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軍主力近防炮性能出色,採用11管配置,每分鐘可發射上萬炮彈

2020-12-24 墨者善狩

在艦載近端防禦武器中,俄制AK630、美制"密集陣"等近防炮系統都享譽全球。在近防炮領域研發方面,中國作為後起之秀,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迎來重大突破。85/730艦炮就成為中國第二代近防炮中的卓越代表。在此基礎上,目前中國海軍主力近防炮系統為性能更出色的1130炮。採用11管配置的1130每分鐘可以發射上萬發炮彈,因此也被譽為"萬發炮"。據悉,由於1130炮配備的彈藥使用的是昂貴的鎢彈芯,價格十分昂貴。一般來說,1130炮一個三秒點射,消耗的彈藥價值就要高達50萬元!

從設計結構來說,國產1130近防炮依然屬於7管730近防炮的升級版本。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研發的730近防炮無在射速、射程等關鍵性指標上就已經達到了一流水準,其性能甚至完全可以和大名鼎鼎的荷蘭7管30mm"守門員"旗鼓相當。作為730炮的升級版,1130的問世直接將全球近防炮系統的評價標準再度提升,也成為當之無愧的"近防炮之王"。

就以近防炮最關鍵與最核心的數據射速來說,官方測試顯示,1130近防炮射速最高可以達到11000發/分鐘,相當於每一秒鐘就能發射出166發炮彈。僅僅是這一點,無論是國產730近防炮、美制"密集陣"還是荷蘭的"守門員",都無法達到這一水準。從相關資料可以了解到,這幾款近防炮的射速至今還沒有超過4500發/分鐘。從設計特點來說,1130和730最大的創新設計就是採用了獨特的外能源驅動,因此射速要比同類型的近防炮高出一倍以上。目前來說,全球近防炮系統中唯一能在射速上追趕1130的,也僅有俄制AK63M2了。據悉,這款火炮的射速也能達到10000發/分鐘,但主要還是由於炮身擁有兩架6管炮才能做到的。這樣的雙炮管設計不僅導致威力不足,在射擊精度上也存在問題,綜合戰力性能也無法和1130相比。

除了高射速之外,1130的射程與威力也非常可觀。採用30mm口徑彈藥的1130射程已經超過3000米(美制"密集陣"採用20mm口徑,射程僅有1500米),甚至可以直接擊穿來襲飛彈的戰鬥部。從配備上來說,1130擁有兩個儲備彈倉,待發彈為2560發,這一數據也是目前的世界記錄。由於1130近防炮採用了高度集成的自動化設計,包括雷達、光學、紅外追蹤系統、大閉環火控系統在內,可以儘可能地減少人為操作失誤,並且根據相關彈道信息及時修正射擊精度。根據此前軍媒的相關報導,1130自帶的計算機測算系統可以具備多目標處理能力,能同時兼顧處理40批目標,達到了眾多近防炮處理目標效率的2倍以上。

當然,作為近端對空防禦武器,一旦1130派上了用場,說明敵軍的空中打擊已經突破了外圍防禦體系,近防炮也就成為了最後一道防禦大門。因此,為了徹底消滅來襲目標,1130使用的30毫米炮彈也不是普通的艦用炮彈,而是昂貴的鎢芯彈。因為從海戰角度來說,反艦飛彈等來襲目標即便在戰艦周圍爆炸,其產生的碎片依然具有不小的威力。因此,近防炮的使命就是在距離己方1公裡距離之外將空中目標徹底摧毀。按照這一要求,近防炮炮彈對於飛行初速、穿甲能力都有極高的要求,鎢芯穿甲彈最為適合。一般來說,目前最普通的鎢芯穿甲彈成本造價都達到了數千元人民幣。這也意味著,一次看似非常普通的點射,就要消耗價值不菲的炮彈。即便如此,相對於動輒數億、數十億造價的戰艦來說,1130在關鍵時刻依然會不惜彈藥全力阻敵。據悉,目前1130在反導領域的性能非常出色,已經可以攔截4倍超音速飛行的低空掠海飛彈了。

相關焦點

  • 世界「頂流」近防系統:1130近防炮價值萬兩黃金,一秒就消耗16萬
    採用11管30毫米機關炮的1130近防炮每分鐘射出11000發炮彈,再加上使用的是昂貴的穿甲鎢芯彈,這也意味著1130每秒就會打掉價值16萬元的彈藥,一般小國真得打不起。
  • 即便052D只有前端近防炮,但火箭彈想從後方偷襲也絕非可能
    052D驅逐艦是目前中國海軍作戰序列中的一型主力驅逐艦,也是中國海軍區域防空作戰和遠程打擊的重要組成部分。052D驅逐艦裝備不僅裝備有性能先進的相控陣雷達與垂直發射系統,還具有出色的近防系統,是一款性能先進的現代化驅逐艦。
  • 中美俄近防炮對比:中國1130系統射速1萬發穿甲彈攔截超音速飛彈
    現代海戰中,反艦飛彈是軍艦的最大威脅之一。自反艦飛彈出現後,如何對付它就成為了各國廣泛探討研究的課題。因此,主要海軍大國都開始研製新一代的防空武器,用小口徑艦炮發射高速密集炮彈來攔截反艦飛彈及戰機。同時,美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也開始發射幹擾彈。結果就是,美軍護衛艦一直在掃射美軍戰列艦發射的幹擾彈,甚至還向5000米外美軍戰列艦發射了一梭子炮彈,至少命中5發。最後,在旁邊的英國海軍護衛艦發射了一枚海標槍飛彈擊落了這枚蠶式反艦飛彈,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飛彈攔截反艦飛彈的戰例。
  • 最佳選擇:海軍近防炮用30mm,而陸軍用35mm高炮
    我國海軍使用的730、1130近防炮採用的是加特林多管結構,這種結構射速快,但重量和體積都相當大。海軍近防炮是作為最後道防線「鐵褲衩」而使用,對於攔截成功率要求苛刻,攔截失敗就是船毀人亡,自然對於射速要求越高越好。至於重量和體積,作為艦載裝備來說並不是太大難題。
  • 看上去非常相似,中國1130近防炮與「守門員」誰更強?差距太大!
    在現代艦載防空武器之中,近端防禦的主力仍然是近防空,又以俄制AK630、美制「密集陣」和荷蘭「守門員」最為知名。其中,「守門員」SGE-30從外觀上看與中國研製的730近防炮非常相似。中國此後又發展出了1130近防炮,成為了新一代主戰艦艇的最後一道防線,730炮和1130近防炮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呢?1130是中國730炮的升級版,把730的H/PJ12型7管30毫米火炮換成了11管30毫米炮,其炮彈射速每分鐘可以達到上萬發,已經處於全球頂尖水平。事實上,730近防炮都有實力和其他王牌近防炮進行對比,而且實力非常強大。
  • 052D驅逐艦隻有一門近防炮,夠用麼?052C可是有前後兩門近防炮
    近年來,中國海軍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各種新型的艦船相繼誕生,052D型驅逐艦就是其中一款。它是在052C型軍艦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現代化的防空飛彈驅逐艦,首艦為昆明號,編號為172,在2012年8月末期正式下水,2014年3月正式裝備到海軍部隊中使用。
  • 055展示艦載金鐘罩,1130近防炮火力強悍,112單元垂髮最佳搭檔
    近日,媒體地對055大驅的艦載武器系統進行了一次講解,向不少關注「南昌艦」的軍迷系統地介紹了其甲板上的全部武器裝備,包括130毫米單管艦炮、1130型多管近防炮、112單元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和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
  • 12聯排子炮:怪異的西班牙「梅羅卡」近防炮
    圖註:美國「密集陣」 或者是這樣的: 俄羅斯「卡斯坦」 上面這幾款近防炮雖然技術不同,性能各異,但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都採用轉管炮設計,以追求火炮系統的高射速,也讓大家認為近防炮似乎就應該這麼設計。
  • 越南最強近防炮開火,外形酷炫火力猛,卻坦言:穿甲彈太貴買不起
    為了和AK-630近防炮保持一致,該炮仍然使用同樣的30毫米彈藥,主要是普通的HEI彈(高爆燃燒彈)和HEIT彈(高爆燃燒曳光彈),缺少昂貴但是反導專用的鎢合金脫殼穿甲彈。這導致了該炮反導性能並不比普通的AK-630近防炮好多少。圖片:越南海軍「棕櫚樹」近防系統是其最強防空炮,火炮上部還有8枚防空飛彈。
  • 海軍「義大利炮」要「嗑藥」?神奇炮彈卻是白俄羅斯製造
    說起義大利這個國家,一戰是牆頭草,二戰是豬隊友,戰績糟糕,笑料不斷,真是既可氣又可笑。然而,義大利軍艦是真的香!顏值高、速度快、火力猛,特別是"義大利炮"已經是廣為人知的梗,而在海上更有"嗑藥炮"的名號,初速快,射程遠,就是比較費炮管。
  • 校場:艦艇的近防炮是否將要退出歷史舞臺?
    在現代水面艦艇的防空系統中,近防炮如同戰鬥機的機炮一般,都是平時用處不大、關鍵時刻十分順手的武器。現代水面艦艇近防炮發揮作用的場景,除了平時打打一些小目標之外,就是在面對強敵發動的飛彈打擊時,在多重攔截網被突破後,為保證自身安全進行最後嘗試。
  • 054護衛艦安裝近防炮基座 放棄改裝垂直發射裝置 湊合用了
    近日沉寂了1年多的525「馬鞍山」號的改裝方案開始有所端倪,艦橋前方改裝了一座類似於1130近防炮或HQ-10近防飛彈基座,也就是說054的改造方案只是在原來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升級,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進行「傷筋動骨」式的大改,直接放棄了飛彈垂直發射裝置。
  • 俄式海鎧甲顏值爆表,12根炮管32枚飛彈,也打不過中國一門1130炮
    但俄羅斯武器專家卻對這套號稱世界最先進的近防系統很有意見,認為並不完美,還存在致命的缺陷。 在「海鎧甲」的打擊掠海來襲目標的測試中,在數秒鐘內,「海鎧甲」的2門6管GSh-630加特林炮就向目標進行了數次點射,發射了數百發炮彈,但射擊效果顯示這些炮彈的散布非常大,只有一發炮彈擊中了目標,表明該武器的性能令人難以信服。
  • 現役航母:未設置反艦飛彈發射架,裝有近防炮和近防飛彈
    現在,俄羅斯也開始重視航母艦載機的作戰能力,航母除了近程防空飛彈和近防炮以外,這個美國、中國的航母上自衛防禦武器的配置,都是大同小異的。據此,航母飛行甲板下設置龐大的艦載垂直發射的反艦巡航飛彈,以及在艦上其他位置設置區域防空飛彈和反潛火箭式深彈等艦載武器,早就已經成了歷史,只是短暫地出現在冷戰時期誕生的蘇聯紅海軍時期的「重型載機巡洋艦」身上。
  • 有了1130近防炮,為何還要海紅旗10防空飛彈?一數據差距明顯
    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取代戰列巡洋艦稱為海軍的新核心作戰裝備,可以說一直到現在航母都擁有最強的作戰能力和最強的威懾能力。但是與戰列巡洋艦和其他海軍艦艇不同的是,航母自身並不具備什麼作戰裝備,其強大作戰性能都是依靠甲板上搭載的艦載機編隊實現的。
  • 近防炮打一分需要一千萬元!網友:這一分鐘夠我努力好幾輩子了
    如果給你一千萬元人民幣如何在一分鐘內花萬?我想大部分人絞盡腦汁都不可能想得到如何在一分鐘內將一千萬元人民幣花完,但是在海軍的1130近防炮的彈藥花費一千萬隻夠它打一分鐘,那為什麼近防炮的彈藥經費需要這麼多呢?
  • 中國高端近防炮有多奢侈?一分鐘10000發子彈,每秒二十萬人民幣
    在一般的水面作戰艦艇中,近防炮可謂是軍艦上最後一道防空屏障,當然它可不僅僅只是一門炮,而是由雷達探測器、射擊攔截機構、紅外追蹤裝置等組成的防禦系統,具有反應速度快、射速高等特點,在敵方飛彈來襲時,近防炮要用極高的射速和強勁的穿透能力形成一道彈幕摧毀來襲飛彈,避免軍艦被擊沉,因此近防炮也被稱之為
  • 海軍戰艦近防系統中的第一:奇葩與頂流並行
    海軍戰艦近防系統中的第一:奇葩與頂流並行在海軍水面戰艦的防空體系中,中遠程防空圈主要由防空飛彈構成,而近程防空飛彈、艦炮和近防炮則是第三層防空圈,也是防空體系中的最後一層。第一種自動近防系統:開啟新時代的「密集陣」MK15「火神」密集陣系統,是六管20毫米轉管火炮系統,是專門用於為戰艦近距離反制反艦飛彈而開發的,其後期型號整個系統重達6.12噸,射速可以達到4500發每分鐘,系統的反應時間小於4秒。
  • 中國1130近防炮與「守門員」外觀上相似,實力上誰更強?
    當今時代,海軍力量已經成為各軍事強國體現國家軍事實力的一大途徑,隨著航母在海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世界各國也開始致力於進行艦載防空武器的研製。其中,中國的1130型近防炮、俄制AK630、美制「密集陣」和荷蘭「守門員」最為優良,而通過外觀比較我們可以看到,荷蘭的「守門員」與我國1130型近防炮具有相似之處,那麼中國1130近防炮與「守門員」誰更強?其實差距非常大。
  • 近防炮即將被淘汰?「加特林」為何至今火不起來|輕武專欄
    ▲馬島戰爭加速了近防武器的發展與普及受當時飛彈發射裝置的技術水平所限,早期採用發射臂的中遠程區域防空飛彈系統難以應對反艦飛彈的飽和攻擊,這使近防炮在上世紀末的艦載防空反導體系當中其中,以極高的速度逼近敵艦,將使敵艦近防系統的反應時間大大縮短,從而使其攔截成功率減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問世的一大批亞音速反艦飛彈雖然性能優異,但飛行速度普遍都不快,近防炮面對這一類目標往往會有較好的攔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