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之間的爭論一直是點到為止,然而在武術界則截然不同,武俠小說中我們都知曉,每年的武林大會總會死傷無數,各路武林豪傑還是不畏懼,只想奪取「天下第一」的寶座,而最近的一件事,武當派張三丰祖師爺如若在世,應該是坐不住了!
那便是一直以中國傳統武術精華著稱的「太極拳」,成為了眾矢之的,有人說這本就是強身健體的運動,根本談不上武術,不然你看馬保國大師,也有人說只是一個馬保國學藝不精,也或許是年歲已高,或是失誤,太極拳還是不可小覷,馬保國怎麼了?為何一個人讓傳承近千年的太極拳如此備受爭議?
對於傳統武術來說,在21世紀初其實便已經湧現了眾多的「江湖大師」,無論是與少林攀關係,還是與太極打交道,他們在老百姓眼裡成為了有著絕技的「神人」,當然這也源於人們對武俠小說的熱愛,其實太極,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已是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等用途,而大眾認可的真實力,更趨向於搏擊、打拳這些擂臺賽了。
但反觀一些江湖大師,總會以懷揣某種神秘的功夫自居,他們自稱是傳統武術的傳承者,武術表演卻醜態百出,比如之前的「最強太極拳手」閆芳大師,就憑藉一段兒拳風推倒十幾位弟子的視頻走紅,如果不當真,還真以為這是一個搞笑視頻,不僅表演的差,忽悠的本事也有待提高,但這些大師卻有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耐力,就是說自己有真本事。
有沒有真本事,找幾個不是「託兒」的人就知道了,於是一些武術業餘愛好者就喜歡挑戰這些大師,於是被稱為「太極大師」的馬保國,便遭了殃,在名為「演武堂之十六」的民間擂臺賽中,世界著名太極宗師馬保國,4秒便被打倒,前後用了不到30秒的,被打倒三次輸給了一位50歲的業餘拳擊手。
一個是業餘拳手,一個是太極宗師級代表人物,兩人從名頭上來看,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像是張三丰與一個小兵的實力懸殊一樣,但最終的反差卻讓人難以接受,馬保國這個大師的名銜顯然也戴的有些不太舒服,於是他便出來澄清這件事了。
怎麼澄清呢?方式很簡單,拿觀眾的智商當作零,就可以澄清了,馬保國自稱自己拳本身已經打到了對方的鼻子上,但對於傳統武術來說需要點到為止,不然對方的鼻子一拳就骨折了,也就是說他自稱自己手下留情,這樣看來,馬保國確實是一位仁義之士。
不過觀眾的智商並非是零,大眾的眼睛也不會騙自己,明明是4秒的時候,馬保國大師就被打倒一次,如果對方已經打倒一次,那麼第二次大師還手下留情?直到第三次鼻青臉腫了,還要手下留情?莫非大師真的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從比賽上來看,確實是打不還手,但說起反駁來,大師有的是招兒。
在記者的採訪中,馬保國大師改口反批對方不會「接手」,對於「接手」這個詞,在傳統武術中,確實不曾出現過,應該是馬保國大師自創的一招,大師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不過我們可以從字面上來分析下,對方應該是一個「莽夫」,或者說有真材實料的拳手,不懂得大師的套路,應該先告訴大師招數,再讓大師去接,這樣大師一定會贏了!
對於究竟是誰贏了?自古以來武無第二,在這場比賽中,裁判給出的答案是對方贏了,而馬保國大師在賽後採訪中,認為對方早就輸了,從大眾的判斷來看,確實是馬大師輸了,畢竟3拳被打倒是事實,其實對於馬保國這樣的太極大師,民間數不勝數,也只是眾多假大師其中一個比較著名的人,而是否真仁義?從馬保國大師屢次被打倒來看,確實是不太像「仁義」了,不然誰能忍了一次又一次的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