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備受期待的《幸福三重奏》第二季開播了。本季節目依舊邀請了三對明星夫妻。夫妻之間相互幫助的張國立鄧婕夫婦,喜歡演劇場的戲精夫婦陳意涵許富翔,最引人注意當屬剛剛結婚的鋼琴家夫婦組合郎朗吉娜。
吉娜和郎朗
現年37歲的郎朗居然被小12歲的小嬌妻寵著。這是三對夫妻相處模式中最令人意外。郎朗做為男人站在那兒,等著妻子將飯做好,一定不會被吐槽,因為不是郎朗不想幹活,而是妻子吉娜根本連邊都不讓他碰。
吉娜在床邊疊衣服,當眼光瞄到郎朗在偷偷放倒行李,準備整理時。吉娜直接丟下正在手裡需要整的衣服,又一次過去直接推開郎朗,開始一件一件整理郎朗的衣服。
在做飯環節,郎朗主動要求洗碗,好不容易奪過來的碗還是被吉娜一手再奪過去,就是不讓郎朗幹活,理由居然是,我要趕緊炒菜。
最後,好不容易郎朗才爭取到一個洗蔥的權利,而做飯自然就沒郎朗什麼事情。吉娜對郎朗卻說道:」不用你幫忙,只要看到你吃得香我就高興。「這句話更是引起網友的熱議,郎朗是如何尋得這樣一位美麗賢惠的老婆。
可能大家對這對夫妻的相處模式感到很驚訝,即使再寵夫也未必非要達到這樣的程度。當然,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郎朗作為鋼琴家的手太過珍貴。
一直以來郎朗對自己的手格外注重和保護,並且早已為雙手買下高額保險。在幾年前的採訪中,郎朗曾被記者追問:「這一次的保額豈不是要超過一億美元了?」郎朗的回答:』那是肯定的「。
這也許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吉娜不讓郎朗幹家務活的原因。其實郎朗也曾在節目是自曝,希望妻子不要這麼溺愛他,溺愛就是害他。看似玩笑的一句話,也說明妻子吉娜是真心愛郎朗。
但是作為天才鋼琴家郎朗的手並不是無緣無故這樣貴的,同樣郎朗能擁有今天這樣的成功與他背後的努力是絕對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1982年,郎朗出生在遼寧瀋陽,屬於滿族後裔。
其實郎朗的家庭是充滿藝術氛圍的。往遠的說,郎朗的爺爺曾經就是一位音樂老師,因為家庭變遷的問題轉職成為一句工人。但是這本身的音樂天賦卻遺傳給他的兒子郎國任。
因此,郎朗的父親成為空軍文工團的二胡演奏員,同樣對二胡有著很大的天賦和執著。他很少說話但是對郎朗卻十分嚴厲。在郎朗的印象中他從未見過自己父親笑過。
而郎朗父親郎國任,對郎朗的教育可以說是虎爸式,雖然也曾受到過很多人的抨擊,但是隨著郎朗的成功,這些批評之聲也慢慢消失。
郎國任
當郎朗出生後,他的父親就開始對他進行啟蒙教育。在自家的牆壁上地上畫滿五線譜。和郎媽輪流陪孩子玩耍,間接帶領他認識五線譜,唱一些簡單的兒歌,以此來加強他對音樂的感知力。
在2歲的時候,郎朗就已經會讀音符了。堅信郎朗對音樂有著特殊天賦的父親,開始為郎朗尋求一種可以走向全世界的樂器,來展現自己的風採。
後來,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郎爸和郎媽行成一致的意見,以後讓郎朗學習鋼琴。就這樣,郎朗從小就被父母決定自己命運的走向。
那一年郎朗第一接觸到的鋼琴,當時他與其他小朋友一樣特別喜歡看動畫片。特別是聽到《貓和老鼠》的音樂時,他就跑到鋼琴前把音符敲出來,仿佛天生就擁有對音符的感知。
父親是郎朗的第一任鋼琴老師,為了能夠給郎郎授課,父親一直在一排管風琴的鍵盤上研習鋼琴演奏。在父親的指導下,郎朗學習音階或練習教材,而且郎朗特別喜歡手指在琴鍵上滑動的感覺。
郎朗小時候照片
當時的郎朗還夠不到踏板,只能在鋼琴凳上墊上枕頭,才能摸到琴鍵。從此以後,郎朗每日必修課程練琴佔據他童年生活絕大部分。練琴的時間必須達到父親的滿意才可以,否則會一直練習到吃晚飯的時間。
雖然他的母親也曾經反對過:「他只是一個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遊戲和夢想的時間」。但是郎朗父親卻這樣教育郎朗:「練習郎朗,你要日夜練習,你要盡你所能成為最好的鋼琴家,除些之外你什麼都不要想。」。
當郎朗4歲時,他的父親已經沒有能力再教郎朗。開始到處給郎朗物色好的鋼琴老師。而這時有人給郎爸推薦了朱雅芬教授。一個自小跟著講英語的修女長大,是一位非常溫柔善良的老師。
開始每個星期在朱教授的工作室上兩節課。在一年以後,當時只有5歲的郎朗,父親為他報名參加瀋陽市少兒鋼琴比賽,那也是郎朗人生第一次正式比賽,憑藉著技巧很高的德米特裡·卡巴列夫斯基的曲子,奪得人生中的首個第一名。
經過5年的培養和練習,郎朗已經拿遍了瀋陽所有少兒鋼琴比賽第一名。1991年,朱教授建議郎爸帶郎朗到北京去,學習更深度的鋼琴。
1992年,郎朗9年那年,父親決心辭職帶著郎朗去北京報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放棄以前的一切,帶著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真的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但是郎爸並不後悔,一切都是那個鋼琴夢。
這個決定也讓家庭的重擔落到郎媽的身上,所有開銷都靠瀋陽工作的母親支撐。生活的困境可想而知,父子倆只能到最便宜地方住,為了不打擾鄰居的休息,他們只能選擇鄰居上班後,家裡沒人的情況下練習。
生活雖然窘迫,但是父親還是為他尋找最好的音樂老師。每天父親騎著自行車載著他去上課,認真監督他完成所有布置的作業。只是為讓郎朗以最優異的成績考取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每天長達十二,三個小時的練琴時間。
但是,這位老師卻並不喜歡郎朗,每天罵罵咧咧,說郎朗彈的太差,沒有天分,不努力還曾當著父親和孩子的面說:「連莫扎特的 尾巴 你都不明白?......你的腦子就是白開水。「最終,郎朗在僅僅接受半年的練習之後,便被這位老師掃地出門。
即使郎爸苦苦哀求,依舊沒有結果。這次的意外打擊,是他們父子自小練琴以來最大的打擊。間接也爆發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衝突。
晚上,郎爸對郎朗說:」以後你的練琴時間要增加,早上提前到4點半,下午3點放學就開始練,不能只練到5點了,也要增加一小時。「
雖然郎朗覺得這次毫無意義,沒有了老師,練琴又有什麼效果呢。但是此時郎爸的心境 是由不得郎朗有任何質疑的。
一天,郎朗所在學校合唱團要排練,郎朗作為鋼琴伴奏被多留一個半小時,並沒有按時回家練琴,郎爸就爆發了。
父親拿出一包藥大聲對兒子說,你彈不好琴就別活了,要麼吃下這藥,要麼從11樓跳下去,你去死吧,我沒有臉回瀋陽。
後來郎朗沉思說道:」那是我印象中爸爸第一次打我,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生那麼大的氣。現在想想,他是為我好,激勵我向前。「
一雙敏銳的耳朵,寬大的手掌,修長的手指及與生俱來的節奏感,更重要是他那種競爭的精神。最終,郎朗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考上中央音樂這院附小。
擁有的優越的學習環境,父親對郎朗的要求卻並沒有一刻放鬆,在室內溫度高達40度的情況下,他仍光著身子,揮汗如雨的練習,為了只是參加國際鋼琴比賽。
雖然預選賽,郎朗的琴藝一致贏得好評,但是由於年齡較小卻錯失了參賽的機會。但是父親卻忍不下這口氣,他認為這是兒子難得鍛鍊的機會,絕不對失去。
於是,當郎爸得知自費也可以參賽時。他孤注一擲,拿出家裡唯一的1萬塊錢,又和瀋陽的親戚朋友借5萬塊,帶著兒子去了德國。
沒想到第一次上臺的郎朗第一次走國際舞臺,便一鳴驚人!出色的演出徵服了全場觀眾和評委,獲得比賽的金獎。
全場雷鳴般的掌聲,評委都忍不住和他擁抱,而此刻的郎朗還興奮跳了一下,那心情真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選手獲得金獎。也是第一次同時獲得金獎和傑出藝術成就獎,創下史無前例的記錄。
1997年,剛剛15歲的郎朗又報考「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成為那一時期的神話,驚豔了在場的老師。
從此,天才鋼琴家郎朗又向成功邁過一步。逐漸走向國際舞臺,成為真正的鋼琴家,一個值得人敬佩的天才鋼琴家。
5歲得人生首個第一,15歲就享譽國際,娶小12歲嬌妻的鋼琴家郎朗,他的人生不簡單
——END——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