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來沒有想過,在這世上竟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很多人引用這句話作為朋友圈的文案,卻不知道,它出自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
東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他是本格推理小說的代表,在日本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代表作有《放學後》、《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鋪》等等,是日本推理小說界罕見的"三冠王",獲獎無數,很多作品被搬上銀幕。
東野圭吾最擅長的,就是從極不合理中寫出極合理的故事,通過一系列看似荒唐的故事來闡述深刻的道理,並諷刺一些社會現實。
比如這本《惡意》,作者通過主人公野野口修,將人性的醜惡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諷刺了極多的社會現象。
它講述了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出國前夕在家中被殺,警察加賀恭一郎通過細緻嚴謹地調查和推理,終於查出真相的故事。讀者在野野口修和加賀恭一郎雙線視角的情節推動中,很快通過蛛絲馬跡鎖定了罪犯。罪犯對自己的罪行也供認不諱,然而犯罪動機卻成為謎團!那些看似合情合理的推斷,卻又讓人疑竇叢生,經由加賀鍥而不捨地縝密偵查,令人寒意徹骨的真正犯罪動機才浮出水面!
這樣撲朔迷離,卻又十分吸引人的情節不似其他推理小說那樣晦澀難懂,所以比起其他人來講,東野圭吾的書更像是一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藥,書中的句子則更是直擊人心。
東野圭吾《惡意》最刺耳的10句經典:人類總是那樣的自以為是
01.令他害怕的,並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所散發的負面能量。他從過來沒有想像過,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02.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照出自己。
03.人性中的惡意: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能量,讓人汗毛凜凜。
04.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樣努力都無法搬動
05.獲得接納之前的幸福,生而為人,我們一直在互相傷害。人們其實可以阻止惡意變得猖狂,卻還是無法拋棄到最後變得醜陋的意志。曾經是可以成為一個好人,卻還是不小心走向最壞的那一步。
06.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恨我自己當初沒來得及成功。我把對自己的恨全部給你,一併用來恨你。
07.殺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08.痛苦的時候要假裝快樂是很困難,但快樂的時候要假裝痛苦卻還好辦。
09.當人遇到校園暴力事件時,很遺憾,父母的親情或老師的開導並沒有多大幫助,只有友情才是最好的武器。
10.人類總是那樣的自以為是。善意的謊言只是對說謊的人而言是善意,被騙的人就是被騙了。內心對人的信任感就是被你傷了。
東野的小說,情節之外的獨特魅力,在於對人性的深刻剖析、揭露和思考!他用最平和、質樸的語言,於犯罪案件之下,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與惡,高尚與卑劣,絕望與救贖!
很多東野圭吾的粉絲都說:
"認識了太多的作家,不是我偏心,只有東野圭吾的作品敢把人們生活中的惡寫出來,真正讀懂了就成了善。"
若有一個契機能讓人們去直面心中的這種人性之惡,多數人都會被自己這份惡意震驚到;而《惡意》就是把這種隱藏在心底的恨意放大在讀者眼前,引起讀者對人性的反思。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他人。
沒讀過《惡意》這部小說時不理解,讀過之後,感觸頗深。
仍記得看完這本書的感覺,脊背一陣發涼,特別是那句"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仇人才想一心置你於死地,朋友也會。
《惡意》被奉為東野圭吾挑戰懸疑作品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並稱為東野作品"雙生花"。如果《白夜行》是講扶持、依賴、愛;那麼《惡意》則是講天性、妒忌、恨。
有時候我想,這本書為什麼不叫《嫉妒》呢?
後來想著,嫉妒也只是一種貶低、排斥、敵視的心理狀態,帶著濃濃的感情色彩;而惡意,就像是一張無邊無際沒入深淵的黑色的網,你猜不透裡面到底裝著什麼,但你知道,這些東西是威力無窮的,能致人於死地,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某種感情色彩就能概括的了。
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就像在黑暗中前行,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再大的太陽也無法驅散某些人內心的陰寒的想法,這些想法在日積月累中不斷凝聚,凝聚成殺人的兇器,這就所謂的惡意。
但我從來不相信這是人性自帶的缺點,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成為光明。面對霸凌,反抗是唯一正確的路,不讓陰影常伴己身,是人生的必修課。
如果你沒看過,不妨一起看一看,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思考,期待你新的想法。
全書只要38元,也就是一頓午飯錢,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