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蕭太后的片章,有關韓德讓這個男人的記述佔一半。心生好奇,想進一步了解一下這個男人。起始,以為韓德讓就是《楊家將》裡的韓昌,再查資料,得出否定結論。《楊家將》裡的韓昌,其奸詐陰險已臉譜化,為了襯託楊家將的英雄故事,中國文人一貫有此嗜好,能理解,而歷史上真實的韓昌其實是韓德讓的侄子,解了少年惑,甚感開心。
蕭家是皇后專家戶,蕭燕燕之前,遼國四位皇帝,四位皇后都出自蕭家。蕭燕燕本來是許給韓德讓,因為耶律賢為謝蕭燕燕之父親蕭思溫擁立之功,特別提出要選蕭燕燕為貴妃,蕭燕燕被冊封為皇后。遼景宗體弱,蕭燕燕幫夫推行改革,得群臣欽佩。生子耶律隆緒,榮寵無比,一切政務皆由她獨立裁決。景宗逝,二十九歲的蕭燕燕帶著年僅十二歲的長子隆緒執政。雖已有十三年的事實治理遼國,但她怕主少國疑,局勢易變,以一副孤立無援小女人姿態出現在幾位重臣面前,這些漢子英雄氣壯,安慰這位執掌國事已十多年的太后,立下重誓,盡心輔助幼主。
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先為奴後官至中書令,父親韓匡嗣得到耶律阿保機和他的皇后如親兒子一樣的寵愛和器重。除卻與皇室的特殊關係外,韓德讓本人也是文化修養深厚,儀表不凡,文韜武略,名冠一時。蕭家選這門親事也是慎重之至,蕭燕燕對這門親事也是充滿了期待,並寫藏頭詩相贈韓德讓。不想,造化弄人,皇帝要你的準媳婦,韓德讓也只能自己承受。
景宗逝,蕭燕燕向韓德讓吐露了多年的情意:我之前與你有婚約,現在我想與你再續前緣,我兒子現在當了皇上,他也就等於是你兒子,你要幫我好好照顧他。韓德讓本是多情之人,當年的小女孩舊情繾綣,深受感動,從此對蕭太后更是忠心耿耿,兩人出則同車,入則同帳,過著事實上的夫妻生活。他們的私情受到契丹貴族的排斥,尤其韓德讓,他受到了更大的傷害甚至暗害,以契丹風俗,貴族們並不反對太后再嫁,但他們不能容忍太后再嫁的是一位漢人。蕭太后以鐵腕手段制裁了這些貴族,全力維護韓德讓。他們的私情也影響了宋遼兩國的戰爭,蕭太后與韓德讓的私情引起遼國內亂也是宋伐遼的起因之一。韓德讓在戰爭中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天才,蕭太后也是身著戎裝,親御三軍,且親自躍馬疆場。澶淵之盟,宋遼邊境短暫平靜,雙方百餘年處於穩定和平發展中。韓德讓,一位完全可以自己有一番豐功偉業的男子,一直默默在站在蕭太后身邊,陪著自己心愛的女人,一起治理遼國!
蕭太后正式下嫁韓德讓,這位繼父,遼聖宗耶律隆緒不但不反對,而且與韓德讓有著父子般的感情,他發自內心的尊敬韓德讓,生活上噓寒問暖,禮數上細緻周全,權力上給予最大:太保、政事令、總理南北兩院樞密院事、拜大丞相、進齊王。除此外,韓德讓還有帝王級別的府邸及隨從。
他是怎樣一個男人?不想只簡單的用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這些硬邦邦的大話來評價他,從蕭太后和遼聖宗對他的態度上,我找了兩個詞:多情,睿智。(本文選錄自《坐標之外》)
作者簡介:逸雲,原名白新華,溫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坐標之外》,文章散見於各大報刊雜誌。博客網址:http://blog.wendu.cn/space-1677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