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曉芹給婆婆買房子,卻只給媽媽買蠶絲被!神操作背後有大智慧

2020-09-04 冷愛

之前非常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面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線索。

鍾曉芹給婆婆買房子,卻只給媽媽買蠶絲被,被罵沒良心,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的操作呢?

這裡就涉及到了家庭關係中重要部分:婆媳的相處之道。

鍾曉芹在用孝順婆婆來建設和陳嶼的親密,以達到在婚姻中的相互守護和成全的目的。

千年媳婦熬成婆,一個「熬」字道出多少外來媳婦的心酸淚。

在這部劇中,雖然婆婆始終沒有出現,我們看不到鍾曉芹與婆婆的日常相處。

但其實,從一些細節上,卻處處可以看到鍾曉芹的可憐。

鍾小芹作為陳家的媳婦,自打嫁給陳嶼開始,她就和陳嶼一起承擔著婆婆交代照顧小叔陳旭的責任。

劇中,陳旭是個經常闖禍、吊兒郎當的角色,每次闖禍後都是陳嶼在出面解決。

而鍾曉芹也從未實際地反對過。

當警察局聯繫不到陳嶼,聯繫了鍾曉芹,她二話不說就拿了保釋金去保釋自己的小叔。

這實際上只是在替婆婆承擔母親的責任。

再說一個細節,鍾曉芹菜意外流產後,她的媽媽專門跑過來住,給她做飯,照顧他們夫妻的起居。

而婆婆呢,卻連親自打個電話都沒有。

「給婆婆買房子」這件事,無非是想給自己的老公陳嶼減輕負擔。

想讓自己的婆婆有自己的房子,想讓婆媳之間有更和諧的關係。

所有這些細節,都無不在體現著她在婆媳問題上所做的努力。

當把辛辛苦苦碼字碼出來的稿費拿去給婆婆買房子時,婆婆卻沒有什麼表示。

所以其實「給婆婆買房」這件事,是鍾曉芹與婆婆維繫一個不產生矛盾、糾葛的方法。

或者說是她拿來維繫婆媳關係一個方案。

雖然這個方案的成本代價很大,但這也是屬於無奈之舉。

這件事同時也可以體現出她因為愛自己的丈夫,而願意去割捨一些東西,比如說,願意犧牲金錢為婆婆買房這件事。

為什麼她只給自己的親媽買了蠶絲被?

是因為她知道,她只要對媽媽稍微好一點,親媽是不會去計較什麼的,更不會跟她產生衝突的。

在她看來,即使和親媽有言語上的衝突,親媽還是親媽。

可以發現,大部分人似乎都是這樣,自己越親近的人,未必會格外地對對方好。

而越是不親近、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我們反而會去用一個更高成本、更大代價的方式,即近乎討好的方式來維繫一個正常的關係。

我們其實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婆婆都遵守婆慈媳孝的道理,並不是所有的媳婦都清楚愛丈夫就要學著孝敬婆婆。

婆媳關係一旦爆發矛盾,婚姻關係就容易亮起紅燈。

01

是什麼引起婆媳關係不好?

在回答問題前,我們先將問題具體化一下,這樣才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婆媳關係的矛盾具體有哪些呢?

1.對關係設置的嚴格情感標準

婆婆對進入家門的兒媳,眼裡會有幾分打量,想看看順不順眼、合不合心意。

於是婆婆可能就會各種考核兒媳:會不會帶孩子、有沒有亂花錢、有沒有用心照顧好自己的兒子等等。

所以,婆婆眼裡往往只能看見兒媳沒有做好的事情,對於做得很不錯的,往往會選擇性地忽視。

當婆婆變成一個監工的時候,家庭裡的敵意就滋生了。

婆婆進入到看不慣或嫌棄兒媳沒有用的負面循環裡面無法自拔,往往這些會形成一種強迫性思維而不自知。

兒媳新入家門,眼裡也會有幾分打量,想看看婆婆會不會重視自己,把兒媳當自己人。

於是兒媳可能也會考查婆婆有沒有公正心,在家庭裡會不會護著這個外來媳婦,會不會幫自己帶孩子,會不會幫助這個小家庭的發展。

特別是對於坐月子,如果婆婆沒有上心,稍有疏忽,搞不好會兒媳婆婆記一輩子不好。

如果婆婆沒有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呵護自己,還管這管那,兒媳就會嫌棄婆婆手伸得遠,這時候心中就容易生出怨恨。

2.婆婆不要兒子「妻管嚴」,兒媳不要丈夫「媽寶男」

婆婆十月懷胎另外再加上養育兒子二十幾年,所以在內心深處認為,兒子就是她的生命共同體。

會認為孩子還是小時候那樣,一直需要自己照看維護。

因此,當兒媳嫁進來後,很多婆婆會關心兒子掙的錢有多少是給了兒媳。

兒子對自己的職業前途和原生家庭還上不上心,似乎擔心兒子的錢和心都被兒媳拐騙了一般。

婆婆對兒媳的第一大戒備,就是害怕兒媳在家裡將兒子訓練出得「妻管嚴」。

兒媳因為嫁給一個男人而進入一個陌生的家庭,特別害怕自己被邊緣化,成為一個生育的工具,一個類似保姆的角色。

所以很容易想抓住男人的心為自己撐腰,於是會特別在意自己的丈夫,是聽自己的話多一些,還是聽婆婆的話多一些,甚至以此來衡量丈夫愛不愛自己。

3.教育理念差異

婆婆的「我為了你們好」 和 「兒媳在我的地盤就聽我的」。

婆婆是生活的過來人,經歷過婚姻和養育孩子,所以更容易相信自己的經驗。

在帶孩子和教育上,會認為自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很多婆婆會打著「我是為了你們好。

強行地以自己的習慣來規範孫子/孫女的行為習慣,甚至在教育上也會以自己的理念為主導。

試圖在孫子/孫女身上打上像誰的烙印,來完成家庭裡的某種傳承。

當輪到兒媳十月懷胎生下自己的孩子,也會生出守護之心,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對待與教育。

兒媳這個時候想用自己的方式來養育孩子,主導孩子的教育走向。

這是一種主權之爭,在自己孩子這片淨土上,有些兒媳會在非常小的地方,介意到底誰說了算,都想做出某種宣告:我的地盤要聽我的。

一場婆媳的家庭之爭,往往為難的是中間的男人。

如果男人有作為,能夠主持局面,應該解決問題的能夠解決問題,應該調節關係的能夠和解關係,那這個家庭是有希望的。

如果男人迴避問題不作為,那麼所有的問題最後都會轉嫁到媳婦和孩子身上,最終心理的隔閡積攢到絕望,婚姻也就岌岌可危了。

02

婆媳關係不好要怎樣化解呢?

婆媳關係矛盾的本質是一種人際關係的衝突。

有一書中,對「衝突」的定義如下:

「衝突」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依存的個人或者群體之間展開的公開對抗,其中衝突各方都認為資源是稀缺的,彼此間目標是不能調和的,並且自己成就目的的進程受以他人的阻礙。

衝突可以分為【積極性衝突】和【破壞性衝突】。

可見衝突並不完全是不好的,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決婆媳關係不好的問題:

1.持續提升獲取丈夫愛和保護的能力

在一檔《做家務的男人》節目中,袁弘張歆藝夫妻和兩邊的父母一起吃飯。

飯桌上張歆藝提出給孩子斷奶復工,並用商量的語氣徵求長輩的意見。袁弘和張歆藝媽媽都表示同意。

但婆婆聽到後,臉色瞬間就變了,雖然嘴上說著「出不出去工作是你自己的選擇」。

可實際的想法卻是「寶寶有奶吃當然更好」。

張歆藝在一旁解釋說「孩子的成長需要爸爸」,袁弘則順著她的話,態度強硬對媽媽說:「那肯定得換著來」。

袁弘對張歆藝的愛和保護,是張歆藝面對婆媳關係時最大的依仗。

而這份底氣並不會那麼容易得到的,我們需要持續地提升自己,不斷地加強和丈夫之間的信任紐帶。

心理學博士戈爾曼認為,婚姻中的契合,是指在最牢固的婚姻中,丈夫和妻子有著很強的共識。

他們不僅相處融洽,而且還相互支持對方的希望和抱負,並將這作為他們共同生活的一個目標,相互尊重並以對方為榮。

保持和丈夫的心意相通,溝通無隔閡是親密關係中的必要修煉!

夫妻幸福恩愛、過好小家庭的生活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2.和而不同,鬥而不破

「婆婆不帶孫子,兒媳有義務養老嗎?」

這個話題在網絡上引起正反兩方熱烈的討論。

這個話題本身就說明兒媳沒有真正地接納婆婆,而把婆婆定位成一個保姆帶孩子的角色,這是一個不合理的認知。

婆婆是家庭裡的重要一極,是家庭利益的直接相關方,是無法忽視和迴避的重要人物。

如果我們把婚姻比喻為一輛車,那婆婆的重要性就是停車位,它不影響你行駛但影響你停放。

說起婆媳的相處,其實昆凌真的挺有智慧的。

周杰倫從小是媽媽帶大,和母親感情很好。

從媒體的報導來看,昆凌和婆婆的關係一直很好。出去旅遊,經常帶著婆婆;

婆婆信奉基督教,昆凌便陪著她一起去教堂做禮拜;和婆婆一起去看周杰倫的演唱會,和婆婆有說有笑,聊得很好;外出工作間隙,更是經常挑禮物送給婆婆。

「接納」從我們願意把「婆婆」叫成「媽」開始。

「接納」是我們把婆婆也當做家庭中的自己人,有福同享。

昆凌對婆婆的接納,便是更好地為幸福的婚姻營造好的環境。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對晚輩的孝順有著非常明確的規範,那就是禮節和順從。

大多數婆婆骨子裡都是渴望得到一個聽話順從的兒子和媳婦。

這樣的孝順會剝奪一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這並不是一種健康的關係。

所以「接納」並不是「討好」,還需要和婆婆可能的控制欲望做鬥爭,做到鬥而不破。

這樣要掌握好接納和鬥爭的度,才能把衝突變成積極性衝突,而不是破壞性衝突。

3.既保持距離也共享家庭資源

何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婆婆沒有喜歡兒媳的義務,婆婆喜歡兒媳,應該是兒媳的本事,而不是婆婆該有的義務。

其實兒媳也沒有喜歡婆婆的義務,這是公平對等的。

我們其實知道,婆媳關係中是有一條無法跨越的界限的 。

婆婆不是親媽,兒媳也不是親生女兒,所以沒有必要刻意融合。

保持適當的距離,能夠有一個獨立的空間跟老公孩子單獨生活是更加健康的模式。

同時家庭關係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係,所以家庭關係中沒有誰是誰的私產。

恩愛可以獨屬於自己的,孝心可以一起屬於婆婆。

涉及到一些重要節日,我們需要更加地學會向婆婆表達感恩之心和孝敬的心意。

關於孩子的養育,可以是一種協作的關係,誰的觀念更科學、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就接受誰的方式。

唯孩子的需求定教育方式而不是唯誰說了算。

一個男人的成熟,需要婆婆和媳婦一起的支持幫助。

一個孩子健康地接受到愛的教育、智力教育、人格教育,需要全家人的通力合作。

家庭的資源是有天花板的,一個人的開放性加上創造性,決定了這個家庭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婆媳關係就像試卷中分值較高的論述題目,往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一個好婆婆能夠讓我們的婚姻開掛,一個難搞的婆婆能讓我們生活處處煎熬。

作者 | 張春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三級婚姻情感諮詢師,擅長情緒管理,帶你走出情緒泥沼;專長分析男性心理,找準他的痛苦和需求,帶領你經營互動出美妙親密的二人世界。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鍾曉芹給婆婆買房子,給親媽買蠶絲被,你怎麼看?
    156萬後拿出近100萬給自己的婆婆買下了當前在打理的民宿卻給自己的父母買了一床蠶絲被和一瓶白酒,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談談這部劇的結局。 鍾曉芹與陳嶼經歷了婚姻生活中矛盾分開又重新複合,彼此之間還是有感情在的,鍾曉芹是小康家庭環境長大,父母原生家庭條件比較好又是家裡的獨生子女,被父母嬌養長大,性格比較單純而陳嶼的原生家庭不像曉芹一樣幸福,從小就要學會給弟弟遮風擋雨,家裡經濟狀況也不很好,這也給他的性格造成了影響,兩人復婚後,鍾曉芹想讓陳嶼沒有後顧之憂減輕負擔,也是想著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婆婆也能過來聚一聚,在小編看來,就鍾曉芹的原生環境和性格而言
  • 《三十而已》鍾曉芹用版權費給婆婆買房錯了嗎?
    而許多人認為,鍾曉芹的人設崩塌也歸咎於她對小說版權費的處理上。鍾曉芹拿到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裡的門換了一把幾千塊的密碼鎖,而後帶著陳嶼去商場揮霍,還花了三萬塊錢給丈夫買了一個按摩椅。最讓人吃驚的是她居然用一百萬給婆婆買下了民宿,卻只給自己父母買了兩瓶酒和一床蠶絲被。
  • 鍾曉芹壕擲一百萬給婆婆買房:錢,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底氣
    巨款到手後,鍾曉芹開始了隨心所欲的「揮霍」,給自己和陳嶼購置了N多以前想買但沒錢買的心儀物品,而她最大的一筆揮霍則是給陳嶼的媽媽,即她的婆婆,花接近一百萬買下了房子。兒媳婦壕擲一百萬給婆婆買房?在我們看來這真的是一件挺瘋狂的事情,連鍾曉芹的爸媽都不理解。
  • 鍾曉芹花100萬買房給婆婆,看似愚蠢,仔細一想,一舉三得
    熱播了一個多月的電視劇《三十而已》總算收官了,雖然這部劇的大結局跟那些「爽劇」相比算不上特別圓滿,但是好在劇情真實,尤其是鍾曉芹和陳嶼兩位歡喜冤家經歷了離婚後的兩人再一次整裝待發重新復婚住在一起,從這次的婚姻失利中兩個人都成長了不少,其中鍾曉芹拿到版權費第一時間帶陳嶼消費的環節讓人哭笑不得,但沒多久便為這個家庭為陳嶼解決了大事,鍾曉芹用自己的錢買了陳嶼媽媽經營的民宿。
  • 婆婆要賣了我婚前買的房子:「你嫁給我兒子,房子就是他的」
    當初跟她老公結婚的時候,他家條件不太好,小林就跟他說了,結婚可以不用買房,婚後住在她買的小兩居,兩個人也能住下,等以後有錢的時候,再買一個大點的房子。 婚後沒多久,小林的老公就說婆婆想過來一起住,小林想公公很早就去世了,一直是婆婆把老公拉扯大不容易,就同意了。
  • 二胎寶媽自爆只買過一支YSL口紅,說出原因讓人心酸!
    但偶然間鍾曉芹的小說被高價買下,而陳嶼的收入低於了老婆鍾曉芹,這直接就成了倆人婚姻破裂的導火索。經濟基礎可以決定女人在家裡的地位,這真的很微妙。雖然有錢人的生活不一定幸福,但沒錢的日子多半是一地雞毛。我有一位朋友,剛剛生了二胎。老公是開計程車的,她和婆婆經營著一家副食店。副食店的利潤本來就不多,她和婆婆的經營僅夠一家老小的夥食費。
  • 「我花錢買的房子,老公卻讓婆婆住主臥,不甘心」
    Chapter 01婆媳關係自古就是一大難題,似乎提起婆媳關係,就會有很多人頭疼,更是有很多女人在沒結婚之前就恐婚了,而恐婚的原因,就是未來婆婆的恐懼。事實上,會有這麼多女人害怕和婆婆相處,害怕婚後遭遇婆媳矛盾,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 「房子我買的,生不出兒子就從我家滾出去」月子裡被婆婆趕出家門
    現在的年輕人結婚,通常是男方負責買房,很多人都覺得生女兒的家庭十分省錢,只要等著男方帶著房子和彩禮來,直接出嫁就好了,但是就算是男方買房,也和女方沒有任何關係,女性朋友們千萬不要覺得坐享其成就好了,還是需要攢足家底,才能夠有底氣,不然只是想著依附於男方,萬一遇到點兒什麼事情,就是人財兩空,所以現在很多有女兒的家庭也要注重給女兒備足了傍身錢,別讓貪小便宜的心反而吃了大虧。
  • 高校女教授哭訴:我買的房子,為什麼我媽媽要被婆婆趕走?
    最近芒果臺自製的《婆婆與媽媽》又成了很多年輕小兩口必追的綜藝,其中李佳航和李晟這對雙李組合憑藉這個綜藝又獲得了一波熱度,尤其是李佳航憑藉其和嶽母那親如母子的相處,讓人忘記了那個屌絲張偉,只記住李佳航是個新好男人。
  • 剛拿近2億大合同,阿德巴約就給媽媽買大房子!
    這是許多人的認知,但其實,在這樣的認知背後,還有另外的一個細節,也是無法忽視的。那就是,在這樣的球隊,還有另外的一名全明星球員,這樣的球員,就是阿德巴約。過去的這個賽季,阿德巴約場均33.6分鐘,得到15.9分10.2籃板5.1助攻。對阿德巴約來說,他是一名非常有潛力的年輕人,技術也很全面。如不少人所言,就是弱化版的濃眉哥了。這樣的分析,很客觀。
  • 閒話《三十而已》|| 顧佳買包、王漫妮的愛情、以及鍾曉芹的婚姻
    太太們的名牌包,以及名牌包背後的關係全職太太的顧佳,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她就不再是顧佳,而是許子言的媽媽。為了兒子能上頂級幼兒園,貸款置換相應學區的房子,為了拿到幼兒園的名額,放下自尊捧著自己親手做的蛋糕,敲響了校董闊太家的門。
  • 《婆婆和媽媽》上演婆婆大PK!林媽媽太強勢!姜媽媽是別人家系列
    最近一檔很火的夫妻檔真人秀節目《婆婆和媽媽》深受大家關注節目組邀請了四組夫妻家庭,參與的家庭分別有伊能靜秦昊家庭、林志穎陳若儀的家庭、姜潮麥迪娜家庭以及李晟李佳航家庭這個綜藝一播出就引發了很大的爭論。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林志穎家庭了,從一開始放出的先導片中,林媽媽就教育自己的兒媳婦陳若儀,「來我們家最好不要穿短褲,不禮貌」。Waht?「我們家」?這句話便引起網友的熱議。林志穎跟陳若儀結婚有十一年了,為什麼身為婆婆對自己兒媳婦說話還是我們家呢?
  • 婆婆買5千的衣服都不眨眼,而我買3百的護膚品,她卻念叨半個月
    接觸幾次之後,他便開始單獨約我吃飯,很明顯是對我有好感。鄭鈞在我的追求者中條件不算突出,他老家是農村的,由於父親早逝家庭並不寬裕,母親一個人拉扯大他和姐姐。鄭鈞學歷不高但踏實肯幹,雖然只是臨時工但也頗受他們公司領導的賞識。只可惜他們公司正式工招聘有學歷要求,所以鄭鈞正在自考成人大學,也算是一個有志青年。
  • 顧佳賣掉的房子,隱藏了多少秘密?
    家的背後,是這群人所在的階層和內心的欲望。最終許幻山的藍色煙花爆炸,為了還債,顧佳不得不賣了房子,讓很多網友表示意難平,表示「林有有只是失去了尊嚴,顧佳可是失去了家啊」。後來孩子掉了,鍾曉芹媽媽過來照顧她的時候
  • 「棉花被」和「蠶絲被」哪個好?當初不懂,後悔我家買錯
    當初不懂,後悔我家買錯蓋過棉花被的人都知道棉花被用久了會變黃、變硬、結團蓋著很不舒服!>現在老百姓是掏錢難買100%蠶絲被我是老陳談起蠶絲被不得不說浙江桐鄉桐鄉是中國 的蠶絲產地平原地形,氣候溫和,土壤肥沃
  • 婆婆搬家,要求買七八千手機慶祝喬遷,該不該買?婆媳界限感在哪
    有位網友說,自己婆婆向自己要七八千的手機,該不該給她買?不買吧,老公和自己慪氣,買吧,自己心理不舒服,畢竟自己都捨不得用那麼貴的手機。這位網友和老公的收入不錯,在城市裡屬於中上等階層,要說買一個七八千的手機是沒問題的,但是婆婆每年都向他們要錢,過節費,過生日,養老金,每年大概會給婆婆3萬元。他們自己有住房,結婚時份子錢也給婆婆拿走了,而且婆婆也不是沒錢,名下有多套房,自己有存款,有退休金,經濟很獨立。
  • 「蠶絲被被曝光了!」長期蓋蠶絲被會有哪些變化?沒看的進來看看吧!
    圓圓姐的家族世世代代做手工蠶絲被,她的手藝是從媽媽那裡傳下來的,媽媽的手藝也是從祖輩那裡傳下來的。她從小就跟著外婆、媽媽養蠶、曬綿兜,耳濡目染,小小年紀就愛上了蠶絲被。聊起童年的時候,圓圓姐印象深刻的就是蠶寶寶呼哧呼哧吃桑葉的可愛模樣,和滿院子曬著的綿兜潔白如雲。
  • 「蠶絲被」和「棉花被」哪個好?很多人不懂,還在亂買!
    而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種,東北有棉花被和蠶絲被等等,那麼蠶絲被和棉花被哪個好很多人不懂還在亂賣。首先從材質上來看,其實被套奧是沒有區別的,但主要區別在於被套的主要材料,被子用的是我們熟悉的棉花,而蟬絲被是近幾年才火起來的,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桑蠶絲和棉花一樣,它是一種天然材料,只不過棉花是一種植物材料,而蠶絲是一種動物材料,其次從價格來看,棉花被比較便宜,蠶絲被比較貴,而且價格不是一般的高,普通棉被的市場價格一般在200~500左右,而蠶絲被的市場價格高達2000
  • 「我兒子是公務員,你高攀了」「 阿姨,那請從我買的房子離開」
    小坤帶著希希回家,小坤媽媽對希希從頭打量到腳說,一看就是沒有教養,怎麼第一次見未來婆婆就穿這麼短的裙子,就不知道尊重長輩。希希不卑不亢地說,自己沒有帶褲子過來,都是短裙。到了吃飯的時候,希希不吃薑,小坤媽媽說,這嬌生慣養的孩子就是事多,還說自己小時候,連姜都吃不上,吃的都是野菜。小坤趕忙解圍說,她從小就不吃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