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起,每次聚會和聚餐,我們都是拿著手機玩,每次上完菜我們都是要拍照發朋友圈的呢,下面的圖片連貫看完就知道出來混朋友圈,遲早是要還的哦。
每次聚餐前,小夥伴都是各自玩著手機,
每次有美食,你是不是都忍不住要發朋友圈
手滑,手機掉湯裡的了幸災樂禍的小夥伴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準備刷下朋友圈
這樣還吃得下的,一定都是土豪呀,小編真心傷不起
現在大家手機都不離身,平時逛街、旅遊、唱歌,朋友圈都是各種曬曬曬,甚至很多人在吃東西之前,都有拍張照片發朋友圈的習慣,可是沒想到,日本一位網友竟然因為這個習慣撿回了一條命。
最近,一位熱愛釣魚的日本網友ならティガ(Narathiga)在大雨之中出海釣魚,接近中午的時候正好釣到一條魚可以當午餐吃,不過在吃之前他決定先拍照上傳Twitter當作紀念。
釣到一條很大的剝皮魚了!馬上要做生魚片囉!
日本人喜歡將剝皮魚(カワハギ)做成生魚片,內行吃法是將肝臟混醬油做成肝醬油(キモ醤油)直接沾生魚片食用。
剝皮魚
不過,眼尖的網友發現,這位老兄釣的魚並不是剝皮魚,而是內臟有劇毒的擬態革魨(ソウシハギ),其毒性是河豚的五十倍。
如果攝取擬態革魨的毒素,將可能出現劇痛、呼吸困難、麻痺以及痙攣等症狀,重症患者可能在十個小時到幾天內死亡!
擬態革魨
網友趕緊勸他「內臟有毒不要吃!」
這位網友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再也沒有回覆,這讓大家十分擔心。
直到晚上7點,他終於出現了:「手機沒訊號又沒電讓大家擔心真不好意思,當時看到回應已經把毒魚放生了!」完了還感嘆一下:這條魚真的很大……
網友們說:
@包十八Memory:長得這麼妖豔 一定不是好東西啊,可長點心吧!
@銘g專用小坎肩:散了吧散了吧,你們的朋友圈只會告訴你們清蒸還是紅燒。
@小聰聰是也:吃飯拍照分享的重要性。
@尋劍客:我覺得燒烤好吃。
@婆婆的殭屍爪:吃貨真是什麼都下的去口。
@種花家的野兔子:大家以後吃飯前記得先拍照,發微博並@法醫秦明問問能不能吃。
@暴走的蝸牛me:這個魚辣麼醜怎麼能下口。。。
@見習調教師:醜拒!
@七點鐘001:長點知識吧,長成這種形狀的魚,沾都不要沾,直接扔掉。
@倦飛知還omi:以後出去釣魚採蘑菇一定記得先拍照發朋友圈、微博。
原來手機真的有驗毒的功能!可見吃飯前拍照分享是多麼重要~
來源|新快報(gd_xkb)、揚子晚報(yzwb20102806)、觀察者網、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