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炸裂」,也別讓這部新片涼掉

2020-09-17 一碑電影

一個論調,越來越多人說,香港電影早就走在「赴死」的道路上。

別不信。

我不說你肯定已經不知道,已經九月了,這還是今年港片第一發頭炮。

那麼,這一炮,打響了,還是啞火了?

麥路人

導演:黃慶勳

主演:郭富城 / 楊千嬅 / 萬梓良 / 張達明

豆瓣 :7.0 | IMDb :6.9

英文名:I&39; It,直譯為「我生活在這裡」。

改自麥當勞那句廣為人知的廣告詞:I&39; It.

你應該已經猜到了,所謂「麥路人」,就是那些在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裡過夜的人。

阿博(郭富城 飾)是當中最不像底層的人,他長得很帥,會用流利的英文給社會福利署寫申請信。

精通金融知識,認識很多看上去很厲害的朋友,他就像這群人裡的「引路人」,每次出現危機都站在最前面。

他總穿著寬大的舊西裝,背著書包,鬍鬚滿面,整日遊走於快餐店。

秋紅(楊千嬅 飾)是歌舞廳裡的過氣歌手,年輕時就與阿博有著情感糾葛,後來成為了阿博的女朋友,也加入了「麥路人」的行列。

曉妍(劉雅瑟 飾),一個靠不斷洗碗打工替婆婆還高利貸賭資的單親媽媽,夜幕降臨,麥當勞就是她與女兒的避難所。

深仔(顧定軒 飾),遊戲不離手的「問題少年」,因與家人吵架而離家出走,從此,麥當勞成了他的寄宿地。

口水祥(張達明 飾)是這群人當中最趨於隱身的一個,他瘦骨如柴,總是一個人沉默地坐在角落,似乎他早已與這個小小的麥當勞店融為一體。

等伯(萬梓良 飾)是他們當中最有錢的人,妻子早亡,他的世界隨即崩塌,每天他都會恍恍惚惚來到麥當勞,坐在同一個位置上,一坐便是一整晚,有時也點兩份快餐,一份給自己,一份給亡妻。

生活一如既往的千瘡百孔,這一群窘迫、渺小、隱身在社會底層並隨時可能消失的邊緣人,就這樣躲在街燈繁華和高樓大廈的縫隙裡,在這個24小時的快餐店裡,抱團取暖…

你看出來了,一群毫無血緣關係的麥路人,卻成了羈絆最深的家人,這難道不就是流浪版的《小偷家族》?

沒錯,它的題材,是當下最不容易被市場偏愛但容易在各大影節鍍金的現實主義。

所以,哪怕它領跑金像獎10項提名,但依舊在票房面前身陷困境。

票房慘澹,那口碑呢?

還未上映便毀譽參半,覺得好的,給五星都覺得是埋沒,覺得爛的,噴起來一點面子都不給。

而我對《麥路人》的總體感受是:差一口氣。

後半段顯然啞火了。

從阿博患癌症開始的煽情處理起,整部電影就有著習作感的硬傷,那些煽情就像「手把手劃中心思想」,未見得純熟,反而有了一種刻意堆積苦難的功利感。

為了煽情,它不得不犧牲一部分角色的合理性,也對慢慢鬆散的節奏無能為力。

而在群像處理上,雜而亂的剪輯手法,每條人物線上過分的打亂和糅合只會減分,觀眾最後只能單憑一些細節片段產生零碎的感動。

但它閃現出來的優點又顯而易見。

前半部分的節奏極好。

它將視野放得很低,前半部分平靜而清澈,平緩而庸常,沒有太多刻意營造的氣質,像一杯冷冷的白開水。

這樣的處理才是對的,因為這群「麥路人」早已對這樣的生活習已為常,他們的生活幾乎隱形,沒有任何波瀾,也自然不必大肆渲染並製造什麼戲劇衝突。

就這樣簡簡單單,將悲劇掩埋在溫情之下,無聲處聽驚雷。

同時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被生活撕開的傷口,也能看到抱團取暖的陽光。

比如這場戲。

一群人為了多賺點錢去做群眾演員,結果演得是一場哭喪戲,演完放飯,他們坐在角落裡,狼吞虎咽地扒著飯,撲面而來的滿是酸楚。

但下一秒,深仔坐下,他們身下坐著的棺材塌了,那一刻,笑與淚,無奈與堅強,心酸與溫暖就這樣糅合,在熒幕中迸裂開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結和痛苦,這份底層人的痛楚,只有同樣是底層人的他們才更容易產生共情。

這群被看作最糟糕的人,卻反而擁有著比其他人都更純粹的感情。

片中的兩場葬禮,一場為假,大家在葬禮上做群演,沒想到看上去最容易掉鏈子的等伯卻哭得淚流滿面,那一哭,是為亡妻。

但在另一場真正的葬禮中,等伯卻沉默了,他就那樣靜靜地呆著看著,這沉默同樣極具力量,這一沉默,是為半路相擁的家人。

所以雖然欠缺宏觀把控,但它還是能跌跌撞撞穿過那些硬傷的障礙,落地生根找到與觀眾相連的臍帶,將純粹的感情傳遞給觀眾。

你能看到它的溫暖,它的希望。

但看下去,你又好像隨時就會墜入寒冷,逼近絕望。

它難道只想給你灌一碗無關痛癢的雞湯嗎?

別上當了,去看看它那深藏在治癒和溫暖之下的表達。

它不僅想讓你看到一場邊緣人物的溫情烏託邦,更想把血淋淋的那把名為現實主義的解剖刀遞給你看,在愛的表皮之下,它試圖去刺到現實的骨肉。

電影中有一段對話特別讓人心酸,口水祥偷錢包被警察抓住,阿博氣得不行,大聲質問他為什麼要做小偷。

口水祥沒辦法,他問:「你說,我這個樣子,又能做什麼工作呢?」

這一問,既是對自己幾乎被抹去的身份的自嘲,也是對繁華的香港社會的一種詰問。

我想起《小偷家族》中那一段,警察審問爸爸:「你讓小孩去偷東西,你還算是個人嗎?」

爸爸這樣回答:「那是因為,除了偷東西,我沒什麼能教給他們的。」

同樣的邊緣人物,同樣的無能為力,同樣的無可奈何。

你看,《麥路人》是繼承了港片的人文關懷情懷的。

對於片名,導演黃慶勳這麼解釋:「麥」(麥)字中間有很多「人」,而「路」字裡面有很多「口」,這代表了一種城市現象的喻意。

這種城市現象的喻意,改編自社會新聞。

2015年,一位老婦人在麥當勞店內夜宿伏案猝死,發現時,這位婦人已經去世七個小時了。

而在繁華的香港,「麥路人」群體越來越龐大。

當麥路人們賴以生存的快餐店關停,他們就面臨著無家可歸的困處。

但可惜,這把解剖刀扎進繁華都市裡的痼疾,卻刺得不夠精準,也沒觸到筋脈。

一釘子下去,沒刺到骨頭,沒扎到筋,只劃破皮肉。

沒錯,它的確拍出了溫暖的抱團取暖,也拍出了冷冽的現實主義。

可沒有拍出的是,這群人背後所折射的,現實的厚度與力度。

不去探討社會成因,不去追問現實矛盾,不去深入問題核心。

它在迴避最重要的衝突。

也正是因此,這個故事的成色趨近於簡單,只為呈現一種處境,只為讓你感動,卻少了人性中更複雜的光譜。

當然了,雖不夠好,但它仍值得被看到、被肯定。

而我也仍舊希望。

這一炮,下一次能再炸一點,把「赴死」的唱衰論調徹底炸他個皮開肉綻。

我指的,不止是現實主義題材之炮,更是港片之炮。


「作者」

相關焦點

  • 這部「少兒不宜」的動畫神作,裡面太多驚喜
    但也正是這些動畫的存在,說明「低齡」不是動畫的代名詞。今天魚叔要介紹的動畫神作,就是打上了「少兒不宜」的標籤!形容這部動畫最多的兩個詞就是:「牛逼」和「匪夷所思」炸裂是前調;中調是懵逼;後調是詭異。他們完全可以永遠生活在這個烏託邦,生活在這個世外桃源裡,一輩子不出來。但是,這樣有什麼意思?
  • 這部「R級尺度新片」竟然要引進?我覺得可以
    今天這部新片,同樣源自一起醜聞,代價也不小。 「史密斯夫婦」和「諜影重重」兩部片就足見道格·裡曼對複雜劇情的把控能力,深入淺出。 近年的「明日邊緣」,更是硬科幻的佳作。 頂級美劇「毒梟」,正是以巴勃羅的傳奇為藍本。 但,在「美國製造」裡,巴勃羅只是巴裡的配角。
  • 奇葩說「遠方的哭聲」,我在這部新片裡聽到了
    於是,剛巧碰到了這部新片,幫我找到了答案——《官方機密》Official Secrets這是一部在聖丹尼斯電影節上獲得全場起立鼓掌的電影。海報上的陣容足夠強大。女主是被英國雜誌評為最迷人女星的凱拉·奈特莉。《贖罪》《加裡比海盜》《傲慢與偏見》等等作品加身。男配拉爾夫·費因斯。
  • 這部擁有「24重人格」的新片,帥炸了
    就在魚叔翹首以盼小李子的這部新片時,一美搶先一步。拍攝了這部更加「變態」——《分裂》而總控人格也極為殘暴。隨著總控人格逐漸變強勢,故事也開始不可控制。摔倒了,不意味著就爬不起來。去年,沙馬蘭用《探訪驚魂》成功翻身。
  • 這部港片「拍得不錯」,也很不簡單
    這就很尷尬了……畢竟現在影迷口味刁鑽,沒有亮眼的故事,僅憑炸裂的特效,還是挽回不了什麼。最後在妻子屍體前那句「你知道嗎,你剛剛錯過了我人生最精彩的表演」,聽著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第四個故事「不一定」的導演楊龍澄是一個新人導演。講述紈絝惡少某天找小姐,結果卻:
  • 這部新片刷爆了美國人的朋友圈,可惜我們還得等
    今天有一部新片上映,刷爆了美國人的朋友圈。香玉說的不是《長城》。但片名裡也帶有一個「城」字,叫——《愛樂之城》La La Land這部電影的口碑用「炸裂」二字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就在前兩天,奧斯卡最重要的兩大風向標,也對《愛樂之城》給予極大的肯定。
  • 這部「爆款大片」只能打不及格
    >「重磅炸彈」!1、在說起韓式喪屍片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喪屍片」的起源。喪屍(Zombie),又稱「活死人」,是西方科幻娛樂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一種怪物。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是當代喪屍片的「開山鼻祖」這樣也就創造出了一種新型的「韓式喪屍片」。也正是如此才讓無數人看到了「韓式喪屍」不同於傳統喪屍片的魅力。才有了後面的宮鬥喪屍《王國》一二季,喜劇喪屍《奇妙的家族》,還有新劇《喪屍偵探》等......
  • 再也不拍變形金剛的他,突然奉上一部炸裂的R級新片!
    這部新作就是《鬼影特攻:以暴制暴》,一部全程嗨翻的炸裂動作新片,奉上火爆刺激的動作盛宴。爆炸貝一出手,動作場面必須炸裂,少不了各款爆破鏡頭,更少不了型男美女,來個畫面感受一下。老實說,爆炸貝的動作電影的確很有看頭,就拿2016年的《危機13小時》 來說,炸裂到飛起的一部作品,從頭戰到尾,從頭燃到尾,成就了當之無愧的一部超級大爽片。
  • V家神曲改編真人電影「腦漿炸裂女孩」預告PV公開!
    V家神曲改編真人電影「腦漿炸裂女孩」預告PV公開!▪ 2015-06-11 15:40:21 PV     作為V家曲名中首個改編真人電影的作品,將於2015年7月25日上映的真人版「腦漿炸裂女孩
  • FENDI 全新「吉他包」可愛炸裂
    今年早秋推出全新「吉他包」,把胸前包打造成吉他形狀,搭配寬織背帶、撞色皮革內裡,不只實用還好時髦。FENDI 把胸前包變身小吉他!全新「吉他包」配上夢幻香芋紫、奶茶色可愛炸裂。by Elle T這咖丁香紫色吉他包,因為顏色和芋頭相似,所以網友們都暱稱它為香芋紫,另外還有溫柔奶茶色、百搭經典黑,拉菲草編織而成的FF Logo,編織款人氣也很高。
  • 賽博朋克+霓虹視效,這部新片炸裂了
    讓人驚呼「看完就傻眼」「神經病啊」「我也不知道我看了個啥但是感覺好厲害」,對,說的就是它。雖然兩部短片內容,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但為什麼仍然相關呢?因為它們都是致敬80年代,或者說從80年代流行文化中獲得靈感,視覺上天馬行空、各種酷炫,音樂上都是Synthwave(合成器浪潮)配樂。
  • 《青春之旅》|這部動漫能讓人少女心炸裂
    、教えて」【「吶,告訴我」】第一次聽說《青春之旅》這部少女番還是基友推薦,光看上文中op(即片頭曲)的歌詞,想必就能明白這是多麼虐狗的一部番了。已經看過《會長是女僕大人》、《好想告訴你》,自認對少女番已經有足夠抵抗力的我,帶著平淡冷靜的心情打開了這部番。沒想到,我的少女心居然又一次炸裂了。女主角吉田雙葉和男主角田中相識在初中,情竇初開,兩情相悅。然而田中因為家庭變故突然轉學,沒有來得及的告白就成了雙葉心中的遺憾。
  • 不好意思,李現新片不及格
    兩個同樣稚嫩的新人,在這部片中相遇並擁抱了。可惜,哪怕在眾多「現女友」撐場的情況下,《抵達之謎》的豆瓣分也只停留在5.1,不及格。可這也不意味著,文藝片只需疊加意象,一通亂拍,一刀不剪就能完成藝術表達。拿同樣令人懵逼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類比,畢贛的「無劇情」是「輕盈感」和「虛無感」兼容的。
  • 「地表最強老爸」連姆·尼森不打了!攜兒子合拍新片,療養心傷!
    義大利鄉間的「託斯卡尼」真的給人很溫暖的感覺!父親節剛過,有著「地表最強老爸」封號的連姆·尼森(Liam Neeson),近期也推出新片《下一站,託斯卡尼》與大家見面,有別於過去的硬漢形象,這次連姆·尼森雖然也是飾演「老爸」,但卻不再拍動作片,而是帶來闔家觀賞的暖心小品。
  • 湯怡人氣升獲封「絕世好女友」 擔正葉念琛新片主角成新一代阿寶
    湯怡人氣升獲封「絕世好女友」 擔正葉念琛新片主角成新一代阿寶近日湯怡(Kathy)於TVB劇集《反黑路人甲》演出獲得好評,輕露香肩與美腿一幕更加吸睛,更獲封娛樂圈「最強眼鏡妹」,人氣急升的湯怡近日更獲得導演葉念琛青睞,於英皇電影新片《盲女驚魂》擔正任女主角
  • 別誤會這「變態」片名,真不是你想的那樣
    而是受神道教中「聯結」觀念的影響,希望死去的人在活著的生命中,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的心願。這部電影也一樣。逝世的母親火化後,只剩下了遺骨。而在這部新片中,飾演母親的倍賞美津子,也是一位老戲骨。最後還不忘囑咐一句:「別告訴你爸啊。」
  • 口碑炸裂的迪士尼新片來啦!皮克斯新作心靈奇旅正式定檔國內!
    如果實在要說2020年的迪士尼,哪怕過去了這麼久的熱度,我估計不少人腦海中依舊是「神仙姐姐」的《花木蘭》,不管是喜愛也好,吐槽也罷,也足以證明迪士尼在我國的市場確實是有一定份額的。所以無論如何,從目前的情況看,迪士尼也不可能放棄中國的動畫電影市場。
  • 今年暫無新片了!國外網友搞笑預言2021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
    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短短幾個月內已經在全球各國暴增確診案例,好萊塢一線巨星湯姆·漢克斯也與妻子一起意外確診感染,不僅引發全球影迷震驚,也直接影響了好萊塢各大影業宣告所有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工作都喊停,原本要就要開拍的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魚》因新冠肺炎緊急停拍,網友吐槽:「那就直接別拍了吧
  • 這部「西遊伏妖篇」,真是周星馳的電影?!
    首先是這部:「西遊伏妖篇」所以我就說,哪怕回個鍋也好!也不至於這麼難以下咽呀!另外我很想知道,星爺到底對如來,存在什麼誤解?從「功夫」到「長江七號」到「降魔篇」到「伏妖篇」,為何橫豎就會拍巴掌??只是在這部「伏妖篇」中,前女友發現,那些值得回味的東西,似乎全部消失殆盡了。它變成一具華麗又平庸的殼,敲下去,啥都沒有,最多也就聽個響。
  • 小萌貓13年後「肚子長出炸裂香菇」 對比笑翻網
    (圖/滷蛋阿嬤提供)實習記者王昱淇/採訪報導住在彰化市的飼主分享愛貓「陳滷蛋」小時候和現在的對比照片,只見當初它還是只瘦小奶貓,想不到過了13年的歲月,肚子變得Q彈又肥美,搭配上毛色的分布,乍看之下像是一朵巨大的「炸裂香菇」,前後差距令人看了差點笑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