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貧窮和脆弱的人在搶購疫苗中正面臨被「踐踏」的局面。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國際疫苗監督機構「人民疫苗聯盟」指出富裕國家正囤積大量疫苗,而在67個較為貧窮的國家,那裡的國民可能到2021年年底都無法接種疫苗,預計接種率僅為1/10,反觀富裕國家,人均接種疫苗劑量數基本超過3次。
全球疫苗搶購潮
報導指出,儘管富裕國家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14%,但他們如今已經擁有了53%的具有前景的疫苗,在結束新冠的衝刺中,富裕國家再次跑在了前面。
據美國杜克大學全球衛生創新中心數據顯示,在全球疫苗尚未批准上市前,全球預購各類疫苗數量就達到了72億,但大部分都落入了高收入國家手中,這些國家和製藥公司率先交易,導致可用於全球公平分配的疫苗的比例被壓縮。
對此國際特赦組織經濟和社會正義負責人考克伯恩表示,富裕國家買下絕大多數疫苗的做法,違反了它們的人權義務。
國際呼籲疫苗公平
有關疫苗分配的擔憂早已有之,在疫苗研發階段,聯合國組織以及世衛就多次呼籲各國致力於疫苗的公平分配,對此包括歐美等西方國家都沒有提出異議,但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卻截然相反。
據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的研究表明,若50個高收入國家壟斷了首批20億劑新冠疫苗,那麼全球33%的病例可免於死亡;而如果根據每個國家的人口規模公平分配,那麼全球可避免高達61%的死亡病例。公平的疫苗分配從統計和理論科學角度被認為對疫情控制更有效,但要實現幾乎不可能。
《阿拉伯新聞報》也指出,全球疫苗分配公平眼下受到了諸多阻礙,一些國家領導人企圖通過疫苗獲得人民的支持,這種做法或許是短視的,或許會導致全球疫情控制弄巧成拙。
疫苗被富裕國家搶購讓國際社會引發擔憂,如何讓貧窮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能獲得疫苗眼下成了難題,能夠做的雖然很少,但世衛組織已經牽頭為較為貧窮的國家制定了新冠疫苗實施計劃,通過該計劃這些國家有望得到疫苗,但這還遠遠不夠。發達國家不鬆口,至少在最初的幾批疫苗中,很難有足夠量的疫苗流入到這些獲取疫苗手段匱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