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沒有人知道四行倉庫裡發生了什麼。
電影裡的戰鬥場面,是藝術加工,是電影工業,但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得知道四行倉庫裡發生了什麼,而不是讓這段歷史隨著時間逐漸淡去。
這就是電影《八佰》的意義。
《虎·破》——作為電影《八佰》的製作記錄,為你揭秘電影《八佰》攝製背後的故事。
「想讓觀眾身臨其境地相信這個環境,你首先得自己相信。」這是導演管虎的話。
沒錯,要把觀眾都帶入四行倉庫的絕境,場景的沉浸感就斷不可少,在影迷觀影水平越來越高、口味越來越挑的當下,畫面中一點點虛假、一點點穿幫的地方,都有可能成為影迷們口誅筆伐的論據。
因此,《八佰》在上海青浦圈了五六百畝地,用鋼筋水泥重新造了一個四行倉庫,並實景還原了蘇州河南北岸的環境。
此外,還設計 並製作了1300多套軍裝,七八百套市市民服飾,所有的軍火、槍械也都加以考據,力求還原歷史的「沉浸感」。
正是這份「較真」,《八佰》還原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蘇州河兩岸——英法租界庇護下的南岸歌舞昇平,霓虹璀璨,戰火紛飛中的北岸殘破荒蕪,宛如地獄。
在這種巨大的衝突、對比下,北岸的四行倉庫籠上了更為濃厚的絕望的迷霧——
背後一河之隔便是生機,刀鋒卻指向前方的絕路。
在解決了環境的沉浸感後,管虎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影迷能在這個環境中,真正代入到四行倉庫的視角裡。
毫無疑問,比起塑造一個「美國隊長」類的偉光正角色來說,講述小人物的故事會更容易引發共鳴。因為小人物有恐懼,有自私,有家,有牽掛,如同你我一樣真實。
我們更容易理解小人物的選擇,也更懂得他們的犧牲——同時,對於導演來說,也是更難處理的。
《八佰》選擇了更難走的路。
四行倉庫的舞臺上,小人物的命運互相交織起伏,沒有誰是天生的英雄,但死亡逼出了他們靈魂深處的基因。
在《八佰》的演員們看來,這是一部「男演員都想參與」的作品。王千源調侃「兩三個月都是這個樣子,現在每天不化這種妝我們難受。」魏晨則表示「進到片場就像打了一針興奮劑。」僅有短短幾個鏡頭的鄭愷更稱讚《八佰》「是我見過最震撼的戰爭片。」
演員們沉浸其中,享受角色與自身的情感共振,使每一個人物都鮮活立體,觸動觀眾內心。
為保證觀感真實,群演們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走位都要精準到位,近身爆破、衣服點火等鏡頭也需要演員們親自完成,這對所有人都是一場挑戰和磨練。
主創、主演、群演們以最飽滿的精力拍攝8個月,令管虎都感嘆「這是我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經歷。」
電影《八佰》已上映11天,票房突破19億,是2020年全球首部連續十天票房過億的電影。無論你是不是已經看過《八佰》,這部《虎•破》都值得一看。
看過的,可以了解《八佰》是如何從構思到實現的。
沒看過的,可以知道導演管虎為什麼要講這樣一個故事。
《虎•破》——電影《八佰》製作記錄
已登陸長江雲TV
觀看路徑
首頁--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