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艦載近端防禦武器中,俄制AK630、美制"密集陣"等近防炮系統都享譽全球。在近防炮領域研發方面,中國作為後起之秀,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迎來重大突破。85/730艦炮就成為中國第二代近防炮中的卓越代表。在此基礎上,目前中國海軍主力近防炮系統為性能更出色的1130炮。採用11管配置的1130每分鐘可以發射上萬發炮彈,因此也被譽為"萬發炮"。據悉,由於1130炮配備的彈藥使用的是昂貴的鎢彈芯,價格十分昂貴。一般來說,1130炮一個三秒點射,消耗的彈藥價值就要高達50萬元!
從設計結構來說,國產1130近防炮依然屬於7管730近防炮的升級版本。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研發的730近防炮無在射速、射程等關鍵性指標上就已經達到了一流水準,其性能甚至完全可以和大名鼎鼎的荷蘭7管30mm"守門員"旗鼓相當。作為730炮的升級版,1130的問世直接將全球近防炮系統的評價標準再度提升,也成為當之無愧的"近防炮之王"。
就以近防炮最關鍵與最核心的數據射速來說,官方測試顯示,1130近防炮射速最高可以達到11000發/分鐘,相當於每一秒鐘就能發射出166發炮彈。僅僅是這一點,無論是國產730近防炮、美制"密集陣"還是荷蘭的"守門員",都無法達到這一水準。從相關資料可以了解到,這幾款近防炮的射速至今還沒有超過4500發/分鐘。從設計特點來說,1130和730最大的創新設計就是採用了獨特的外能源驅動,因此射速要比同類型的近防炮高出一倍以上。目前來說,全球近防炮系統中唯一能在射速上追趕1130的,也僅有俄制AK63M2了。據悉,這款火炮的射速也能達到10000發/分鐘,但主要還是由於炮身擁有兩架6管炮才能做到的。這樣的雙炮管設計不僅導致威力不足,在射擊精度上也存在問題,綜合戰力性能也無法和1130相比。
除了高射速之外,1130的射程與威力也非常可觀。採用30mm口徑彈藥的1130射程已經超過3000米(美制"密集陣"採用20mm口徑,射程僅有1500米),甚至可以直接擊穿來襲飛彈的戰鬥部。從配備上來說,1130擁有兩個儲備彈倉,待發彈為2560發,這一數據也是目前的世界記錄。由於1130近防炮採用了高度集成的自動化設計,包括雷達、光學、紅外追蹤系統、大閉環火控系統在內,可以儘可能地減少人為操作失誤,並且根據相關彈道信息及時修正射擊精度。根據此前軍媒的相關報導,1130自帶的計算機測算系統可以具備多目標處理能力,能同時兼顧處理40批目標,達到了眾多近防炮處理目標效率的2倍以上。
當然,作為近端對空防禦武器,一旦1130派上了用場,說明敵軍的空中打擊已經突破了外圍防禦體系,近防炮也就成為了最後一道防禦大門。因此,為了徹底消滅來襲目標,1130使用的30毫米炮彈也不是普通的艦用炮彈,而是昂貴的鎢芯彈。因為從海戰角度來說,反艦飛彈等來襲目標即便在戰艦周圍爆炸,其產生的碎片依然具有不小的威力。因此,近防炮的使命就是在距離己方1公裡距離之外將空中目標徹底摧毀。按照這一要求,近防炮炮彈對於飛行初速、穿甲能力都有極高的要求,鎢芯穿甲彈最為適合。一般來說,目前最普通的鎢芯穿甲彈成本造價都達到了數千元人民幣。這也意味著,一次看似非常普通的點射,就要消耗價值不菲的炮彈。即便如此,相對於動輒數億、數十億造價的戰艦來說,1130在關鍵時刻依然會不惜彈藥全力阻敵。據悉,目前1130在反導領域的性能非常出色,已經可以攔截4倍超音速飛行的低空掠海飛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