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全世界恐怖片的影迷嘴裡就很少再提及日本的恐怖片。
韓國恐怖片《哭聲》(2016),豆瓣評分7.1
溫子仁《招魂2》(2016),豆瓣評分7.6
這些年,我們看到了韓國恐怖片的製作越發精良,看到了好萊塢恐怖片越發創意十足,看到了歐洲的恐怖片越發逼格滿滿,反而是當年號稱恐怖片之王的日本佳作寥寥,無人問津。
導演中田秀夫的《午夜兇鈴 リング》(1998)
現在我們提到日本的恐怖片,能夠想起的依然還是當年的《咒怨》、《午夜兇鈴》還有《怪談新耳袋》等等,清水崇、中田秀夫以及鶴田法男等等號稱亞洲恐怖大師的導演們在這幾年的表現一次次打破觀眾的審美底線,而《貞子3D》、《貞子大戰伽椰子》以及《咒怨:終究的開始》這些炒冷飯的狗屎電影更是滿滿的銅臭味,除了我一直都特別崇拜的黑澤清依然在用自己的風格拍攝與眾不同的恐怖電影以外,幾乎所有的日本恐怖片導演都在無限墮落之中。
《咒怨》當時在日本颳起一陣恐怖熱潮,據說《咒怨》當初在日本上映,電影院裡有被嚇死的。
而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我觀看了清水崇同期在日本上映的最新恐怖片《童使》,看得人不得不和大家聊聊咒怨之父清水崇這些年堅持拍攝的這些恐怖爛片們。
當年的清水崇還是一個特別出色的恐怖片導演,對於《咒怨》系列還算有想法的不斷消費使其積累了不小的人氣,之後,他不僅指導了口碑出色的一線明星陣容恐怖片《輪迴》,還拍攝了創造上億美元票房佳績的美國版《咒怨》系列,在日本的恐怖片導演中沒有人像清水崇一般如此受到好萊塢的優待,在當年如此大放異彩。
《輪迴》(2005),豆瓣評分6.7,及格了!
但是,這又如何呢,拍攝完了《輪迴》之後,清水崇的蛻變就這麼開始了。
2005年之後,清水崇就在B級小片、電視劇以及短篇集中混跡了4年,幾乎沒有任何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而當2009年的《阿凡達》掀起了3D旋風的時候,清水崇也是搭上了順風車,執導了全日本第一部3D恐怖片《顫慄迷宮》,也宣告著自己的回歸。
不過,《顫慄迷宮3D》卻遭遇了空前的惡評,票房也是大撲街,和那些超越時代的實驗性質電影不同,《顫慄迷宮3D》雖然有很多「史上第一」的標籤,但是時間並不會給它平反。
《輪迴》2009,豆瓣評分4.5,分數咋一部比一部低啊,豆瓣你是不是故意黑我啊。
《顫慄迷宮3D》的失敗幾乎體現在了方方面面,從影片本身故弄玄虛的劇本、夢遊一般的敘事節奏,白開水一般無趣的懸念設定到那些刻意為了展現3D效果的鏡頭,你真的無法想像一部恐怖片可以無聊到如此的地步,甚至那個所謂的在亞洲最長鬼屋拍攝的噱頭也完全沒有給影片加分。
「我為什麼拿著一隻兔寶寶?」「你sb唄「
「好萌,我想要一隻」
當然,《顫慄迷宮3D》糟糕成績並沒有讓清水崇停住腳步,2011年,他再次推出了《恐怖兔子3D》,由滿島光和香川照之主演,整體賣相好過《顫慄迷宮3D》,不過最後的下場也是沒什麼區別。
《恐怖兔子3D》雖然看似故事線清晰了,陣容也提升了,但是依然在很多方面和《顫慄迷宮3D》頗為類似,同樣的童年陰影,同樣的精神疾病,還有同樣一點也不恐怖的驚嚇點設置,尤其是《恐怖兔子3D》中的那個兔子冤魂形象,怎麼看怎麼萌,絲毫不會給觀眾帶來任何恐懼。
要親親~要抱抱~
這麼萌!!!到底哪裡恐怖????
本片最可笑的地方就是在其中居然還致敬了一下《顫慄迷宮3D》,這也足以看出導演本人的自戀和自說自話了。而且,其實《恐怖兔子3D》在劇作上和那些精神分裂的中國大陸恐怖片並無二致,滿滿的套路和依然夢遊一般的節奏完全可以和《顫慄迷宮3D》組成催眠好伴侶的組合。
同年,清水崇再次得到了機會拍攝一部全英文的電影《7500》,影片算是CBS出品的一部DVD市場小成本恐怖片,影片的故事靈感來自於太陽神航空522號的航班事故,恐怖、懸念、驚悚等元素一個不少,但是最終依然在清水崇這幾年精神錯亂的導演思路下變成了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
《7500》最大的失敗就是影片高潮揭秘之前的種種鋪墊、驚嚇和故弄玄虛與最後的真相完全不能產生邏輯關係,甚至可以說最後的真相配不上之前的種種情節,使得整部電影頭重腳輕,看到結尾讓人只想罵娘。
啊?你不怕?我自己都嚇傻了好不好!
而且清水崇在影片中的調度能力以及敘事能力幾乎退化到了大學水品,這也就難怪影片從製作完成到上線花了3年的時間,絕對對得起IMDB4.9的評分。
在嘗試拍攝了一部4DX的恐怖短片《雨女》(據說也是特別無聊)之後,清水崇終於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最新作品《童使》,一部恐怖,哦,不對,無釐頭神經病喜劇。
《童使》海報,好像看到了傑克船長混進了海報,左下角的兩個小胖子戲很足啊
影片的劇本基本上就是《午夜兇鈴》的翻版,人家是看了錄像之後7天之內嗝屁,這個是欺負了孩子之後3天之內歸西,人家是一個被各種欺負的無辜女孩兒死去之後用怨念殺人,這個是一個傷心的人偶匯聚了死去孩子的怨氣殺害無良大人。
總之,《童使》本身的故事就是對於之前那些固有日本恐怖片導演的一次毫無原創性的複製粘貼,無非就是主角聽說傳說,主角不小心變成詛咒對象,主角找出詛咒背後的故事,主角想方設法保命,最後加上結尾的反轉彩蛋的無聊套路,這種故事在當年可能還能讓大家感覺新鮮,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小學生的水品。
好萌!想要一沓
當然啦,如果你在視聽語言或者嚇人的方式上做一點文章,影片還是有好看的可能性的,畢竟索命孩子和懲罰壞大人的設定也很吸引人。
只可惜,影片把所有具有原創屬性的部分都賦予了喜劇片的質感。
《童使》應該是今年目前為止我在影院看過最好笑的電影了吧,上海電影節的上映上數次出現了全場爆笑的情況,甚至所有本該成為驚嚇點的地方都變成了笑點,影片一掃清水崇之前作品的無聊和沉悶,以全程高能的槽點和雷點徵服了所有觀眾的笑點,「拯救不開心」應該是本片的口號吧!
而影片第一個「出色」的笑點,就是瀧澤秀明出演的「童使」的造型,一個結合了馬戲團小丑、中世紀弄臣、偽娘、魔術師的巴洛克風格裝扮,而且他全身各處都有貓咪玩偶,這還不是最高能的部分。這個童使每次「發大招」的方式都是拔掉一根貓咪的尾巴,然後甩甩甩變成不同的東西,從大聲公到小喇叭,而全場觀眾基本上只要他一拔尾巴就開始爆笑,其實我還特麼挺心疼那隻貓咪的,哈哈!
而影片的另一個「出色」的笑點就來自於男女主角感人的演技,男主角作為記者調查和童使有關的殺人案,就和《午夜兇鈴》的松島菜菜子類似,但是其浮誇的演技和每次都慢半拍的反應真的如同一個智障,而且很多部分的表演都讓人看不到驚嚇的情緒,甚至讓人覺得他下一秒就會笑場。
作為女主角的門脅麥全程一臉懵逼,面癱演完全場。飾演童使的瀧澤秀明更是用浮誇並且尷尬的表演證明了自己的過氣是如此的理直氣壯。
當然,影片中最成功的笑點還是導演把最後近半個小時的驚嚇時間拍出了《小鬼當家》的滑稽感,尤其是男主角在商場和鬼玩偶捉迷藏的那一段,真的笑到肚子疼,真的沒有見過如此貧的冤魂。
就問你怕不怕?怕不怕?
想想自己看了這麼多年日本的恐怖爛片,不是無聊到睡著,就是白眼翻到後腦勺,清水崇用《童使》帶給我的真的是一次絕無僅有的體驗,或許我不應該把《童使》歸為一部爛片,而應該感謝清水崇帶給我那無比歡樂的110分鐘,希望他在今後可以拍攝出更為爆笑的喜劇片來回饋觀眾。
我會一直期待著的~比心~
最後放上豆瓣的部分截圖,《童使》是屬於所有人的快樂!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 第 413 期 文章,你就說嚇人不嚇人!
回復 #+任意數字 如 #122 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