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金莎:我想體驗蕭亞軒的快樂
金莎官宣要參加《女兒們的戀愛》了,她在微博上發布這個消息,並且說道:「想體驗蕭亞軒的快樂。」
評論炸開了鍋,很多女孩子都在鼓動金莎去嘗試,為自己爭取想要的幸福。
而關於金莎,今年的話題度很高,從之前《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到現在的《女兒們的戀愛》,掛在她身上的,是37歲未婚的標籤,不僅家人急,粉絲急,其實金莎也很急。
她曾在節目中說過,自己已經3年空窗期了,其實很想戀愛,也想結婚了。
惹得伊能靜、張雨綺等人都為她操心,說一定要把「金莎嫁出去」。
而翻看她的微博,她也多次在微博上表達出了自己恨嫁的想法,做夢也夢到自己結婚生子,多次微博上尋求脫單,還去寺廟裡求姻緣。
看得出,金莎不是一個倡導著不婚主義的女人,她也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女強人,反而,她身上散發出來的是一種溫柔,很適合結婚的感覺,但為何到現在她也沒有得到愛情?
看完她在《定義》中和易立競的採訪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她脫單不了的原因。
37歲的金莎,一直很追求內心靈魂度的契合,但是她說,遇到的男人,有些是玻璃心,有些有點不紳士,有的不在意別人的感受,基本上相親的男士,都是和對方吃一兩頓飯,就結束了他們的緣分。
2019年,36歲的金莎在微博上,寫出了自己的擇偶要求,全部加起來可以寫上滿滿的一張A4紙:
帥、笑起來好看、靈魂契合、文筆好、真誠有趣、情商高、勢均力敵、要有戀愛的感覺、孝順、有情有義、唱歌好聽、演技好、讓我崇拜...
網友懟她,但是她說:「我說的要求,我自己都有,我憑啥不能要求。」
是的,37歲的金莎,對婚戀的心智,似乎還停留在了當年拍攝《十八歲的天空》中的那個藍菲琳,充滿夢幻,不接地氣,更不知道婚戀真正的意義和真相。
這些年來,她談了不少的戀愛,但是從目前的心智來看,這些戀愛都似乎沒有成就一個更懂婚戀的金莎。
02
婚姻的真相是什麼?
它絕非是童話,事實是,有的時候,另一半,就是來「打臉」自己的。
高傲的人,被婚戀打臉得要懂得謙卑和付出,不懂愛的人,被婚戀打臉得要學會懂得去愛。
不自愛的人,被婚戀打得要去學習先愛自己,再愛他人。
經濟不獨立沒有自我的人,被婚戀打臉打得要自強自立。不接地氣矯情的人,被婚戀打臉打得必須接受自己終其一生可能都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
婚戀中的另一半,很多時候,他就是來對照我們,讓我們成長的,成長以後,你才會成為一個真正圓滿的自己。
反觀今年52歲的伊能靜,別的不說,在找男人這個方面,我是服她的。
上一段婚姻找的是大自己很多的哈林,在感情中雖說也承受了很多痛苦,但是哈林的條件和對伊能靜的好,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
離婚後,二婚嫁給了小自己10歲的秦昊,曾掙扎曾逃避,但最終她也和秦先生攜手共進。
今年秦昊的名氣大漲,大家對他們這對夫妻也開始路轉粉,很多人說秦昊很適合伊能靜,因為他治好了伊能靜的「病」。
秦昊與伊能靜,就是那個「照妖鏡」。
秦昊的直男剛好能治伊能靜的過於敏感和細膩,秦昊的接地氣,正好能治好伊能靜的矯情,所以他們兩人,是官配。
可是你看伊能靜,對秦昊有「要求」嗎?
或許伊能靜自己,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嫁給一個小自己那麼多,而且當時還沒名氣的人吧。
平日裡很不接地氣的她,在婚戀上,卻沒有很不接地氣的要求。
沒有要求他的長相、事業、年齡和性格,如果伊能靜要和金莎一樣,對另一半有如此多限制性的想法,伊能靜離婚後的生活,也斷然不會過得這般幸福。
伊能靜嫁給秦昊之後,真的變了。
變得也沒那麼擰巴,也是真的越來越年輕了,即便有的時候自己的「病」還偶爾發作,但是在秦昊的「壓制」下,她也是收斂了不少,也是真的越活越輕鬆,開始真的找到自己了。
武志紅曾說過:愛情的正確與否,關鍵不在於找到「正確」的人,而在於你能否將自己的內心修煉成「正確」的。
是的,你遇不到正確的人,或許只是因為你的內心沒有「正確」的婚戀觀,改變的方式不是繼續尋找人群中的人或者讓身邊的環境變得「正確」,而是改變自己。
03
愛情不是原地等待,而是主動出擊
37歲的金莎,想體驗41歲的蕭亞軒的快樂,是要卸下自己身上所有的標籤和光環,如果背著這些包袱,她沒有辦法創化蕭亞軒式的快樂。
我不敢說蕭亞軒頻換小鮮肉,她就是真的快樂,幸福,但是比起很多想愛而不敢愛,想愛而不會愛,想愛而等著別人來愛的女性,她確實是段位高多了。
起碼,她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如何去滿足自己內心對愛的渴求。
但是有更多的女性,卻還停留在「一定要等著別人來選擇我」的怪圈裡。
我有一個33歲的來訪者,中學老師,長得不錯,從小都很高姿態。
她通過介紹認識了一位武警,武警並不怎麼會聊天,所以對她沒有很熱情。
來訪者其實很喜歡他,也覺得他合適,但是他不主動,來訪者便更是不屑於主動,兩人約出來見面時,一個多小時,彼此都沉默無言,最後直接回家。
後來,武警遲遲沒有和她表白,來訪者生氣了,她覺得他「應該」要和自己表白了,衝動的來訪者就去微信上對他冷嘲熱諷,說自己根本看不上對方,一氣之下,對方把來訪者刪除拉黑了。
來訪者不幸福,想來也是有原因的,她覺得全世界的男人都要圍著自己轉,就連表達愛,都要將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她不敢也不願意,主動去追求自己的感情。
近些年來,我越來越不喜歡人們對獨立女性的倡導:不要愛情。
在我看來,女性獨立的第一階層,是精神獨立。而精神獨立,代表敢於承認自己要的一切。勇於去追求自己的愛情,何嘗不是一種獨立?
她們從不覺得幸福掌握在別人手裡,而是一開始就把主動權放在自己手中。
想要幸福,就要掌控愛的主動權,你要知道,守株待兔是不會碰到合適的另一半的。
如果你只是把對另一半的期望和要求告訴別人,然後等人來愛,那麼你等到的,可能只是隨著時間而逐漸失望的心。
因為,你要給你喜歡的人,你看好的人,一個了解你的機會,這不是一件有失面子的事情。
主動出擊,你就能更早一點得到愛。
蕭亞軒正是如此,她從來不會一邊自怨自艾,一邊等著別人來愛,只要她看好,就會主動出擊。
我想她心裡很清楚,好男人在市場上是很搶手的,今天你不出手,明天就被人搶走。
04
愛與被愛的能力
決定了婚姻的質量
說到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上,其實我也很服沈夢辰。
沈夢辰雖然表面看起來大大咧咧,但是內心其實是壓抑的,因為在她的原生家庭裡面,家裡的氛圍都是沉悶的。
杜海濤的出現,讓她看到了一道光。
他幽默風趣人也很踏實,沈夢辰第一次見到杜海濤的時候,就被杜海濤的個性吸引了。
之後,沈夢辰開始主動給杜海濤發信息,主動約杜海濤出來吃飯,主動表白。
杜海濤就這樣,被沈夢辰攻了下來。
確定戀愛後,杜海濤一直對外界說是自己主動追求的沈夢辰。
但是,再好的關係,都有瀕臨破裂的時候。戀愛的時候,有一次,他們分手了,連續三個月,他們都沒有見面。
這三個月,沈夢辰做了什麼?她主動會給杜海濤打電話,哪怕杜海濤沒接。
後來,她受不了了,乾脆直接跑到杜海濤家門口等著他,最後成功複合。
多年後杜海濤說,其實那時候,他一直在等著沈夢辰的電話,等到了才安心睡去。
如今的沈夢辰,人是越活越是輕盈了。
這種輕盈,在我看來是一種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敢於為愛去努力和爭取的自信。
時間一長,離不開的,反而是杜海濤。
其實,男人也是需要女人去關愛,去支持的。在親密關係裡,女人不應該總是一個弱者。
會愛的女人,她的運氣從來不會太差。
研究數據表明,我國單身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2.4億。
有很多人都在鼓吹不結婚的好處。
是的,結婚意味著要承擔更多責任,意味著會面臨很多現實,但是,單身,真的就會過得很好嗎?
事實上,無論單身還是結婚,我們都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這是我們此生來人間最重要的學習。
愛與被愛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不婚,但仍然要學會去愛。而有更多單身的人,不是不想去愛,而是不會去愛,她們甚至不知道,怎麼去滿足自己。
這種單身,其實不是一個有質量的單身。
真正有質量的單身,是我想愛就愛,只是目前我選擇停下來過好自己的一生。
而婚姻,雖說充滿未知和複雜,但是能在婚姻中過得好的人,也有很多,她們也都值得我們學習。
讓自己不管是單身還是結婚,都有能力去愛與被愛。
37歲的金莎能學到41歲的蕭亞軒嗎?
或許是可以的,只要她把對另一半太夢幻的要求先剔除,在和對方相處時,能更真實自然不索取,或許她比蕭亞軒更快樂。
同樣的,不管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或是找一個喜歡的人好好談個戀愛,或是享受一個人單身的好時光,愛是基本能力。
學會愛,你才能享受被愛,懂得愛人;學會愛,你才能好好愛自己。
擁有愛的能力,你就能掌舵自己的人生,在感情中佔有主動權,現在私信我,免費進行一次專業諮詢,讓我來告訴你如何提升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