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雨晴朗讀音頻
音樂:Luigi Rubino-Voice in the Eyes 歌曲:Lu1&文智湧-風 (feat.文智湧)
2021年伊始,就看到了一條慘痛新聞。
一個年僅13歲的女孩小怡,在大家喜迎元旦的時候,選擇了投塘結束自己的生命。
圖源:漩渦視頻
小怡在最後的遺書裡寫道:「他們都不相信一鳴驚人。」
事情究竟是怎樣發展到這一步的?
12月底,小怡所在的學校組織了月考,小怡的道法課程考試得了100分。
本是值得高興的好成績,班主任卻對小怡的成績產生了懷疑,認為孩子作弊了。
班主任先是給小怡的爺爺打電話詢問:孩子是不是做過同樣的試卷,或是通過什麼方法提前知道了考題?
被小怡的爺爺否定後,班主任又把小怡幾次叫去談話;有次談話中,小怡都委屈得哭了。
最後,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班主任決定讓小怡重新考一次。
這一次,小怡考了98分,比之前100分的成績,僅僅差了2分。
我們都經歷過各種大小考試,也明白考試不僅是考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考驗心態,一時粗心或者漏看都有可能導致被扣2分,這根本不能說明什麼問題。98分這個成績,依然優秀。
可元旦當天下午3點多,家人發現孩子不見了,四處瘋狂尋找。
不幸的是,晚上6時許,大家在池塘裡發現了小怡冰冷的屍體。
據小怡的家人透露:
孩子平時性格活潑可愛,成績也一直很好,只是沒有考過第一。
這次月考中她狀態極佳,考了全年級第一,總分超出年級第二12分。
小怡在QQ空間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
小怡的家長嚴重懷疑,孩子走上絕路與班主任無端的猜疑脫不了干係。
因為老師不信任、找家長、補考、當眾懷疑孩子作弊.孩子面子上掛不住,心理上承受不了,再加上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考了2分,才只好投塘自盡以證清白。
可令人寒心的是,事後小怡所在學校的校長極力否認重考一事;一度懷疑孩子作弊的班主任更是發聲稱:小怡這件事與校方沒有關係!
圖源:頭條新聞
孩子發生這樣的事,誰都不願意看到,但怎麼能說和教育者完全沒關係?
這位老師沒明白:
十幾歲的孩子把面子和尊嚴看得有多重要,有時候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逼死孩子的絕不是少考的那2分,而是徹頭徹尾的不被信任。
不信任,就像一劑「毒藥」
我們無法想像:一個選擇用性命來換取信任,用自毀來報復質疑的孩子,背後承受著怎樣的痛苦和絕望。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真實案例:
為了改造有些頑劣的女兒,一對父母商量著把女兒送進了全封閉的特訓學校。
在這裡,小女孩受盡折磨。
被一群同學拽著頭髮打,摁著手腳吞牙膏,是常事。
早上起床遲到三分鐘,也要被老師言語侮辱、拳打腳踢。
女孩忍無可忍,打電話向爸媽求助。
而老師就在一旁監聽,她只能哭求父母:「媽,我現在真的特別特別好,我想回家。」
爸媽卻不信她的「鬼話」,還說「那等你變得越來越好」吧。
眼看著老師就要把手機收回去了,女孩逼不得已,急著說出真相:「媽媽,他們要來打我,我想回家!」
這回,爸媽更不信了,怎麼可能呢?
父母的不信任,澆滅了女孩內心最後一點希望;打那以後,女孩就性情大變。
她逃出學校,不回家,不上學,也不工作,整天和社會上的壞人混在一起,再沒有和父母說過一句實話。
父母有時會抱怨:孩子不愛和大人溝通,有事自己悶著;要麼一點就炸,動輒大吼大叫亂發脾氣;要麼滿嘴謊言、欺瞞,難以好好交流。
孩子出現這些不良行為,作為父母的我們或許正需要想一想,平時的言行中是否透露出了對孩子諸多不信任呢?
不相信孩子能自覺完成作業;
不相信孩子能不被誘惑;
不相信孩子能自我負責;
不相信給了孩子自主權以後TA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對孩子的不信任,就像一味毒藥,讓孩子「失聲」,關上心靈世界裡那道通向陽光的大門。
被信任的孩子,有多幸運
還記得2020年10月發生的男孩被冤枉劃壞奧迪車事件嗎?
監控拍到停車的時間段,只有小男孩一個人在車旁邊玩,而男孩衣服上的拉鏈有可能造成這種劃痕。
看了視頻後,孩子家長直接賠了錢。
儘管小男孩極力辯解:「不是我,我只是在逗蒼蠅。」但車主始終認為是這個小朋友劃的。
在現場調查的十幾分鐘裡,孩子感到驚慌、害怕,從一開始「急著爭辯」,到後面「越來越不願解釋」。
孩子的父母當時也有點懵,不相信自家孩子會做這種事,但又沒有證據,只想著儘快把事情解決,把影響降到最低,回去再跟孩子慢慢聊。
辦案民警鄒興華的心裡卻一直沒有放下這件事,睡覺都在琢磨。
他察覺到孩子情緒不對,想起自己小時候被冤枉的經歷。
鄒興華從小生長在農村,有時候他明明從自家地裡背回菜來,別人非要說是偷了他家的,跟大人一講,雙方就要吵架,鬧得很不愉快。
還有一次,他去打豬草餵豬,本意是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但那天舅舅來家裡說外公去世了,母親到處找不到他,以為他跑去哪兒玩了,等他回來後,母親不問青紅皂白就把他打了一頓。
那種「藤條打在腦殼上」的感覺,他到現在還記得:「真的記一輩子。」
辦案民警鄒興華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在採訪中他回憶道:「你(小孩子)怎麼講得贏,大人他說東就是東,說西就是西。」他對這件四十多年前發生的小事,仍有些不平。
「人都不能受委屈,不管是小時候還是成人以後。」如今他作為一個大人,不能冤枉小孩,作為一名警察,更不能冤枉好人,即便是一件小事。
「小孩子被冤枉的話,對他這輩子影響太大了。」
於是他前後多方調查三天,終於發現小朋友的手沒有觸碰過車輛劃痕的位置,這輛車在來到停車場之前,車身就已經有了劃痕。
他激動地告訴所有人:孩子沒撒謊,車不是他劃的。
事後,很多人都在感謝這位善良的民警,保護了一個孩子稚嫩的心靈。
萬幸,小朋友在最需要被信任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肯信他的溫暖的人。
可是有多少孩子,卻沒有這種幸運,從天而降的「大鍋」,只能自己扛——扛過去了,記住一輩子;抗不過去,結束一輩子……
別讓傷害繼續蔓延
我們都在期望身邊有這樣一個人,無條件信任、支持自己。尤其在小的時候,我們把這份希冀寄托在最依賴的家長身上。
但很多時候現實卻沒那麼盡如人意,各種相關的話題下,都是網友吐槽自己被家長冤枉的經歷。
錢丟了,孩子偷的:
東西壞了,孩子幹的:
為什麼大人會不相信孩子?
真相是:因為在很多大人看來,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比起孩子撒謊、偷東西、逃課作弊……誤解的成本太小了。
即使最後發現誤解孩子了,一些教育者也會想當然地認為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很快就會忘記。
可是對孩子來說,得不到尊重,得不到「看見」,得不到道歉,這份傷害真的能忘嗎?
看看文章開頭投塘枉死的小怡就知道了。
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墊底辣妹》,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
女主沙耶加,高二的成績只有小學4年級水平,抽菸被休學處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女。
圖片來源:影片《墊底辣妹》
可是不論是補習社的老師,還是沙耶加的母親,都給足了她信任和尊重。
每一次沙耶加被誤解的時候,她的母親都會選擇站在女兒這邊。
沙耶加被班主任批評,母親去解釋,請求老師相信沙耶加真的很努力在學習。
圖片來源:影片《墊底辣妹》
不管周圍人怎麼說,她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份敢與全世界為敵的信任讓人動容。
圖片來源:影片《墊底辣妹》
沙耶加休學後遇到坪田老師,第一次見面,坪田對她獨特的打扮感到詫異,但還是由衷讚嘆一句「好潮啊」。
圖片來源:影片《墊底辣妹》
坪田也很注重因材施教。
沙耶加不想考東京大學,因為帥哥少。好,那目標學校就換成帥哥多的慶應大學。
沙耶加不相信自己四年級的水平能考上大學,坪田老師就鼓勵她:沒關係,就像許願一樣,只要心裡有「我要上慶應」的念想,念著念著,這個願望就會和你越來越近。
圖片來源:影片《墊底辣妹》
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他不強迫學生非得跟著自己的節奏走,而是研究學生感興趣的漫畫、新潮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走進學生的內心。
在母親和老師的信任、鼓勵下,沙耶加成績越來越好,最終逆襲考上了目標大學。
教育者投射在孩子身上的無條件信任,也讓我們看到了教育者本身自信的力量閃閃發光。
那些無法相信孩子的大人,背後其實是對人性深深的不信任,是深深的不自信,就像——
那位班主任不相信自己能教出小怡這樣優秀的學生;
不允許女兒從特訓學校出來的父母,不相信自己有教育好女兒的能力;
冤枉孩子的大人,可能小時候也被權威如此對待過,已經不相信人性是向上向善的,所以寧願首先保護自己的面子,而輕視一個孩子的感受。
也許曾經,我們沒有獲得過無條件的信任,但是當我們有了認知、有了判斷,就可以做出改變,給自己的孩子更純淨的童年。
信任可能只是一個堅信的眼神,一次肯定的點頭,一抹欣慰的微笑,但它卻能消除猜疑和不滿,化解矛盾與衝突,拉近心靈的距離,填平情感的溝壑。自信,且相信孩子,傷害就不會蔓延下去。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信任呵護!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種被大人情感忽視、暴力教育的經歷,一直難以忘懷?
你又是如何在育兒過程中自我完善、自我成長的?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您的故事,我們將向留言點讚數前5名的用戶,免費贈送學堂精品好課《28天戒吼訓練營》一期。(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了解課程詳情)
·8節音頻課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戒吼方法講給你聽。
·輔導員在線答疑,追根溯源解答個性化問題。
·28天時間從理論到實踐,幫您成長自己、成就孩子。
(留言點讚數統計截止日期到2021年1月19日(周二)上午10:00)
延伸閱讀👇
阿怪,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內容編輯,育兒工作者,不斷學習和傳播育兒知識。養娃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雨晴,兩個孩子的媽媽,坐標杭州,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在育兒路上享受並幸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