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9月份,一位大學新生在社交平臺吐槽——自己的生活費不夠花。
事情原委是這樣的: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生活費,但遭到了母親的斷然拒絕。母親只給了她2000元作為生活費,她自己心裡非常委屈,並且她認為:一個大學生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就不夠花。
此事經過報導之後,記者也去採訪了幾個大學的學生。根據記者走訪調查,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如今,又到了開學季,新生的生活費,您覺得多少合適呢?大學生們分別又是每個月多少錢生活費呢?
在小編看來,影響新生生活費的其實主要是來自幾個方面的考量:
大學所在城市大學生活的剛需必備大學生活的彈性需求父母的收入咱們下面就根據這4個方面來依次聊一聊,到底,大學生的生活費應該怎麼給。
1、大學所在城市
根據一項關於不同城市大學生生活費用的數據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生活費用最高的城市就是——北京。其次是,廣州,山西,臺灣,浙江,湖南……生活費用最低的城市是:甘肅、江西。
上海作為一線城市,在大學生生活費用方面反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1750元左右。反而是山西,以及內蒙和四川都已經超過2000元以上。
但是北京作為首都,大學生生活費穩居第一位。一般來說,城市越發達,對應的日常開銷確實會比較一般的城市更大一些。
此項費用暫定基本備用金:600元
2、大學生活的剛需必備
大學生活中的剛需必備開銷就是拋開學費之後,在大學校園裡生活必須要有的,比如說下面這些:
餐費、交通費、電話費等日常花銷購買衣服、日常用品(男孩剃鬚刀,女孩衛生巾)等購買書籍、學習用品等
像這些類似的日常生活剛需是必須要花費的。大學食堂的餐廳多數價格都比較實惠還衛生。像清華大學的食堂,一共有20個,隨便挑,5塊錢就能讓同學們吃到飽。
比如說,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的食堂也有好幾個,我們3年前曾經去浙大食堂吃過一次,4個大人3個小學生一共花了70塊錢。
當然這是在學校食堂吃飯,倘若在北京浙江等地的大學生不在食堂吃飯,那麼極有可能一頓飯花費上百元是很正常的。
越是好大學,學費和食堂餐費以及各項開支越便宜,而且還會在好大學內享受較好的教育;越是不那麼好的大學,學費貴,食堂餐還貴,各項費用開支都貴;所以呀,同學們,家長們,一個好學生,學習好,可以給家裡省好多錢,好多錢。
在吃喝用行等方面,如果每餐都在學校食堂吃,暫且估算為:800元
3、大學生活的彈性需求
除了受到所在城市物價和日常必備的生活剛需影響之外,大學生畢竟已經是成年人了,也需要做社交。
比如說:
談戀愛的日常開銷各項娛樂開支(看電影、漫展、自己愛好相關支出)和同學們一起去旅遊
這些開支,可大可小,完全是根據大學生本人來,沒有標準而言。
暫且估算為每月為500元;
4、父母的收入
拋開以上三點,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的收入、
像某網友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同學,父母都是工薪階層,月收入總共是6000元;平時給她大學生活費用是2000元;後來因為這位同學知道其他班級同學生活費是5000元之後,她非常生氣,給父母打電話要求父母也給自己5000元生活費。
對於這種情況來說,大學生應該是以體諒父母為基本原則。若是實在感覺生活費低,可以跟父母和老師協商後,找一些兼職工作,一方面是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能力。
其實,上大學後,最忌諱的就是跟同學們盲目攀比。同學之間家庭環境、教育環境、父母工作等等方方面面都有所不同,切勿要跟同學盲目攀比物質生活。而是應該把提升學習能力,專業知識和適應社會能力放在第一位。
所以綜合以上4點來看,在父母能夠提供每月生活費合理範疇之內,總計為600+800+500=1900元。
根據這個估算來看,其實跟上面聊過的記者調查數據的1500-2000元,是比較貼切的,這個費用檔次也是大學生們最普遍的生活費標準。
按此推算大學四年在校生活日常開銷費用,拋開暑假和寒假兩個月假期,4年合計費用是:2000元*10個月*4年=80000元。而且這個費用是保守估計的普遍大多數,有的少數會比該金額少;有的會比該金額多。
這樣一算,其實也不少了,畢竟這些費用中不包含學費,只是在校生活各項開支費用。
那麼,您是父母的話給上大學的孩子的生活費是多少?您是大學生的話,每月生活費是多少?
關注我@Tina育兒,每天分享有趣好玩的育兒教育故事。
查閱更多近期熱文:
寶媽工資3千卻花4千請保姆,還跟閨蜜「炫耀」,是心酸還是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