三國猛將簿上留名靠前的人物,與此三樣人物纏鬥,趙雲竟然能夠毫髮無損!且還能夠突圍成功在劉備深陷重圍之時,再次力戰,秒殺高覽!不能不說,常山趙子龍,真猛將也!
小夥伴們覺得呢?歡迎留言同小蟲子一起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