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根據不同的外觀造型和用途可大致分為轎車、SUV、MPV,這三種比較常見的車型,但還有一種在國內屬於比較小眾的車型,那就是旅行車。
旅行車最早起源於19世紀的美國,當時美國爆發了「西進運動」,無數美國西部的開拓者們駕駛著能裝下很多人和行李的大型馬車,投入到美國西部的大開發之中,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汽車發動機取代了馬匹,汽車的車身也替代了馬車的車廂,於是最早的旅行車就這樣誕生了,後來引入國內市場後,被消費者親切的稱為「瓦罐」。
「瓦罐」的優點在於它既有轎車的舒適性,又具有不錯的空間表現,是一種較為全面的車型,這也使得它在歐洲特別受歡迎,特別是幸福感極強的北歐國家,可以說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這麼一輛旅行車。
但除了旅行車之外,還有一種更加小眾的車型,它在外形上與旅行車非常相像,如果不了解它的話,一定會認為它就是旅行車,或者是旅行車的一種。它就是近一段時間,在國內市場突然火熱起來的獵裝車。
早在之前,國內關於獵裝車是不是旅行車一直存在爭論,因為這兩種車型的外觀實在是長得太像了,僅在細微之處有一些差別,但像歸像,用途卻各不相同。
其實獵裝車比旅行車的歷史要更加悠久,獵裝車的英文名稱是「shooting brake」,而「shooting brake」的最初含義是指打獵用的馬車。
在十九世紀的英國,當時的貴族把打獵當成一種休閒娛樂方式,而在出去打獵的時候都會採用馬車作為出行工具,這種馬車和我們在古裝劇上看到的馬車一樣,都是前排坐人,後排則用來存放獵槍以及獵物。
隨後進入了工業時代,交通工具也由馬車變成了汽車,但是「獵裝」這一概念卻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並運用在汽車領域上,並且用途也更為廣泛,不再局限於用來存放獵槍和獵物。那麼,說到底旅行車和獵裝車到底有什麼呢?
其實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因為獵裝車是通過貴族的打獵運動演變而來的,所以獵裝車也代表了上流社會的奢華和尊貴,在最早之前都是基於一些高端豪華品牌的跑車進行打造的,例如奔馳、保時捷、賓利和阿斯頓馬丁等,可以說獵裝車很好地保留了跑車的優秀性能和駕駛體驗。
而旅行車大多構建在普通的轎車之上,只是在功能上多了後排座椅,空間方面的表現會更加優秀,但在駕駛感受和性能方面都和普通的轎車沒什麼區別。
寫在最後:
雖然獵裝車和旅行車在外觀方面比較相像,但它們的定位是不一樣的,旅行車比較注重的是實用性和高性價比,而獵裝車則通常以高性能的轎跑車型為基礎,在具備了高性能轎跑車的性能優勢之外,還具有更加獨特的車身比例。
總之,就是獵裝車的定位比旅行車更加高端,性能方面也會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