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大家聊過,《演員請就位2》這部新劇貢獻了很多熱搜和看點。
當時八姐只著重寫了爾冬陞,因為總覺得其他的內容都是老配置老套路,加上節目組慣用的炒作手段,讓人覺得沒有新意。
但在看了最新的一期節目之後,八姐決定還是要好好寫一寫郭敬明的迷之審美。
郭敬明非常難得,是大家低估了他。畢竟能保持數十年如一日的低級審美,發跡之後也不忘初心,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1
何昶希與張逸傑演繹的《陳情令》片段,第一次讓八姐覺得王一博和肖戰有多難得。
何昶希與張逸傑像是兩臺沒有感情的念臺詞機器,毫無演技可言,他們拙劣的表演襯託出原版的經典。
這麼差的表演,原本應該是炮灰,被李誠儒老師點評一番「味同嚼蠟」後,演員帶著眼淚坐回B區。
這時候,他來了他來了,爭議路上永不缺席的郭敬明郭導,把代表著至高認可和獎勵的S卡,給了兩臺臺詞機器中明顯更木的那臺。
後臺選手們一片震驚加懵圈,董思怡感到不解:他是不是把這當《少年之名》選秀了?
此前被狠批的張大大也調侃:爾冬陞今天必須補S卡給我。
郭敬明前一秒才說何昶希演技不達標,但是下一秒就把最有認可度的S卡送出去了,他這自相矛盾的言行,自然引起很多人不滿。
郭敬明強行解釋,給S卡上價值加了3重意義,更表示他給S卡的標準就是想找這個演員演戲,想和他合作。
哇哦,這是S卡嗎?這或許更像是房卡吧!
陳凱歌調侃,希望郭敬明拓寬審美趣味和愛好的尺度範圍,趙薇也在旁邊吐槽郭敬明的審美太固定了。
別的導演都是來看演技的,只有郭敬明是來選喜歡的男演員。在節目錄製期間,郭敬明凌晨兩點過都還在沉迷何昶希的顏值,親自給他拍了十多張照片,稱這是「顏值暴擊」。
先不論郭敬明的迷之操作,就單說這審美,這種看上去像是假人一般的、充滿著整容塑料感的臉,真的算是顏值暴擊嗎?
2
十多年前,那時候郭敬明剛剛走出農村,嚮往紙醉金迷的都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他塑造的男主角都類似:病嬌、文藝、歐式雙眼皮……
不僅是書中,此後不管是培養作者,還是選男演員,郭敬明都始終如一地堅持這個標準。
其實,普通網友並不排斥各種審美,也支持審美的多樣性,但郭敬明的審美確實充斥著一種不高級感。他要的演員一直是那種傷痛青春文學的書模,看上去特唯美,實際上空洞無內容。
這些男人帥嗎?如果放在雜誌裡,靜態來看,肯定都是帥的,但是電影需要有演技的演員,並不是只會擺pose的機器。
客觀判斷應該大於主觀個人感受,當把個人審美放第一位,電影質量註定了好不到哪裡去。郭敬明的電影裡,演員普遍缺乏演技,只有死氣沉沉的美,毫無靈魂可言,而郭敬明也因此成為爛片專業戶。
高級感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嗎?個人審美會影響作品質量嗎?是的,看郭敬明的作品你就明白確實是這回事。
導演楊凡也同樣喜歡找帥哥演戲,但是人家鼓搗出來的是《美少年之戀》《遊園驚夢》,郭敬明則交出了一系列唯美的PPT。
比迷之審美更可怕的是,擅長詭辯的郭敬明內心很強大,不會接受任何抨擊的聲音,只要吐槽,那就是:「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在郭敬明的心中,他的導演之路一直是以諾蘭為模板,他甚至有不少作品和諾蘭的作品有共通之處。
郭敬明為什麼這麼喜歡這類男演員呢?趙薇一句話說出了真相:他覺得他們很相似。
更準確來說,是郭敬明幻想中的臉。這些年為了貼合自己的審美,郭敬明也一直在努力,靠著整容和P圖,小四也算是勉強實現了自己的美男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