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熱搜出現一個有嗲可愛的詞條——
剛結束不久的BME音樂盛典上,吉克雋逸和孟美岐同獲「年度優秀先鋒歌手」獎項。
兩人一起上臺領獎,順便貢獻了娛樂圈本年度最萌膚色差。
網友因此喜提金句創作time。
兩位美女,春晚小品走一個?
女子組合奧利奧,明日一早就出道。
此時海爾聞聲而來:
同是世界名企,我家小兄弟不能擁有姓名
私以為海爾bro色差還差點意思,要不還是奧利奧吧
好像又有點不對,還是叫奧利比較好。
下次再去領個獎,收穫美好祝福:
奧利,給!
……好了,諧音梗扣錢,我們聊點別的。
說來有趣,以往風格迥異又不相上下的明星同框或撞了點什麼,粉絲第一反應就是「勿cue我家」。
但興許是這膚色差過於可愛+營銷號鍵盤下留情,這次「比美」氛圍算不上完全和諧,只能說是非常愉快。在場諸位達成一致觀點:一黑一白,都是美女。
因為顏值實在比不出所以然,所以熱心網友另闢思路:
進來投票,吉克雋逸vs孟美岐,誰的牙白?
你們好煩哦哈哈哈哈。
扯遠了。平時提到「美女」這個詞,大家估計會默契腦補同種形象:膚如凝脂、柔媚纖細,隨時自帶夢幻驚豔氛圍。
但黑美人的出現,正在打破這種想像慣性。
五月份某天看李佳琦直播,Gigi就和直播間數萬萬觀眾共同淪陷在吉克雋逸的美貌裡。
真絕啊,普普通通的場景平平無奇的打光,而Momoko女士全程穩處高光狀態,整個人如神仙舞美聚焦下的閃耀Diva。
騷瑞+7gg,你白到發光,但我盯著Diva Momoko移不開眼。
無聊好奇心驅使下,我打開美圖軟體把她p成白皮。
果然是美女。這顏換個色號也是打得過去的程度,只不過,也是可能過目即忘的程度。
吉克雋逸出道這七八年裡,膚白貌美型後輩不計其數。
而巧克力深膚色雖與主流審美相悖,卻也結合著磁性嗓音,讓吉克雋逸成為娛樂圈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如果你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中國好聲音》,可能還無法一眼get到什麼美感。
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她的錯,錯的是這毫不相配的迷惑服化。
後來一點點簡化了身上的元素,美貌亦隨之解封,徹底走上大氣女王的路以後,沒幾個人抵得住這樣炫目的黑珍珠。
而就在幾個月以前,像吉克雋逸這樣的深膚色、健美風格,還不是所有人能接受的對象。
白淨纖細的人間富貴花,才是大勢所趨,「如何白到發光」這個課題值得出一套專業理論書。
畢竟在那之前趨勢就是如此:白瘦幼、BM風、茶藝風、奶油妝,往前一點,絢爛若彩虹的泫雅風……無一不與白適配。
只要白,怎麼折騰都好看,所以,白就vans了。
沒有說不好的意思。白白淨淨不錯,但為了往這種審美靠近,知道有多少人獨一無二的美貌被封印了嗎?
要我說,膚白跟貌美就不該並成一個詞。
當然了,變白後走向顏值巔峰的大有人在,但也少不了被耽誤的。
以前說過的華莎,名副其實的「黑金女王」——
但她剛出道時,大家心目中的女子偶像還是白白淨淨、可可愛愛的形象。
因此她也在公司的要求下努力白到大眾要求水準——
那時連冷白皮隊友玟星都白不過她,這也太白了……
看著這麼白的華莎,誰能想到她本身是個標準黃黑皮——
那時可能也沒人想到,後來她會徹底和傳統女子偶像「白淨」的標準分道揚鑣,甚至在人人想美白的時候,她選擇了美黑。
且不說該不該美黑,不執著於「白」是對的。大骨架、冷感長相,是很難和甜美白瘦幼風格強融的,網友也不買單,自己又不愛。
有這功夫,還不如研究怎麼當個黝黑的漂亮老姐。
黝黑中透著健康光澤的華莎,比五年前的自己更有韻味,也更迷人了不是嗎?
華莎,感謝你「黑」回原本的樣子,無需糾結自己與他人的膚色差。死亡紫配綠,穿你身上依舊hip……
還可以完美消化公司這些挨千刀的服化道,不容易……
而黑白共存時,另一個極端的純白,也在襯託著黑金女王的天然純真,這是名副其實的dazzling queen。
到這裡Gigi想到另一個人——王菊。
但菊姐和華莎的不同之處在於,她原本是個和江疏影一樣的大白皮,但人家喜歡自己黑黑的樣子。
別人變白了可高興,她白了還有點不自在。定期還要去曬燈鞏固一下。
為什麼呢?因為一不小心又會變白
偶像選秀從不缺高瘦白甜的女孩子,有的女孩在這種陣勢下發現,啊,就我不行。
比高瘦白甜,王菊沒啥優勢,但是她說的是:我讓大家有了重新定義中國女團的權利。
她真的重新定義了女團嗎?
好像沒有,但她很大程度上刷新了國內對女性美和可愛的認知。
美麗可以具象成烏髮雪膚的模樣,也該有黝黑野性的形象。
可愛可以關聯小奶音、裙子,也就可以——
嘿!哈!
擺好啦~拍吧。
ABG風(Asian Baby Girl),一種配合黝黑膚色使用更佳的新潮風格,從初顯人氣至今,少說也有小半年了。
回顧下它的兩個「大前輩」,靠白撐起一片天的彩虹色泫雅風、鼓吹白瘦幼的BM風,從崛起到過氣只用不到3個月時間。
Gigi不否定這兩種風格,但它們到後來成了推崇唯一種的審美標準的工具,就沒勁透了,尤其後者。
ABG卻是另一種情況,雖說黑一點會更好,但它也從不把非別的膚色拒之門外。
白皮向來酸死他人,黃皮過去靠打光「祛黃」,無一不是為了效果努力接近一種標準的表現。
但在ABG面前,並不需要這麼費力。
這可能是ABG風格越來越受歡迎,也不會被捧殺的原因:
沒有唯一標準,健康的色彩基調給亞洲女孩多提供了一種變美的可能性,讓為黃黑皮所困的人看到「正道的光」
不過今天不是來踩白皮捧黃黑皮的。
但白瘦幼當道就拼命想變白,深膚色火了就去美黑的話,倒也不必。Gigi覺得,一切我們想要的「好看」,前提都是「適合」。
什麼人更適合深膚色?這要看面部特徵。
①輪廓銳利、清晰
在Gigi心目中,南韓「黑珍珠」除了華莎,還有一個是演員出身的金希珍。
看臉,妥妥的甜妹配置——
但她很少以演員身份出圈,模特照卻表現得出彩,問題其實在於…劇裡的膚白貌美,完全封印了她小麥膚色自帶的個性色彩。
左圖:《觸及真心》中的金希珍
右圖:日常的金希珍
白淨好看,黝黑卻更出色,是因為她的輪廓線條正好適合這種深膚色。
不得不說韓式打光世最狠。把甜妹照調深調暗,你就會發現,其實金希珍的顴骨、眉骨都挺高的,骨相線條清晰銳利,並非稚嫩的小白兔臉。
恢復黝黑膚色,這種骨相特點就成了優勢,表現力、氣場更足,風格多樣化,美女何樂而不為?
華莎也是這種骨相,素顏再怎麼奶,顴骨眉骨還是高,這也是她不能強扮白皮甜妹的原因——違和,沒特色。反而黑回去,骨相助力了顏值。
舉個反例,你把線條柔和的兔子相妹妹曬黑,比如趙露思……
美女對不起,真的……
不過,也有骨相很鮮明但確實不太適合深膚色的,比如泫雅。因為不太符合另一個特徵——
②面中留白多
泫雅的臉很立體……還小,五官還濃,面中騰不出多少空間了。深膚色讓她五官更擁擠,反而保持白皮顯得舒展亮眼。
你說吉克雋逸也是濃顏立體臉啊?那人家有個長中庭,剪個齊劉海五官都不覺得擠。
還有劉柏辛、萬妮達這些鯰魚臉女孩,面中留白很多,結合深膚色搞ABG,人比歌還酷,愛死她們這黃黑皮了。
要是你不巧就是黃黑+兔子相+留白少的,不靠美白,也可以靠調整服化營造獨特的美感。
尤其是色調搭配。先說一個雷色:大地色。
穿上身,人仿佛化成土融進衣服裡,相比黑色、冷色調,大地色不違和,但卻讓黃黑皮暗淡。
而暖調色幾乎都適合黃黑皮,結合之下能產生一種舒適的高級感——
白色、馬卡龍色則自帶打光效果,皮膚黑一點也不覺暗淡,春夏季顯得清新,秋冬季驅散沉悶。
如果帶妝,口紅眼影色號首選還是暖色調。華莎、吉克雋逸臉上常見的磚紅色、酒紅色、楓葉色、暖豆沙,無一不是這個調調。
而底妝只要突出立體感,剩下的只需要保持乾淨。
千萬不要因為不如她們黑得光澤動人而懷疑自己,人家只是鎖骨肩臂上了高光罷了,買塊身體高光你也可以
·《黑珍珠的自我修養》
吉克雋逸、王菊、華莎、劉柏辛、萬妮達,這五個藝人身上有一個強烈的記憶點,就是黝黑的膚色。
這種膚色沒被鋪天蓋地的美白需求掩蓋光芒,反而不斷挑戰著「統治」了大半個亞洲審美的白瘦幼風格。
看過一個時尚博主聊到深膚色和ABG風格時說,這種「挑戰」,其實代表一種不畏做自己、擁抱自己身體、勇敢說出想法的亞裔亞文化。
熒幕裡膚白貌美的漂亮女孩很多,但這不等同於漂亮女孩就得白白淨淨的。
不被看好的「黑大壯」確實在正面挑戰白瘦幼,但並非為了攻擊白瘦幼,反而是為了證明「漂亮」需要更多種表達方式。
胖瘦黑白,就像地球上的日夜,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