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失戀了,和談了三年半的男友分手了。三年半,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他都陪在我身邊,到後來愛情裡激情褪去,留下的就是白開水般普通但又不可或缺的陪伴。他就像是我的左右手,他的存在滲透在我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我也從來不敢多想,假如有一天我的生活裡他真的離開了,到底會過成什麼樣。
我幻想過,可能我會以淚洗面不能自持,可能他的名字成了我的禁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都不敢再和別人提起;可能我不敢再踏入我們一起去過的那間咖啡屋,不敢再看曾經和他一起未追完的美劇。
總之失戀不僅是失去了一個愛人,也失去了一種生活習慣,失去了一種曾經在心上生根發芽對愛的堅定和勇氣。
每當我幻想失戀後的生活,實際我是惶恐和不安的,我實在不敢去多想一個人的生活和單身之後我的狀態。所以戀愛走到最後的狀態是雙方都不覺得快樂卻誰也不先主動說分手,大概是因為都無法接受失戀和單身後的生活吧。可當我真的分手了,才發現並不是這樣的,我失戀後的狀態其實也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糟。
分手後的一小時後我開始按部就班地繼續做沒有完成的工作,分手後的第三天辦公室的小夥伴和我說起和男友的甜蜜事情時,突然意識到我剛失戀,一下子就不敢再繼續說了,我還和她來了一句 " 沒什麼 " ,分手後的第五天我一個人去看了一場電影,然後美美地吃了一頓好吃的。
我不是不難過也不是一個生性冷漠的人,更不是一個能很快從過去脫身,立馬開始新生活的人,我只是清楚地知道我們為什麼會分開,清楚地明白我們也曾堅持,也曾努力尋找感情迷惘期的突破口,後來發現於事無補,也就不得不接受現實,不得不放棄,也就只能選擇放過彼此,饒過自己。
我相信所有分手的人一定知道當初為什麼會分開,有時候也會自欺欺人說不是這樣的,但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心裡都明白,你和ta分開不是意外,是緣分走到了盡頭,是兩個人之間的裂縫再也無法彌合,是經歷了很多次反覆的心理掙扎,在妥協與放棄之間做過無數次的選擇,最後不得不面對的結果。
和前任分手後的一個夜裡,我們倆的一個共同好友來找我聊天,她說: " 我看你怎麼一點都不難過,是不是早就不愛了? " 我對著屏幕愣了很久,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是不是早就不愛了才會讓我在分手後這麼冷靜平淡,想了幾分鐘後我說了一句: " 不是。 "
我只是發自內心地承認了我們之間的問題,不再多做辯駁,所以難過也沒有意義,不論我難過多久都對我們兩個人的感情沒有一點作用了。
分開後一陣子,我開始一點點捋清我們之間的問題,把導致我們分開的原因以及兩個人在這段感情裡的對錯一一想明白。當戀愛中的雙方都能承認那些不情願但卻必須面對的事實時,實際也就在心裡選擇了接受和放棄。
我慢慢意識到那些導致我們感情破裂的問題,比如我的脾氣很差很容易對身邊的人發火,我經常因為說話語氣不好把前任惹生氣,而前任是個不那麼果斷的男生,不夠成熟,也不懂得如何去疼女孩子。
所以當我以後再去接觸愛情的時候,我一定會避免去找一個不夠成熟的男孩,因為我會記得曾經我不喜歡這樣的男生,我也會克制自己的脾氣和說話的語氣,因為我會記得我是怎麼把對方惹生氣的。
我始終認為從一段感情裡結束,開始一段新的感情,是一段自我優化的過程。因為你在舊的感情中碰過壁也就記住了很多感情的禁忌,你會從舊的感情裡學到很多,也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會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也更懂得愛情裡的那些分寸。
所以當你再次找尋愛情的時候,也就不會那麼盲目,甚至是帶著一些目的和要求地在尋找,因此你找到的新的愛人也一定比從前的那幾任更好也更適合你。
梁靜茹在歌裡唱: " 分手快樂,祝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 感情走到了盡頭,所有的情緒都不再有意義,而我也堅信,經歷過情感挫敗並獲得幾分成長的我,一定會遇到更好的。這個 " 更好的人 " 不能代表更好的外在條件,但一定是更合適我、更懂我並更能讓我感到快樂的人。
相信我,不要沉迷在失戀的陰影裡不能自拔,選擇面對現實並努力找到自我釋放的方法才是一個成年人失戀後最該做的事情;相信自己,你一定會找到更好的,因為這世上所有的真心都值得被回應,所有短暫迷路的戀人們終究會相遇。
我想要你的一個贊,就像在對我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