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17億,看懂背後的5個彩蛋,才是真正看懂中國

2020-10-09 啟達初中


《我和我的家鄉》終於上映了,不到兩天,票房就衝破了3.5億。目前累計票房17.3億。


朋友圈在刷屏,微博上口碑已經炸裂。


多少人,是今年第一次走進電影院。


多少人,壓抑了大半年的情緒,這一次終於能放肆地大笑又大哭著。


2020,我們都繃得太緊了,也繃得太久了。

昨天耳朵也帶上父母一起,在電影院裡,好好宣洩了一場。
諸多感慨,又意猶未盡。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和我的家鄉》背後,還隱藏著5個彩蛋。


看懂了這些,你才真正看懂了電影,也才真正看懂了中國。


01


影片第一個單元《北京好人》,是兩個小人物的故事。


葛優飾演的張北京,一出場就「慘遭借錢」。


借錢的是他表舅,從衡水老家來城裡打工,卻發現脖子裡長了顆雞蛋大小的瘤,又沒錢做手術。

表舅是個外賣員,趁著工作間隙來見見張北京,還要提心弔膽打電話給客戶,拜託他們千萬不要因為晚了幾分鐘而打差評。


臨別時,表舅聲音低低的,對張北京說:


「北京這麼大,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了。」

是的,城市真的很大,為討生活奔波的人,真的太渺小。
可城市再大,建成它們的,不也正是這一個又一個渺小的人?


我想起二月末,疫情最嚴重的時候。


五峯縣長樂坪的一群農民,從自己的田間地頭,攢了足足85噸蔬菜。靠著自己手提肩扛,從山裡背去物資告急的武漢。

6月,南方暴雨,城市裡大片積水,道路受堵。


大雨傾盆裡,仍拼命奔走的,是一個個外賣小哥。只為給被困在家中無法出門的我們,送上一頓熱乎飯。

城市危急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而歲月靜好的日子,也是他們在負重前行。


變電工人的一日三餐,是坐在幾十層樓高的電線上吃飯。喝著風,就著水,一碗白飯,一包榨菜,就是一天。

不止這些。


《北京好人》裡,忙前忙後搶救葛優的醫生護士、深夜仍堅守工作的公安......


一個個平凡人,組成了這個城市的燈火闌珊。
為什麼張北京哪怕脖子上差點挨一刀,也要排除萬難幫表舅?

這也許就是小人物的能量。
最平凡的人,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他們就像那田野裡的泥土,也許毫不起眼,卻是撐起這高樓大廈的基石。

02


電影第二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裡,有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黃渤飾演的黃大寶,年輕時愛上鄰村一個美麗的姑娘,卻因為「異地戀」生生分開了。


這個「異地」,其實不過是直線1公裡的距離。

聽上去不可思議,但曾經的貴州,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貴州,有全世界最「反人類」的地理環境。


層巒疊嶂的山區,交錯縱橫的溪流,還有到處溶洞、空腔的喀斯特地貌,路沒法修,車進不來。
1992年,北京曾辦過一場攝影展。


照片裡是貴州山區的孩子,天不亮就要撐著拐杖,從泥濘的山路裡摸索著去上學。


從凌晨走到天亮,跟頭都摔成了習慣。

沒有路,發展不了經濟;經濟上不去,更沒錢修路。貧瘠,仿佛成了貴州一個繞不開的夢魘。


但短短幾十年過去,這塊「先天不易」的土地,正在以奇蹟般的速度奔跑起來。


群山環繞,峽谷太多?貴州就把全世界所有的橋型一一建造。


有世界最高的橋梁——北盤江特大橋。

接近200層樓高,艾菲爾鐵塔剛剛夠它的一半。


《天上掉下個UFO》裡,主演們開車經過的大橋,正是這座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觀。

還有世界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斜拉橋、世界唯一在3年內建成的1000米以上懸索橋......


全世界最高的100座橋梁,貴州就佔了46席。


山勢太陡,地貌複雜?貴州就鋪出驚豔四方的壯觀公路。


彎道頻急、驚魂奪魄的24道拐、72道拐......
一個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竟成為西部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


正因這一條條天塹變為通途,我們才能在《天上掉下個UFO》中看到,原本藏在貴州大山裡的許多小村莊,如今吸引無數遊客前來。


有了路,山村個個換了模樣。

電影也在歡笑中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這背後,哪有什麼神力?全憑中國人那股樸素的幹勁。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哪裡有人居住,就要把路修到哪裡。
「基建狂魔」沒有什麼捷徑,回望來時路,全是一步一個腳印。


人人讚譽的工程奇蹟背後,不過是一群普通人拿命在拼。

03


第三個單元《最後一課》裡,範偉飾演的老範,看上去有點「傻」。


他是個美術老師,放著城裡的優越條件不回,偏要支教鄉村,一呆就是10年。

晚年,疾病讓他記憶混亂,儀容不整,經常暈倒,連兒子都認不出。

可他唯一忘不了的,是當年教書的課堂,那一個個渴望知識的孩子。


跨越幾千公裡,從國外回到鄉村。


是為了幫老範找回記憶,更是為了上完那最後一堂課。

現實中,真的有這麼「傻」的人嗎?


有,他的名字叫劉秀祥。


很多人知道他的故事,是從「背著瘋娘上大學」的新聞開始。


這個父親早逝、母親患有精神病的農村孩子,撿過垃圾,睡過豬圈。


他一邊讀書,一邊撐起支離破碎的家,2008年,終於考上了城裡的大學。
可好不容易改變命運的劉秀祥,畢業後卻放棄留在城裡的機會,回到老家做了一名鄉村教師。


為什麼?


吃過生活的苦的少年,比任何人都明白,在那些偏遠的地方,太多孩子可能一輩子走不出一座山。


他走出來了,看見山的那邊,真的很美。


於是,他想讓更多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改變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命運。


曾經平均分100多分的「放羊班」,在他的執教下,47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學。
劉秀祥說:「最初,我以為能改變一兩個人就足夠了。可我改變了50個人,很多年後,我改變的可能是500、5000甚至5萬人。」


《最後一課》裡的老範,何嘗不是如此?


當年他面對的,是蓬頭垢面、連顏料都買不起的孩子。

可孩子長大了,有的成為村子的書記、有的成為了大老闆、有的成為了知名設計師......


在大家共同建設下的鄉村,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留下,做了主播為家鄉帶貨、有的養蜂為全村致富......


被改寫了命運的孩子,將這份善意傳遞了下去。


而且每一個看過《最後一課》單元的觀眾,都會想到自己的老師,也因此結尾處引發許多觀眾落淚,成為最好哭的一個單元。


為什麼如今的中國鄉村,文化水平普遍越來越高?


正是因為有片中的老範、現實中的劉秀祥們,從苦難中走出來,又回到苦難中改變它。


生於平淡,卻活成了一束光,點亮萬丈光芒。

04


電影第四單元《回鄉之路》中,有一個鏡頭很震撼。


那是閆妮飾演的閆飛燕,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陝西榆林,可記憶仍停留在年少時常見到的漫天黃沙。

那時的榆林,被稱為駝城,意為「沙漠之城」。


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地,有一半在這裡。


天下苦毛烏素久矣。


在這裡,沙塵暴是一種常見的天氣,「黃沙蔽日」是一個寫實的詞。

村莊、農田、牧地,隨時都有被吞沒的危險。


人們一出門就灰頭土臉,一張嘴就是一口沙。


洗澡是種奢侈,連飲用水都要省著喝。

可就在今年,影片中這片存在了上千年、在閆飛燕心中留下巨大童年陰影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的大沙地,被陝西人民「幹掉」了。


毛烏素,即將從陝西版圖上消失,幾乎全部變成了綠洲。


背後的沙地治理故事,更為動人。


從1959年起,這裡的人們就開始了與毛烏素沙漠的「戰爭」:
「寧可治沙累死,也不能叫沙漠欺負死!」


他們用手挖、用肩扛。


自學背苗、扎林、剪枝,一個坑一個坑固沙,一鏟子一鏟子種樹。


爺傳父,父傳子,種樹造林,引水治沙。


一幹,就是70年。

這裡面有太多名字。


牛玉琴,曾經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 卻硬是頂著狂沙,帶領村民種下2700萬棵樹。
殷玉珍,用家裡唯一值錢的羊換來600株樹苗,掏糞幹活不要錢只要樹苗。


背苗、扎林、剪枝,種上被吹倒,吹倒再種上。
還有石光銀、烏雲斯慶、王果香、邊兆芳......


他們,都和電影裡鄧超飾演的喬樹林一樣,曾不被理解,孤獨地戰鬥著。


但咬著牙堅守,才有了後來的奇蹟。

如今的毛烏素,風裡不再裹挾著沙子,莊稼不再一種就死,草灘、湖水美不勝收。


《回鄉之路》中閆飛燕記憶裡的漫天黃沙,再也不會出現了。


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鄉山美水美?


有些人搭上半輩子的光陰和性命,就是為了給家鄉換一片天地。


05


最後一個單元《神筆馬亮》裡,沈騰飾演的馬亮,是個天賦異稟的畫家。


馬麗飾演的妻子以他為榮,為了他的前途,甚至敢和領導動手。


可在嶽父母眼裡「沒出息」的馬亮,竟然偷偷放棄去列賓美術學院進修的機會,瞞著懷孕的妻子去農村扶貧。


好端端一個畫家,偏要種地插秧,鬧出不少笑話。

圖啥?


只為了那句:


「我們的村莊真的老了,年輕人都走了,我能為它做點什麼呢?」


其實像他一樣,在無數人都追求城市裡的六便士時,有人正走在相反的路上,更願意抬頭看看故鄉的月亮。

在中國西南部,有個巖博村,曾是這裡最貧困的村莊。


2001年,村子還不通路,不通電,沒有自來水。


可如今,這個村子有了煤矸石磚廠、養殖場、酒廠,集體資產高達9200萬元,家家戶戶住上了二層小樓。

20年,一個閉塞小山村的巨變,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一個人——黨委書記餘留芬。


當年,她接起這個貧困村的重任時,才31歲。
要想富,先修路。
3個月,她帶頭先挖自己家的地,把村裡那條羊腸小道修成了一條4米寬的通村大路。
又到處借錢,帶領大家辦集體企業。


甚至不惜把兒子結婚要用的婚房,拿出來抵押貸款為村子建廠房。


為了一村子老老小小的幸福,餘留芬搭進去的,是自己的幸福。


她的兒子不理解她,丈夫也和她離婚。


《神筆馬亮》中的馬亮也是如此。


本來是善意又無奈的隱藏,被發現後妻子氣得差點暈過去。


可當她看到鄉村竟已經脫貧致富,一改當年窮困的模樣,頓時就理解了馬亮的選擇。

這些年,有多少鄉村得以改頭換面?


這背後,是無數基層幹部的青春。


時光匆匆,在條件艱苦、任勞任怨的扶貧工作中,他們變「老」了。
可中國的鄉村,因為有他們,變得越來越年輕了。

06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家鄉,那些曾經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的小地方,現在什麼都有,生活竟也不輸城市了?


那是因為,有無數普通人,正在拼命建設自己的家鄉。


作為中國人,我們生於廝、長於廝、回報於廝,都是基於對腳下土地最深沉的愛。


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正在不遺餘力地讓家鄉變得更好:


這些年,中國的高鐵從無到有,又到現在的世界第一;


這些年,中國新增森林面積冠絕全球,甚至遠超其他國家總和;
這些年,中國的道路,正在向過去難以想像的地方延伸開去......


崛起,必須自己爭取。


而中國的崛起,靠的是世界上最會創造奇蹟的老百姓。


紀錄片《鄉村裡的中國》裡有一句話:


「不管世界如何變化,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都會報以極大熱情,日復一日地拼搏奮鬥。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他們悶聲幹大事,一幹就是幾十年。


有什麼樣的國民,就會有什麼樣的國運。

2020隻剩3個月,這一年,我們都經歷了太多。


如果你要問我,國慶長假去哪裡玩最好?


我的回答會是:回家。


沒有什麼比闔家團圓,一起看《我和我的家鄉》這樣一部歡喜且感動的電影來得更溫馨。


這裡面,沒有什麼大角色,有的全是如你我一般的「小人物」。


可每個小人物的能量,匯聚在一起,便有了日益強大的中國力量。


站在我們生長、熱愛的故土,看著它從滄桑中走來,向巨變中走去。


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讓人心潮澎湃呢?

相關焦點

  • 看懂《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5個彩蛋,才真正看懂了中國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和我的家鄉》背後,還隱藏著5個彩蛋。看懂了這些,你才真正看懂了電影,也才真正看懂了中國。《天上掉下個UFO》裡,有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你要問我,國慶長假去哪裡玩最好?我的回答會是:回家。沒有什麼比闔家團圓,一起看《我和我的家鄉》這樣一部歡喜且感動的電影來得更溫馨。
  • 《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五個小彩蛋看懂,才是真的看懂中國(1)
    《我和我的家鄉》終於上映電影院了,還不到二天,電影院的票房就早已打破了3.5億。微信朋友圈在霸屏,微博上用戶評價早已非常的高。多少人,是2020年初次走入影院。多少人,被壓抑了半年多的心情,這次好不容易能放縱地開懷大笑又痛哭著。二零二零,大家所有人都繃得太緊,也繃得很久了。
  • 18億!《我和我的家鄉》火了:3個人物,讓孩子看懂真實的中
    國慶檔,最火爆的電影,不是《奪冠》,不是《姜子牙》,而是這部宣傳極其低調的《我和我的家鄉》。截止今天,票房破18億!妥妥的國慶最強檔期。這個長假,你帶孩子去看了嗎?如果沒有,建議不要錯過。電影共分五5個小故事,觀眾在影院裡,時而笑聲不斷,時而熱淚盈眶,隨著電影的發展,整個人的情緒都被調動,這無疑是一部十分成功的電影。 不管我們走多遠,家鄉這個詞,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而這幾個故事裡的,我最想談談令我印象深刻的幾個人物。
  • 《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破13億:3個人物,讓你看懂最真實的中國
    而這一點,在看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鄉》一出來,就被觀眾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事實證明,這部電影,撐得起觀眾的期望,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我們的家鄉,就是因為無數個這樣的「馬亮」、「張渠偉」,才被建設得越來越好。
  •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今年的國慶檔最終取得了39.5億票房的優異成績,《我和我的家鄉》以18.69億的票房成績成為今年國慶檔的票房冠軍,《姜子牙》以13.77億的成績位居第二。不同於《我和我的祖國》的嚴肅,《我和我的家鄉》採用了喜劇的方式呈現,全片六個單元每個故事的喜劇效果都拉滿了。
  • 《我和我的家鄉》你看懂了嗎?
    一部《我和我的家鄉》讓觀眾笑淚齊飛,收穫了久違的歡樂與感動。 故鄉今夜思千裡,華燈璀璨待君歸。《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五個單元,五個故事。東西南北中——橫跨祖國大江南北。在時代發展洪流之中,透過保安大哥、快遞小哥、草根網紅、鄉村教師、駐村書記等平民英雄的視角,講述關於變化、選擇、親情、奉獻和奮鬥的故事,喚起中國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範老師看懂了姜小峰的那副畫,你懂了嗎?
    《我和我的家鄉》上映20天,票房突破20億,小切口見大時代,無疑時代潮流下,我和家鄉的關係又更進了一步。在3刷電影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我和我的家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是家鄉的頂梁柱,家鄉是國家的片磚片瓦,只有建好每個人的家鄉、完善好每座城市,國家才是一幅完整的七色畫。
  • 陳思誠在《我和我的家鄉》裡居然藏了9個彩蛋,你都發現了嗎?
    9月30日陳可辛導演帶著時代的記憶《奪冠》 率先回歸,張藝謀監製,寧浩總導演的《我和我的家鄉》緊隨其後。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我和我的」系列第二部。3天票房突破8億,《我和我的家鄉》成績實在亮眼!》一共由5個獨立故事組成,5個不同的故事,展現了祖國不同的鄉村。
  • 笑過,哭過,我才真的看懂了《我和我的家鄉》
    這個沒有出行計劃的國慶假期實在太無聊了,正好爸媽有興致,有時間,我決定帶他們一起去許久未去的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三個人興高採烈地去到電影院,問題來了,上映影片那麼多,該看哪個呢?思來想去,選中了這部被眾人刷屏的《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由當下7位知名導演,分別執導的5個單元共同組成。
  • 花生隨筆:看懂中國女排,你才能真正看懂中國
    在我的記憶裡,「看女排」是一個時代中國人的集體回憶,是一家三代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電視轉播的溫馨往事,深入人心。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女排精神始終激勵著每個中國人奮力前行。謝謝《奪冠》,看懂中國女排,你才能真正看懂中國!
  • 《我和我的家鄉》破18億:看背後的彩蛋,讓孩子們真正了解中國
    《我和我的家鄉》終於上映,朋友圈在刷屏,微博上口碑已經炸裂。不管我們走多遠,家鄉這個詞,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跟著電影的情節,帶領孩子一起解讀家鄉和中國!幾十年過去了,而當年的學生們,如他所願,將家鄉建設得更好了。一個人,要有多堅定的信念,多偉大的人格,才甘於在貧瘠荒涼的山村,紮根多年,只為了一群孩子們的未來。
  • 《我和我的家鄉》破15億:3個人物,讓你明白什麼是真實的中國
    我們的家鄉,正在被一群英雄的平凡人物,保護得很好。而這一點,在看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電影共分五5個小故事,觀眾在影院裡,時而笑聲不斷,時而熱淚盈眶,隨著電影的發展,整個人的情緒都被調動,這無疑是一部十分成功的電影。不管我們走多遠,家鄉這個詞,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而這幾個故事裡的,我最想談談令我印象深刻的幾個人物。
  • 這些彩蛋讓你真正看懂《小黃人》
    屬於小黃人的大電影—《小黃人大眼萌》上映一周,除了被這些傢伙萌翻之外,你真正看懂電影裡的「內涵」情節了嗎?
  • 《我和我的家鄉》破20億:3個人物,讓你明白什麼是真實的中國
    回想起年初,家鄉和祖國,經歷了那麼危難的時刻,在一個個平凡人物的努力下,終於攻克難關,回歸到平靜的生活。我們的家鄉,正在被一群英雄的平凡人物,保護得很好。而這一點,在看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 《我和我的家鄉》破13億:3個人物,讓你明白什麼是真實的中國
    回想起年初,家鄉和祖國,經歷了那麼危難的時刻,在一個個平凡人物的努力下,終於攻克難關,回歸到平靜的生活。 我們的家鄉,正在被一群英雄的平凡人物,保護得很好。 而這一點,在看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 《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3個人物,讓你明白什麼是真實的中國
    回想起年初,家鄉和祖國,經歷了那麼危難的時刻,在一個個平凡人物的努力下,終於攻克難關,回歸到平靜的生活。》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鄉》一出來,就被觀眾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事實證明,這部電影,撐得起觀眾的期望,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 中國日記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背後藏著哪些秘密
    一部《我和我的家鄉》讓觀眾笑淚齊飛,收穫了久違的歡樂與感動。故鄉今夜思千裡,華燈璀璨待君歸。《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五個單元,五個故事。東西南北中——橫跨祖國大江南北。在時代發展洪流之中,透過保安大哥、快遞小哥、草根網紅、鄉村教師、駐村書記等平民英雄的視角,講述關於變化、選擇、親情、奉獻和奮鬥的故事,喚起中國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
  • 《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破22億,這背後,是你不知道的中國
    今年的雙節,有人乘上了回家的車列,與家人共度佳節,有人離家在外,常言道「每逢佳節百思親」,於是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截止10月13日,《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票房突破22億,現升至影史第17位、國產電影第13位。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這部《我和我的家鄉》沿襲了原有風格:不同的單元組成。五個小故事讓影院的影迷們,時而笑聲不斷,時而熱淚盈眶。
  • 一齣好戲結局三大彩蛋是什麼含義解析? 片尾的彩蛋你看懂了嗎?
    一齣好戲結局三大彩蛋是什麼含義解析? 片尾的彩蛋你看懂了嗎?時間:2018-08-17 16: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齣好戲結局三大彩蛋是什麼含義解析? 片尾的彩蛋你看懂了嗎?
  • 從《我和我的家鄉》看細節,每個角色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原型
    這些彩蛋明顯就是要建立一個西紅柿宇宙的節奏,太讓人期待了。02小秦和老唐空降雲南,兩人的固定裝扮從風衣變成了馬甲,名為採訪,實則還是查明真相。作為唐探鐵粉,沒能看到《唐探3》,看了個唐探二點九也是極好的,背景裡還有《唐探3》的海報,音樂也換成了唐探的背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