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9日,在步行者對陣活塞隊的比賽中,發生了NBA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惡劣、處罰最重的鬥毆事件,總共有9名球員合計被禁賽超過140場。主要參與者阿泰斯特遭遇了73場常規賽的禁賽處罰,損失薪水499.5萬;史蒂芬-傑克遜和傑梅因-奧尼爾也分別受到了禁賽30場和15場的處罰;本-華萊士被禁賽6場;其餘參與者分別受到了5場到1場的處罰。
2006年12月16日,在聯盟的形象稍稍好轉之際,又發生了麥迪遜廣場花園鬥毆事件。麥迪遜廣場花園被稱為NBA的籃球聖地麥加,聯盟總部也被附近,發生在身邊的暴力事件讓時任總裁大衛-斯特恩怒不可遏,做出從嚴從重處罰的決定:7名涉事球員合計被禁賽47場,損失薪水超過120萬美元。
事情回顧
在比賽結束還剩75秒時,掘金取得了19分的領先(119-100),但安東尼、內內和JR-史密斯等主要輪換還留在場上,這讓尼克斯球員有些不滿。所以在JR準備上籃時,對方球員馬迪-科林斯摟著他的脖子、將他放倒在地。
JR當然不會善罷甘休,爬起來之後馬上就要報仇,雙方的球員們也迅速聚攏了過來。可能是因為要輸球心情不好,內特和傑弗裡斯有些衝動,不斷的和對方球員製造身體接觸,還沒冷靜下來的JR和內特抱摔進觀眾席,附近觀眾們比較理智,迅速地四散開、讓出位置,附近的隊友們努力將兩人分開。
在雙方教練、工作人員、裁判和一些球員的努力下,本來事情到這來就要告一段落,沒想到安東尼又衝向了尼克斯的隊員們,在其他人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迅速給了馬迪-科林斯的面部一拳,然後迅速的後撤。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這徹底惹惱了尼克斯的球員們:科林斯一馬當先,準備自己的仇自己報,無奈他和安東尼之間有很多工作人員,裁判也努力勸他冷靜下來,他自己也不慎摔了一跤;沒人「盯防」的內特-羅賓遜則從側面衝向了安東尼。
好巧不巧的是,此時一些毛巾等雜物飛到了場上,落在了他的腦袋上,他回頭看怎麼回事的時候,安東尼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撤到了一個比較安全的位置。傑弗裡斯等試圖繼續追打安東尼,被工作人員勸住。當值的裁判們才算鬆了口氣,簡單的商量過後,將場上10名球員全部罰出場,也就意味著比賽到此結束。
微笑刺客託馬斯扮演的角色
鬥毆事件告一段落,兩隊教練開始唇槍舌劍。
微笑刺客(時任尼克斯隊主教練):都怪喬治-卡爾,垃圾時間還把主力球員們留在場上,違反體育道德。
喬治-卡爾(時任掘金主教練)也不甘示弱:(比賽結束前幾分鐘)你憑什麼要求安東尼別再出現在你們禁區,否則會付出代價?你想恢復「壞孩子軍團」的傳統?這場鬥毆就是你一手導演的!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尼克斯主場的解說格雷格-安東尼也對微笑刺客不無微詞,表示自己從未見過一個隊的主教練告訴另一個隊的球員「不要怎樣怎樣怎樣,否則會怎樣怎樣怎樣!」
喬治-卡爾也受到了一些批評,畢竟他在垃圾時間把主力球員留在了場上,沒想到因為打架,其中的一部分遭遇了禁賽。不過有一些資深媒體記者把這件事和拉裡-布朗聯繫在了一起,表示是因為託馬斯此前曾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布朗,卡爾也照方抓藥,是為了給好友出氣。
大概也是從這個事開始,很多隊都形成了默契,大比分領先(或者落後)會換下主力球員,一方面減少不必要的傷病或者打架,另一方面也是表達對對方的尊重(或者放棄比賽)。
安東尼形象受損
安東尼不只是被禁賽15場、損失了相應的薪水,對他影響更大的是形象受損。作為球隊老大,他為隊友出頭的舉動值得讚揚,但隨後給了科林斯面部一拳、造成事態升級,而且佔完便宜就後撤的舉動,讓他遭受了媒體們的口誅筆伐。
體育畫報作者馬蒂-布恩斯表示:「卡梅羅(安東尼)打了科林斯之後跑開的行為,會讓他成為全國上下、婦孺皆知的人物。」
美國西北航空公司那段時間甚至在機內雜誌上刊登了安東尼在此次事件中的照片,並配文「不想忍受他的這種行為」。
2006年12月19日,也就是這次鬥毆事件後的第三天,掘金通過交易換來艾弗森,「答案」可能也沒想到,換隊之後還得獨自挑大梁一段時間。
2007年11月17日,雙方球員們又一次碰面,掘金再次取得大勝,不過第四節,吃一塹、長一智的卡爾沒有忘記換下艾弗森、安東尼、坎比等主力。更巧合的是:雙方的兩名球員(巴爾克曼、和克雷扎)真的又在比賽中起了衝突,不過當值主裁判果斷給了巴爾克曼技術犯規,並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讓雙方球員回各自板凳席冷靜一會兒,掐斷了苗頭。
而在紐約出生、長大的安東尼也在2011年2月21日被交易到了尼克斯,在2017年9月離開前,把自己生涯最好時光的一部分,留在了這裡,也算是一種緣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