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漫畫出品方陸續拿到投資,CP新團隊還有多少機會?

2021-01-09 三文娛

「漫畫CP公司的天使輪融資風已經刮過去了」,近期有不少從業者都這樣告訴三文娛,那麼,現在漫畫行業的格局到底是怎樣的?是不是新團隊就沒有機會了呢?

作者:孫樵

「各大平臺上的頭部作者都差不多被投完了,除了個人作者和平臺自己的作品之外,漫畫CP公司基本已經被投光了,到今年年底之前,好的團隊應該都能拿得到錢」。

「漫畫CP公司的天使輪融資風已經刮過去了。」

近期,三文娛接觸的部分文娛行業投資人和漫畫行業從業者給出了這樣的結論。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騰訊動漫月票榜前30名的情況。

其中,標紅的是作品出品公司已經拿到了融資,標藍的是平臺籤約作品,其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已經得到了後續開發。

不只是騰訊動漫,網易漫畫、愛奇藝漫畫、有妖氣、快看等各大漫畫平臺月票榜、總榜、打賞榜等排名前30或50名的作品,通常數月都不會有很大的變動。而這些作品的出品CP公司,也基本都拿到了天使輪等早期輪次的融資。

除了這些被投資的公司,頭部作者中還有不少個人創作者得到了平臺和影視公司的青睞,其作品得到了影視化、遊戲化等開發。如知名漫畫家權迎升的作品《獵行者》,剛在網易漫畫開始連載就宣布被愛奇藝籤下版權,要進行網劇開發;再如漫畫家佟瑤的《王牌御史》,已經先後被開發了動畫作品和網絡大電影。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漫畫創作團隊能夠得到資本青睞、拿到融資?各大榜單相對固定了是否意味著漫畫行業「格局已定」?頭部公司已經完成融資、提前卡位的情況下,新團隊的空間又會在哪裡?就這些問題,三文娛與業內人和投資人聊了聊。

什麼樣的漫畫團隊能拿到融資?

儲備的作品或者選題的數目,以及頭部作品的價值,這是投資人在看漫畫團隊時看的首要因素,尤其對於天使輪等早期輪次融資而言更是如此。

那麼創作出爆款的IP就能拿到投資嗎?未必。樂遊資本投資經理索垚琪告訴三文娛,資方投資並非針對單個IP,而是針對團隊,「現在大家的內容消費速度在加快,十幾年前大家就開始消費阿狸,現在大家還在買阿狸的衍生品,但你看現在還有多少人在轉發草糰子?所以一個漫畫團隊一定要有工業化生產的能力,同時孵化幾個IP,可能有核心的有非核心的,有成功的有失敗的,但量產能力、持續地講故事的能力一定要有」

內容生產能力有了,還要看運營能力,有原創能力的人不一定有運營作品和管理公司的能力,有些人可能只是內容創作者,但沒有商業頭腦和打理公司的才能。「有些漫畫公司吭哧吭哧埋頭畫畫,一年下來數據也不錯,但別家公司就能通過其他手段,使自己的IP獲得更高的曝光度,三個月的數據就能超過你十個月。很殘酷的事實在於,現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看你的內容做得多好,而是看有多少人看到了你的作品。」

接下來就是看跨領域合作的能力,即除了漫畫作品的創作和孵化,一個團隊能多大程度上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動畫、影視、遊戲、衍生品等多領域的操作。這也關係到一個團隊能否走得長遠,從而持續獲得資本青睞,只有變現這條路走通,才能堅持到B輪或者更後面的融資輪次,畢竟早期投資還可以聊概念,看儲備的IP和預期,但後期輪次就要看實際的營收了。

漫畫《王牌御史》已經先後被開發了動畫作品和網絡大電影。

什麼樣的團隊受資本青睞,在這個問題上投資人和從業者的觀點相對一致,「首先是培養作者的能力、做長線IP的能力;接下來就是作品運營能力,比如跟平臺的關係如何、什麼節點在什麼平臺上推自己的哪一部作品、平臺如果不推能不能自己推火等;再接下來是將作品商業化變現的能力,看你能不能整合下遊的商業資源,來主導製作委員會開發自己的作品,比如動畫化和網劇拍攝。」鮮漫動漫CEO陳博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新作者、新團隊的機會在哪裡?

陳博告訴三文娛,漫畫行業的人才金字塔底部處於正在逐漸成型的階段,資方往往會將注意力聚焦在頭部CP公司,未將觸角伸向相對草根的初創團隊,更不用說還未成氣候但很有潛力的小透明了。

那麼,現在榜單相對固定、頭部團隊都拿到了融資,是不是說新團隊、新作者就沒有機會了呢?

如果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各大平臺這個渠道,機會不能說沒有,但門檻提高了。漫漫漫畫CEO水闌瑟就認為,現在平臺紅利期已過,現在的作者需要比老作者更優秀、更新穎,並且對平臺來說更有價值,才會有出頭的機會,新的作品品類、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優秀作品才有一定的空間。但就漫畫行業而言,各大漫畫分發平臺可以說是內容創作能力和團隊運營能力的重要角力場,但並非全部。

除了在平臺上的作者,有大量在微博、泛次元、Lofter等渠道上畫得很好的作者,他們並沒有作為職業漫畫家進入這個行業,但是他們的作品同樣有在其他渠道做成高人氣IP的可能。同時,平臺有自己的模式,或者流量需求,在選擇作品時就有自己的指向性,因此在作品覆蓋範圍上也會有局限。

一位資深漫畫行業者就指出,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將目光鎖死在平臺上,因為平臺有平臺的開發策略。各大平臺的排行榜有自己的評價標準,以及作品開發和運營需求,有不少作品是平臺出於自身考慮去推火的,並不能代表漫畫行業內容生產的全貌。 

這位從業者告訴三文娛,除了平臺的排行榜,一部漫畫作品可以用非常多的方式「博出位」。IP出位的手段非常多元化,有可能在各大排行榜上不見蹤影的IP,憑著自製劇、遊戲一下子出位了。而且,不能小看資本孵化IP的能力,「有一些在排行榜上默默無聞的作品,被資本看中,用錢養著(比如買流量),再通過某一環節的開發去放大,也是有可能把一個IP推上位的,而不是非得在排行榜上衝到前面」。

而且,一些走得更遠的頭部漫畫CP公司,也是重要的新作品發掘者,「有些作品可能在平臺上沒做出頭,不再連載了,但作者在微博上持續更新,人氣看上去也不高,但還是有可能被有經驗的頭部CP公司發掘出來,而且現在走在前面的CP公司也都在跑馬圈地,非常樂於甚至渴求於發掘這樣有潛力的作品」。

另外,還有業內人認為,技術和媒介形態的變化也是格局重新調整的變數所在。有妖氣、快看最開始的時候並不被認可,但事實證明它們抓住了網漫和條漫的發展紅利期;2007年、2008年時,已經有人在微博上畫條漫,但那時智慧型手機不普及,沒有形成氣候,但現在條漫的發展勢頭有目共睹。在未來,也還是有可能會發生我們現在沒有重視或預料到的媒介形態變化。

有妖氣的崛起代表了漫畫形態由紙漫向網漫的過渡。

同時,這位從業者還指出,即使就平臺而言,也不是沒有其他可能。「從平臺的角度看,用現有的這批漫畫作品聚攏來了用戶,有沒有可能留不住他們?所以快看也好,騰訊也好,作為平臺也會繼續砸錢建護城河,也很有可能會進行其他業務形態的拓展,比如快看也很有可能再上黑白漫作品,就有可能去微博等各個渠道上搜尋新作者」。

都說內容是殺手鐧,到底怎麼講故事?「就漫畫CP公司而言,想要得到資本認可,如果其他所有能力都去掉,只剩一樣,那也還是講故事的能力。」陳博告訴三文娛。

不光是鮮漫,三文娛接觸的所有漫畫CP公司都在強調內容產出的重要性。道理誰都知道,那到底什麼是講故事的能力呢?好的作品有沒有什麼共性呢?

大部分從業者都認為,好的作品共性並不多,差異性大於共性,但仍有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比如接地氣、主題相對大眾、人性刻畫到位。 

《你的名字》的主題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愛情。

陳博舉了電影的例子,接地氣的架構和元素就如馮小剛當年的賀歲片,無論是在題材選擇,還是時代感的把握上都做得非常好,而現在的創作者都處在相對初級的階段,那種日常感未必能做得出來。「就受眾接受階段而言,現在的受眾並沒有非常成熟,還不能包容更多個性化、藝術性的所謂作者型作品,還沒有準備好看不接地氣的作品。如果是很宏大複雜的世界觀,又是完全原創,就提高了接受門檻,所以現在做EVA,還不如去做《你的名字》這樣的作品更有市場號召力。」

在題材上,大部分從業者也並不認為小眾題材是問題,相反,現在並不是漫畫類型太多,反而是類型太少的階段,內容過於趨同。同時,即使「皮」是相對小眾的題材,但表達的主題是大眾的,也沒有太大問題,比如《美人魚》披著環保題材的「皮」,但主題是戀愛,所以依然能拿下30億票房。

一位文娛行業投資人舉了漫畫家神北克《國魂》的例子,歷史題材是相對小眾的題材類型了,但《國魂》表面上是講歷史,實際上展現的是三兄弟在亂世中的人性表現,同樣能打動人,也確實有影視公司有把這部作品影視化的打算。另外,在電影行業,宗教題材無論如何也不是個大眾題材,但《岡仁波齊》也能做到一億票房,就是它觸碰到了讓人產生共鳴的人性問題。從根本上講,題材都是皮,主要還是看故事內核。

水闌瑟同樣認為小眾題材可以出爆款,「在《盜墓筆記》和《鬼吹燈》做起來之前,盜墓也算小眾題材吧?所以還是看作者是否具備拉高整個細分題材天花板的能力,比如《人民的名義》就是個優秀案例」。

另外在故事的呈現方式上,單元故事不是一種好的孵化IP的方式,因為沒有立得住的人物和劇情積累,就沒有IP留存,也就沒有可改編的價值,後續的開發變現就存在問題。

拿到了融資的CP公司下一步怎麼走?

那麼,在這輪漫畫CP公司天使輪投資潮中拿到了融資的團隊,是不是就可以鬆一口氣了呢?可能恰恰相反,接下來才是嚴峻考驗真正開始的時候。

一位在這輪投資潮中拿到融資的漫畫公司CEO告訴三文娛,現在漫畫CP公司的競爭到了彎道階段,到了CP公司之間拉開距離的時候了。這個階段PK的是IP的影響力,看的是團隊能不能通過製作委員會的形式打通上下遊,把自己的作品深度打造成IP的能力。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即使是現在各大平臺上的頭部作品,也很難簡單地認定為已經做成了所謂IP。「你說你的作品動畫化了,那動畫是做一季還是四季?不是砸了一千萬做了一季動畫就能叫IP的,很多隻做一季動畫的作品還是會死,世界觀的架構還是不夠大不夠深。IP是要拿量堆起來的,要撐起一個IP的概念,就必須用足夠的量去轟炸,如果不能跟觀眾天天見面,那下一步連突破次元壁的資格都沒有,而這就要看一個團隊把作品進行長線打造的能力和財力了。」

所以,即使是拿到了融資的頭部漫畫CP公司,還是要繼續跑馬圈地,如果不擴大產能,不去擴充更多的人才,不去儲備內容量,而隨意轉型去做網劇,是有風險的。說到底,殺手鐧還是IP,用內容說話,用頭部IP卡位。

當然,內容生產並非閉門造車,相反,CP公司要更多地綁定上下遊戰略合作方一起開發,這樣才能更準確地針對後續環節的轉化進行立項。比如在一個作品籌劃初期,團隊就找到了有經驗的遊戲公司加盟,那麼一開始的內容創作就會朝著後端遊戲化的需求傾斜,「有資源的戰略合作方進入,並不僅僅是投錢的問題,而是會與漫畫CP團隊一起對IP進行整體的開發規劃,降低後期轉化的難度」。

相關焦點

  • 騰訊一年多投資11家漫畫CP方,壓寶網絡紅人漫畫家
    DoNews互娛3月16日消息(記者 王詩詩)近日,微博紅人漫畫家郭斯特的有狐文化獲騰訊數千萬元投資。在此之前,騰訊還分別投資數千萬元幕斯、壇九、old等微博紅人漫畫家聚集的幕星社以及使徒子的徒子文化。從去年截止目前(3月16日),熱衷「買買買」的騰訊共投資了17家動畫漫畫公司,金額過億。其中11家為漫畫內容製作方,6家為動畫製作方。
  • 《暗殺一隻豬》電影投資被騙,聯合出品方就是騙局!
    講到了電影投資,是跟正規的影視公司籤合同,這個影視公司是聯合出品方,在一個周末晚間的課上,李德勇老師說跟幾個影視公司的朋友吃飯喝酒,彈起來這件事情,給了5000萬的份額。選擇投資電影需要籤訂投資合同,是紙合同,可以選擇面籤,也可以選擇郵寄合同的形式籤訂。這部電影都是大咖製作團隊。
  • 《緊急救援》電影投資成本過高?出品方覺得會虧損才轉個人投資?
    在出品方覺得回本無望的情況下, 把電影的份額賣給投資者,是不是一種更划算的做法呢?但在這種情況下, 投資者不就成了「接盤俠」嗎?最後的風險還不是投資者來承擔嗎? 如此高昂的成本下,出品方會不會覺得無力承擔呢?
  • 《日常幻想指南》電影投資騙局揭秘!聯合出品方真實嗎?
    準備轉戰影視投資了。就不在群裡講課了。然後有很多群友讓老師帶著一起賺錢。老師就跟我們說影視投資怎麼好,怎麼賺錢。還給我們發了他之前投資的兩部電影大概賺了50多萬。還說著現在電影投資要投一部好電影,基本上都是人多肉少。我也不太懂,但是看著群裡人都喊著老師讓老師帶著賺錢,我也因為跟著老師賺了些,想著這麼好的機會如果不賺以後可能就沒有這麼好機會遇到老師了。後來老師經過我們的勸說,同意了帶我們投資。
  • 《沒大沒小》電影投資安全嗎?張牧之與出品方有何利益糾葛?
    然後開始說,影視投資是個比較好的項目,宣稱他身邊朋友以前投資的(戰狼2)賺了幾千萬,又說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票房50多億,投資的人賺了30倍,投了60萬賺了1800萬,以及(流浪地球)等高票房的電影進行宣傳,並且把《沒大沒小》以及相關的宣傳材料都發給我們看了,   慢慢的群裡每天都有人發轉帳截圖,投資了多少多少,少的有幾萬,多的幾十萬,上百萬,慢慢的我也有點心動了,想著這麼多人跟著投資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 《恐龍人》投資影視可信嗎?聯合出品方圈套要當心!
    《恐龍人》電影眾籌黑幕你知道多少?《恐龍人》投資被騙真相曝光!《恐龍人》還沒上映就承諾收益是騙局!《恐龍人》認購後沒有任何消息?帶單老師失聯眾籌成空談!投資認購合同全是套路騙局?聯合出品本就虛假!聯合出品方沒有權利轉讓份額!影視認購被騙無回應?
  • 熱門影片上映前還能投資?出品方:假的!
    但記者查詢發現,公開信息中,「小紅花」的出品方並不包括中介所提到的北京熙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我們肯定是出品方之一,只是因為主控方規定,我們還沒在貓眼上公示,你要是不相信可以來我們北京公司看一下,或者你先交定金,交完後視頻看我們跟主控方的協議。」
  • 熱門影片上映前還能投資?出品方:假的
    在向記者推薦電影投資項目時,影視投資中介金永勸記者去北京,查看公司的資質證明並籤署投資協議。金永說的「小紅花」,指的是將於12月31日上映的熱門影片《送你一朵小紅花》。證券時報記者發現,在上映日期臨近的情況下,不少中介依然在兜售該影片的投資權益。而早在今年11月,該影片的出品方已經發出聲明指出,該影片的投資份額及任何權益,不得向任何公司及個人轉讓。
  • 《爆裂騎士》》電影投資被騙?聯合出品方真能售賣股份嗎?
    本文作者:摯誠法援小裴(V:pyy18709408586;電話:15293289440)-電影自有其事,投資渠道讓你很難分辨真假。
  • 影視投資《海獸之子》被騙怎麼追回自己本金?聯合出品方保證收益靠譜嗎
    去網上搜索了相關信息,看到了鴻景法援的網文後進行諮詢了解,才知道原來真是個騙局,最後在團隊的幫助下追回了資金。   微信「好友」推薦電影投資騙局? 其主要方向就是「微信」!騙子就是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利用朋友的身份,提起自己投資電影,並且是在很恰當的時機,說自己投資很火的電影賺到錢,現在有一部很不錯的電影,能拿到電影份額,也是通過自己的叔叔、舅舅、親戚等關係,這都是常用的套路,現在的騙術很高級,利用人們的感情,來騙取錢財。 電影聯合出品方出讓版權騙局?
  • 快手黃差投資是真實存在的嗎?聯合出品方有權轉讓份額嗎?會不會被騙被騙了怎麼辦
    如今,國家鼓勵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影視投資,又規定了明星片酬的上限,作為影視行業衍生品的電影版權投資不僅僅是票房分紅還有網絡版權等分紅。有很多有壞心思的人就利用這個捷徑,打擦邊球,賺取不正規利益。線上電影投資騙局回顧首先給大家回顧(科普)一下這些年很拙劣的線上電影投資騙局:「聯合出品」,要麼是假冒「聯合出品方」騙取投資,要麼是騙取投資者成為「聯合出品人」。
  • 出品方藉口百出拒不認帳該如何破局
    出品方藉口百出拒不認帳該如何破局文摘:近期有不少電影投資者聯繫到權宜追損,講述自己的受騙經歷。群裡老師說有一個新型的投資模式,投資電影!並且老師表示說可以保證收益,電影上映後可以把投資的資金翻N倍!那些知名的影視項目,多少公司擠破了頭想投資還入不了局,普通個人怎麼能有機會投?院線大電影等你做合伙人年息6%,還有50%的分紅,投資門檻低,百分之百盈利。
  • 新鹿鼎記遭群嘲爛片:出品方新麗傳媒還有更大壓力 21億「賭約」
    來源:紅星新聞新《鹿鼎記》遭群嘲爛片,出品方新麗傳媒還有更大壓力:21億「賭約」記者|俞瑤編輯|白兆鵬「油膩」「無釐頭」「像個猴」……這兩年,依靠《餘罪》等影視劇成功將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翻車」的《鹿鼎記》,是由《慶餘年》《如懿傳》《我的前半生》《夏洛特煩惱》等爆款劇出品方新麗傳媒出品。3年前,新麗傳媒被閱文集團(00772,HK)收購。如今,只剩下半年的財報周期,新麗傳媒還面臨著21億業績對賭完成不到4成的業績壓力。
  • 《傭兵》投資是真實的嗎?聯合出品方溢價轉讓份額可追回!
    前言:  電影《傭兵》投資正規嗎?《傭兵》電影卻有其事,投資渠道讓你難辨真假?電影《傭兵》投資會是騙局嗎?股轉電影有貓膩嗎?
  • 中國電影行業的投資機會
    提到中國電影行業,大家的印象都不太好:這個行業特別亂,而且很多出品方都像在押寶一樣投資,特別有錢的投資人都踩過電影的雷。但是不得不承認,萬達,騰訊,阿里等投資方卻在逐年加快自己在電影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而且收益率也不錯!那麼我們作為中小投資者,能投麼?敢投麼?今天我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中國電影的產業鏈結構和分帳規則,同時簡單分析一下這個行業中的投資機會。
  • 《光天化日》電影份額可以個人投資嗎?分紅真的能拿到?
    票房真的很期待將要能突破多少億!投資這場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那麼問題來了,即將要上映的《光天化日》電影怎麼個人認購投資電影呢?分紅真的能拿到? 羞羞的鐵拳》票房22億 18年主演《西虹市首富》票房25億 19年主演《飛馳人生》票房17億 19年主演《瘋狂的外星人》票房22億 沈騰張雨綺主演新片《光天化日》今年上映預估保守票房20億 沈騰賈玲大年初一《你好,煥英》也將突破多少億
  • 出品方有望分走6億,最大贏家是他
    截止到9月10日下午,電影《八佰》票房達到25億,片方分帳票房超9.7億,按照5億製片成本計算,出品方盈利已近5億。值得一提的是,某票房軟體給出的票房預測為28.48億,如果《八佰》票房能賣到這個數字,那麼出品方能拿到的票房利潤將超過
  • 《平原上的摩西》電影個人投資是真是假?出品方所說成本真實嗎?
    這麼多資金投入進去,卻不知道有沒有保障,也不知道最後能賺到多少錢,甚至說,很有可能血本無歸。這樣的電影,真的值得你去投嗎? 電影投資裡面其實隱藏了很多的陷阱,只是投資者缺乏影視行業的經驗,所以對此不太了解。
  • 《門鎖》電影投資騙局曝光!多少人投資了這個電影?
    投資的電影,當票房到達什麼程度時我能賺多少呢?你投資的聯合出品公司是假冒的皮包公司?投資被騙真相曝光!凡有黑暗,利劍所向,千弘小文致力於幫助投資人找尋真相,挽回損失!,拉贊助,因為現在很多電影都不在是一家電影公司單獨完成的,很多都是聯合出品的,所以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問我們誰想參與投資的。
  • 原始恐懼在美國已經上映的電影,國內沒有版權,出品方就是套路投資者
    認購分紅或成騙局,一周追回虧損資金文摘:《原始恐懼》投資真相揭秘!帶單老師失聯眾籌成空談!《原始恐懼》電影投資違規籌資!影視《原始恐懼》認購無回應?《原始恐懼》電影認購等分紅?只是圈錢而已!《原始恐懼》對公帳戶也是皮包公司!影業有限公司有沒有問題?《原始恐懼》認購後沒有任何消息?集資籌拍電影分紅?《原始恐懼》投資認購合同全是套路!國外已經上映的影片再次拿到國內販賣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