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厚民|30歲就設計了楊紫瓊豪宅,還改變了奢華酒店的定義

2021-02-07 樊森的酒店Lab


登峰造極的香港瑰麗高調落戶九龍尖沙咀濱水地帶4周後,宇宙第一大的萬豪集團一反以往的高調作風,用一場私密、溫情又不失華美的Midnight Supper啟幕旗下最新最重磅的奢華分號——香港瑞吉,以此向與之一水之隔的友鄰兼強敵瑰麗致意。



其實,這場精巧、私密、由Gemma Chan助陣的晚宴並無意叫板瑰麗,而是為了致敬瑞吉創始人阿斯特四世母上的私邸晚宴、應和酒店129間客房的精巧體量、當然也為順應酒店設計師傅厚民"靜謐愜意"的營造宗旨。


▲ 前夜,傅厚民也不能免俗,在香港瑞吉召集了自己的50位友人(包含大批商界、藝術設計行業大拿),主辦了一場順應瑞吉傳統的Midnight Supper。


不過,萬眾期待的香港瑞吉只是傅厚民近期的諸多重磅作品之一,這位30歲就接下了整間太古居舍酒店的設計重任、為楊紫瓊操刀過半山豪宅的設計界才俊還有大把新作即將問世——普吉島柏悅、馬爾地夫嘉佩樂、京都一超豪華酒店項目(緊鄰二條城),以及將於今夏揭幕、就在香港瑰麗隔壁、由鄭志雯的兄長鄭志剛締造的住宅酒店力作——K11 ARTUS


▲ 傅厚民即將問世的部分新作——香港K11 ARTUS、京都某超奢華酒店項目、馬爾地夫嘉佩樂。


▲ 一年前,樊森代表《Conde Nast Traveler》對傅厚民所作的專訪。


▲ 樊森上月還探訪了傅厚民為Berkeley操刀的2間套房。Photo by 樊森


本期,請隨我透過恩師、掌控全局、季式符號三大篇章,走近這位風頭正勁、巨作不斷的建築及設計才俊,探尋他的酒店營造手法及旅行態度。



1

恩師


傅厚民14歲時展開了長達14年的旅英求學生涯,並在劍橋遇見了其恩師——極簡主義建築大師John Pawson。



我們不難從John Pawson的的作品中看到其對其得意門生傅厚民的深厚影響,空間留白、乾淨利落的線條、善於展露原木和石材的天然紋理、還熱愛用壁爐、隱藏燈光渲染空間的靜謐感。



不過,John Pawson最為人稱道的無疑是其對光與影的運用,以建築為形式最大程度展示自然資源。



我頭一次被John Pawson的作品折服應該是在米蘭的Valextra店鋪,如肌膚般光潔的空間表面、點到即止的隱藏燈光系統、絲毫不拖泥帶水的臺階、擱架和門洞,將Valextra的極簡形象和極具建築感的造型和剛柔並濟的皮質,呼應得恰到好處。




這位傅厚民的伯樂也不乏令酒店控熱血沸騰的作品——由醫院改造而來的特拉維夫豪華精選The Jaffa(本該成為W)。




這位"極簡之父"也深得"設計酒店教父"Ian Schrager的賞識,兩人早在2006年就合作了一個紐約住宅項目,位於空中花園裡的玻璃屋不僅成為了建築的點睛之筆,類似的筆觸也閃耀在其愛徒傅厚民的不少作品中,比如香港奕居底部的玻璃體、比如倫敦Berkeley酒店套房玻璃屋(下文將詳解)。



Ian Schrager後來還邀請John Pawson操刀了洛杉磯艾迪遜酒店的豪宅單元。



John Pawson還和不可一世的太古集團頗有淵源,他操刀了太古旗下的國泰航空在香港新機場的第一代休息室。其運用厚重的深色石材對抗原木、幽光、半透光玻璃和福斯特事務所構造輕盈的候機樓天頂,這般戲劇化又不失自然隱喻的營造,有效緩釋了繁重公務和長途飛行給旅客帶來的緊張情緒。



不知是否是大師和太古的這段合作佳話,促成了太古為其愛徒奉上了整間酒店的設計重任。那正是傅厚民的第一個完整的酒店項目——香港奕居。太古當年將如此重要的旗艦項目奉給一位當年不過30歲,還沒有任何完整項目經驗的年輕人是何等信任。



2

掌控全局


童年時,傅厚民曾和媽媽去一間酒店的咖啡廳用餐,她媽媽突發感慨"要是你以後能成為一個設計師,能設計這樣一間酒店,應該把空間裡的方方面面都設計,小到這樣一塊毛巾也不會放過。" 




沒想到,這句一直縈繞傅厚民耳際的假設在其30歲前就成真了。2005年,尚無完整項目經歷、只有3位僱員的傅厚民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最興奮也最重要的一天。當時的太古集團計劃將香港金鐘太古JW萬豪上方(36-50F)的服務式公寓曦暹軒(The Atrium)改造成頂級酒店,而他們欽定的設計師是剛而立的傅厚民。



這場歷時4年的合作並不輕鬆,雙方經歷了無數場爭吵,包括是否有必要在四季如春的香港安裝壁爐、是否有必要動用其他高級酒店一間房的面積去打造一間基礎房浴室,而最大的衝突點在於——傅厚民要求拆掉49樓和50樓間的樓板以提升頂樓層高,而犧牲整整一個樓層,這在寸土寸金的港島簡直不可理喻。


而事實證明,當年所有的爭執焦點都成為了令奕居光彩奪目的決勝點。


▲ 大過其他酒店客房的浴室用居中安裝的浴缸、臨窗而置的雕塑、鋼筋森林/維港海景,傅厚民在寸土寸金的港島掀起了一場浴室革命。



▲ 在低價咋舌的港島犧牲整整一層樓的面積來提升層高,這個舉動近乎賭注。傅厚民為此和太古爭執了多次,最終以傅厚民堅持、太古屈從、奕居贏得滿堂彩收場。


在充滿革新筆墨的奕居成品中,絲毫沒人抱怨在香港開壁爐是做作,更沒人將拆掉一層樓板而豁然開朗的頭頂空間歸結為鋪張,畢竟,香港為空間所作的計較可從來不嫌少。



奕居的成功是空前的,GQ腐國版主編Dylan Jones、小貝、貝嫂、歐雷·舍人、Anya Hindmarch無不將其欽定為香港行宮。儘管有不少聲音表示奕居收穫了過度的讚譽(我也認同),但多少表現了西方精英群體對傅厚民設計美學的認可,其在空間營造上所帶來的變革更是可圈可點,除了"空間即奢華"的新主張,傅厚民還倡導了"輕鬆奢華"、"空間是一場旅程"等新哲思。




到訪奕居時不妨索取一張導覽卡,酒店由底部入口到頂層剛好串聯成一趟詩意的旅程——跨入掛著石帘子的門洞>進入漂浮的玻璃盒子>穿越竹子編織的燈籠>隨扶梯隧道逃離喧囂>迎來都市中的綠洲.最終抵達頂部串聯Lounge和Cafe的天橋和上方象徵守護的巨傘。



不過,奕居的最大創建在於一改其他酒店強調術業有專攻,各自負責各自包幹區的作法。轉而由一人掌控全局。無論員工制服的款型、香氛蠟燭的香調、電梯提示音(模仿了老式座鐘的"咚")、每件藝術品的選擇和出場位置(沒有畫作),一律由傅厚民親自跟進,令奕居的連貫性和整體性都如有神助。當年傅媽媽那句"小到擦手巾也要親自操刀"的預言算是徹底應驗了。



3

傅式符號


/ 屏風 /


想要空間通透,又要兼具歸屬感,於是,傅厚民的很多作品都採用了各種屏風(儘管Yabu也愛屏風,但兩者呈現效果截然不同),將空間分割成一個個若即若離、層層遞進的小間。他還會在各地藉助屏風格柵上的花式展現在地美學。



傅厚民的屏風並非全數用來分隔空間的,他們也可能充當窗花、可能化身床頭背板(香港瑞吉)、也可能像奕居入口一隅那般鑲滿鏡子,那是為了重現傅厚民的童年記憶——其祖母在出門前總會透過門前的落地鏡檢視自己的衣裝和珠寶。




/ 啞光石 /


傅厚民對石材的選用極盡嚴苛,但無意令他們光彩奪目,而期許他們用啞光面呈現清雅舒心的礦物灰,令看官為其美輪美奐的天然紋路所吸引,而非喧賓奪主的光亮。




/ 剛柔並濟 /



傅厚民還熱衷選用堅毅的材質展現世間最柔美的事物,選用Thomas Heatherwick的石帘子作為奕居的開場白、在客房牆面掛上玫瑰花池(在絲質花瓣上添上3-4層石膏)、為倫敦Berkeley酒店的套房浴缸添上石質泡澡靠枕.




/ 開放式擱架 /


愛用開放式置物架的設計師和事務所不在少數,比如GA、比如季裕棠。但傅厚民的擱架自成一派,其擱架看似漫不經心,但總能收住觀者的心。他總能讓擱架展現出隨性輕快的居家感,又能讓擱架上的陳列物輕鬆成為全場焦點。




/ 燈籠、街燈 /


傅厚民還擅長巧借燈具烘託空間的安逸與歸屬感,燈籠、街燈式、吊鏈垂掛式樣是其屢試不爽的燈具款型。




/ 玻璃屋 /


不知是否是受恩師John Pawson影響,傅厚民也對晶瑩剔透、與自然無間的玻璃屋情有獨鍾。玻璃屋不僅是親和自然、提升採光的利器,也是提升空間效用的法寶。



傅厚民就在倫敦Berkeley酒店利用率較低的套房露臺上大舉興建玻璃屋,將居室主體移入玻璃屋,使之成為套房乃至全酒店的亮點;他還將新加坡安達仕酒店的空中大堂和公區打造成怡人的高空溫室,令賓客與綺麗的植物共處一室,成功克服了戶外過於溼熱、傳統室內過於幽閉的難題。


▲ 傅厚民接受《安邸AD》雜誌採訪時曝光了其香港私宅  Photographer | 雷壇壇 摘自《安邸AD》2016年7月刊


傅厚民的符號還有很多——包括鼓勵賓客伸手觸摸的絲滑鑲板(竹或橡木翻牌率最高)、油畫畫布般的地毯(他是太平地毯御用設計師之一)、苔蘚球、如波浪般優美的曲面.礙於篇幅關係不一一列舉,但將選取部分精彩筆觸於如下的傅厚民作品編年史中呈現。



傅厚民 | 酒店作品編年史




2009

JIA SHANGHAI


上海首批精品酒店之一的JIA(現凱世精品酒店)亦有傅厚民的參與,這也是傅厚民首次涉足酒店設計。



在他操刀的酒店公區中,階梯狀的裝置藝術和鳥籠式掛飾相映成趣,輕快又抽象地描繪了老上海庭院場景。



革新演繹的圓桌、扶手椅、絲絨座榻、復古地毯和老式地板,傳神演繹了舊上海的私宅場景。



2009

香港奕居

The Upper House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幕後故事,奕居還有一些看點值得一提。



▲ 「客房平面圖」之王浦一也筆下的奕居Studio 70。



奕居的客房被分成「青瓷」和「竹子」兩大派系,「青瓷」系客房由抹茶色地毯(帶有青瓷裂紋)、橡木地板和淺木色原木構成;「竹子」則是薰衣草色地毯、竹製鑲板和灰色地板的合唱。



儘管酒店有大批直面維港的客房,但傅厚民還是應用酒店中庭營造了一處"垂直維港",中庭底部的波動的水影會順著燈光映射到中庭牆體裝飾物,兩者會交織出迷人的光影,剛好與房間內的海景虛實並進,極盡戲劇張力。



"垂直維港"頂部有"跨海橋梁"和擋風避雨的巨傘,這樣的隱喻很溫情也很香港。至於通往草坪的階梯(下左圖),我始終覺得透著都爹利街的影子。不過也不排除靈感源於都爹利街臺階的可能,畢竟傅厚民的工作室就在都爹利街。


▲ 奕居通往空中草坪的階梯 VS. 傅厚民工作室門前的都爹利街臺階。



2013/2018

倫敦柏凱麗

The Berkeley


傅厚民在倫敦最愛住的酒店是The Connaught (Maybourne酒店集團「三姐妹」中的二姐),2013年,他得到了為最具先鋒精神的三小姐Berkeley操刀套房的機會。其操刀的Opus套房摩登、治癒、融匯東西,間接促成了Berkeley酒店的全面復興。



這間革新演繹的大宅式套房用當代筆觸致敬舊世界,又巧用樸實輕柔的元素演繹先鋒時尚,讓人眼前一亮。



其對石材的迷戀在Opus套房的浴室裡達到了高潮,最妙的筆墨莫過於浴缸邊緣處的石質泡澡靠枕,以剛克柔、詼諧逗趣,儼然兩棲貴妃榻。



2018年,傅厚民又在酒店兩個利用率不高的露臺上搭出了玻璃屋,徹底擴充出了兩個坐擁溫室起居室的Penthouse。形成兩處極盡通透、溫馨、寫意的空中靜邸。



Penthouse裡有對英倫大宅的抽象描繪、也有其招牌符號(大地色織物、泛灰的原木、燈籠式燈具)的注入、更滿懷對其恩師John Pawson的敬意。



2017

新加坡安達仕

Andaz Singapore



歐雷·舍人本人是香港奕居的常客,不知其偏好有無助力傅厚民成為其作品DUO的酒店部分(新加坡安達仕)設計師。傅厚民的很多招牌元素都在這座歐雷·舍人建築中得到了更自由的舒展。包括自然光傾灑的中庭和每個客房層標配的天橋,曾在奕居中庭牆體抽象展現的維港波光,在新加坡安達仕成了獅城街頭印象。



這是一間格調極為輕鬆隨意的酒店作品,傅厚民對安達仕的自我主義、中島式前臺、社區風情都予以了俏皮到位的表達。空中大堂的唯美燈光、婆娑樹影和繽紛座榻無不令人心曠神怡。



客房裡的檸檬黃門板(致敬本地建築元素)、屋頂酷似遊樂場的空中酒吧(有酷似旋轉木馬的吧檯、露營帳篷式包廂)、堪比美食集市的超大餐飲空間,無不將安達仕主打的親和鄰裡牌和自我風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2018

曼谷華爾道夫

Waldorf Astoria Bangkok



確實挺巧的,傅厚民一連接了兩個發源於紐約的酒店奢牌項目——瑞吉(香港)和華爾道夫(曼谷)。位於曼谷的華爾道夫運用驚人的層高、挺拔的立柱、大篇幅象牙色及黃銅回溯了華爾道夫在黃金年代的驕人戰績。



但傅厚民顯然不樂意照搬紐約華爾道夫的場景,他運用綿延的落地玻璃令室內更明亮通透(有致敬其師傅之嫌)、運用優美流暢的曲線摻入自己的美學符號、當然也不忘把泰式風情和Art Deco巧妙聯姻。傅厚民融匯今昔和東西的才情展露無疑。




2019

香港瑞吉

The St. Regis Hong Kong


回到傅厚民前夜大宴50位賓客的香港瑞吉。



在這間僅設129間房的獨棟玻璃塔樓裡,傅厚民用極為舒緩、平實的筆觸展現了其融匯東西與今昔的功力。



酒店到達廳儘管空間開敞,但藉助故意壓低的碧玉色漆質板、書架和宅邸式對門,深化了私宅應有的歸屬感,為"阿斯特四世香港之家"的營造主題點題。



擁有9米驚天層高的主廳被一道道屏風牆分割成一個個若即若離的小廳,增進了功能區隔和廳堂的儀式感。



前廳的石材依然調整至傅厚民期許的啞光表層和礦物灰。象徵西方溫暖的壁爐上方,是代表東方涼爽的"編織席"(傅厚民故伎重演,採用堅毅的石材演繹柔韌的編織工藝),相當有趣的對比和對話。


▲ 這個很隱藏也很精妙的筆觸成了昨日Midnight Supper的"全家福"拍攝地。


前廳那些點亮前臺和休憩座席的立燈為了致敬守護爹利街臺階的4盞煤氣燈(下圖)。他們既是香港往昔的見證,也是傅厚民工作室的忠實友鄰。去年山竹颱風刮爛了臺階和煤氣燈,傅厚民還發貼表達了痛心之情。



碧玉色的漆質門框將通往主旋轉樓梯的路徑,處理得深邃、神秘,恍若曲徑通幽的庭院。而樓梯底部的泉眼則增添了庭院所需的靈動與清雅。



客房巧用床背和椅背的弧角致敬黃金年代,與靈感源自香港老店鋪捲簾門的床背板相映成趣。



帶有雙層燈罩的掛燈在室內起到了絕妙的氛圍渲染作用。傅厚民期許把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的香港60年代情緒帶入客房內,現場看,他的營造很傳神。床旗和扶手椅上的薰衣草色,是傅厚民自己的小心思,這一筆觸很個人也很對味。




部分套房採用了鮮亮的橙色充當鑲板,順帶表達對當地社區的敬意,也輕快了居室氣氛,令市井和時髦、復古和俏皮得以兼得。



弧形轉角座席的應用也相當傳神,他們成為了牆角和浴缸的完美緩衝及伴侶。



2019
K11 ARTUS


這間架在香港洲際(曾隸屬鄭家,即將改回"麗晶"本名)和香港瑰麗間的住宅式酒店是鄭志雯的兄長——鄭志剛的酒店首秀。同樣是表達對香港舊日的留戀、對私邸場景的迷戀、對收藏的熱愛。K11 ARTUS的呈現顯然陽剛又不失細膩。



這座由鄭志剛締造的K11 ARTUS住宅式酒店,並不似鄭志雯的香港瑰麗那般雍容、富麗、注重儀式感。其位於空中的全海景大堂如同頂層公寓般,散落著慵懶的轉角沙發、摻入了更清新活潑的面料與配件、滿鋪淺色系居家式地板。穿插其間的舊物間小心翼翼地壓制住現場的氣氛,以防其過於自由、輕飄。



傅厚民對居室木材、織物和照明的精準把控更是如有神助,令棲身其間的古董(上圖為清代中期葫蘆形掛屏)煥發出無窮的生命裡,仿佛能與旅居者共呼吸。



需要補充的是,這間住宅酒店將坐擁大批郵輪式全海景弧形陽臺,並有Joyce Wang在內的另三位設計師操刀三套Penthouse,我好像第一次對Joyce Wang的作品有了期待。





2020

二條城 未命名


上月7日(2019年2月7日),日本最最無敵的地產巨頭三井不動產宣布,將攜一間奢華酒店強勢進軍京都二條城東側。這塊7000平方米的寶地從17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葉一直是三井家族私邸的所在,2015年被三井不動產購得。



根據計劃,酒店將會融入絕美的景觀園林,並設置161間由51平方米起跳的豪華客房,其總套面積將達到210平方米。這些客房空間連同大堂都交由傅厚民操刀。酒店還將配備2處餐飲空間和1000平方米的水療中心。



得天獨厚的地段、先進完備的設施、當紅設計師主筆、三井的雄厚實力,這樣的項目本身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2020

普吉柏悅

Park Hyatt Phuket


目前還沒有普吉島柏悅的設計詳情,但「傅厚民駕馭柏悅」顯然是個讓人無比期待的命題。




2020
馬爾地夫嘉佩樂

Capella Maldives



這座擁有64間別墅和大宅的奢華水上度假村將由隈研吾和傅厚民攜手創作,隈研吾式木結構屋頂下將展現怎樣一派傅式海島隱居美學?讓我們拭目以待。




 ···


除上述外

我也很著迷於傅先生營造的如下場景:


東京香格裡拉酒店灘萬餐廳中飛舞的銀杏葉。



碼頭變身的新加坡Fullerton Bay酒店Clifford Pier。



普羅旺斯Villa La Coste的玻璃屋和圖書館



一篇推送不足以裝載全部,主文暫且到此

用幾條訪談傅厚民時的問答收尾本文


Q    用3個詞概括你的設計

A    modern, tactile, comfortable


Q    最喜歡的酒店

A    1. Parco dei Principi, Sorrento_Gio Ponti的天才之作,演繹出神入化;2. 東京柏悅_永恆的經典,開創了高空酒店之先河;3. 倫敦The Connaught_極盡私密只能事


▲ 聖誕季的倫敦Connaught


Q     最想合作的酒店人/品牌

A      安縵締造者Adrian Zecha


Q      旅行中遇到靈感會怎麼做

     很簡單,用鉛筆描繪下來


屬於傅厚民的設計旅程還在繼續

讓我們靜候這位才俊設計師


鳴謝 港區米小姐


Good night, Mrs. Hotel


相關閱讀



這8位設計女神的出場,顛覆了酒店的營造方式

相關焦點

  • 傅厚民:賭王之孫當學霸做設計,30歲就設計了楊紫瓊豪宅!(附傅厚民作品解析視頻)
    且聽站長慢慢道來圍繞在他身邊的一直有【三大話題】名門之後 傅厚民是已故賭王傅老榕孫兒,據說他個人非常忌諱別人談論他的出身所以小微點到為止(網搜靠你們啦!) 內附傅厚民設計作品套路解析視頻 PART.1X 香港K11 ARTUS XARTUS的名字以英文中代表
  • 「兔牙男神」之不老傳說:出道20年,傅厚民還是設計圈最靚的仔!
    /  40歲的童顏男神,香港酒店設計之魂。
  • 57歲楊紫瓊與富豪老公豪宅曝光,外表像歐洲城堡,內部簡約卻霸氣
    57歲楊紫瓊與富豪老公豪宅曝光,外表像歐洲城堡,內部簡約卻霸氣在小編心中,楊紫瓊是上個世紀,唯一一位在功夫上面有著深厚造詣的女性功夫演員
  • 參觀楊紫瓊住的豪宅,內部裝修宛如宮殿,會客廳水晶吊燈太奢華了
    說起楊紫瓊,關注電影的鐵粉都非常熟悉。楊紫瓊有著功夫女星的稱號,出道就一直有著很高的人氣值,如今住著特別奢華的大豪宅。楊紫瓊還曬出了全家福,合照暴露了豪宅的內飾裝修閃閃發光,就像是金子設計的,跟宮殿設計沒區別了,整體很高端奢侈,一起看看吧。
  • 實探K11首家酒店,傅厚民打造藝術新地標,還有亞洲最大的MoMA設計商店
    在卡地亞,我還看到了專為 K11 MUSEA 特別推出的兩款限定靈感設計腕錶,靈感源於維多利亞海港的自然元素。來自美國紐約的 MoMA(當代藝術博物館)也在這裡開出亞洲最大的設計商店,售賣各種和藝術相關的紀念品。逛累了想吃點東西?
  • 2019年設計師必住的30家酒店,季裕棠、雅布、傅厚民等打造!
    ,輻射秀場、電影、藝術、時尚……Designwire以30個最值得體驗的酒店為儀式,展開新的一年。基於A Sense of Place® 的指導原則,香港瑰麗酒店由資深設計師季裕棠位於紐約的設計師事務所擔綱設計,以其極賦遠見的藝術理念,將重新定義瑰麗酒店體驗之旅。
  • 【首發】傅厚民最新設計:香港Louise餐廳!
    ▲設計師:André Fu 傅厚民「我的設計美學總是包含著一種平衡和平靜之感,這些源自於我的亞洲根源,而歐洲的成長背景和現代生活影響了我的創作語言,所以我的設計根植於潛在的亞洲情感設計語彙,但仍具有國際性的表達
  • 首爾四季丨傅厚民你是我心中的No.1!國際青年才俊設計師在韓國「爭鋒」?
    先來看看這些令人欽佩的設計師:(傅厚民位於剛升級的倫敦名媛級酒店Berkeley)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我們的國人設計師傅厚民(André Fu),上次提到這位超級富二代設計師是在我寫倫敦那三姐妹的時候,此處專門送上關於傅厚民這篇文章的連結:
  • 一流酒店相聚為鄰,嘉佩樂、麗思卡爾頓、嘉佩樂柏典進軍馬代!
    ▲馬代嘉佩樂Capella Maldives「鳥瞰」圖早期嘉佩樂集團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有提到,馬爾地夫嘉佩樂對標的是LVMH旗下白馬莊園Cheval Blanc Randheli,要知道目前白馬莊園、維拉私人島、索尼娃賈尼已經形成了馬爾地夫頂級奢華類酒店代表,嘉佩樂的入局是否能改變整個市場定位
  • 瑞吉:我不是酒店,而是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
    ▲ 香港瑰麗啟幕不到一個月,就憑藉他信女兒婚禮;有全城名流出動的酒店開幕晚宴;有楊紫瓊、Alexander Skarsgard在內眾星助陣的amfAR Gala等一系列盛會迅速證明了其誰與爭鋒的社交地位。
  • 這些驚豔世界的東方美學設計酒店,重新定義奢華
    當然還有《花樣年華》裡張曼玉身上不斷變幻的旗袍對於情緒的表達,東方人的情感欲語還休。這種隱喻的表達方式也讓眾多藝術家、設計師對其情有獨鍾,把東方的生活方式融入到酒店的設計之中。簡約的入門設計低調含蓄。沒有一般酒店循規蹈矩的報到櫃檯,而是賓客可以一邊check in 一邊享用各種飲品點心。
  • 帶你參觀楊紫瓊的豪宅,當了幾十年武打明星,如今裝修卻追求浪漫
    楊紫瓊經常會演一些打女的角色,鐵粉都給她貼上了功夫女郎的標籤。這聽起來也是非常的硬朗帥氣,更能讓人感受到霸氣所在。她出身在一個很富裕的家庭,生活當中的她也是一個很獨立堅強的女性,而且成熟的魅力也是吸引了更多人。一起參觀一下豪宅裝修:奢華霸氣,歐式氣息很濃鬱。
  • 參觀楊紫瓊在瑞士的豪宅,跟老公過歐洲貴族生活,裝修更像個城堡
    如今已經57歲的楊紫瓊與73歲的外國富豪男友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美滿的,而他們在瑞士購置的豪宅也是非常奢華的。從照片上看就知道是屬於歐式風格的室內裝修風格,非常的豪華有氣質,就連過的生活也像是歐洲貴族一樣呢。
  • 你最愛的酒店 一大半都被這7家事務所包了
    標誌作品:上海柏悅酒店,東京ANdAZ,臺北文華東方  HBA  「傳統奢華酒店的不二選擇」  廣州四季酒店的設計,是我對於HBA的第一印象。  這兩年,HBA在國內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感受恆久」  在講AFSO設計公司之前,MISS說要來這裡扯一句,創始人傅厚民真的好帥好帥!
  • 實地體驗Tony Chi設計的香港瑰麗酒店,真·極致奢華!
    開業第一天,DECO有幸受邀成為第一批入住客人,帶大家體驗一番這家獨一無二的奢華酒店,如何用香港故事和現代設計體現瑰麗招牌的A Sense Of Place。酒店的室內由國際華人設計大師Tony Chi季裕棠位於紐約的設計師事務所設計打造,季裕棠以其極賦遠見的藝術理念,重新定義了香港瑰麗酒店的體驗之旅。
  • 2019必看的終極酒店盤點,國內30+頂級新酒店,明年度假選它!!
    而且這三家酒店還有很多巧妙的關聯,瑰麗的幕後主人是鄭志雯,K11 ARTUS的幕後主人則是鄭志雯的兄長鄭志剛;K11 ARTUS的主設計師是傅厚民,瑞吉的設計師也是傅厚民……背後的故事簡直和酒店本身一樣精彩。
  • 貝嫂和GD的香港行宮,到底是什麼了不得的酒店?
    九龍半島三面被維多利亞港包圍,這裡的奢華酒店,樓層一定要高,無止境。香港W酒店的定位雖然更多針對年輕人,但選址、設計、服務都不容小覷。作為喜達屋旗下的全球現代時尚生活品牌,W更希望能代表一種有個性的生活方式,顛覆固有認知、挑戰傳統奢華的定義,簡單來說,是個打造氣氛的高手啊!
  • 三亞唯一內部有「私人海域」的酒店!這裡詮釋了奢華酒店的新定義
    作為全球第四家艾迪遜,三亞艾迪遜酒店以浩瀚無垠的海洋為靈感,呈獻獨樹一幟的奢華體驗。在三亞眾多大牌酒店中,有這麼一家酒店,開業至今,已經吸引了女神高圓圓、超模「大表姐」劉雯、時裝創意人韓火火、作家安東尼等名人到訪。同時,它還被挑剔的酒店控列為三亞至愛的酒店之一!
  • 酒店設計|探尋奢華新風尚
    The Plaza Hotel of Aran Ducas in Athens creates a space that fully conforms to Aran Ducas's natural food and his pursuit of perfect welcome. One is to highlight the authenticity of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