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平穩性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2021-01-08 CSDN技術社區

一、平穩序列建模步驟

假如某個觀察值序列通過序列預處理可以判定為平穩非白噪聲序列,就可以利用ARMA模型對該序列進行建模。建模的基本步驟如下:

(1)求出該觀察值序列的樣本自相關係數(ACF)和樣本偏自相關係數(PACF)的值。

(2)根據樣本自相關係數和偏自相關係數的性質,選擇適當的ARMA(p,q)模型進行擬合。

(3)估計模型中位置參數的值。

(4)檢驗模型的有效性。如果模型不通過檢驗,轉向步驟(2),重新選擇模型再擬合。

(5)模型優化。如果擬合模型通過檢驗,仍然轉向不走(2),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建立多個擬合模型,從所有通過檢驗的擬合模型中選擇最優模型。

(6)利用擬合模型,預測序列的將來走勢。

二、代碼實現

1、繪製時序圖,查看數據的大概分布

trainSeting.head()

Out[36]:

date

2017-10-01 126.4

2017-10-02 82.4

2017-10-03 78.1

2017-10-04 51.1

2017-10-05 90.9

Name: sales, dtype: float64

plt.plot(trainSeting)

2、平穩性檢驗

'''進行ADF檢驗

adf_test的返回值

Test statistic:代表檢驗統計量

p-value:代表p值檢驗的概率

Lags used:使用的滯後k,autolag=AIC時會自動選擇滯後

Number of Observations Used:樣本數量

Critical Value(5%) : 顯著性水平為5%的臨界值。

(1)假設是存在單位根,即不平穩;

(2)顯著性水平,1%:嚴格拒絕原假設;5%:拒絕原假設,10%類推。

(3)看P值和顯著性水平a的大小,p值越小,小於顯著性水平的話,就拒絕原假設,認為序列是平穩的;大於的話,不能拒絕,認為是不平穩的

(4)看檢驗統計量和臨界值,檢驗統計量小於臨界值的話,就拒絕原假設,認為序列是平穩的;大於的話,不能拒絕,認為是不平穩的

'''

#滾動統計

def rolling_statistics(timeseries):

#Determing rolling statistics

rolmean = pd.rolling_mean(timeseries, window=12)

rolstd = pd.rolling_std(timeseries, window=12)

#Plot rolling statistics:

orig = plt.plot(timeseries, color='blue',label='Original')

mean = plt.plot(rolmean, color='red', label='Rolling Mean')

std = plt.plot(rolstd, color='black', label = 'Rolling Std')

plt.legend(loc='best')

plt.title('Rolling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plt.show(block=False)

##ADF檢驗

from statsmodels.tsa.stattools import adfuller

def adf_test(timeseries):

rolling_statistics(timeseries)#繪圖

print ('Results of Augment Dickey-Fuller Test:')

dftest = adfuller(timeseries, autolag='AIC')

dfoutput = pd.Series(dftest[0:4], index=['Test Statistic','p-value','#Lags Used','Number of Observations Used'])

for key,value in dftest[4].items():

dfoutput['Critical Value (%s)'%key] = value #增加後面的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

print (dfoutput)

adf_test(trainSeting) #從結果中可以看到p值為0.1097>0.1,不能拒絕H0,認為該序列不是平穩序列

返回結果如下

Results of Augment Dickey-Fuller Test:

Test Statistic -5.718539e+00

p-value 7.028398e-07

#Lags Used 0.000000e+00

Number of Observations Used 6.200000e+01

Critical Value (1%) -3.540523e+00

Critical Value (5%) -2.909427e+00

Critical Value (10%) -2.592314e+00

dtype: float64

通過上面可以看到,p值小於0.05,可以認為該序列為平穩時間序列。

3、白噪聲檢驗

'''acorr_ljungbox(x, lags=None, boxpierce=False)函數檢驗無自相關

lags為延遲期數,如果為整數,則是包含在內的延遲期數,如果是一個列表或數組,那麼所有時滯都包含在列表中最大的時滯中

boxpierce為True時表示除開返回LB統計量還會返回Box和Pierce的Q統計量

返回值:

lbvalue:測試的統計量

pvalue:基於卡方分布的p統計量

bpvalue:((optionsal), float or array) – test statistic for Box-Pierce test

bppvalue:((optional), float or array) – p-value based for Box-Pierce test on chi-square distribution

'''

from statsmodels.stats.diagnostic import acorr_ljungbox

def test_stochastic(ts,lag):

p_value = acorr_ljungbox(ts, lags=lag) #lags可自定義

return p_value

test_stochastic(trainSeting,[6,12])

Out[62]: (array([13.28395274, 14.89281684]), array([0.03874194, 0.24735042]))

從上面的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到,延遲6階的p值為0.03<0.05,因此可以拒絕原假設,認為該序列不是白噪聲序列。

4、確定ARMA的階數

(1)利用自相關圖和偏自相關圖

####自相關圖ACF和偏相關圖PACF

import statsmodels.api as sm

def acf_pacf_plot(ts_log_diff):

sm.graphics.tsa.plot_acf(ts_log_diff,lags=40) #ARIMA,q

sm.graphics.tsa.plot_pacf(ts_log_diff,lags=40) #ARIMA,p

acf_pacf_plot(trainSeting) #查看數據的自相關圖和偏自相關圖

(2)藉助AIC、BIC統計量自動確定

##藉助AIC、BIC統計量自動確定

from statsmodels.tsa.arima_model import ARMA

def proper_model(data_ts, maxLag):

init_bic = float("inf")

init_p = 0

init_q = 0

init_properModel = None

for p in np.arange(maxLag):

for q in np.arange(maxLag):

model = ARMA(data_ts, order=(p, q))

try:

results_ARMA = model.fit(disp=-1, method='css')

except:

continue

bic = results_ARMA.bic

if bic < init_bic:

init_p = p

init_q = q

init_properModel = results_ARMA

init_bic = bic

return init_bic, init_p, init_q, init_properModel

proper_model(trainSeting,40)

#在statsmodels包裡還有更直接的函數:

import statsmodels.tsa.stattools as st

order = st.arma_order_select_ic(ts_log_diff2,max_ar=5,max_ma=5,ic=['aic', 'bic', 'hqic'])

order.bic_min_order

'''

我們常用的是AIC準則,AIC鼓勵數據擬合的優良性但是儘量避免出現過度擬合(Overfitting)的情況。所以優先考慮的模型應是AIC值最小的那一個模型。

為了控制計算量,我們限制AR最大階不超過5,MA最大階不超過5。 但是這樣帶來的壞處是可能為局部最優。

timeseries是待輸入的時間序列,是pandas.Series類型,max_ar、max_ma是p、q值的最大備選值。

order.bic_min_order返回以BIC準則確定的階數,是一個tuple類型

返回值如下:

order.bic_min_order

Out[13]: (1, 0)

5、建模

從上述結果中可以看到,可以選擇AR(1)模型

################################模型######################################

# AR模型,q=0

#RSS是殘差平方和

# disp為-1代表不輸出收斂過程的信息,True代表輸出

from statsmodels.tsa.arima_model import ARIMA

model = ARIMA(trainSeting,order=(1,0,0)) #第二個參數代表使用了二階差分

results_AR = model.fit(disp=-1)

plt.plot(trainSeting)

plt.plot(results_AR.fittedvalues, color='red') #紅色線代表預測值

plt.title('RSS:%.4f' % sum((results_AR.fittedvalues-trainSeting)**2))#殘差平方和

6、預測未來走勢

############################預測未來走勢##########################################

# forecast方法會自動進行差分還原,當然僅限於支持的1階和2階差分

forecast_n = 12 #預測未來12個天走勢

forecast_AR = results_AR.forecast(forecast_n)

forecast_AR = forecast_AR[0]

print (forecast_AR)

print (forecast_ARIMA_log)

[90.49452199 84.05407353 81.92752342 81.22536496 80.99352161 80.91697003

80.89169372 80.88334782 80.88059211 80.87968222 80.87938178 80.87928258]

##將預測的數據和原來的數據繪製在一起,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我們需要增加數據索引,使用開源庫arrow:

import arrow

def get_date_range(start, limit, level='day',format='YYYY-MM-DD'):

start = arrow.get(start, format)

result=(list(map(lambda dt: dt.format(format) , arrow.Arrow.range(level, start,limit=limit))))

dateparse2 = lambda dates:pd.datetime.strptime(dates,'%Y-%m-%d')

return map(dateparse2, result)

# 預測從2017-12-03開始,也就是我們訓練數據最後一個數據的後一個日期

new_index = get_date_range('2017-12-03', forecast_n)

forecast_ARIMA_log = pd.Series(forecast_AR, copy=True, index=new_index)

print (forecast_ARIMA_log.head())

##繪圖如下

plt.plot(trainSeting,label='Original',color='blue')

plt.plot(forecast_ARIMA_log, label='Forcast',color='red')

plt.legend(loc='best')

plt.title('forecast')

以上這篇利用python實現平穩時間序列的建模方式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焦點

  • arma python 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4)檢驗模型的有效性。如果模型不通過檢驗,轉向步驟(2),重新選擇模型再擬合。(5)模型優化。如果擬合模型通過檢驗,仍然轉向不走(2),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建立多個擬合模型,從所有通過檢驗的擬合模型中選擇最優模型。(6)利用擬合模型,預測序列的將來走勢。
  • python 預測股票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本節從VAR模型的平穩性檢驗出發,依次完成VAR模型的定階及建模預測,最終通過分析驗證集上的準確率來評估預測效果。1、平穩性檢驗只有平穩的時間序列才能夠直接建立VAR模型,因此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首先要對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
  • adf檢驗模型 - CSDN
    ADF檢驗在使用很多時間序列模型的時候,如 ARMA、ARIMA,都會要求時間序列是平穩的,所以一般在研究一段時間序列的時候,第一步都需要進行平穩性檢驗,除了用肉眼檢測的方法,另外比較常用的嚴格的統計檢驗方法就是ADF檢驗,也叫做單位根檢驗
  • 的方法 線性回歸方程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因此,對相關程度進行檢驗也是重要的,相關程度的檢驗方法主要有三種:相關係數的檢驗回歸方程的檢驗回歸係數的檢驗相關係數的檢驗變差關係先來一張圖:如上圖所示:當給定X0時,Y的實際值與均值的差值就是Y值隨X值的全部變化,稱之為總變差。
  • 參數檢驗 - CSDN
    一、參數檢驗1、基本思想4、檢驗的p值在一個假設檢驗問題中, 拒絕原假設H0的最小顯著性水平稱為檢驗的p值. 二、非參數的假設檢驗參數假設檢驗是在假設總體分布已知的情況下進行的.但在實際生活中,那種對總體的分布的假定並不是能隨便作出的
  • mnist tensorflow 預測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for updating:Please use alternatives such as official/mnist/dataset.py from tensorflow/models.WARNING:tensorflow:From /home/cnu105/anaconda3/lib/python3.6/site-packages/tensorflow/contrib/learn/python
  • eviews線性回歸模型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最小二乘估計的原理、t檢驗、F檢驗、擬合優度R方值。從以上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擬合優度很高,整體效果的F檢驗通過。但很明顯,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模型中的各參數均不通過檢驗,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也只有X2的係數通過檢驗。故認為解析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
  • r語言一元回歸模型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因變量通常是指實際問題中所關心的指標,用Y表示。而自變量是影響因變量取值的一個變量,用X表示,如果有多個自變量則表示為X1, X2, …, Xn。回歸分析研究的主要步驟:確定因變量Y 與 自變量X1, X2, …, Xn 之間的定量關係表達式,即回歸方程。
  • android啟動頁設計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blog.csdn.net/wangjihuanghun/article/details/63255144啟動頁幾乎成為了每個app的標配,有些商家在啟動頁中增加了開屏廣告以此帶來更多的收入。
  • 5個無聊Python程序,用Python整蠱你的朋友們吧
    來源:https://dream.blog.csdn.net/Python 能做很多無聊,但有意思的事情,例如接下來的一些案例
  • 利用python免殺cs shellcode
    我決定暫時拋開金錢至上的價值體系,以一個Fucking loser的身份去尋找人生中的三大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做什麼。褪去了網際網路行業的爾虞我詐,輕浮縹緲。在這個鋪天蓋地的泛娛樂時代,我決定去看看大海,去感受下海水的味道,沒錯,它確實是鹹的。當沙灘上的沙子鋪滿全身的那一刻,我,擁有了幾分鐘童年。在途中,偶遇了黃河,沒錯,它確實很黃,並且波濤洶湧。
  • 有現狀 需求分析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應屆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2.熟悉常用算法和數據結構,熟悉OPENMP等多線程編程技術2.能夠熟練使用Oracle、MySQL、Mongodb等常用的資料庫,對其框架設計及其原理有一定了解2.精通linux平臺下的C/C++編程,熟練使用shell腳本語言,了解python
  • 騰訊大佬的 Python 編碼規範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天元浪子」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xufive/article/details/84957425python 文件的組成#!/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通常這裡是關於本文檔的說明(docstring),須以半角的句號、 問號或驚嘆號結尾!
  • python發送http請求 - CSDN
    [代碼]GET 方法import httplib#-----------------------------conn = httplib.HTTPConnection("www.python.org")conn.request("GET", "/index.html")r1 = conn.getresponse
  • windows10卡啟動修復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在Windows 10上,安全模式允許加載一組基本功能和通用設備驅動程序,足以解決常見的軟體和硬體問題。例如,當計算機無法正常啟動、網絡連接問題以及應用程式或Windows Update無法下載更新時,可以使用安全模式對其進行故障排除。
  • 雲存儲 北京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據王耀介紹,目前百度雲存儲產品體系主要是塊存儲和對象存儲,前者除了SSD,還提供普通雲硬碟和高性能CDS;在對象存儲方面,針對數據遷移成本問題,百度雲專門開發了一種存儲網關,客戶通過雲伺服器和網關訪問對象存儲,能大幅降低使用成本。據悉,該產品將在2017年第一季度正式發布。以下為王耀發言實錄:大家好。
  • 識別當前session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Cookie & Session由於HTTP協議的無狀態性,每次連接結束後HTTP連接都會自動斷開,因此每一個來自客戶端瀏覽器的請求都是獨立的。由於無法保存用戶的訪問狀態,後端服務無法判斷當前請求和之後的請求是不是來自同一個用戶。對於靜態網站而言這並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動態Web應用,無法識別用戶身份並保持用戶狀態則時致命的,因為根本無法提供服務。
  • Python將QQ聊天記錄生成詞雲
    來源:https://blog.csdn.net/j1231230
  • 雲存儲市場趨勢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任何一項模式或技術試圖解決所有的問題都是不現實的,這對雲計算和雲存儲亦適用,因為現實世界的需求太過複雜。雲計算的烏託邦是:像使用電力一樣來使用雲計算,這是極度理想的狀態。網格計算當初也是這個理想,可惜未能實現而淡出人們視野。與網格計算不同,雲計算得到了商業界的普遍支持,它有可能更加接近於這種理想狀態。經歷了計算為中心、網絡為中心,計算進入了以數據為中心的時代。
  • ipad版office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微軟還聰明地處理了彈出菜單,當鍵盤出現時,彈出菜單就會自動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