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傳說中的J媽,江湖人稱鋼琴🎹張老師。建立公眾號以後,J爸一直誠(ruan)意(mo)邀(ying)請(pao)我寫一寫鋼琴教學的經驗分享。碰巧,近期我在一個青少年鋼琴比賽中曾跟參賽琴童家長們交流了一些關於少兒鋼琴啟蒙教育的心得體會,剛好也可以借這個平臺與各位雞友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和看法。
在準備本文期間,碰巧廣東省教育廳印發了《廣東省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J媽敏感的留意到《計劃》中有一個關於音樂教育的新改革方向:
「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科,將藝術素質評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範疇,考試成績和評價結果,要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
雖然《計劃》中未公布音樂納入中考、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科的具體實施細則,但已經再次證明了音樂在中小教育的重要地位。對此,J媽完全不覺得驚訝。從事音樂教育十幾年裡,J媽親眼見證了音樂從一門課外興趣學科,慢慢演變成一門考試必修科目。音樂教育的對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作用也越來越得到家長和政府教育部門的認可。
對於音樂教育,大部分孩子選擇從學習一種樂器開始。而眾多樂器之中,又以鋼琴最受家長及孩子的歡迎,這是為什麼呢?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鋼琴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樂器。鋼琴的音域非常寬廣,而且可以同時演奏兩個或兩個以上多聲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除鋼琴以外的樂器能像他一樣,一個人就能演奏出一個樂隊的效果。
同時,對於音樂基礎教育而言,鋼琴作為鍵盤樂器,幾乎是最直觀且最容易入門的一種樂器了。鋼琴能夠讓孩子對五線譜形成一一對應的直觀、形象的理解。學習樂器之餘,同時也達到了學習樂理知識和培養樂感的雙重目的。
另外,學習鋼琴還可以鍛鍊大腦及協調能力,演奏鋼琴是雙手需要同時演奏不同聲部,雙手之間的配合誤差不能超過幾十分之一秒,同時還需要配合腳部的踏板動作。由此可見,鋼琴練習還可以充分的開發大腦的思維能力及人體四肢的協調能力。
關於少兒鋼琴啟蒙,很多家長都可能會存在一些的疑問和誤解,J媽以下將針對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進行講解。
根據J媽的經驗,一般4到6歲是孩子開始學習鋼琴是黃金年齡段。J媽也在4歲半的時候對Janice開始進行鋼琴的啟蒙學習。當然,並不是說6歲以後就不適合學習鋼琴,只是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開始學習鋼琴有著眾多的好處。
首先,4歲之前的孩子專注力均暫時無法滿足鋼琴學習的要求。鋼琴學習對孩子專注力的要求較高,不滿4歲的孩子一般較難做到15分鐘內穩定的坐著學習。
其次,4歲以下的孩子,手指力量及手指對精細動作的掌控程度還無法滿足彈奏鋼琴的要求,難以正確的姿勢按下琴鍵。同時,業內也存在這樣一種說法「鋼琴演奏是童子功」,如果過了6歲才開始學琴,就可能錯過了建立孩子手指機能的黃金時期,當孩子的手指骨骼和肌肉生長相對固定以後,手指便失去了一定的可塑性。
第三,不到4歲的孩子,心智還不夠成熟,大腦的發育也不夠完善,未必能很好的理解老師教授的樂理知識和彈奏技巧。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無論學習任何學科或知識,其最終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考試。但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度,人們卻習慣性的唯考試論、唯成績論,這樣的氛圍容易讓孩子錯誤的將學習等同於考試。
鋼琴演奏本來是一種純粹的音樂表現形式,而音樂本身並不能通過等級或分數去衡量。J媽個人建議家長應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過分強調考級的重要性,否則可能會產生本末倒置的結果。
J媽見過不少的真實案例,許多琴童為了短時間內通過考級,放棄基本功的聯練習,只專注於苦練考級範圍內的曲目。這樣的學習模式很可能使孩子成為考試的工具一旦脫離了考級曲目,便如同被廢了武功,彈其他曲子就錯漏百出。
J媽見過一些考過七級、八級的孩子,面對考級以外的曲目馬上原形畢露,居然連拍子也會打錯,表現猶如車禍現場。作為老師,J媽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就像給嬰兒餵飯一樣,讓老師手把手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地指導,還不如幫助孩子扎紮實實的把基本功練好,放棄為考級而進行的突擊式教學。否則花了大把的時間準備考級,實際上學到的卻只是應試技巧。
當然,我們也並不能全盤否定考級的作用。J媽認為考級最主要的作用是讓琴童檢驗自己鋼琴演奏的真實水平。填鴨式的教學體現的僅僅是孩子的「應試能力」,而非真實演奏能力。J媽更提倡讓孩子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在考級過程中相對獨立地、細緻的演繹一首真正屬於自己的曲子。考級更多是給孩子一個認定自身實力的客觀標準,以便後續更有針對性的磨練技術。
國內考級制度:我國的鋼琴業餘考級主要分為兩大類:音樂家協會考級、音樂學院考級。音樂家協會考級包括:中國音樂家協會全國鋼琴演奏考級,以及全國各地音樂家協會的考級。音樂學院鋼琴考級是由國內幾所知名音樂學院所設立的,較為知名的包括:「中央音樂學院海內外鋼琴考級」、「中國音樂學院鋼琴考級」等。我們鋼琴業餘考試級別一般分為十級(中央音樂學院海內外鋼琴考級最高級別為九級)。每級考試內容均分為:基本練習(音階等)、演奏(練習曲、復調樂曲、中外樂曲)。(中央音樂學院考級還需要考察「音樂基礎」。)
國外考級制度:國外的考級制度中主要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考級(ABRSM,簡稱:英皇考級),創建於1889年,是全世界第一個音樂等級考試,也是目前國際上最認可、最權威、覆蓋最廣的考試之一。英皇考級共分為八級,的每一級考試內容都包括音階、視奏、聽力、演奏。
英皇考級與國內考級制度相比,考試制度更加規範、考察的內容也更加全面,除了國內考級需要考察的音階和演奏以外,還需要對考生的視奏及聽力能力進行評定,相對更注重考生的綜合音樂素質的發展。另外,英皇考級平均每兩年更新一次考級教材,更注重教材內容與時俱進。相比之下,國內考級的教材已經多年不進行更新。當然,英皇考級也存在考試成本偏高,考點偏高,所需考級準備時間偏長等問題。
J媽覺得選擇哪一個制度進行考級本身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這更取決於琴童本身學習鋼琴的出發點。如果更注重於綜合音樂素質的培養、或全面提升鋼琴演奏水平,J媽建議可以參考英皇考級的要求作為鋼琴學習的路線。如果是希望在短期內出成績,把鋼琴考級作為孩子升學的加分項,國內考級制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的鋼琴培訓機構多如牛毛,很多家長為孩子挑選機構或老師的時候都感覺眼花繚亂,不知道應該如何挑選,或者應通過什麼標準為自己的孩子挑選一位合適的鋼琴老師。J媽建議可以參考以下維度:
(1)家長可以通過詢問老師的專業背景、畢業學校、所學專業等情況,對老師的專業能力進行初步的了解。目前,國內排名靠前的音樂專業院校包括: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校、武漢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等(排名不分先後)。基本上,從這些專業音樂院校畢業的老師均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及教學能力。另外,同樣是畢業於專業音樂院校,畢業於不同專業的老師的鋼琴能力及水平也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按專業進行優先排序的話,鋼琴演奏專業>音樂教育專業>其他專業的鋼琴方向。
(2)老師的教學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可能通過試課現場進行判斷。家長可以通過試課,從旁觀察老師的教學方式。鋼琴學習是一個漫長且枯燥的過程,如果老師經驗豐富且善於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教導,將大大提升教學質量。另外,家長也可以留意孩子在試課過程中的表現,如果孩子能長時間保持專注且比較快速明白老師教授的內容,起碼證明老師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3)一般情況下,細心的鋼琴老師試課後可能會主動與家長進行交流,一方面反饋孩子在試課過程中的表現,另一方面介紹自己的教學理念。若老師不主動介紹,家長也可以嘗試主動了解老師的教學要求及理念,例如:家長應該如何配合老師教學,使用什麼教材。通過交流,家長可選擇教學理念、培養目標與自身要求比較接近的老師。
在鋼琴啟蒙初期,許多家長可能會存在的一個顧慮,不確定孩子是否適合學鋼琴,也無法估計孩子可以堅持學習多久。由於鋼琴價格普遍都比較昂貴,所以在是否應該為孩子購買鋼琴的問題可能會比較猶豫。
在啟蒙初期孩子還處於鋼琴學習的入門階段。在該階段主要是進行音理基礎知識的教學,對於演奏技巧涉及的還不算多。所以,J媽認為在該階段可以先通過租琴作為過渡的折中方案。但長遠來看,出於演奏的練習需求,家中配備鋼琴還是十分必要的。
這時候也可能有家長會問,既然要買琴,能否以電子琴或電鋼琴代替鋼琴?
答案是否定的。電子琴、電鋼琴雖然與鋼琴一樣屬於鍵盤樂器。但從技術層面來說,電子琴、電鋼琴與鋼琴相比,存在以下差異。
(1)琴鍵重量:最直觀的差異在於琴鍵的重量,也就是俗稱的手感。鋼琴的發聲原理是手指敲擊琴鍵,琴鍵受到敲擊後帶動鋼琴內部的擊弦錘,擊弦錘撞擊鋼絲,鋼絲受到震動後發聲。由於以上的發聲原理,鋼琴琴鍵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演奏時需要一定的力度敲擊琴鍵才能使鋼琴發聲。
這個看似簡單的敲擊琴鍵動作對鋼琴演奏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這個動作也是鋼琴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相比鋼琴琴鍵,電子琴的鍵盤的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如果習慣彈電子琴以後再轉彈鋼琴,孩子將會十分不適應,主要體現在手指力度的運用上。J媽曾經見過有的孩子彈電子琴入門,轉鋼琴後,由於手指力度習慣的原因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重新適應鋼琴琴鍵,甚至也有的選擇放棄鋼琴學習。
相比而言,雖然電鋼琴琴鍵的重量會更加接近真實鋼琴。但其琴鍵的「仿真感」是通過人為加重實現的,始終與鋼琴的真實手感存在一定差異,在日後轉真鋼琴進行學習的時候,同樣也會需要經歷一段或長或短的適應期。
(2)手指對音色的控制感:除了琴鍵重量以外,電子琴和電鋼琴也無法給孩子帶來手指對於音色的控制感,更無法通過電子琴和電鋼琴練習這個控制技巧。根據鋼琴的發聲原理,琴童在每一次手指下鍵之後,琴鍵對手指都會有一個感覺反饋。通過不斷練習的體會和老師的教導,孩子自然慢慢能掌握這種通過手指控制音色的技巧。
鋼琴可以演奏出千變萬化的層次,其奇妙之處也在於只需稍稍改變發力方式和力度,都會產生不同的音色。但電子琴和電鋼琴發出的鋼琴音色都是預錄好的聲音,完全達不到對手指的觸鍵進行敏感及準確的反饋的要求。
綜上所述,使用真實鋼琴進行學習和練習非常重要,無論是電子琴還是電鋼琴均無法代替其作用。打個不太貼切的比喻,一個孩子使用模擬方向盤在賽車遊戲中玩得所向披靡,但這並不能代表他也能熟練的駕駛真實的汽車。
與學習英語類似,很多家長可能存在這樣得錯覺:只需為孩子尋找一位好的鋼琴老師就行。但實際上正如J爸經常嘮叨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笨娃,只有不用心的爸媽」,每一個出色鋼琴演奏者背後其實都凝聚了其父母的辛苦付出。
老師在鋼琴學習中,只是充當一個引路人和指導者的角色,為琴童搭建一個適合的學習框架,指引正確的學習路徑。但除了老師的指導,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鋼琴演奏者還需持之以恆的大量練習。J媽5歲開始學鋼琴,也是從琴童一路成長而來,親身經歷過日復一日的枯燥練習,支撐我一路走過來的,除了自身對鋼琴演奏的熱愛,還有父母在學琴路上陪伴與鞭策。鋼琴學習除了上課,更多是漫長而枯燥的練習,這時候的從旁陪伴和鼓勵的角色尤為重要,能勝任這個角色的往往只有父母,而非老師。
坊間曾經流傳著許多關於鋼琴王子郎朗的成才的故事,傳說郎朗的父親對他要求非常高,無論嚴寒酷暑都要練琴,而有一次一位脾氣不太好的老師不打算教他了,郎朗爸爸竟然發瘋似的逼著他吃藥自殺,不吃藥就去跳樓,只是為了逼著他去練琴。我們無法判斷這些傳聞的真假,更不鼓勵使用過激的方式教育孩子。但J媽親眼目睹過很多琴童父母花費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上課、練習都無怨無悔,甚至為了更好的指導孩子學習,自己報讀各種鋼琴大師班,久而久之自己都變成了了半個鋼琴演奏專家。
借用J爸的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您的辛苦付出,未來必將體現在孩子的鋼琴演奏水平上。
J媽專業背景介紹:高中就讀於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後考入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取得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鋼琴系研究生的全額獎學金,具有十年以上的少兒鋼琴教學的經驗。現任全球傑出華人藝術家協會教師會員,清韻雅聚鋼琴教學總監,香港鋼琴協會教師會員,曾擔任多個少兒國際鋼琴比賽的專業評委,並獲得多項比賽的傑出教學導師獎。
編輯J爸後記:由於本文篇幅有限,J媽只能選擇一些鋼琴啟蒙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J爸已經成功邀請J媽定期以專題的形式為各位雞友介紹鋼琴教學上的一些注意事項和技巧,為各位琴童及琴童父母在學習鋼琴的道路上提供一些幫助。
另外,為了方便與大家交流鋼琴啟蒙方面的問題,J媽建立了一個【J媽鋼琴教室】微信群,感興趣的雞友可以掃描以下二維碼進群交流討論,謝謝!
如果覺得本期的文章內容對您有幫助,記得點擊右下角的「在看」哦!ღ( ´・ᴗ・` )
文 | J媽Carrie
編輯 | J爸Cardo
來源 | 微信公眾號「J爸的雞娃日記」
ID:DadJDiary
作為愛打雞血的虎爸,英語啟蒙我這樣做
少兒英語啟蒙機構挑選全攻略:六大主流英語培訓機構橫向測評(上)
少兒英語啟蒙機構挑選全攻略:六大主流英語培訓機構橫向測評(下)
【J爸研討會】揭秘 「神奇」 的自然拼讀
你想要的英語聽力啟蒙經驗分享都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