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年"叢書:大作家的小時候,永遠難忘的童年和故鄉
在那首經典的《童年之歌》裡,詩人漢德克筆下的孩童"愛在走路時擺動雙臂,幻想著小溪就是河流,河流就是大川,而水坑就是大海",總愛追問"為什麼我是我,不是你?為什麼我在這兒,不在那兒?"
當孩童仍是孩童,世界散發著無限的魅力與魔力,心裡湧動著無盡的想像與好奇。一切都剛剛開始,一切都充滿生機,一切的疑問都在等待解答,一切的探尋都擁有無限可能--而未來一生的走向,已經從這裡開始埋下伏筆。
穿越大半個世紀的時空,"中國童年"叢書的作家們回望過去、打撈記憶,沿著文字鋪成的來路,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關於童年、關於故鄉的閃耀著文學之光、美善之光的成長故事……
孫幼軍《中國童年·初春之城》
新世紀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初春之城》是一部珍貴的日記隨筆集,收錄了"小豬唏哩呼嚕之父"、一代童話大師孫幼軍年少時的日記和晚年親自加上的批註,以及成名後創作的一些隨筆,還有童年、青年時期的珍貴留影。這些文字和照片,是對童年生活的真實記錄,也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記憶。其間既有同學少年的靈動笑語,也有父子家人的溫情時刻,有積極上進的團學情誼,偶爾也流露朦朧美好的青春情感。在半個多世紀之後的今天,這些在歷史的洪流裡鐫刻著記憶和情感的真誠之作,仿佛打通了一座與父輩、與過往溝通的橋梁。
【本書亮點】
1.首創性:首次公開出版孫幼軍先生的少年日記,收錄兒時珍貴留影;
2.地域性:叢書中唯一一部東北作家作品,黑土地上的童年記錄,文學性與歷史感兼具,具有年代特色也有地域色彩;
3.權威性:一代童話大師孫幼軍先生(曾創作童話經典《小布頭奇遇記》、超級暢銷書《小豬唏哩呼嚕》)書寫的童年故事,深受大小讀者們的關注與喜愛。
曹文軒《中國童年·永遠的油麻地》
新世紀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永遠的油麻地》是國際安徒生獎作家曹文軒自選的一部短篇小說集。除作者自序《童年》之外,收錄了《紅葫蘆》《金茅草》《田螺》《藥寮》《海牛》《泥鰍》《再見了,我的小星星》等10篇原創小說。在這些充滿水鄉氣息和童年色彩的短篇故事裡,清冽沉鬱的文字描摹著江南風物也抒寫了人情冷暖,其中所有鮮活的元素和憂鬱的氣質,都源自作者的精神故鄉--油麻地小鎮。該書是作者曹文軒本人童年經驗的投射,也是一代人童年情感的延伸,更是一部現實感與美感兼具的童年文學作品。
《中國童年·永遠的油麻地》內頁
【本書亮點】
1.真實童年的文學再現。國際安徒生獎作家曹文軒先生自選的短篇小說集,是其真實童年經驗的文學再現。讀者們可追隨兒童文學大家的童年足跡,領略其筆下水鄉的獨特意蘊;
2.文學美感與現實感俱佳。於苦難的現實中開出幻想之花,在幻想之花中向善向美,作者善感沉鬱、富有美感的文本氣質與水鄉童年故事完美融合;
3.內外兼具的水鄉氣息。資深畫家梁培龍先生、廖宗怡先生為本書繪製手繪插圖,圖文並茂、裝幀設計典雅,從內容到形式都呈現著童年色彩與水鄉氣韻。
彭學軍《中國童年·八月的染屋》
新世紀出版社 2020年10月出版
《八月的染屋》是作家彭學軍自選的小說集,收錄了11篇抒寫湘西童年故事的短篇小說。作者以自己在湘西的真實童年經歷為素材,編織出一個又一個充盈著生命的飽滿與厚重的兒童成長故事,既織造了豐富綺麗的想像之花,也還原了人性的複雜和真實。在書裡,作者沿著一條"用文字鋪成的青石板路",帶領讀者們回到湘西、回到童年,和故事裡的沙吉、金妹、阿嬌、小樹、加加們相遇,在充滿了詩意與靈性、浸潤著仁善與溫情的文字裡,共同回望了那些關於留守與愛、等待與救贖,關於冒險精神和浪漫傳奇的童年記憶。
彭學軍《中國童年·八月的染屋》內頁
【本書亮點】
1.地域性:取材於作者在湘西的童年生活經歷,故事具有獨特的湘西地域色彩和少數民族風情,手繪插圖也極具代入感;
2.文學性:以靈動清新的文字講述成長故事,文學性與現實感兼具,善用深刻的隱喻、深諳講故事的手法,不動聲色地講述"讓人內心大慟的故事";
3.名家效應:作者彭學軍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國好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等獎項。
韋伶《中國童年·童年的探尋》
新世紀出版社 2020年10月出版
《童年的探尋》是"綠人姐姐"韋伶創作的自傳體成長散文集。全書由近40篇散文組成,文筆細膩優美、天真爛漫,在漫不經心的敘述中滲透精妙的哲思和生命的體悟。作者從一個孩子真實的童年視角和鮮活的生命感受出發,力圖表現一個孩子從記事開始對周邊世界和對自身的探索和詢問。同時,本書也是作者回望自身童年、探索童年秘密的一次努力,是對兒童世界和生命成長中天然存在的狀態所作的注視和探究。
《中國童年·童年的探尋》內頁
【本書亮點】
1.首創性:"綠人姐姐"、少女文學作家韋伶首次以自傳體散文的形式講述山城女孩的心靈成長史,關注到童年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
2.典範性:以文學的方式和讀者談心,充滿純澈的想像與靈巧的哲思,文筆輕盈詩意、內容豐富耐讀,是不可多得的寫作範本;
3.兒童本位:第一人稱兒童視角,諳熟兒童心理、貼近兒童生活,傾情抒寫了山城童年的獨家記憶和生命感受。
李學斌《中國童年·驢背上的騎士》
新世紀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驢背上的騎士》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李學斌創作的自傳體長篇童年小說。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寧夏鄉村,講述的是一個來自西北農村家庭的男孩小木子,從5歲到11歲的成長曆程。一個曾經放鴨、騎驢的鄉村孩子,一個和小夥伴們在原野上追趕風車的快樂小子,一個憧憬了無數次綠皮火車的追夢少年,在親人的呵護、好友的陪伴、恩師的鼓舞下,像一個真正的"騎士"一樣,以夢為馬,朝著寬廣的世界、光明的未來前進。
《中國童年·驢背上的騎士》內頁
【本書亮點】
1.真趣:童真滿滿、童趣十足。源自作者真實的童年經驗,有童言無忌,也有童年遊戲,還有生動有趣的手繪插圖;
2.新鮮:鄉野氣息、地域特色。有別於城市孩童的童年抒寫,在敘事風格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鄉土風味和西北地域色彩;
3.動人:積極向上、勵志感人。從淘氣懵懂到好學上進的主人公形象,將引導小讀者們刻苦上進、主動求學。
《中國童年·驢背上的騎士》內頁
從《初春之城》《永遠的油麻地》到《八月的染屋》《童年的探尋》,再到《驢背上的騎士》,作家們書寫了跨越地域橫軸--從東北的長春、江南的鹽城到湘西的鳳凰、西南的重慶,再到西北的平羅,和歷史縱軸--194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的童年生活,在他們用真心、真情創作的童年故事裡,我們讀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記憶和紀念,也不僅僅是跨越時空的歷史和現實,而更有滋養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中國童年精神--純真、自由、樂觀、自信、誠摯、勇毅、夢想……
那些屬於父輩又不僅僅屬於父輩的童年文學作品,將給當下正經歷童年的孩童們帶來新鮮特別的閱讀體驗,也將與渴望回到童年、試圖尋找父輩來路的成年人發生深刻的情感共鳴。
也正如作家張煒所說:"最高的文學屬於童年並通向童年,每一個寫作者都感嘆自己的童年一去不返,這不僅僅是留戀青春,而是留戀曾經擁有的認識力、那個時期的單純、不顧一切指出真實的勇氣。"
本文圖片、視頻均由新世紀出版社提供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難在雜亂的消息列表裡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