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戴口罩與買口罩:踏上歸途

2020-12-25 環京津網

原標題:在臺灣戴口罩與買口罩|④踏上歸途

原本計劃春節期間造訪臺灣中部高海拔茶區的作者,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滯留在臺中市若干天,也因此親歷和體驗了疫情影響下臺灣社會的生活。本文是連載的最後一篇,疫情帶來的緊張感逐日增加,原本走訪茶山的計劃終於被尋找口罩代替。

1月28日,我沿漢口街走出去買口罩,自主避免乘坐大眾交通工具。經歷了昨天4家杏一門店及眾多藥店,已放棄對3M口罩的奢求,有醫用口罩就好,目標是買足可攜帶出境的250片。

放大谷歌地圖,發現杏一門店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前天第一次買到口罩的五權路周邊,那裡是中國醫藥大學及附屬醫院的所在,決定逐家看看,然後再去掃周邊新發現的杏一門店。結果,一無所獲。

街邊店家電視滾動播放的字幕新聞說,政府每天投放200萬片儲備口罩到超商門店,我問了途經的幾家7-Eleven超商,口罩皆告售罄。替我辦杏一會員卡的門店服務小姐說,口罩可能要2月1日才能恢復供應。在那家前天一撥香港人遇到另一撥香港人的遠僻藥店,昂貴的文創口罩也全部售罄,只有更加昂貴的N95口罩,3個裝賣200臺幣,每個折合人民幣16元。店員說是臨時從廠家調配過來,因此沒有印包裝,我看不出是什麼型號,便沒有敢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是一家大型醫院,急重症樓內的一樓甚至還開有一家星巴克,但內設的杏一門店口罩也售罄了。醫院大樓規定,戴口罩者才能進入,門口處安有投幣式口罩售賣機,以供急需之用,投一枚10元臺幣出來一片裝外科滅菌口罩小盒,折合約2.4元人民幣。

從中午到晚上,跑了二十幾家藥店和超商,收穫2個口罩,2瓶免洗洗手液。

2020年1月28日晚,臺中市北區,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重症大樓門口的外科口罩自動售賣機。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並提供。  當日(1月28日),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例確診個案,其中第6、7例為境外移入的武漢籍觀光客,第8例為先前確診第5例境外移入個案的家庭傳染。

臺灣「經濟部」公告,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帶動民眾購買口罩的需求,銷量已較平常超過10倍,加上正處年假,產能仍然不足,各大銷售通路因此出現買不到口罩的情況。

當日上午,「經濟部」沈榮津部長邀集「衛生福利部」代表,與四大超商、量販店、連鎖藥妝店和連鎖藥局等通路商及口罩廠商、物流業者,討論口罩供銷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1月28日到30日(初四到初六),「衛生福利部」將每日釋出600萬片儲備的平面手術口罩,提供給7-Eleven、全家、萊爾富、OK等四大超商,每人限購3片,每片定價8元臺幣。「衛生福利部」將於1月29日到30日釋出470萬片儲備口罩,供醫療院所內部或周圍的藥妝醫材通路(康是美、屈臣氏、維康、杏一、躍獅、健康人生),同樣是零售散賣。

1月29日,我前往臺中西北市郊的兩家杏一門店,都位於臺灣大道邊,試試看到比較邊緣的地方能不能買到口罩。第一站門店的玻璃門外,貼著一張這幾天很熟悉的告示,「口罩、酒精、體溫計均已售罄」。第二站是位於東海大學對面的榮民總醫院的院外門店,也只有餘下的勞保口罩在售。榮民總醫院是一家公立的大型醫院,我把分布在周邊的藥妝店和藥局問了一遍,終於在一家維康門店收穫了政府每天投放的600萬片防疫儲備口罩中的3片,每人限購3片,每片折合人名幣1.9元。

第三次進到安靜的東海大學校園,買一瓶鮮豆奶和一塊麵包,找一處僻靜的角落當晚餐,愉悅一下心情。回想抵達臺中的第一天,途經東海大學下車時,看到校門對面的榮民總醫院,如果那時就有採購口罩的念頭,說不定還能買到3M醫用口罩。

回到住處,發現樓下的7-ELeven超商門店也有分銷政府儲備口罩,立馬買走了籃筐裡的最後3片。

今天一共收穫6片口罩,每個折合人民幣11元,散裝,看上去產地像是在中國大陸地區。此前我買到的5種醫療口罩及1種外科手術口罩,均為臺灣地區製造,這與海關統計顯示臺灣口罩大部分為大陸製造的大數據,在我微觀的隨機調查中呈現得很不一樣。

2020年1月29日晚上,臺中市西屯區,居民住宅集中的街區,一家7-ELeven超商門店,當日政府投放的防疫儲備口罩剛剛售罄。  當日(1月29日),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公告表示,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入境臺灣的學生及教職員工,如無任何症狀,可全程佩戴口罩上課、上班,但建議在家休息14天,避免到校。

1月30日(農曆初六)是臺灣的復工日,也是原定我與老茶司出發前往南投縣高山烏龍茶區的日期。一早起來,心裡有點戚戚地找老茶司商議,見他也面露難色,我主動提出了取消出行計劃。做出這樣的決定,主要考慮我和老茶司抵達臺灣都還不到10天,理應維持自主健康管理,儘量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儘管政府只是建議,並未強制規定。

原本為茶而來,卻要攜口罩而返。我迅速查詢金門到廈門的「小三通」客運船班,得知自2月1日起將由每天對開18班驟減至4班,便下樓在7-ELeven超商的自助購票機上,買了一張明天從臺中飛金門的最便宜航班的機票。

不想繼續再去搜購醫用口罩,我改去書店買「精神口罩」。天氣晴朗,路面上的行人戴口罩的比例明顯增多,誠品書店的員工也全都戴上了口罩。我輾轉了兩家門店,買到了劉紹華的《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青年流動》。回程時在住處附近的教材書店,給小兒買了一套國民小學1年級課本。

2020年1月30日下午,臺中市西區,綠園道誠品書店外,行人和遊人約有半數戴上了口罩,書店員工也全都戴著口罩。

2020年1月30日晚,臺中市西屯區,中友誠品書店裡的「精神口罩」。  當日(1月30日),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第9例確診個案,病例具有武漢工作史。同時再次呼籲,請民眾返回臺灣後自主健康管理14天。

指揮中心宣布,明日起全數徵用臺灣口罩工廠生產的一般醫用口罩和外科手術口罩,每日共約400萬片,由指揮中心分配,每天釋出260萬片供民生需求,140萬片供醫療、公務防疫及儲備需求。釋出口罩將延續每人一次限買1至3片,暫定至2月15日止,並呼籲健康民眾不需要戴口罩,優先讓慢性病、就醫、陪病、探病需求的民眾購買。指揮中心提醒,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在擁擠、通風不良處也建議戴口罩。

臺灣「經濟部」發表公告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日益嚴峻,導致民眾對口罩需求量暴升,單日超商銷量已超過以往42倍之多。為了讓民眾能夠持續買到口罩,避免供需失衡、哄抬價格,政府採取統一徵購、統一調控、統一售價三原則。至於售價,過年期間,由於物流、廠商等人力成本較平時高,因此定價1片8臺幣。目前年假已結束,經與通路商、物流商、製造商協調後,2月1日起售價調為每片6元。未來恢復市場正常供需後,價格回歸市場機制決定。呼籲民眾購買口罩時,夠用就好,不要囤積。大家買得到,防疫才會成功。

金門

1月31日上午,我從臨時住處步行800米,搭乘每20分鐘一班的公車到臺中機場出發廳,公車裡程在10公裡以內免費。機場內的工作人員和旅客全部都戴上了口罩,我看到一位先生摘下口罩,隨地吐一口痰,再戴上口罩。

候機時,我突然想起,下午到達廈門後不知要下榻在哪裡。趕緊打開手機APP搜尋,一看,幾乎所有快捷酒店直營店和第三方訂房平臺全部顯示滿房,我知道這實際上是後臺關閉了訂房。

從臺中到金門的航班上,乘客和空乘也全部戴著口罩,我意外地發現,航班還照常提供各種熱飲和冷飲。

立榮航空的班機從臺中起飛,過了臺灣海峽,越飛越低,越過了海岸線,從藍色的海面切進了綠色的田野,機上廣播響起了《望春風》的樂曲。

我叫了一部排在最前面的計程車,直接到全聯超市進行離境前的掃貨採購。司機面露喜悅,說今天出來在機場等了3小時,我是他的第一個客人。我以最快的速度在全聯超市和7-ELeven採購了兩大購物袋的奶粉、面膜、啤酒、方便麵、零食,還有兩客三明治,結帳時習慣性地問有沒有口罩,同樣也是售罄。

金門水頭碼頭的各單位工作人員也全部戴著口罩。我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買票、檢票、安檢、過關、出境、上船的流程,並沒有遇到電視新聞所說的通過掃描口罩金屬條嚴查個人攜帶出境數量的境地。

額定客位316人的小三通客輪,我是第32名也是最後上船的乘客。半個多小時後,我推著行李箱上岸,帶著兩百多個口罩,走向空寂的廈門環島路。

2020年1月31日下午,廈門市湖裡區,平日車水馬龍的環島路,魔幻般地停滯,沒有汽車,沒有行人。  當日(1月31日),因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升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地方政府民政、衛政體系防疫應變協調會議,持續統籌各部會資源,加強港埠建議措施和民眾風險溝通與衛生教育宣導。

指揮中心公布臺灣新增的第10例境外移入病例,為30日公布的第9例個案的丈夫,也具有武漢工作史。

結語

從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1月31日的一個月期間,臺灣疾病管制與防疫部門以及其他相關單位,面對中國大陸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續與擴大,呈現出謹慎而清晰的應對作為。

一位熟悉臺灣醫療體系的友人解釋說,臺灣醫療院所大部分為私立,而臺灣的醫生可謂是收入水平最高的社會階層,並且很大比例的醫生具備在其他國家和地區行醫的能力和資質。如果疫情的嚴重程度超出醫生自己的防線,私立院所的醫生更可能會選擇離職,而非無條件冒險逆行。剩下的公立醫院體系的資源很有限,不可能組織起類似中國大陸的大會戰,亦即公立醫療系統面對重大疫情的崩潰點更低,因而前置的縝密與嚴厲措施可以理解。

口罩只是個體對公共系統的最後一道薄弱的隔離。可以看到,在低流動性的老舊城市及社區,疫情傳播的程度明顯低很多。隨著全球化、資本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劇,世界趨向了兩極,數量越來越少而掌握資源越來越複雜的少數精英,控制和支配數量越來越多而掌握資源越來越簡單的勞動力。當世界的多樣性與差異性被減滅,人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也隨之弱化,此時的病毒與疫病,或許是一種逆向的博弈力量。

人們或許應該去回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檢視每一例確診個案的流動軌跡,標示出個案之間的交叉點,繼而去探究什麼樣的動因,造成交叉點最密集的那部分的流動,這些是否可以改變或者修訂。建立疫情動因的模型與分析,可能會幫助我們避免抑或直面下一個流行瘟疫的發生。

(作者許路系生產技術史學者與社會學者。全文完。)

點擊進入專題: 聚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責任編輯:鄭亞鵬

相關焦點

  • 在臺灣戴口罩與買口罩|②那時還能坐公交逛臺中
    臺灣原本可能是全世界最喜歡戴口罩的地方,以臺北的公共運輸工具和大型公共場所為甚,以往的觀察大致是有將近一成人愛戴口罩。戴口罩的動因,一種是防止自己影響到他人,另一種是防止他人影響到自己,還有一種是二者兼備。公車在臺灣大道上行駛了一個小時,我想,這會不會是環形線路坐過頭了。前面一站恰好到了東海大學,我按了下車鈴。
  • 全家戴口罩出門遭嗆,張菲兒媳嘆道:明明不認識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口罩成為搶手商品,臺灣多數民眾進出密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都會戴上口罩,不過,綜藝大哥大張菲的26歲兒媳翁馨儀表示,在元宵節當天一家人戴著口罩出門,卻莫名被路人冷嘲熱諷,讓她不禁心寒表示,對這些人的心態實在難以理解。
  • 民進黨捐1000萬片口罩給海外 網友酸:臺灣口罩夠用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民眾在藥店排隊買口罩。(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宣布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疫情嚴重的地區,對此,就有臺灣網友發問「大家口罩都夠用了嗎?」 據報導,昨日,民進黨當局宣布每14天成人可買9片口罩、兒童可買10片,並可有限度寄給海外親屬,但也宣布捐出1000萬片口罩。
  • 廣東東北籍口罩哥春節泰國遊變成買口罩遊 人肉背回八千口罩
    廣東東北籍口罩哥春節泰國遊變成買口罩遊 人肉背回八千口罩跪求泰國機場放一馬 深圳東北籍口罩哥人肉背回八千口罩國內口罩緊平衡,一些基層醫院缺乏口罩,許多海外人士、旅居海外者搶購口罩,買全球,支援疫區、災區
  • 廣東雙雄踏上歸途!威姆斯飛機上戴口罩自拍,馬尚穿廣東訓練服
    威姆斯在飛機上戴口罩自拍而在另一名廣東隊外援威姆斯的社交媒體上,他則曬出了一張在飛機上的自拍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威姆斯還響應疫情防控號召,在飛機上便戴上了口罩。按照發圖時間看,大約6日凌晨,威姆斯就可以抵達中國了。
  • 臺灣「口罩實名制2.0」拍板:網絡預購、超商取貨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9日)中午召集跨「部會」
  • 男生可以不想戴粉紅色口罩嗎?
    作為一個從事社群媒體行銷的人,對於跟風行銷、蹭熱度等等也是見怪不怪了,前段時間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口罩很緊缺,我們都是按人頭去買口罩的,買到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不能挑的,特殊時期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就是有一個媽媽在她的號發文說,自己兒子害怕戴了粉紅色口罩去上學,被同學笑。
  • 借問口罩何處有?遙指藥局排隊等!臺灣清明連假,民眾還在排隊買口罩
    借問口罩何處有?政府遙指回家蹲。這樣一首改編後的《清明》,這兩天在臺灣社交平臺流傳,大家轉發留言直呼「太貼切了」。今年臺灣清明假期從4月2日開始,放到4月5日,總共四天。連假期間,更多人真的只能選擇「回家蹲」,因為他們想出門,還不一定有口罩戴——目前的限購政策是7天買3片,4月9日之後將「升級」成14天買9片,還無法實現每日能買到一片。
  • 買口罩馳援大陸也有罪?蔡英文不支援就算了,竟還懲罰「志願者」!
    臺頭聞編輯:暗潮最近因為新型肺炎的發展和傳播,導致口罩、酒精等醫用類藥品非常稀缺,在全國都一心對抗疫情、紛紛給武漢送去物資救援的時候,臺當局負責人蘇貞昌在日前下達了一則禁令,明確表示任何臺灣民眾都不得購買口罩送往大陸,這一禁令其實也就是變相禁止了口罩的出口
  • 臺灣口罩排隊風波 網友給建議曝破解關鍵
    華夏經緯網4月1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臺灣口罩產量逐漸提升,並可透過網絡APP預購,但仍見藥局大排長龍。對此,網友也提出建議,認為應降低預購門坎,或針對藥局排隊收取10元(新臺幣,下同)人工處理費。
  • 高雄等地祭罰則 臺灣當局提醒出入八大場所戴口罩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增溫,部分地方當局對未依規定戴口罩者祭出罰則,臺灣當局今天提醒民眾,出入人群聚集場所要戴口罩。目前包括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等縣市政府,對於進入以上八大場所未戴口罩者也要開罰,「不要傷了荷包又壞了健康!」
  • 口罩問題上,臺灣是如何被美國坑的
    根據臺灣進出口主管部門的統計,1月24日-2月21日,光是在臺北口岸,臺灣當局沒收了13萬5358個郵寄和快遞的口罩。主要是寄給大陸和香港的,都被臺灣當局給截了。有民眾把口罩塞在嬰兒尿布中間,還是被截了。按照臺灣當局的規定,4月30日前,只要是在臺灣生產的口罩,統統不準離開臺灣。這不是說臺灣的公司生產的口罩不能離開臺灣,而是被臺灣當局看到的所有的口罩,統統的都要留下。
  • 南寧一男子銀行取款拒戴口罩,說打過預防針,網友:哪來的?
    導語:近期,屬於特殊時期,很多的感染事件,都發生在人員密集的場所,因此,各地要求進入公眾場合需戴上口罩,否則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出行,但在廣西南寧,一男子到銀行辦事不戴口罩,語氣還很大,我們一起來看看。2月4日,廣西南寧,一男子到銀行辦理取錢業務,但並沒有戴口罩,銀行工作人員發現該男子手裡就拿著口罩,於是提醒男子,在銀行需要戴上口罩,但男子並不理會,也不願意戴口罩,同時還繼續要求辦理業務,銀行人員勸說無果,於是選擇了報警。
  • 臺灣華航長榮宣布拒載發燒人員 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臺灣華航長榮宣布拒載發燒人員 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2020年03月21日 13: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臺灣華航今天(21日)宣布,即日起拒載發燒旅客。臺灣長榮航空也在官網宣布,即日起所有旅客須測量額溫,高於37.5攝氏度者無法乘機,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 蔡後駕到:蔡英文拿口罩跟美國換防護衣鬧笑話,臺灣受重大傷害
    本來呢,空氣品質差點也就差點吧,老百姓乖乖戴好口罩,既能防疫又能防空汙。但偏偏民進黨當局一邊吹噓著臺灣現在口罩產能多強大,一邊又強制性規定臺灣人每周只能買三個口罩,讓人不由得想唱一首「口罩叨位去(哪裡去)」。
  • 為抗擊疫情,這些明星出錢又出力,親自定外賣、買口罩、運蔬菜
    最近我們看到不僅僅是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在買口罩抗肺炎!就連很多的明星們也都紛紛行動起來。利用自己身邊所有的資源來採購口罩,把物資輸送到國內,前不久海泉帶著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加上熱心的路人,採購了好幾十個行李箱的口罩運送回國!
  • 排隊「等」口罩會成為臺灣新風景嗎?
    當他們想方設法,挖空心思的讓口罩披上「政治外衣」擔負起「政治使命」的時刻,可否看到了臺灣民眾排期長隊「等」口罩的新風景呢?     在沒有解決島內「一片難求」的境況下,民進黨當局讓臺灣民眾「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不惜用「幹蒸口罩」讓臺灣民眾保持高貴的情操,一副置民眾死活和生命的嘴臉,儼然就是一邊限購一邊援助「鬧劇」的始作俑者。
  • 民進黨當局緊急宣布搭乘大眾交通要戴口罩,臺灣民眾一片譁然
    新冠肺炎肆虐,面對即將到來的清明連假,臺當局交通部門宣布,4月1日起進入各大運輸場站均須配戴口罩,且發燒者不可搭車。但消息一出,引發臺灣網友譁然!但對照先前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如公車、捷運、高鐵),不用擔心不戴口罩會被感染。因此身體健康者從事戶外活動、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時,不需要戴口罩,請把口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如有慢性病者、有呼吸道症狀者)與醫療、防疫人員,才能讓防疫發揮最大效用。而且臺灣口罩仍實施實名制限購狀態,並非充分提供需要者。
  • 不戴口罩進不了上海地鐵,那麼口罩販賣機為啥放在收費閘機內?
    10月13日,張先生下班步行至軌交3號線龍漕路站1號地鐵口時,才發現自己因出來匆忙未戴口罩。他步行至站口,望見站廳層內有一臺販賣機裡陳列著口罩商品。 一些站外面有便利店,買口罩很方便 漢中路是1號、12號、13號軌交線的換乘站。乘客從漢中路1號、4號口進入,經過安檢、進入閘機後,就能看到位於扶手電梯附近的一臺販賣機,上層為飲料、玩具,下層為一次性的口罩。
  • 現在疫情當下,一般在哪裡可以買到口罩?
    疫情之下,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口罩了。但是,口罩一直都是搶手貨,好像在哪裡都不好買,即便是買到,還害怕是假的。那麼,現在大家都在哪裡買口罩呢?這裡我們說一下,口罩還是必須要囤一些的,張文宏教授說,我們的口罩還要戴1-2個月,所以需要口罩的,能夠買到的還是提前買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