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華 / 二 / 十 / 四 / 節 / 氣
但有愛相伴 笑靨不覺寒
——優仕小學部冬至課程紀實
時序飛馳,歲月如梭,轉眼間,節令到達冬至。地蓋銀氈,山披素縞。冰舞霓裳,墜玉披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較大的傳統節令,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在這個重要的節氣裡,優仕師生相約吟詩、練筆、作畫,節令課上老師帶領孩子們了解了冬至的來源,觀看了冬至的字源演變,閱讀了關於冬至由來的傳說,積累了許多關於冬至的諺語,明白了冬至的習俗,一起吟誦了有關冬至的古詩詞。
冬至最詩意的事,莫過於「九九消寒圖」。該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畫,共八十一畫,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
每天的筆畫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歸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便宣告完成。
另外,也有圖畫版九九消寒圖,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其口訣是:「上陰下晴雪中心,左風右雨兩分明;九九八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耕作勤。」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流行於北方地區。這天,優仕學子也喜氣洋洋地吃上一頓餃子。在河南,吃餃子也叫吃「捏凍耳朵」或「安耳朵」。有人覺得,如果冬至這天不吃餃子,可能會被凍掉耳朵喲!
冬至是一個寒冷的節氣——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數九寒天」的開始,從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冬至也是一個溫情的節日——「瑟瑟寒風裡,葉落蕭蕭,梅花盛開,優仕學子踏霜凌寒,滿懷希望,走向春天。
文字|王文嶽 宣京友 陳娟娟
攝影|孟 貝 編輯|崔明玉
審閱|趙 巖 陸 萍
籤發|邵新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