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溫州人的記憶,原溫州大酒店樓頂廣告牌順利拆除

2021-01-11 浙江日報

溫州市區公園路改造建設正迅速推進。8月29日中午,重近5噸的原溫州大酒店樓頂廣告牌被順利拆除。至此,這個被民間稱為上世紀溫州十大地標之一的老牌飯店,正式向新時代「脫帽致敬」。

老溫州人都津津樂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民廣場、老工人文化宮、市人民大會堂、解放電影院、新中國電影院、小南門碼頭、老南站、溫州大酒店、東甌大廈(十三層)、人民路被稱為「溫州十大地標」。30多年過去了,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這些老地標也逐漸改頭換面或消失。

8月29日下午,記者從公園路出發,逐一尋訪當年「十大地標」的今日模樣。

溫州大酒店位於市區公園路,其前身是1955年創辦的溫州旅館。1992年改名為溫州大酒店,2012年,這家承載了不少「老溫州」記憶的老牌飯店悄然關門。根據正在進行中的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方案,溫州大酒店附近區域將被打造成「開元問禪」「城隍曲韻」等景點,與公園路其他正在改建打造的景點一起組成「公園路十景」,成為具有古城「東廟」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

與溫州大酒店相鄰的另外兩個老地標是原市人民大會堂和市工人文化宮,1987年刊發的《溫州鹿城區地名志》曾對人民大會堂有過這樣一段記載,「原溫州市人民大會堂位於五馬街道的府學巷,總面積4615平方米。大會堂為清代學府的一部分,新中國成立前,為國民黨永嘉縣黨部駐地。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政府接收。1951年改建成磚木結構的溫州市人民大會堂。主體建築為禮堂,處在大院中央,面積為2162平方米。四面林蔭夾道,可停放多輛汽車。禮堂大廳上下二層,共有座位1474個,舞臺寬敞,可供大型劇團演出和放映電影,也可為大、中型會議服務……1984年後,先後又建成招待所和餐廳、會議室。」家住謝池巷的市民杜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小愛集郵,工人文化宮離家近,裡面有郵票市場,是他小時候去得最多的地方,文化宮裡還有溫州最早的舞廳,經常聽到「蹦恰恰」的音樂聲,裡面還有當年特別流行的桌球、溫州最早的電玩室、各種培訓班,是那個年代的文化聚集地。2013年老工人文化宮被拆除,翌年,緊挨著的原市人民大會堂開拆,該地塊變成為公園路改造的重要節點「名城廣場」。除了引進各類現代休閒商業項目,「名城廣場」南廣場上將建設「泮橋」「泮池」「欞星門」等文廟代表性建築物,西樓二、三層將設有「溫州府學文廟展示館」,喚起此為「孔廟」原址的歷史記憶,重現「公園路十景」之一的「府學儒風」。

市區人民路最早是古城的南城牆,1949年後被改造成公路,車行道寬約七八米,1990年拓寬為12米。始於1988年3月的人民路改建工程首次嘗試宏觀控制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運行機制,成為當時國內舊城改建少有的樣板,整條人民路改造,投資12億元,沒有花國家一分錢,民間戲稱是「政府一毛不拔,事業興旺發達」。改建後拓寬至36米的人民路,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侷促了,但在當年,它是當之無愧的地標,兩邊多是高檔服裝品牌店,到人民路逛街購物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從人民路南站天橋拐到飛霞路今日電腦市場的西邊,就是「十大地標」之「老南站」,曾幾何時,溫州人一提起客運,就自然會想到南站。作為溫州最早的客貨運中心,它曾經聚集南北客商,見證了溫州專業市場的發達。1998年12月溫州汽車新南站建成開通,老南站客運業務全部搬至新南站。南站從此就成了口頭上的地名,專指南站天橋附近一帶,原址如今成為高端住宅小區乾順國際豪庭,小區樓下是時尚的美容美髮養生SPA店、眼鏡店、婚紗店等,沿店是整潔的小廣場,比起當年老南站緊臨飛霞路的逼仄,這裡交通大大改善,環境也美觀多了。

沿著人民路向西,很快就到了新中國影都,寬大的戶外顯示屏上正在播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預告片。這裡基本變化不大,主要是外牆多次美化,名稱也從最初的新中國劇院,到後來的新中國電影院,現在的新中國影都。市民楊先生說,「新中國」樓下的肯德基是最早進駐溫州的肯德基,剛開業的時候,隊伍排到門外,還有年輕人在店裡舉行婚禮。

新中國影都下一個紅綠燈口的城開天橋邊,就是曾經熱鬧非凡的小南門碼頭。當年河面舟楫穿梭、河邊店鋪密布、人行如蟻的場景早已沒有,沿河護欄上的船錨造型小品讓人莫名有些傷感。正在河邊納涼的王老先生今年80歲,家住河邊湖濱東樓住宅區。他說自己在小南門碼頭住了40多年,現在住的樓就建在以前的碼頭上。當年這裡是溫州內河水上交通樞紐,市民往狀元毛竹嶺、瑞安南門、甌海三溪(指瞿溪、郭溪、巨溪),都從這裡上船。每天一大早,販夫脖子掛著裝小吃的竹簍、木箱,沿碼頭一路叫賣,最美的鄉愁不過就是這些活生生的市井生活。上世紀90年代之後,溫州的公路交通逐漸發展完善,溫瑞內河客運漸漸萎縮,小南門碼頭漸漸變得安靜,幾經改造,2013年溫州水上巴士開通,起點站就設在小南門碼頭。

人民路繼續往西,右拐至信河街的松臺山下,就是當年的解放電影院舊址了。它的前身是溫州第一座專業電影院——光華電影院,1951年,該電影院由溫州軍分區收購,更名為解放電影院。1967年燒毀。1975年,解放電影院在松臺山麓易地復建,改名為解放影劇院。楊先生和愛人當年戀愛時,就常到這個電影院看電影。1999年9月,松臺山建造廣場,解放影劇院實施爆破拆除,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如今,這裡是寬闊的廣場、蔥蔥的綠地,依然可以戀愛、休閒。

從信河街經廣場路,就到達人民廣場了。人民廣場始於1949年溫州解放,雖然這裡現在是一個大停車場。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是溫州商品經濟的一個展臺,各種各樣的展覽會、展銷會、博覽會都在這裡舉行,尤其是國慶展銷、春節展銷,都是市民必去的。直到後來溫州體育館慢慢承擔了展覽職能,2005年人民廣場被拆除。

鼎鼎大名的東甌大廈建成於1985年,位於市區望江路安瀾碼頭對面,溫州人習慣叫它「十三層」。當年,它以53米、13層的高度,遙遙把沿江其他平房甩在後頭,成為名副其實的溫州第一高樓,也是當時的浙江第一高樓。東甌大廈不僅成為渡船及客輪的航標和燈塔,也是溫州的一個形象窗口,是許多第一次踏上溫州土地的外鄉人必然要「瞻仰」的「景點」建築。當時流傳著這樣的笑話,說不少農村來的群眾因為頭戴草帽,在仰頭看東甌大廈時,帽子都會掉下來,所以看東甌大廈,一定要按住帽子。如今,東甌大廈變身海悅名邸大酒店、海悅名邸私房菜,雖然旁邊有更高樓安瀾大廈、海壇山莊等,它依然有一種卓爾不群的氣質,足見當年設計者和建造者的氣魄和格局。

(原標題《原溫州大酒店樓頂廣告牌順利拆除!這些曾經的十大地標,有你的記憶嗎》,編輯 張銀燕)

相關焦點

  • 合肥安高廣場寫字樓樓頂「大智慧廣告牌」開始被拆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合肥蜀山區城管局獲悉,該區正開展違規大型戶外廣告牌整治行動。其中,位於望江西路與合作化南路交口安高廣場寫字樓樓頂的大智慧合肥分公司的一個約150平方米的廣告牌,將在一周內被全部拆除。
  • 溫州人的廣式早茶11點開場_廣式 早茶 溫州_財經_溫商網
    中午去維多利亞吃早茶如何」,「周末起得好早,在美樂吃個早茶」,「早午茶去一品嘉,還是過江去鉑爾曼呢」……最近,溫州的年輕人越來越青睞上酒店吃廣式早茶,但跟廣州人吃早茶的方式不同的是,大多數溫州人直接把廣式早茶當成了午餐,而且還吃出了溫州味,比如溫州人偏愛蝦餃的同時,愛吃份炒粉幹而不是炒牛河,連「酸菜釘螺」也上了早茶的菜單。
  • 東莞塘廈拆除鬧市中心4塊「巨無霸」廣告牌
    在我們日常經過的大街小巷,常能看到一些「巨無霸」廣告牌聳立在樓頂,極易引人關注。然而,這些高空廣告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連日來,東莞塘廈城管部門對該鎮鬧市中心違法設置的戶外廣告牌進行整治,共拆除了4 「巨無霸」廣告牌。
  • 2020澳門溫州主題周拉開序幕,在澳溫州人這樣暢談鄉情……
    會長致辭澳門是在南海邊綻放的一朵美麗的蓮花,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溫商聚集到澳門,生動詮釋「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溫州人精神。「我們積極協助會員拓展澳門與溫州投資平臺,是在澳溫籍人士聯絡鄉情、互通信息以及經濟文化合作的橋梁。」林小冬說,在家鄉政府的號召下,旅澳溫州人積極回鄉投資,助力家鄉高質量發展。此外,旅澳溫州人還踐行公益回報社會,體現溫州人「商行天下、善行天下」社會責任感;抓住時機發揮青年力量,在澳門積極發聲,傳播溫州正能量。
  • 這部打動溫州人的短片,由它打造,致敬溫州人!
    繼《溫州一家人》系列影視作品後,又一部聚焦「溫州人精神」的影片《溫州,為溫州人驕傲》於11月7日全城熱映。短片不足3分鐘,卻引發溫州人瘋狂轉發,獲超高點擊量,熱度絲毫不弱於大製作的影視作品!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2020中國新時代「兩個健康」論壇相繼圓滿落幕之際,溫州又一次走在時代浪尖,這部《溫州,為溫州人驕傲》可謂恰逢其時,既體現老一輩溫州人的拼搏、敢拼、敢闖等精神,又體現新溫州
  • 順德巨無霸廣告牌拆了
    容桂105國道路段一巨型違建廣告牌被拆本報訊 (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甄德怡攝影報導)「轟……」隨著一聲巨響,歷時6小時的拆遷工作完畢,600平方米的巨型工作牌轟然落地。近日,容桂105國道路段一巨型違建廣告牌被拆除(見上圖),掀起了一輪違建戶外廣告牌拆遷高潮。拆遷歷時6小時據了解,位於容桂105國道文海西路隧道邊商品樓上,存在一「龐然大物」,面積達600平方米,該樓頂廣告牌設置在7層高的商品樓樓頂,長58米,高10米。經技術人員的研究和籌備,近日,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容桂分局執法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拆除工作。
  • 『溫州十二時辰』讀不懂十二時辰?溫州人帶你分分鐘get!
    「舌尖上的溫州」溫州人喜歡吃魚,也會把魚製成其他。類似於魚餅、魚丸等。溫州的魚丸也叫魚圓,是用新鮮魚肉去骨裹上生粉,揉成粘性十足的魚圓,下鍋時隨意捏出形狀,基本只用加些微米醋和白胡椒粉稍稍調味就能吃。炒粉幹是溫州人關於家的記憶味道。在溫州,橋兒頭公交車站這邊的姐妹家應該是最有名的一家。一份炒粉幹,加一碗牛肉湯,可能就可以治癒你的冬日寒夜孤獨症。
  • 溫州人記憶中的醬鴨舌!咬一口就是鄉愁滋味~
    前幾天,深食記推出了溫州記憶——鴨舌,當晚就收到50筆訂單,後臺更是不少人表達了對鴨舌的喜愛!
  • 《溫州三家人》開機:「溫州人三部曲」反映改革開放歷程
    《溫州三家人》開機:「溫州人三部曲」反映改革開放歷程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通訊員 陳志傑 2018-10-19 18:37 來源:澎湃新聞
  • 海口這17座巨無霸廣告牌已經到期,需自行拆除
    1月29月海口市行政管理綜合執法局發出關於整治高立柱廣告牌的公告決定對17座到期廣告牌進行拆除據介紹,為切實減少城市公共資源佔用,淨化城市空間,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質,根據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7年海口市高立柱及天橋廣告牌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汙水處理廠樓頂變出滑雪場?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汙水處理廠樓頂變出滑雪場?奇怪的知識增加了......溫州人黃小傑在家門口體驗了一回滑雪是的沒錯!在十月的浙江溫州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的溫州哪裡來的雪哦???
  • 為什麼溫州人是中國人的「異類」
    溫州人卻是個異類。他們敢為天下先,他們愛「折騰」,當別人還在踟躕不前、猶豫不決的時候,溫州人總是先邁出一腳,幹就完了!早在唐朝時海外貿易興起,溫州人就積極參與到這場國際商業貿易往來之中。20世紀初,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法國這個國家時(只知洋鬼子不分英法美),溫州人已開始遠渡重洋到法國經商、務工了。
  • 《溫州兩家人》方言版今晚開播 讓溫州人聽到鄉音
    昨天,大型電視連續劇《溫州兩家人》方言版舉行了看片會暨首播儀式。其中有八旬老人,也有90後大學生,有教師、甌劇團演員、業餘話劇演員,還有本土企業家、普通職工等。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目前,《溫州兩家人》方言版的配音工作和製作工作都已經全部完成。為迎接溫州「兩會」召開,該電視劇方言版特意安排於2月24日,每晚8:20在新聞綜合頻道晚間黃金劇場播出,每天連播兩集。
  • 溫州人有多富?看看這三大溫州富豪的資產,你就明白了
    對於一些地區,人們心目中總是會有一些「標籤」存,比如說起溫州,很多人第一感覺都是溫州人很會做生意。事實上,在中國商界中,溫州商人確實是成就較為突出的一個群體了,和其他地區的商人相比,溫州商人似乎更容易成功。由於在經商方面,溫州人比較突出,所以,在溫州,也不缺少富豪,那麼,溫州人到底有多富呢?
  • 《溫州三家人》開機儀式今天舉行!來看溫州人如何續寫「時代史詩」
    講述溫州人在新時代創業創新故事的電視連續劇《溫州三家人》今天在溫舉行開機儀式。市委書記陳偉俊宣布開機。陳偉俊在開機儀式上說,溫州是一個充滿傳奇、孕育夢想的地方。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憑著「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精神,創造了聞名於世的「溫州模式」和一個又一個溫州奇蹟。進入新時代,溫州正經歷改革之變、開放之變、創新之變、城市之變。溫州之變,折射的是時代之變、國家之興。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八八戰略」實施15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創作攝製《溫州三家人》,講好溫州故事、浙江故事、中國故事,展現時代之變、發展之變、路徑之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 原美麗華大酒店地塊控規通過 原位置將建五星級酒店
    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燕華、通訊員穗規資宣報導:作為廣州市郊縣第一家星級酒店,美麗華大酒店陪伴了幾代番禺人。該酒店拆除之後的地塊將如何使用一直備受關注。28日,廣州市規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番禺區市橋街儲備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該地塊正是原美麗華大酒店所在地,未來這裡將建設一座五星級酒店。
  • 《溫州一家人》一個草根家庭的創業史。溫州人為什麼那麼會掙錢?
    《溫州一家人》今天,給你帶來一部國產影片《溫州一家人》。透過這部影片,你可以清晰的看到:溫州,這個被譽為「東方猶太人」的棲息地,他們的創業史。當改革開放的浪潮剛剛襲來,溫州這個地方的人們就敏銳地嗅到了這股春風率先蠢蠢欲動起來,一個個離開本地,開啟了他們的創業潮。
  • 番禺原美麗華大酒店未來擬建五星級酒店與幼兒園
    新快報訊 作為廣州市郊縣第一家星級酒店、陪伴了幾代番禺人的美麗華大酒店,於今年 3 月份實施拆除。5 月 28 日,廣州市規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番禺區市橋街儲備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原美麗華大酒店地塊未來將建一座限高 100 米的五星級酒店。
  • 探遍溫州必吃的13家餐廳!人均不到30...
    南站餃子也是溫州人記憶中吃餃子、鍋貼的不二選擇,滾燙的油澆在雪白的餃子上,滋滋作響。一個漏勺撈起來了魚圓,也撈起了眾多溫州人的舊時記憶,揮灑間充滿溫情的聲音。一口鐵鍋,裝滿了高湯,也承載了無數溫州人對溫州的熱愛。
  • 29樓樓頂私蓋「陽光房」 執法人員現場拆除
    近日,青山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規劃中隊接到群眾舉報,在青山區正翔國際小區3棟29樓樓頂,有住戶違章搭建鋼架結構房。接到舉報後,規劃中隊執法人員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到達現場對違建居民進行勸導,在業主同意後,對私搭亂建進行了現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