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於1901年開始頒發的獎項,涵蓋諾貝爾在遺囑中設立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5類獎項。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決定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並從1969年開始頒發。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信息,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3日17時30分;物理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4日17時45分;化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5日17時45分;和平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7日17時;經濟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10日19時。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時間尚未最終確定。按照往年規律,文學獎當會在化學獎公布的次日揭曉。
從1901年到2015年,諾貝爾獎共計頒發573項,共授予了900位獲獎者。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是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時年17歲的馬拉拉,而最年長的獲獎者是200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時年 90歲的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15年,屠呦呦憑藉對青蒿素的研究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至於今年還會不會有中國人捧得諾貝爾獎或獲得提名,在諾貝爾獎揭曉之前暫時還是一個謎。因為,諾貝爾獎評選的全過程保密,除公布最終獲獎者的名字外,候選人名單在50年內都不對外公開。即使過了這一時限,也僅供研究諾貝爾獎的專業人員查閱。
在獎金數量方面,由於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從2012年起,諾獎獎金由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至800萬瑞典克朗,今年獎金的具體數目尚未公布。
每年10月開獎之前,各大機構都會發布對當年諾獎熱門人選的預測,博彩業也總是不失時機地開出盤口,供普通民眾賭上一把。
其中,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最新公布的名單最為引人關注。該獎項按生理或醫學、物理、化學、經濟四個領域分類,根據研究人員所發表成果的被引用頻次,來分析和預測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自2002年以來,引文桂冠獎已經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
今年的獲獎名單中,各領域值得關注的科學家有:
物理學家 Ronald W.P.Drever、Kip S.Thorne 及 Rainer Weiss,他們設立了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 (LIGO),使檢測黑洞所產生之引力波成為可能。
生理學或醫學領域,James P.Allison、Jeffrey A.Bluestone 及 Craig B.Thompson 解釋了 CD28 和 CTLA-4 如何成為 T 細胞活性的調節因子;而 Gordon J.Freeman、Tasuku Honjo 及 Arlene H.Sharpe 闡明了程序性死亡受體-1的功能,這兩個科研小組的發現促進了癌症免疫治療的發展。
在經濟學領域,Olivier J.Blanchard 被公認為對宏觀經濟學作出了極具價值的貢獻,其中包括經濟波動與僱傭的決定因素。
繼2014年和2015年之後,今年的引文桂冠獎中也連續第三年出現華人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均入選預測名單。張鋒因其在老鼠和人類細胞中應用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獲此殊榮;盧煜明則因其在孕婦血漿中檢測到胎兒游離DNA,取得了無創產前檢測的革命性成果而入榜。
在諾貝爾獎的各項大獎中,由於文學獎不像物理、化學那樣具有明確評判標準,因此每年都是懸念最大、預測最難的獎項。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今年照例呼聲很高。村上春樹在facebook分享了預測今年文學獎得主的賠率,並寫道,「今年諾貝爾會是村上春樹年嗎」,似乎真的很想得獎。
村上春樹的作品膾炙人口,受到許多讀者的喜愛,從2009年起連續入圍諾貝爾文學獎,卻一直未能如願。對於屢次與諾貝爾獎擦肩,村上春樹曾在書中表示,「作家最重要的是讀者」。
對此,粉絲們各有想法,有些粉絲特別希望他能夠得獎,今年別再陪跑。但也有粉絲坦言很喜歡村上春樹,卻認為還有其他作家更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
來源:綜合中新網、南方網、央廣網新聞縱橫
本期編輯:荊詩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