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教育,但別輕易學郭德綱的教學模式

2020-09-05 淅爸育兒記

郭麒麟的成功,離不開郭德綱的教育,普通人家輕易別學

提起郭麒麟,淅爸對他的認知是從一路背負「扶不起的阿鬥」,到「拼命三郎」再到「最懂事星二代」;從離經叛道的輟學少年,到妥妥地相聲界風生水起的少班主。

郭麒麟這一路走來,離不開父親郭德綱的支持:幾百萬的邁凱倫說買就買,老爸當家的綜藝說上就上。

同樣,郭麒麟的成功,也離不開父親郭德綱對他的家庭教育,但如果有人以郭麒麟輟學一樣可以過得快樂且成功來對孩子進行教導,那淅爸是舉四肢反對的。

郭德綱的教育模式

郭麒麟11歲之前,是學校的三好學生,而到了初二之後卻突然想要退學學父親一般,從事相聲行業。

在這個行業一路苦過來的郭德綱,心裡自然是不願意的,原本他給兒子規劃的路線,是好好上學出國留學,過正常人的日子。

但在兒子提出退學的要求後,他思量了許久,終是沒有拒絕,只是給兒子撂下了一句話:

「相聲的苦都在那,你做什麼決定都支持,但你要為你的決定負責。」

而為此郭德綱也背負了不少罵名,尤其是在郭麒麟沒有成名之前,誠如網友們的評論:

  • 12年義務教育不是強制的麼?為什麼他就可以?
  • 不讓孩子讀書,明星的孩子一樣沒出息,以後準備悔青腸子!

後來採訪時被問到為什麼會同意兒子這種「離經叛道」的選擇時,郭德綱說出了自己的育兒理念:

「我是我,他是他,他有自己要走的路,磕磕碰碰自己走去。」

從郭德綱的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他並沒有認為輟學這個選擇是一個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衝動的決定,更沒有動用父親的王霸之氣來鎮壓孩子,反而是將孩子視為同輩一般,表現出了十足的尊重。

無疑,郭德綱的育兒理念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普通人家,輕易別學老郭的育兒方式。

為何普通人家不能輕易學郭德綱的教育方式?

往往一個個例的出現,會引起諸多後來者的追隨:

  • 賈伯斯、比爾蓋茨大學輟學了,有一大批人以此為範本效仿賈伯斯;
  • 馬雲離經叛道,所以有了現在的阿里巴巴,一時成為不讀書也能成材的談資;
  • 扎克伯格退學了,創辦了Facebook,一樣混得風生水起;
  • 再到郭麒麟,初二就輟學了,現在是坐擁將近500萬粉絲的大明星;

遠的不說,單說郭麒麟,就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複製的,原因如下:

一、孩子對生活的真實認知

6歲前,郭麒麟和父親分隔兩地、妥妥地留守兒童,到6歲後,郭德綱小有成就才把他和奶奶接到北京。

6歲前,郭麒麟或許不知道父親的苦,但6歲後的他成長在德雲社之中,是切切實實地見證著眾位師哥的苦,見證著德雲社的殘酷的。

這讓他對相聲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他知道自己輟學之後即將面對什麼。

而多數選擇輟學的孩子,卻僅抱著對未來的毫無根據地幻想,幻想著不讀書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樣可以成功,但是他們卻從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什麼樣的生活

連方向都沒有,努力,又何來有結果?

二、規矩、規矩、還是規矩

德雲社的規矩之多、之嚴是出了名的,這份規矩源自掌門人郭德綱的堅持。

和大多數父母一樣,難免會把工作中的規則帶到家庭裡面,所以在郭麒麟的印象中,父親就是一個很嚴厲而且規矩特別多的人。即便他是家裡的長子,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寵溺」。

  • 家裡但凡有點好吃的,都得師兄弟們吃完才輪到他;
  • 師兄弟們來家裡,他要站起身來打招呼,端茶倒水;
  • 父親跟別人說話時,他作為小輩,只能在旁邊站著;

壞了規矩,是要挨罵的,即便他小有名氣之後,一旦犯了錯,一樣會被父親教訓。

一次郭麒麟助演師哥嶽雲鵬效果不佳,父親一通電話罵完之後還不夠,在微博上又再點名罵了一通。

可以說從小郭麒麟就是在規矩中成長的,這讓他學會了尊重他人,這是一份教養。不論對待前輩還是工作人員,郭麒麟都保持著對他人的尊重:

即便是吃外賣時,他也會自己收餐盒、不小心把油滴在餐桌上,一樣會跟負責打掃的阿姨說對不起。

當然,僅僅這一份規矩是不夠的,因為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而郭麒麟受益最多的那份規矩,叫「郭德綱」。

郭德綱不僅僅用規矩來讓郭麒麟學會謙遜,學會尊重,從他尊重郭麒麟輟學的選擇中,也可以看出他同樣以身作則的尊重著郭麒麟。

給孩子定規則,管好孩子只是表面,其本質是避免了父母成為孩子的法,讓孩子體驗真實生活,讓孩子懂得自理、自律

反觀一些被父母認為是叛逆的孩子,他們有著被尊重的需求卻得不到尊重的養料,更談不上自理、自律。

注意一個細節,郭麒麟輟學,是和父親商量,而不是祈求,更不是與父親爭吵。

三、嚴父,慈父

郭德綱是一位嚴厲的父親,言出必行的嚴厲父親。

在郭麒麟選擇輟學的時候,父親就提醒他相聲的苦,並且堅持一點:

「在學校可以不讀,在家一定要讀書。《二十四史》《清史稿》,讀完這些東西,你會受用終身。」

從13歲入門那一天起,在訓練上郭麒麟沒有得到一絲特殊待遇,跟所有的師兄弟們一樣,起早貪黑,開嗓背書,苦練基本功。

11歲入門,13歲拜師,15歲登臺,直到23歲走紅,這一路走來,郭德綱信守自己當初的諾言「磕磕碰碰自己走去」、「你要為你的決定負責」。

熟知小郭的發跡史的人,就會發現一些細節,即便是兒子再被黑、被罵、被噴,郭德綱從沒有站出來為兒子發出過一份聲明。

郭德綱是一位嚴父,但不影響他身兼慈父的光環,只是他的慈,更符合我們傳統認知中的「父愛如山」,穩重而內斂。

從一開始頂著輿論壓力同意兒子輟學,到外界給兒子貼上了「扶不起的阿鬥」的標籤,老郭也絲毫沒有為之奮起,沒有對孩子施壓,更沒有對抗外界,而是一如既往地尊重著、相信著自己的兒子。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孩子表現不夠好而在班級群裡面被老師點名,向老師謙卑轉過頭又對孩子百般施壓,並美其名曰恨其不爭的父母們,彼時老郭的表現要慈得多。

作為一名父親,他也儘自己所能地在事業上給孩子提供機會,帶著兒子上節目。

郭德綱的這份「慈」是十分隱蔽的,還可以從另外兩個地方看出:

在一群師兄弟中,郭麒麟也從來沒有想要去爭奪父親的愛。

他內斂,穩重,師兄弟對他評價很好,嶽雲鵬還說:郭麒麟完全可以讓師傅偏心一點,但他從來沒有這麼做過、如果他是一個善妒的人,我們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稍微接觸過兒童心理的人會知道,孩子有多渴望父母的愛,而一旦一個孩子缺愛,他就會做出種種行為去爭奪父母的重視。

什麼情況下孩子不需要去爭奪父母的愛?

  • 第一種是日常生活中,父母給了孩子足夠的愛,並且讓孩子切身體會到這一點。
  • 第二種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失去了渴望,乃至到了絕望的地步。

顯然郭麒麟是第一種--嚴厲的郭德綱用自己內斂的「慈」,讓兒子收穫了足夠的父愛

父親雖不說,但孩子體會到了父親的用心,感受到了父親的愛。

這與那些口口聲聲說「我是為你好!不愛你我就不說你了!」的父母,又再一次拉開了差距。

另一個方面,郭德綱是看得到兒子的閃光點的,他並不是「鬥不過」孩子而順了孩子的意願。

他並不如其他父母一般要求孩子全能,知子莫若父,對於郭麒麟,作為父親而同時又是相聲界的大拿的他,深知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天賦、有沒有那份毅力去走相聲這一條路。

這又與那些拍著大腿說孩子教不了,只能隨他去的無奈家長形成了一次鮮明的對比。

一個是無奈之舉,一個是順勢而為,區別之大自不用多加描述了

寫在最後--淅爸寄語

郭德綱的教育理念,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對孩子的尊重,讓孩子體驗真實生活,給孩子選擇權但同時又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保持嚴厲而又處處透著慈祥的光輝;

但郭德綱的教育方式,卻不是輕易就能效仿的:

往往孩子叛逆的時候,不是一份臨時性、彌補性地名為「尊重」實則無奈的放任;

孩子追逐夢想的時候,不是一份漫無依據地盲目支持,而是能發掘孩子閃光點、品質的信任;

有人說,郭麒麟是拼爹成功的結果,確實,郭麒麟拼爹了,不過拼的不是資源,而是誠如老郭對他的教導一般,拼的是德行:今天老子罵你總比出去了別人罵你強,你拼爹,拼的是德行,拼別的你上數嗎?

最後,如果沒有郭德綱的德行,請先效仿老郭的育兒理念,在此之前輕易別學老郭的教育方式。

相關焦點

  • 德雲社團綜又惹爭議,郭德綱炫耀他的家庭教育,卻被郭麒麟打臉
    郭德綱自己也對此非常有成就感,甚至每次一說到郭麒麟從小的家庭教育就得意無比,儼然把自己的家庭教育當成了成功的典範。在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的第六期節目中,郭德綱再一次當眾炫耀對郭麒麟的家庭教育年幼的郭麒麟自然是哇哇大哭,但是郭德綱直接對他說:「要哭到外面樓梯上哭去,別影響我吃飯。」
  • 從郭麒麟的成功看郭德綱的家教
    估計熱愛相聲的朋友,對郭德綱、郭麒麟父子均不陌生。郭麒麟作為星二代,以其出眾的才華、謙遜的品德贏得了觀眾的認可。郭麒麟的成長之路也是歷經坎坷,三四歲父母離異,獨自跟隨爺爺奶奶在天津生活,成了地地道道的留守兒童。郭麒麟的成功,離不開郭德綱及其妻王慧的正確家教。一位嚴父,一位慈母,二人剛柔並濟,配合的天衣無縫,所以決定了郭麒麟今天的成功。
  • 郭麒麟的走紅,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父親郭德綱的教導
    父親郭德綱與郭麒麟大林在初二的時候退學了,開始學相聲。嚴格的家風,助推大林慢慢走向成功之路。郭德綱與郭麒麟郭德綱對郭麒麟既嚴厲又關愛,時時處處都把自己做到最好,做兒子的表率。這封信充滿了郭德綱對郭麒麟最真摯的愛,郭老師當年是從刀槍劍雨裡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把自己這些年所經歷過的一點一點剖開來放在自己最心愛的兒子面前,望他多看一些,多學一些,多懂一些,不用再跟自己一樣受盡苦難,這是一位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
  • 還好,郭麒麟沒被郭德綱毀了…
    今年大林子也上過不少熱搜,大部分離不開#人間清醒郭麒麟#的標籤。談到如何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他說,對什麼事情都不抱有期待,想到最壞的結果,然後就會少受到傷害。16 歲正式學相聲的第一年,就被要求掌握 140 多個相聲段子。同年 16 歲 ,上臺助演嶽雲鵬專場,因考慮不周選題不當,導致效果不佳。回家後直接被郭德綱痛罵到半夜。然後被逼在微博「公開受刑」。
  • 看看23歲孟星亞,再看24歲郭麒麟,難怪孟非郭德綱著急成「親家」
    早前,孟非和郭德綱在參加某節目的時候碰面,聊到了郭麒麟和孟星亞的現狀。雖然郭德綱用開玩笑的語氣和孟非結下了親家,但是孟非並沒有拒絕,兩個人急不可耐成為親家的心情讓很多人開懷大笑。比起郭麒麟為了學相聲早早退學,孟星亞算是與郭麒麟剛好互補。再加上孟星亞的顏值在線,氣質突出,能找到這樣一個兒媳婦實在是難得。這麼一想郭德綱在節目中著急要和孟非「攀親家」,可能是真的想讓兩人能夠有所發展。
  • 2019年,郭德綱的一句話,讓郭麒麟在臺上痛哭
    此話一出,觀眾們的心裡郭麒麟又穩穩加分了,小小年紀竟然活的如此通透,這才是個寶藏少年。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郭麒麟能夠成為今天的「萬人迷」,離不開繼母王惠和父親郭德綱的苦心教育。在郭麒麟的成長過程中,雖然經歷過寒冬,但是繼母為他帶來了春天。3、嚴父慈母成就麟兒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嚴慈相濟,嚴格要求養成規則和尺度,春風化雨的關愛給予孩子心靈的呵護。在郭麒麟的生命裡,如果繼母王惠給他的是慈母般的愛,那麼父親郭德綱給他的就是受用一生的打擊式教育。
  • 郭麒麟擇偶宣言引6000w人圍觀:郭德綱,你怎麼養的兒子!
    而他這樣的消費觀,離不開他小時候的家庭教育。終於等來了《慶餘年》,讓他證明了——他不只是郭德綱的兒子。後來的郭麒麟,回憶起父親的教育不無感慨:「我家裡這種挫折教育,就讓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你什麼也不是。」
  • 郭德綱是教育大師,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兒子,郭麒麟一些品質很另類
    這個人就是郭德綱的孩子郭麒麟,關於郭德綱和郭麒麟的相聲水準和德雲社的江湖恩怨在這裡不討論。單純討論一下郭德綱對郭麒麟的家庭教育。郭麒麟是在劇院裡摸爬滾打起來的,就算他不是郭德綱的兒子,以他的相聲水平也足夠他謀生的。這點遠遠超過其他星二代和富二代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曾經因為孩子犯大錯誤導致兒子被判十年的明星。他當初的一句話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對孩子的要求就不會拒絕,並且很難拒絕。我想管教他但是一看他就捨不得管教」。
  • 郭德綱挫折教育成功嗎?23歲「一夜成名」的郭麒麟,經歷了什麼
    用郭麒麟的話來說,小時候只要看到家長瞪眼自己就會嚇哭,可見郭德綱的教育有多成功。3、退學風波2011年,郭麒麟剛剛15歲,初三上了兩三個月之後,萌生了退學的念頭。沒有原因的決定,就是那一瞬間。後來名氣上來了,獲得了成功的郭德綱改變了主意,開始有意識的給郭麒麟灌輸相聲行業的點點滴滴,想讓他子承父業。加上郭麒麟本人對講相聲也很有興趣,所以乾脆退學了。郭德綱像自己的父親當年問自己一樣,問郭麒麟:你想好了嗎?郭麒麟回答說:想好了!還和郭德綱聊了自己的打算。見兒子心意已決,郭德綱便同意兒子進入德雲社,並拜于謙為師。
  • 不「作」的星二代郭麒麟,他是郭德綱最成功的作品
    然而很多星二代,不珍惜,不自重,得之輕易,所以特不珍惜。雖然郭麒麟是中學輟學,但是他輟學之前的成績,在班級裡還是非常優秀的,達到了了讓忙於德雲社事物疏於關心兒子學業的郭德綱,大吃一驚的地步。郭麒麟輟學,是為了子承父業,而不是因為學習不濟,因果關係,我們要搞清楚。
  • 生子當如郭麒麟,網友替郭麒麟委屈,郭德綱:這是我最好的作品
    ,但很多網友都替郭麒麟感到委屈,原因就是覺得郭德綱對郭麒麟過於嚴厲。作為郭德綱的長子,郭麒麟在外面一直都是彬彬有禮,而且非常謙虛,對於這樣的郭麒麟,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後來郭德綱的事業好了起來,才將郭麒麟接到了身邊,但他對郭麒麟的嚴厲也讓網友感到心疼,雖然郭麒麟學習成績優異,但郭德綱還是希望郭麒麟能子承父業。於是郭麒麟就開始勤學苦練,而爸爸則充當著嚴厲父親的角色,如果家裡面有好吃的,都會先給自己的師兄弟,最後才是郭麒麟。
  • 生子當如郭麒麟,教兒當學郭德綱
    父親郭德綱是大家的師父,母親王惠是大家的師母,他應得的父愛與母愛都有所均分,兒徒燒餅曾直言「郭麒麟是一個不會嫉妒的人,否則我們的日子都不會這麼好過。」郭麒麟一直在極其傳統的教育背景下長大,郭德綱在接父親的電話時無論何時都恭恭敬敬,耳濡目染郭麒麟亦是如此。
  • 郭德綱是個啥樣的人,都在郭麒麟身上體現出來了
    郭麒麟出演《慶餘年》裡範思轍這一角色,徹底改變了大家對他的看法。郭麒麟的父親郭德綱是著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在娛樂圈裡打拼幾十年,什麼苦都吃過、什麼罪都遭過,如今終於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而作為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如今所擁有的一切資源和成就,在外人眼裡都離不開父親的幫助。甚至有人說,郭麒麟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借著父親的名氣和資源在娛樂圈裡撈金就可以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讓郭少確實省了不少力,然而爸爸對小郭的演繹生涯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 預測一下郭麒麟最後能得到多少郭德綱的產業?
    郭德綱家教嚴謹,在物慾橫流的娛樂圈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這種優良的家庭教育下,郭麒麟內心充實,始終以一種積極的陽光的心態去面對一切。而且,努力提升相聲的業務水平。在如今小鮮肉的橫流的時代,無異於豎起一桿正能量的大旗。2,肯定的回答你,不會直接繼承他父親的遺產!
  • 有種「家教」叫郭麒麟,看他和秦霄賢倒茶,就知郭德綱多會教娃了
    說起郭德綱,大家都會想到他那厲害的口才。其實大家不知道,郭德綱除了能說會道以外,他還有非常成功的家庭教育。郭麒麟能有如此高的情商,大部分得益於郭德綱的教育。,但是郭麒麟一下子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許多網友看到郭麒麟的表現的時候都紛紛表示他非常的有教養。其實別看郭德綱平時很幽默,似乎大大咧咧的,但是郭德綱是一個很嚴格的父親。從小郭德綱就教育郭麒麟要做一個有禮儀情商高的孩子。從郭麒麟的表現來看,郭德綱的教育是成功的。
  • 郭麒麟初中沒畢業,為什麼感覺十項全能?離不開郭德綱的教育理念
    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郭麒麟在退學之前,學習成績很不錯,連續六年都是三好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郭麒麟的學習能力很強。另一反面就跟郭德綱的教育分不開了。郭德綱有兩個兒子,郭麒麟和郭汾陽。而且,《德雲社》不少他的徒弟。在相聲這一行,師徒如父子。
  • 看過了郭麒麟的教養,他爹郭德綱一定也不壞
    郭德綱說,郭麒麟小的時候,但凡別人來家裡做客,有什麼好吃的,先緊著別人,自己最後一個吃。在這樣的氛圍下,郭麒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就是在家吃東西的之前,先問一句:「這個我能吃嗎?」 郭麒麟現在良好的家庭教養,當然離不開郭德綱的教養。
  • 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駕4百萬豪車出行,郭德綱:別沒事找事
    記憶最深的是郭麒麟說過的一句話:不是因為怕,而是因為愛。郭麒麟是郭德綱之子,如今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郭德綱的德雲社現在已經在相聲界扛起了一面大旗,而郭麒麟也實至名歸成了德雲社的少幫主,身為一位富二代"郭麒麟愉快的表示:好事。隨後郭德綱馬上回了句:那咱就別再沒事找事了。
  • 郭德綱成就了郭麒麟,但郭德綱的教育方式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郭麒麟的優秀讓人津津樂道,很多父母更是探討起了「郭德綱式的家庭教育」,想要悟出一點道理,以此來打造自己的孩子。正因為郭德綱的成功得來不易,他歷盡人情冷暖,所以他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使用「黑暗教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人間不值得,活得更堅強」。郭麒麟出生後不久,父母便離婚了。6歲以前,郭麒麟都在天津的爺爺奶奶家養著。郭麒麟曾坦言,他6歲之前對郭德綱沒有什麼印象,郭德綱回去接他的時候,他都認不出來是他的爸爸。
  • 郭德綱對郭麒麟嚴苛管教,卻散養小兒子郭汾陽,做好一個要求就行
    相對於郭麒麟,弟弟郭汾陽出生的時候,就比較幸福多了,郭德綱已經穩定了自己的德雲社,還有很多的師兄弟,一起陪伴郭汾陽玩耍,從物質條件上,郭汾陽都是比較受寵的,但郭麒麟就不一樣了,郭麒麟是跟著郭德綱一起 受苦過來的,那個時候,郭麒麟也沒有少挨過郭麒麟的打罵。對於郭麒麟是相當的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