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泰加森林發生林火,森林向北直至北極

2020-12-23 瀟湘晨報

5月13日,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泰加森林,一架直升機參與滅火行動。近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泰加森林發生林火。 新華社/衛星社

「泰加」(taiga)原文為俄文,起初用來表示西伯利亞的處女林。作為一個專業技術名詞,後來逐漸泛指北部山區的森林,特別是雲杉和冷杉一類的針葉林,但也包括其他伴生林樹種,如落葉松、松、樺樹、白楊、柳樹、榿木及楓樹等。

泰加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生物群落,佔世界森林覆蓋率的29%。也因為環繞北極地區,覆蓋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蘇格蘭和冰島,俄羅斯、加拿大內陸和阿拉斯加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哈薩克斯坦北部、蒙古北部等地。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裡,大部分泰加森林都披著白雪,也被稱為北方森林或雪森林。

其中,著名的西伯利亞泰加森林,森林縱向延伸達1650公裡,向北直至北極圈以內。2019年夏天,西伯利亞地區與大半個歐洲一起,經歷了新一輪前所未有的持續高溫,這與乾旱一起,構成了森林火災的最高危因素。

俄羅斯西伯利亞及其以東大片地區連日來遭遇山火困擾,截至當地時間5月12日,火災仍在持續,過火面積已達45000公頃。目前,當地政府已在6個地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雖然政府方面緊急調動了500多名軍人幫助滅火,但目前大火依然沒能得到有效控制。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貝加爾湖附近的森林地帶,有將近9千英畝的樹木正在被大火吞噬。雖然當地消防人員一直在奮力撲救,但由於天氣條件不佳,持續的大風導致火勢越來越猛。在哈巴羅夫斯克地區,有750名消防人員正在直升飛機、推土機和拖拉機的支持下全力救火。

當地林業官員表示,大部分森林火災是人們用火不慎引起的,但是他們同時指出,有時列車和鐵軌摩擦產生的火花也能引起火災。由於臺加地區森林茂密,造成大火瘋狂蔓延。另外,這場大火還殃及到西伯利亞南部的布裡亞特共和國。這裡位於貝加爾湖、蒙古國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之間,生長著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

有消息說,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的森林火災更加嚴重。在靠近圖瓦共和國的地帶,當地消防人員一度由於加油站庫存油料全部用光,竟然無法使用滅火機械和各種設備。雖然當地11日下過小陣雨,但是對撲滅這場大火幫助不大。有人聲稱,「五一節」期間,許多遊人在森林野餐,就是這些人「逍遙」後沒有及時清理現場,導致死灰復燃,並引起大火。 (人民網消息)

4月23日,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州,消防員正在滅火。 當日,由於乾草地起火引發的野火造成當地15座房屋被毀。 新華社/衛星社

4月23日,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州,房屋被火苗吞噬。當日,由於乾草地起火引發的野火造成當地15座房屋被毀。 新華社/衛星社

4月23日,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州,房屋被火燒毀。當日,由於乾草地起火引發的野火造成當地15座房屋被毀。 新華社/衛星社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森林大火導致北極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
    歐盟的地球氣象監測項目,哥白尼計劃報告稱,北極地區持續的森林大火已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劇增,目前已超過去年的總排放量,大氣汙染的趨勢也越發嚴重。
  • 世界氣象組織呼籲緊急應對北極高溫 俄羅斯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
    世界氣象組織呼籲緊急應對北極高溫 俄羅斯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紀錄  Emma Chou • 2020-07-26 09:06:23 來源:前瞻網
  • 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這個夏天,北極地區正在經歷一場高溫「烤」驗。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的北極冰架坍塌,僅在7月底的兩天內就消失了40%的面積。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在今年6月20日氣溫飆升至38攝氏度。 與北極地區持續高溫相伴而來的,是北極大火。據報導,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表公告稱,受到西伯利亞地區長期高溫影響,北極圈連續第二年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
  • 北極上空「一片通紅」!NASA衛星照片顯示:肆虐的野火在北極蔓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衛星地圖顯示,北極、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野火仍在肆虐。儘管這些地區在雷擊後經常發生火災,但今年的野火是由高於平均氣溫的氣候變化引起的。火災的蔓延是由乾燥的地面引發的,這裡的溫度比平時高,風力也強。
  • 80000年難得一遇,西伯利亞遭遇「最熱年」,最怕遠古病毒重生
    據俄羅斯、歐盟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八萬年一遇的高溫熱浪發生在西伯利亞地區,該地持續高溫的可能性約600倍以上,即西伯利亞地區高溫不持續的可能性是負600倍以上。換句話說,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持續高溫的可能性很大,很有可能性會創下北極地區的高溫記錄。
  • 北極發現新島嶼,高20米,衛星圖上可見
    俄羅斯八名高年級學生(9到11年級)通過衛星圖像在線發現了北極新形成的一個島嶼,具體位置在新地群島,這個團隊的帶頭人是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的副教授阿列克謝·庫切伊科博士。從衛星圖像中可以觀測到謝韋爾內島與冰川之間的冰橋發生斷裂,僅僅幾分鐘之後「新島嶼」就形成了。
  • 北極圈現37.8度高溫:後果不僅是「北極綠了」這麼簡單
    沒有冰的北冰洋 北極地區的極端變暖通常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或極地放大效應,這可能是三個因素造成的。第一,隨著全球變暖,該地區的反射率(反射到太空的光量)正在發生變化。
  • 世界上最大的廢墟: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正在廢棄!
    當你走進這些掩映在森林、草原和海港間的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的小城和村莊,如同進入了一個個城市墓群!
  • 趣知識;南極洲與北極地區的動物、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一,南極洲和北極地區那裡更冷?a,北極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也就是北緯90°的那一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由于洋流和北極反氣旋以及海陸分布的影響,北極地區最冷的地方並不在中央北冰洋。
  • 西伯利亞的多樣化之美 | 澳洲攝影師穿越6萬公裡,拍攝西伯利亞地區土著人的美麗肖像
    埃文克人分為兩大族︰從事狩獵和飼養馴鹿的埃文克人,散居在泰加林(taiga)廣大地區——其範圍西起鄂畢河-額爾齊斯河分水線,東抵鄂霍次克海岸與庫頁島,南起阿穆爾河(黑龍江),北至北冰洋;放牧牛馬或定居務農的埃文克人,居住在俄羅斯的外貝加爾地區、中國的東北地區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許多埃文克人都使用兩種語言,而一半以上埃文克人已不再使用母語埃文克語。埃文克人傳統上是氏族組織,按父系傳代。
  • 北極高燒不斷,遠古病毒的「冰牢」正融化
    北極變暖不僅影響北極地區,還對中緯度地區的天氣氣候產生重要影響。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是世界人口的密集區,在北緯20度~65度的溫帶和亞熱帶區域內居住著全球約80%的人口。北極變暖後,北極和中緯度地區的溫度梯度減小,導致大氣的正壓性增強,易導致中高緯度地區極端天氣的發生。
  • 從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座座被廢棄的鬼城,我仿佛看到了東北的未來……
    當你走進這些掩映在森林、草原和海港間的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的小城和村莊,如同進入了一個個城市墓群!這不是虛幻中的世界,也不是史匹柏的星戰大片的爆破拍攝現場。這是真實的世界。你若問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廢墟在哪兒?答: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它的面積有多大?答:1200萬平方公裡。
  • 世界上最大的廢墟: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正在廢棄!
    當你走進這些掩映在森林、草原和海港間的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的小城和村莊,如同進入了一個個城市墓群!這不是虛幻中的世界,也不是史匹柏的星戰大片的爆破拍攝現場。這是真實的世界。——你若問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廢墟在哪兒?答: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它的面積有多大?答:1200萬平方公裡。
  • 歐洲氣象專家:北極野火頻發,6月碳排放量比挪威整年都多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紐約時報》7月7日報導,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專家在報告中指出,今年6月,北極地區野火頻發,向大氣中排放的有害氣體創下18年來的單月記錄。ECMWF的專家馬克·帕林頓當日在報告中稱,今年6月,北極地區的火災釋放了5900萬噸二氧化碳,比產油國挪威一年的碳排放量還要多。北極地區的大火之所以能夠大面積持續燃燒,是因為更高的溫度和更乾燥的地表條件。北極地區的土壤比以前更加乾燥了,野火正在大面積蔓延。
  • 北極「殭屍野火」死灰復燃,隨時爆發的核洩漏...2020年下半場可能更兇險
    前些時間,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地區就被報導,僅僅6月份部分地區氣溫就飆升到了38℃,北極地區38℃?北極熊生活的地方已經熱成這個樣子了?簡直不可思議。其實在過去的兩年中,北極圈內發生的西伯利亞熱浪和野火都已變得司空見慣。在2018年和2019年,北極野火已經燒毀了數百萬公頃的凍原森林。
  • 北極凍土融化現巨型病毒?更大的災難可能正在發生...
    6月20日,地處北極圈以內、世界第三冷的地方——俄羅斯維爾霍揚斯克,出現創紀錄38℃高溫!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分析,西伯利亞西部地區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炎熱春季。西伯利亞西部5月的歷史平均氣溫為1℃;而今年5月,平均氣溫比往常高出近10℃。如果不是人為造成的破壞,那麼這種情況10萬年才會發生一次。
  • 西伯利亞遇80000年來最高溫,永凍土大面積融化,超級病毒或重生
    ,近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掀起一場「八萬年一遇」的罕見高溫熱浪,或將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導致西伯利亞地區的罕見高溫時間延長的可能性增加到600倍。西伯利亞高溫事件具體內容是怎樣的?據《經濟學人》科學報告顯示,2020年西伯利亞地區的氣溫比1981年-2010年的同期氣溫高出5℃,其中西伯利亞地區的上揚斯克更是以38℃的高溫刷新了北極地區的高溫記錄,未來西伯利亞罕見高溫的可能性比沒有氣候變化的情況高出600倍,即該地區將持續高溫。
  • 美麗的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中國人民對俄羅斯充滿了複雜的感情:列寧、1918年、十月革命、史達林、赫魯雪夫、屠爾斯泰等文豪、芭蕾舞、衛星、飛彈、珍寶島、戈巴契夫、普京,其實就像好朋友之間,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互利互惠,自尊自愛,才會友好發展。由於多年與他們的接觸、往來,和您聊聊,您也看看他們是您了解的那樣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屬俄羅斯。位於葉尼塞河和西伯利亞鐵路的交匯點。面積233.9萬平方公裡。
  • 西伯利亞出現一個50米深的「大洞」,科學家:甲烷爆炸
    西伯利亞是除了南北極之外,世界第三個「時間膠囊」,因為西伯利亞凍土下埋藏著數千萬甚至數億年前的化石或者病毒,這也是檢測全球變暖趨勢的最直接的地方。然而,這裡令人著迷的不僅僅如此,一個50米深的大洞突然出現在西伯利亞北極的荒野上,這引起了專家們的擔憂,也讓頂尖科學家們困惑不已,那麼它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同時,俄也是最早向北極派出科考隊的國家,早在彼得大帝時期,沙俄海軍航海家維塔斯·白令曾於1728年穿越北極圈,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在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俄從未停止過對北極的探索。冷地熱土,北極之地引人垂涎北極地區擁有不可估量的地緣政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