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導演和作家都會有自己的三部曲,例如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貝·多納託雷所拍攝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三部電影,稱之為「回家三部曲」;法國導演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攝《紅》、《黃》、《藍》稱之為「顏色三部曲」;姜文導演拍攝的《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稱之為「北洋三部曲」;巴金的《家》、《春》、《秋》稱為「激流三部曲」……一個人思想趨於成熟,或者表達需要連貫,通常會祭出「三部曲」,從此為藝術表達風格奠定基礎。
有表達欲望的作者,大概都不能免俗。從海口啟用公交專用道開始,我寫下第一篇有關海口交通現狀的文章,海口公交系統承擔公眾出行的比例為10%左右,而北上廣寧這些城市為50%以上,對比之下傷害極大;第二篇文章寫了海口作為「電動車之城」,為什麼上牌還這麼難?這一篇我準備分析,為什麼海南的小汽車在中籤率很高的情況下,有些車主中籤還是這麼難?三篇下來,對海南交通現狀,算作一個大致勾勒。
優秀的電影幾乎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同樣一篇緊湊的作品,也需要一句話來提煉。在第一篇文章中(一家之見:海口公交的癥結究竟在哪裡?),海口發展公交車的思路很「野」,線路規劃很野,調整隨心所欲;第二篇文章中(作為「電動車之城」,海口該不該面對現實善待電動車?),海口電動自行車車主很「苦」,特別是車主新購置的電動車沒法上牌有苦難言;第三篇,則是我要通過一個小故事拉開序幕,表達的主題:不加區別的限制小客車上牌,其實很「懶」。
一、硬幣正反面,為什麼總不是人字頭?
電影《暗戰2》鄭伊健拋出一枚硬幣
前不久,我坐一個朋友的車去參加曹操出行在海口舉辦的媒介推薦會。我驚奇發現她的mini cooper沒有上牌,擋風玻璃下至少三張臨時車牌,湖南、湖北、廣西等地的牌號。
她說沒辦法,系統搖號一年,每月搖號一次,總是搖不上。具體什麼時候能搖上,還真說不準。只能每月找中介花1500元購買一些臨時車牌過渡(臨時車牌可以使用30日)。
因為臨時車牌,她每次出停車場總會遭遇保安的白眼。現在停車繳費都是自助服務,保安很不情願大冷天跑出來收費。
我問,媒體不是說中籤率很高麼,低的時候也有20%,最高甚至超過50%,幸運女神為什麼不光顧你?她無奈地搖搖頭說,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又舉了幾個熟悉朋友的例子,也差不多搖號一年才中。這背後的原因,她具體也說不清楚,最後奉送一條寶貴的經驗:不管買不買車,在有資格的前提下,先搖號再說,因為系統有一年的保留期。搖到號了,還可以轉讓出去,這也是生財之道。
人家這1500元花出去了,喊冤了沒有?媒體只報導光鮮一面,誰真正探究這背後的邏輯是不是合理?
沒有希望的等待最殘忍。我搜索有關「海南小汽車上牌難」等關鍵字,在百度貼吧,一堆人吐槽搖號一年時間內沒有中籤,當然也有人說,某某第一次搖號就中了。這些有指標的在跟帖當中計程車牌,有人搭訕,還有人詛咒,佔著坑位不拉屎。
我頓時明白一個問題,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在電影《暗戰2》裡面,鄭伊健飾演的劫匪與林雪飾演的警察玩起拋硬幣的遊戲,鄭伊健拋出一次硬幣就讓林雪猜一次,林雪猜了372次「人頭」,屢賭屢輸,屢輸屢賭,一個人傻傻坐在吧檯發愣,想不通緣由。
搖號也是為如此,50%概率,如拋出去的硬幣正反面,為什麼會有這麼巧的事情發生在這麼多人身上?
二、稀缺資源背後會有一條產業鏈
上牌服務:局部緊張帶來的生意
我對小客車上牌問題產生了興趣,各種素材就會撲面而來。剛剛,我駕車行駛在秀英永萬路,一輛海馬汽車後窗就貼上了廣告「上海南各種牌諮詢」,還留了一個很醒目的座機電話。這算不算打擦邊球的業務?
這是一條流動的廣告,沒有需求的人根本不會在意廣告內容,有需求的人會默默記錄電話號碼,然後會進一步諮詢。中介運行的邏輯就是幫人解決問題,收取一筆佣金。作為一項「新業務」,不透明之下存在很大價格差異,遇到走投無路的車主,這些中介不排除狠狠宰一筆。
稀缺的買賣關係,必然會形成一條產業鏈來幫助大家解決難題。北京因為小汽車上牌難,也誕生出一條「最安全、最流行、最踏實」過戶車牌辦法,「中間人」也是大賺特賺。只要資源稀缺,這背後的砍殺就不會停歇。
海南小汽車上牌難,中介從中漁利,這樣的故事發生在每一個限號限行的城市,海南只不過在重複別人的故事,稍稍對比幾個數據,其實劇本真不該這麼寫。
2018年5月16日,海南為了控制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控制燃油車的增量指標,推廣新能源車,提出8月1日起實行搖號購車政策。同時加大了外地車牌的入島限制,進入海南省道路行駛的非本省號牌小客車,須通過網絡、電話或者窗口方式辦理登記。每輛車每年通行不超過120天,可多次辦理。
限購消息出來後,很多人連夜排隊加價買車,汽車4S店燈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很快,限牌鬧劇就開演了。2018年8月至12月設定了5萬個增量指標配額,中籤率超過80%,不少人卻感覺被擺了一道,因為中籤後一年不買車將被取消三年的搖號資格,這在當時被稱為笑料。海南限牌是否有必要也成為爭議焦點。
最初,很多人聽到了「風聲」,提前購置燃油小汽車。一位北京的朋友,在陵水清水灣購置房產,他在北京搖號生活的歷練下,敏銳嗅覺到海南要實行燃油車管控,害怕海南汽車搖號之後上牌難,於是購買了一輛海南牌照的私家車。其實,他每年在海南生活的時間最多一個月,剩下的日子,這輛車就停在小區地下停車場沾灰。
海南燃油小汽車配置增量指標一直穩中帶升趨勢。2019年普通小客車增量指標配置為12萬個,2020年同樣為12萬個。2021 年度普通小客車增量指標配置 18 萬個(其中,1 月至 3 月每月配置 3 萬個,4 月至 12 月每月配置 1 萬個),即將在1月26日舉行的第28期小客車搖號,媒體公布中籤率為63%。
2019年,有媒體追問,一邊是一牌難求,一邊是有牌不用,緣何海南6000餘個小客車指標受冷落?詳細盤點下指標未用的四種原因:一是有人圖新鮮,盲目申請,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中簽了;車子選不好,或者訂的車還沒到;經濟不允許暫時不想買了,或者為了提高中籤率,家裡有人搖到了號,就放棄重複的;不排除中籤者不知道指標是有「有效期」的,或者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中籤。媒體還貼心提醒,增量指標有效期為1年,棄用將3年不得再申請。
這裡面涉及到很細的工作,例如很多搖號的車主都反饋,中簽了自己都沒有得到通知,去官方網站查詢才得知。此外就是宣傳推廣工作潦草,並沒有把「後果」嚴重性告知公眾,造成很多人「佔坑」,浪費資源。
此外,最突出問題就是在「公平」外衣下,把剛需拒之門外。2017年全省登記小客車總量不到15萬輛,需求與配置增量指標持平。搖號造成局部資源緊張,一條不太透明的產業鏈就此誕生。管理部門是不是該思考,一刀切的模式如何變得更加溫情一點?
三、如果抑制剛需,限制意義何在
北京2021年小客車指標年度配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4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在過去幾年,指標年度配額沒有變化。根據目前排隊規則及指標配置數量計算,3000人搶一個新能源指標,電車牌排到2028年了。在北京運行的車輛為了獲得京牌,通常會採取京牌短租、京牌背戶、結婚過戶京牌(夫妻變更)、公司京牌變更過戶,於是有些企業或個人就鑽假結婚空子來轉讓車牌。
在過去的十年,北京車牌搖號政策也走了很多彎路,例如很多非剛需的大學生集體戶口都在搖號,讓剛需的中籤率極低。隨後,為了滿足剛需車主,相關部門也在不斷調整策略,例如增加以家庭為單位的搖號,優先照顧擁車需求迫切的「無車家庭」;增加對個人申請更新指標數量的限制;從限制增量轉而關注存量問題等等。
而海南搖號中籤率如此高,調整一些限制措施,偏袒下「剛需」沒有太多的包袱。「不加技巧」的限制,看似公平,其實抑制正常車主的需求,加重他們的負擔,這與初衷背道而馳。
解決的辦法有很多,在保護車主信息的前提下,公布搖號中籤車主上牌詳細數據,這必然將一部分打擦邊球的產業排斥在外。國外主要汽車大國定期公布汽車上牌的相關信息。美國車管部門有一個網站,只要象徵性地付一點成本費,就可以搜索所有汽車登記信息,除了車主的個人信息。德國、日本等國的車管部門也定期公布機動車登記信息。
這些方法都值得借鑑。
四、從源頭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方式
三亞一到旺季,交通擁堵現象明顯
海南交通有著很多特殊性。例如以陵水清水灣這位車主為例,因為生活出行實在太不方便,買個車只是代步而已,車並沒有多豪華。實際上,居住在這裡的人差不多都這麼想,一到候鳥歸巢的季節,三亞、陵水的交通就堵得一塌糊塗,約一頓飯從來沒有準點之說。遍地開花的私家車作為代步工具,成為落後和不合時宜的出行方式。
要想限制私家車,就得因地制宜來解決問題。在公交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還可以扶持網約車和汽車租賃公司等業務,引入有實力的機構加入行業競爭,帶動行業規範發展。回到本文開頭參加曹操出行的媒介會議,其總經理很坦誠說了句,我們進入海南市場的指標只有一千多輛,儘管我們服務再好,但是我們車輛不夠,我們就沒法提升覆蓋率,這就造成用戶乘車難。
海南2030年禁售燃油車,新能源目前處於大力推廣階段。在公眾出行領域,何不引入有實力的車企及網約車平臺共同搭建海南出行網絡?這樣也能吸引一部分車主加入網約車平臺,盤活了閒置車輛存量,滿足市場用車需求,減少市民購車欲望。如果行政審批畏手畏腳,自然會刺激到私家車的泛濫。這幾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其次,公交系統承擔的責任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發展公共運輸事業,服務大多數人,這項工作永遠都不會過時。
總之,只要站在公眾出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很多問題都能尋找到突破口。但如果懶政,用一刀切的思維,加上內心盤算的一點小九九,這路就會越走越窄,海南的交通就會陷入發展誤區。
1月26日15時,新一期海南小客車搖號將舉行,我預祝那個mini cooper車主朋友能夠搖到號。她搖搖頭,表示沒有信心。
tips:啤酒效應
營銷界有一個很著名的且由來已久的啤酒效應法則。啤酒效應指的並非僅是啤酒行業的現象,而是營銷流通領域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現象。由於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資訊的不對稱以及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需求資訊在內部的傳遞中失真。
粉絲福利來了,為了回饋粉絲,海南區域的網友可以享受中醬豪三品398元,六品698元價格,口感醇厚,空杯留香,味道賽過茅臺,兩瓶起送(這是全國最低銷售價,春節之後恢復原價,原價分別是1398和2398,去各大網店及小程序都有標價,還有各地經銷商問問,都是統一最低價格)。外地網友需要購買一箱六瓶才可配送。真喜歡喝酒,就撩下小編vx:yingjianqunvip。既然是福利,小編或許還能爭取到更低價格,您有心就來,無心不要騷擾。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