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唏兮
一段時間以來,印度總理莫迪一直在呼籲印度要自力更生,不管是國防發展還是經濟發展等,印度都應該依靠自身,而不是進口。但在這個所謂的自力更生中夾雜著對中國的對抗。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將大幅削減由中國進口的能源電力產品,印度相關部門在日前擬定了一份含有95個物項的清單,是印度具備生產能力並禁止向中國進口,同時,印度又在需求與日本之間的合作。
據印度媒體報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19年間,印度能源電力設備進口總價累計達到了7100億盧比,中國進口佔據了其中的2123億盧比。印度媒體說,在印度政府大幅降低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程度的背景下,這個數字看起來是非常巨大的。為了達到「自力更生」,減少從中國的進口,印度電力部門制定了兩個清單。
在這些物品中,印度最早擁有239種物品的生產能力,但目前基本上沒有這些物品,只能依靠進口,直到印度本土的製造中心建成。在第二份清單上列出95種印度具有生產能力的物品,因此不允許任何電力公司、公共或私營企業進口。以上兩份名單都列在了莫迪政府提出的「印度自立」政策的附件中。另外,印度電力部還指定了專門的實驗室來檢查進口電力設備是否符合印度標準,以確保進口設備中沒有任何「惡意插件」會導致國家安全風險。
印度在限制中國產品進口,建立自己的產業優勢的同時,也在努力吸引外國投資。而與美國站在同一條線的日本和印度就理所當然的走在一起。據印度媒體報導,有消息稱,日本政府已經同意向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和勝美達株式會社提供財政補貼,幫助它們將生產線從中國遷往印度。公司擬在印度豐田通商設立稀土工廠,而勝美達則設立汽車零部件工廠。
據印度政府一位官員說,印度一直在努力說服這些公司到印投資興業,而日方的相關決定將使該進程「更具吸引力」。報告指出,日本和印度正在尋求結盟,以對抗中國在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在此之前,日本對外貿易協會曾宣布,計劃幫助10家包括鈴木和奧林巴斯在內的日本公司就高科技領域與印度公司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