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了解網絡大電影,繞不開一個人。
彭禺厶。
彭禺厶的發展史幾乎可以看做是網絡大電影的發展史。
2014年,愛奇藝首次提出網絡大電影的標準和概念,也是2014年,彭禺厶首次出演了他的網絡大電影作品《陪我》。
一晃2019年也快要過去了。網大迎來了它的迅猛發展,彭禺厶身後也已有了數億票房。
網大一哥,他們都這麼稱呼彭禺厶。
《道士出山》、《陰陽先生》、《超能太監》系列,過去的這些成績,在網絡大電影的發展榜單中赫赫有名。
2019年的他更是勞模,給大家帶來了《寶塔鎮河妖2》、《歡喜鄰居霸道愛》、《秦嶺神樹》、《蜀山降魔傳2》和《花兒照相館》等影片。
《御龍修仙傳2&3》、《瘋魔神丐蘇乞兒》、《九指神丐》、《降龍大師》……未來的待映影片,還有長長的一串,大家也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在2019年第一屆網際網路影視文娛盛典暨「飛鷺」文娛之夜上,他獲得了2019年度網絡電影最佳男演員的稱號。
彭禺厶,官方蓋戳網大一哥。
以上這些是一些白紙黑字的成績。但是我以為,所謂的網大一哥,說的未必是一些獎項,和許多數字。對於我們觀眾來說,我們的需求其實很簡單。
對於一部作品而言,我們要的是好看。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我們要的是會演。
彭禺厶是這樣的演員。
電影有一個好處,就是直接面向觀眾。
說白了就是,觀眾在支持或是唾棄一部電影的時候,可以用腳投票。所以在電影領域,優勝劣汰的法則非常明晰。觀眾喜聞樂見的片子動輒四五十億,而那些牛鬼蛇神基本可以說是一日遊,或者直接不見天日。
而這種優勝劣汰的法則,在網大領域是更為殘酷的。通過點擊率計算的收益分成,且宣發力度與院線電影不是一個量級,好的內容、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幾乎對一部網大的生死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所以我們才常常強調,網大的「黃金六分鐘,因為觀眾覺得不好看,隨時可以右上角叉叉退出。
所以,彭禺厶網大一哥的稱號,基本上也是觀眾無形中投票的結果。他在網大領域擁有的眾多受眾以及粉絲基礎,是通過好的表演掙來的。
彭禺厶戲路很寬,從瘋瘋癲癲的傻小子,到身懷心事的盜墓大神,他都收放自如。他的表演方式自然靈活,和觀眾的距離感很近,仿佛是我們生活中的朋友、鄰居、哥哥,替我們體驗著平凡生活裡忽現的神跡,也與我們憂心著生而為人共通的一些瑣碎煩惱。
不尬,不硬,不呆滯,哪怕在早期網大相對簡陋的劇情中,彭禺厶都能快速地帶人入戲。
但作為電影而言,演員只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在環節。電影是一項集體作業,其中的總指揮師就是現場的導演。為了對影片有更好的把握,彭禺厶早已邁出他電影事業的這一關鍵性一步。
《御龍修仙傳》系列就是他的導演作品。
自編自導自演,在這一系列的影像化呈現裡,彭禺厶加入了更多自己的表達。網大一哥再次晉升網大導演,對自己的作品有了很多的把控。
《御龍修仙傳》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普通人傅炎在一場車禍中喪生,卻意外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從此踏入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一路見識了各種靈石米數、森野巨獸、上古寶器,並在這個玄幻的修仙世界中步步成長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微妙的差別。
比起早期的開掛凡人設定,在《御龍修仙傳》裡,雖然也是受到神跡眷顧的小人物故事,但彭禺厶在其中加入了更多的人物成長與責任擔當。通過一點點的修行試煉,《御龍修仙傳》裡的傅炎並不僅僅只是滿足了「爽」,還成長成了一個更好的人。這樣的改變帶給觀眾的不僅僅只是原先看網大的「爽感」,也給予了一種向上的力量,與較以往相對深入的思考。
彭禺厶在成長。
網大也在成長。
彭禺厶被稱為網大一哥。「一哥」這個稱呼固然是一種稱讚和認可,但也蘊含了另外一層含義。
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會高處不勝寒。
因為頂尖,所以立身之位會更為狹窄。
當下面的人還在考慮如何取得收益最大化時,一哥就必須要思變,要求新。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裡,曾經的網大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哪怕分帳數據亮眼,豆瓣評分仍然不堪入目,甚至有好多都不出分。
但是,當網大發展到一定體量時,破圈層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於是,減量提質的精品化口號被一遍一遍提出。
前段時間的中國首屆網絡電影周,中國影協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和優愛騰三家平臺就聯合倡議提出,要將「網大」正式更名為「網絡電影」。
「網大」並不僅僅意味著粗製濫造,它與我們常說的院線電影,最本質的區別只是播放渠道的不同。隨著兩者審查標準的趨同,未來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的區別會越來越小,龍標或許也會成為網大的標配,網絡電影會不斷地升級,精品會越來越多。
並且,因為網絡電影的觀眾反饋更加直接,在類型化方面,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
網絡電影的這種升級,在彭禺厶身上體現得非常顯著。
除了在自己導演的電影中,為人物加入更為豐富的成長弧線之外,彭禺厶在類型方面,也有了更大的拓展。
他今年演的《花兒照相館》,說的是年輕的攝影師鄭義夢想著一夜成名,但他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屢次碰壁,機緣巧合下他住進養老院,並與養老院的「四大天王」之間發生的一段啼笑皆非卻又感人落淚的故事。
這是一個「溫暖現實主義」的故事,比起傳統重鬼神重爽感的網大,它承擔了很多的現實關懷。
夢想與親情的碰撞,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相互溫暖,治癒、動人。
這些都是網大一哥彭禺厶在網絡電影這個關鍵的轉型時期交給我們的答卷。
這或許不在我們傳統對網大的認知內。
因為,對於傳統網大的觀念或許需要更新了。網絡電影,不過是在網絡渠道播放的電影,本質上和院線電影一樣,是電影。
而網大一哥,也不僅僅是只在網大領域發展的演員而已。
他只是一個好演員而已。
好演員,是終會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