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 來自與金牌編劇克日什託夫·皮耶謝維茨先生對談的現場

2021-02-22 中國電影資料館

今年是波蘭電影大師克日什託夫·基耶洛夫斯基逝世二十周年,我們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電影展映單元將舉辦大師紀念專題展映,放映導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藍白紅三部曲」。對於所有的電影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今年展映單元讓人驚喜的一枚「重磅炸彈」。

    此前,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與波蘭大使館合作舉行的紀念放映活動中,主辦方還專門邀請到了與導演合作最多的金牌編劇克日什託夫·皮耶謝維茨先生,到現場與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皮耶謝維茨先生非常健談,對於主持人和觀眾所提出的每個問題都回答得非常詳盡。除了問題本身,還對相關的歷史背景、政治背景與國際環境等做了詳盡的闡述和介紹。



《藍》《白》《紅》混剪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文字版的現場實錄來了解三部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主持人提問1】:為什麼會以顏色來命名電影?我們都知道,「藍」、「白」、「紅」是法國國旗的三個顏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和博愛,您和導演都是波蘭人,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內容和主題? 


《藍》《白》《紅》海報

【答】:要回答這三個問題,首先要說明這三個顏色並不是說跟法國有關係,而是跟制度有關係的,每一個顏色都跟制度有些關聯。

當時是89年的時候,我去找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建議要拍攝這樣的電影。當時波蘭在歐洲有一個非常大、非常重要的時刻,政治制度正在改變,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在改變,是一個非常突然的變化。也是在應用那三個原理就是說平等、博愛和自由。當時我以為要通過電影來解釋這三個元素。在這裡要強調的是歐洲的歷史是非常複雜的,有的時候是非常悲慘的。

二十世紀有一個現象,我們叫做「逃離自由」的現象,這就是為什麼我找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然後跟他建議要拍攝這三部電影。但是當中也是會有一些美學方面的因素,每一部電影有其自己的色彩。比如說拍攝《藍》這部電影,拍攝這部電影有斯拉沃米爾·埃迪扎克(《藍》的攝影)先生,他這個人以後也是在拍攝《哈利波特》,基耶斯洛夫斯基也是之後合作拍攝《紅》的電影。這三部電影的作曲家就是普瑞斯納先生,就算一個團隊。

不管怎麼說,今天大家觀看的是《藍》和《白》這兩個電影,雖然不能夠說《藍》這個劇本講的故事是很樂觀的一個,其實這部電影的結論非常悲觀,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要「逃離自由」。有的時候生活就是這個樣子,有的時候因為我們的性格、工作、感情,我們在尋找、在追求自由權,但是更多的是在逃離自由。這個問題就說道這裡。

【主持人提問2】: 我想接著您剛才的回答問一個問題,您也提到過,《藍》、《白》、《紅》這三個片子並不是樂觀的故事,而是瀰漫的一種悲觀的色彩,包括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片子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悲觀的感覺,這種悲觀是導演個人的特質還是只是有意要在片子中去表達這種東西? 


《藍》劇照

【答】: 其實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是不是真的那麼悲觀的一種感覺,我個人感覺這些電影都是真誠的。我說他們並不悲觀是因為:每部電影中有各種各樣的角色,這些角色都是非常好的人,心眼非常好的人。

這一點可能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點,因為我們的生活有的時候很複雜,有的時候很艱難,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人,人要心眼好。其實我這個人非常的反對那些非常悲觀的電影,那種沒有任何樂觀的概念的電影。

比如說《藍》這部電影裡面由茱莉亞比諾什所飾演的女主角,她會做一些動作,能看出來首先這些動作看起來是非常美的,然後他就決定也是給她一些心理的自由的感覺,所以藝術的話不應該給觀眾非常悲觀的感覺。

【主持人提問3】: 剛剛您也提到,波蘭在1989年之後,社會制度產生變革,審查制度取消,西方電影對於本土電影業呈現出一種入侵式的競爭,接著90年代,中東歐劇變,很多國家也經歷了非常大的歷史變革,以及變革所帶來的一種身份危機,這給許多電影人許多挑戰。而且很多導演開始到波蘭本土之外去拍片,也有導演最後加入其他國籍,那這樣的國際身份對於電影的創作、主題的選擇或者內容的表現是否有影響?他對於自己民族的焦慮或者認同感是否會以某種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 

【答】: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也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問題。並不是說波蘭的電影創作者在轉型之後才到國外拍攝電影,其實波蘭最好的那些導演、一些電影創作者在轉型之前已經到國外拍攝電影了。這個比如說波蘭斯基先生、斯科裡莫夫斯基、阿格涅施卡·霍蘭也是,還有一些技術方面的人員也到國外工作,所以當時波蘭的制度轉型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有一個人的能力非常強的話,一定會有人請他到國外拍攝電影,就是在「買」他,想要跟他合作。所以在這個方面,變化並不大。

我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開始在國外工作,先是在法國巴黎,這是在1989年之前,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制度的轉型給波蘭電影帶來什麼影響。其實電影的變化非常大,但並不說這種變化是好的變化。有各種各樣的新的電影學派,我覺得可能太多了。現在有好多人希望他們拍攝電影,但是我知道這個過程需要很多錢,所以不是說每個人都能拍攝電影。但是這裡要強調的是,波蘭的電影界通過專業化,有各種各樣的那些創作電影的工作室,但我在這裡要問的是,是不是電影變得好,我不是在指一種,而是再說整體的情況,所以我個人覺得,現在波蘭的電影並不是比以前好。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1993

我覺得在八九年之前,但是波蘭的電影和捷克的電影、匈牙利的電影,這些電影非常明顯,你看的時候,你一看畫面就知道是哪個國家的電影,不用看它的導演是誰,只要看畫面就知道了。當時拍攝的電影特好!在這裡想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奇怪的事,當時也受到政治的壓力,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受到什麼壓力,最後你有一些想法,有一些希望,但是當時我們的情況讓我們有更好的想法,更複雜的想法,所以在這裡要問,到底是政治限制、還是經濟限制給你帶來的破壞更大?我覺得經濟限制給電影的傷害更大。但是如果回答你剛才提到的89年的時刻,需要強調的是這個跟技術的革命有關係,對當時電影的語言也帶來變化,要通過簡單化,最後對於現在的波蘭電影是非常反饋歷史的問題,強調和歷史做一個對比。

目前要跟歷史對比的話也是跟政治有關係的。所以現在的波蘭電影並不是在描述現實,而是在描述過去。這一點我覺得並不好,因為觀眾更需要的事對現實更深刻的一個了解。再補充一句,因為波蘭現在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國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例子,比如說跟別的國家拍攝電影,有很多的例子,所有的電影都是在歐洲拍攝,所有的電影都是同樣的,但當然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不是說沒有好的電影,有一些挺好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喜歡說「對藝術、對創作,現實不好是更好的一件事。」 

【主持人提問4】: 我現在想問最後一個問題,我們在做的觀眾,其中有一些人可能是電影學院的學生,他們將來也會走上電影創作的道路。您剛才也提到影響電影創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投資、平臺、還有來自官方的一些因素,等等,甚至有些因素會直接幹預到電影的創作中,在面對著諸多幹擾因素的情況下,創作者該如何堅持自我呢?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答】:其實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可能跟我們的生活一樣,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可以了,我們要努力,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走這條路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事情,你會遇到好多困難。

我個人可能是運氣很好,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就非常順。當時我們到法國的時候,不是我們要去找producer(製片人),而是producer(製片人)來找我們。但是我可以給大家一個建議,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的團隊,包括導演啊、編劇啊、作曲家啊、劇務方面的一些人員啊。然後你要追求一個懂事兒的producer(製片人),找這樣的人非常難。我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能夠合作拍攝《十誡》這十部電影,到現在全球各地都非常流行的那個電影,到現在給觀眾的非常有趣的電影。

其實當時我們能夠拍攝成功是因為一個巧合,當時波蘭電視臺在86年代的時候同意拍攝這個電影。到現在這部電影賺了好多錢。但我相信,如果我今天去波蘭的電視臺,然後給他們建議拍攝(這部電影)這樣的項目,肯定會遇到非常大的困難、非常大的問題,可能拍攝不會完成。

我覺得,如果說《藍》這部電影的話,可能情況會是一樣的。他們會問,你們到底是要拍什麼樣的電影呢。為什么女主角她的丈夫去世了,她去醫院,這是什麼故事,然後最後還給人還錢,這個並不是一個什麼可信的故事。所以最重要是要有一個團隊,相信自己的一個團隊,相信他做的事情是值得做的。然後尊重他們的能力,然後他們對電影的拍攝有所了解,最後是必須要有一個懂事兒的producer(製片人)。其實我在這裡可以說的更深刻一點,我們現在有特別好的工具可以拍攝特別好的紀錄電影,是技術的工具為我們提供的工具。


《藍》劇照

現在英國有一個新的電影的形式,是把故事片和紀錄片聯合起來,然後這三個格式或者前面提到的兩個,可以非常準確的描述現實,而且不需要太多的錢就能拍攝下去。一個年輕人可以背上書包,帶上所有需要的工具,然後去自己拍攝紀錄片,回到家可以用自己的電腦把它製作成一部完整的電影。這是非常真誠的一件事。然後你要拍攝一個故事片的時候,這就意味著你拍攝故事片的時候,你想要描述更深刻的一個東西,這麼深刻的東西你在拍攝紀錄片的時候描述不出來,所以故事片的話就需要花很多錢。

我覺得故事片的話,你要描述的東西要比紀錄片要更深刻一些,然後有可能在未來它會跟戲劇一樣。故事片還有一個特點,因為在你拍攝紀錄片的時候,你在用真正的人,你利用他們的故事,當你在拍攝故事片的時候,你得自己想出來這些東西,所以這個是更好的一件事兒。然後我覺得隨著技術發展,倫理方面和道德方面對電影製造者是非常重要的。就先說到這吧。 

【觀眾提問1】: 皮耶謝維茨先生您好,我之前讀過一些資料,就是說您在拍電影之前其實是一位律師,我想問一下您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合作的契機是什麼?還有想問一下您至今合作編劇是以一種怎樣的方式來合作的?還有一個問題是您剛剛說一個好的團隊非常重要,您能否分享一下您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這個團隊至今合作的一個方式?謝謝!


克日什託夫·皮耶謝維茨

【答】:其實是我27、28歲的時候,我還是當律師,主要是有關人權的案件。作為一個律師你會了解很多特別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方面的一些東西。但是可能作為一個醫生你也會有這樣的機會,或者比如說你做老師,或者你是什麼工人啊,會跟別人有關係的一些工作。

作為一個編劇的話,最重要的就是你能不能在看這個世界、在看你周圍的世界,你看到的東西能不能比別人多一點,有沒有一種能力讓一個時刻變成一個畫面,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編劇的話,這個幾乎是跟你的職業有關係的。但是如果說我剛才提到的那個團隊的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兒。

當時我們的那個團隊主要包括三個人,我、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還有Zbigniew Preisner(普瑞斯納)是作曲家,然後我們三個人合作,一共合作拍攝了17部電影。然後可能還有三、四個技術方面的人員,但是我們合作的方式並不是跟別的電影一樣的。到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去世之後,我跟別的導演合作過,所以有一些經驗。


一般合作是這樣的,你要寫一個劇本,然後你找導演,把劇本給他看看,然後就到這兒。給他看了劇本之後,把你的牌子拿走,然後就跟這個電影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我跟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的時候,並不是(與剛才說的)一樣的工作方式,當時一開始的時候,從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就有我、有他、還有作曲家,然後我們三個人合作。一般如果說作曲家的話,他是在最後的時候才加入這個過程,通過音樂來強調一下(影片)裡面的感覺。但是當時我們拍攝《三色》:《藍》、《紅》、《白》,當時我們拍攝《十誡》、我們拍攝《兩生花》的時候,我一開始寫劇本就找作曲家。更何況是我們的音樂可以說也是我們電影裡的一個角色,是電影整體的一部分,它的地位非常非常重要,因為覺得要是沒有音樂的話,這個電影是不存在的。所以不是說音樂是在補充這個電影,而是作為電影的一部分。但是正如我給大家講的團隊的作用,這在裡再要強調一下,必須要有一個懂事兒的producer(製片人)。

【觀眾提問2】: 您好,我想具體還是問關於《藍》、《白》、《紅》這個電影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我一直覺得基耶斯洛夫斯基對女性的刻畫,他的眼光他別細膩,然後我就要問一個問題是,您在設計《藍》、《白》、《紅》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感覺,包括《白》,其實女性也是佔很重要的主角,會不會您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呢:就是其實這個自由、平等和博愛都是由女性來激發出來的呢?或者是女性在其中佔的這個作用,就是影響了自由、平等和博愛,女性的作用更大?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具體是《白》這個電影,是不是這個男主角,他在當時的這個命運和當時波蘭的在歐洲的命運,你們當時是不是考慮到作為一種象徵的相似性,尤其是前半段,他那種落魄的形象,還有他在後半段,他的命運的逆轉,是不是有點代表了當時您或基耶斯洛夫斯基導演對當時波蘭的一種未來的希望?

【答】:其實我在中國已經有好幾次跟觀眾見面,每一次只要跟觀眾見面的時候,肯定要有一個人提到女性,在電影中的女性。我想在我回國之後我要非常深刻的考慮這一點。

但是你可以放心,就是說中國人問這個問題,可能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為了直接回答你的問題,我要說實話。

其實在我們設計這些女性的角色的時候,並不是跟自由、平等、博愛有關係的。我選擇女性作為我們的角色是因為就是突然出現的一種想法,其實可能我不是特別習慣這個詞,但是可以說女性就是作為一個非常好的工具,讓你表達一個想法,表達一個感情。


《白》劇照

然後還有一件事兒就是我覺得不管是在波蘭還是在別的歐洲國家,還是在美國,現在可能好的女演員比好的男演員多。其實在我們拍攝的過程中,我運氣太好了,因為每一次都有非常好的女演員當我們的女主角。我們也要問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非常好的、非常有想法的女演員,比如說我上一部拍攝的電影叫作《天堂》,當時我遇到Cate Blanchett(凱特·布蘭切特)那個女演員,我覺得她是非常偉大的一個演員,其實我覺得在她演的時候,她表達出來的東西比我寫出來的東西多。但是我覺得你對女性和自由的關係(你思考女性與自由的關係)是挺好的一個事兒。

我個人覺得可能女性的話,在做選擇的時候自然的知道怎麼選擇好一點的東西。所以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自然的選擇出我們的女主角,而不是男主角。但是如果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的話,這是挺好的一個問題。當時89年的時候,我們想要通過一個非常溫暖的、非常幽默的,但並不是說一個非常嘲笑的方式來描述。幽默的感覺有點類似於查理·卓別林那種的幽默。我想要描述的是一個波蘭的老百姓,看他的新的現實是怎麼尋找他的位子。到反幽默的也是愛護他,愛護他這個男主角。看他類似於一個螞蟻,在找他自己的地方,所以可能剛才提到的那個男主角也真的是象徵了你所說的一些東西。但是這裡要強調的是,並不是在嘲笑他,而是溫暖的看他、觀察他。就是這些。 

【觀眾提問 3 】:您好,我想問一下《藍》那部影片裡面,女主角在她心情最複雜的時候,她總是跳入遊泳池,這個是在您寫劇本的時候本身就有這個,還是說在導演二度創作的時候他找的這樣一個要表達的一個視聽語言的造型之類的一個東西?


《藍》劇照

【答】:是有一個遊泳池。但其實我自己都不記得是哪個階段我們開始有的這個想法,但是我記得很清楚是在討論這個。其實你要知道在每一部電影裡有一些東西是給觀眾的一個機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這個(觀眾所提到的)可能想得太深刻了。因為觀眾對電影的自己的了解是最有意思、最有趣的一件事兒。通過你拍攝的那部電影的畫面,你要給觀眾看一般得不到的東西,通過畫面所看不到的東西,這是雖然算是一個衝突,但是是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這樣的現象我們也能在一些非常有名的油畫中看到。在故事片裡面,我們把這個現象叫做「抽象現實主義」,「抽象現實主義」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所有所拍攝的電影、所有導演的電影中特有的。這個「抽象現實主義」有什麼特點呢?他的特點就是,在你描述現實的時候,你要做的很真誠,但是你也是要給你的故事、給你的故事片有新的一個水平,非常高的一個水平,不是普遍的一種電影。然後怎麼追求、尋找這樣的現象呢?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有的時候是比如說你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你看一個角色,可能他的時間長一點,可能一秒鐘,有的時候可能是在一個情節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你會覺得他不重要,其實在電影中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就說這樣些吧。

        時間過的很快,對我來說跟中國觀眾互動是非常重要,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兒,也給我一個想法,就是有些事情在生活中是值得做。祝大家一起順利。

也許你要問了:《藍白紅》三部曲什麼時候放映,什麼時候開票???

稍安勿躁,很快我們就將公布影片排片信息!

「關於展映單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影展介紹 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洛夫斯基紀念放映暨編劇皮耶謝維茨先生見面交流會
    今年是波蘭電影大師克日什託夫·基耶洛夫斯基逝世二十周年,我館與波蘭大使館合作,舉行紀念放映及與編劇的互動交流活動。我館藝術影院於6月18日至19日兩天放映基耶洛夫斯基先生的代表作《藍白紅三部曲》,並邀請與之合作最多的金牌編劇克日什託夫·皮耶謝維茨先生於6月18日來到我館出席此次活動。出席活動的還有波蘭大使館文化處主任蔡夢靈女士、及波蘭大使館文化項目官員珠麗女士。
  • 《十誡》編劇:全歐洲的電影都在變壞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和克日什託夫·皮耶謝維茨(Krzysztof Piesiewicz)。拍攝《十誡》是基氏電影世界中另一個重要角色——克日什託夫·皮耶謝維茨(Krzysztof Piesiewicz)的建議。二人相識於早年基氏欲拍攝一部關於法庭的紀錄片,經人介紹認識了律師皮耶謝維茨。
  • 金恩淑VS樸智恩 金牌編劇碰撞11月開戰
    以「人魚公主」和「鬼怪」為題材創作的兩部電視劇即將和觀眾見面,大韓民國金牌編劇樸智恩和金恩淑又將攜新作震撼電視劇圈。
  • 時尚輕喜劇《內衣先生》熱拍 金牌編劇導演聯合
    輕喜劇同樣有含金量 金牌編劇導演強強聯合  也許你會覺得像《內衣先生》這樣有些小逗比的劇情用不著大編劇出手,其實恰恰相反,只有大編劇才能做到舉重若輕地將人生況味、人生哲理、人生體驗這些放在「輕喜劇」的籃子裡,既逗趣又有內涵。  《內衣先生》講述了的就是一個另類年輕人的逗趣雙面人生。
  • 小羅伯特·唐尼宣傳新片 與「鱷魚先生」兒子對談
    小羅伯特·唐尼宣傳新片 與「鱷魚先生」兒子對談 時間:2020.01.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金牌現場丨《我不是妖怪》見組活動實錄
    上周六,「金牌經紀人」攜手超級季播網劇《我不是妖怪》舉辦了見組活動,下面小編就帶你來回顧本次活動。注意,文末有導演給出的見組試戲小貼士哦!見組活動在三裡屯SOHO耀客傳媒進行現場的演員們在認真準備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試戲現場。這是我們的評審小分隊帶帽子的是本劇的導演啦!被擋住的是製片人。
  • 韓國「金牌編劇」金恩淑新作遇冷
    金牌編劇金恩淑、韓流代言人李敏鎬的退伍復出之作、氣質風格獨樹一幟的女演員金高銀,這些要素都讓韓劇《TheKing:永遠的君主》(以下簡稱《The King》)在播出前就被其他作品羨慕不來的光芒所籠罩。但從第一集就暴露出的剪輯混亂問題就讓編劇的宏大敘事落了空,脫線的故事節奏時常讓觀眾無所適從。劇方並非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在播出一個月之後緊急投入了新導演共同參與拍攝,雖然效果從第十集後逐漸有所體現,但對於一共僅16集的劇作來說卻為時已晚。
  • Running Man 金牌編劇盧智賢:不要走 跑起來
    點擊上方藍字,訂閱「傳媒1號」本文由傳媒1號根據Running Man金牌編劇盧智賢在我院活動中的發言整理,轉載需經授權。
  • 《巡邏現場實錄2018》輸出本年度最接地氣的正能量
    這段內容來自東方衛視近期開播的全景式警務紀實片《巡邏現場實錄2018》,節目播出三期以來,不僅在收視上節節攀升,還在新媒體端受到了觀眾的廣泛肯定,在年輕用戶集聚的彈幕網站嗶哩嗶哩,其評分就高達9.8分,豆瓣評分則達到8.5分。巡邏民警既是群眾安全的守護者,也是城市治安的管理者,促進警民溝通,加強普法教育,對於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 爸爸》編劇親臨授課 現場反響熱烈
    此次菁英+Club以公開編劇班的形式展開,印度寶萊塢《摔跤吧!爸爸》金牌編劇比於什·古普塔親臨活動現場,向專業人士及大眾分享自己的電影創作經驗、寫作經歷,針對電影創作現場進行自由交流,引發熱議。《摔跤吧!
  • 韓國編劇生存艱難,金牌編劇暴食、鬱鬱而終?
    近日,金牌編劇所受到的壓力在韓網上引起了熱議。雖然金牌編劇的名聲響亮,但他們的壓力在無形中也越來越大。曾經有電視劇編劇曾感慨自身壓力巨大:「每天早晨收到的收視率表讓我感到很害怕」,因為低收視率會引發各種說法,更甚的是製作組、編劇、演員之間的不和論,觀眾們也會把矛頭指向編劇。曾寫出韓國電視劇歷代收視第一《初戀》的編劇趙素惠在50歲時突然因為急性癌症死亡。
  • 《巡邏現場實錄2018》研討會在京舉行,聚焦螢屏正能量
    《巡邏現場實錄2018》於每周六22:00在東方衛視播出,記錄了巡邏民警的一線工作故事,直擊城市治安管理最前沿,實錄人民警察風採。記錄真實的城市百態、呈現鮮活的民警形象,《巡邏現場實錄2018》自播出以來在衛視平臺和網際網路上都收穫了極高的熱度和口碑,在搭建警民溝通橋梁方面取得了明顯的實效。
  • 李連杰新片《救世主》現場實錄
    李連杰新片《救世主》現場實錄2001年04月27日10:51:05 網易社區   黃毅瑜是編劇出身的美國導演,他替《X檔案》寫過不少劇本,電影導演處女作是先前在臺灣賣得出奇好的墜機災難片《絕命終結站》,他說他心目中李連杰就是「武術功夫最好高手」,也是他創造《救世主》靈感泉源,影片籌資順利,預算約5千萬美元,全片定5月中旬殺青,預計年底上映。
  • 我為墨狂——曾翔先生墨戲實錄及作品
    曾翔先生雖已年過半百,但卻一直保持著他獨特的個性——豁達灑脫、富有童趣、隨心所欲、敢作敢當,他時常會給這個灰濛濛的世界帶來些亮麗的色彩,感染著我們,讓我們知道到人還可以這麼活著!這,就是曾翔先生之於當代的獨特意義。 古人常提及的放浪形骸、任情恣性不就是今天所說的自由嗎?這不是每個人、特別是藝術家們都渴望的嗎?
  • 《鬼怪》編劇金恩淑VS《來自星星的你》編劇樸智恩,到底誰更勝一籌?
    一位創作了《太陽的後裔》《鬼怪》另一位創作了《賢內助女王》《來自星星的你》兩位南韓金牌編劇你pick誰?在韓國,有些電視劇作品光是看編劇名字,演員們就立刻會決定參與演出。作為「金牌編劇」最多提及的兩位便是金恩淑和樸智恩。
  • 金牌編劇王麗萍:堅持現實題材不會錯 真善美永不過時-毛衛寧...
    日前,由編劇王麗萍發起的上海影視四季沙龍在滬舉行。現場,她與導演毛衛寧、編劇陳彤、演員嚴曉頻以及主持人海波、胥午梅等以「觀眾與螢屏」為主題,共同開展交流活動。  演員須把全身心放入角色  本次四季沙龍結合時下頗受歡迎的「朗讀者」形式,選取《平凡的世界》,《一僕二主》,以及金牌編劇王麗萍的最新力作《國民大生活》中經典的橋段,由嘉賓進行朗誦。  「為什麼朗誦這麼熱,因為很多演員現場都不看劇本,聽說一上來就是12345678,全靠後期配音。我覺得怎麼對演員進行要求,特別重要。」
  • 上海電視節"派樂盟"峰會全力打造編劇行業年度盛宴[組圖]
    據悉,在「派樂盟」峰會上,國內首家編劇公司董事長張永琛,熱播美劇《越獄》編劇兼執行製片人Vaun Wilmott以及美國FX公司執行總裁Nicole Clemens,將作為嘉賓親臨峰會現場,就「劇本內容的創新角度、劇本品質的關鍵元素、編劇+製片人模式」等問題展開討論,為影視劇迷們帶來編劇行業的巔峰對談。
  • 東方衛視《巡邏現場實錄2018》精英集結,沙場點兵!
    由東方衛視原創出品的全國首檔全景式警務紀實片《巡邏現場實錄2018》今晚21:55迎來第10期,本期節目將聚焦上海民警的「崗位大練兵
  • 《巡邏現場實錄2017》:安全的上海如何而來
    ,全片共6集,從10月16日起,《巡邏現場實錄2017》在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每周播出一集,下周將播出最後一集。今年8月初,《巡邏現場實錄2017》的拍攝團隊、融媒體中心法制節目部的編導們,從攝氏四十度的酷暑一直拍到了雨勢漸濃的初秋,晝夜蹲點,真實記錄了基層民警瑣碎又辛苦的巡邏工作。在保證法制節目部《案件聚焦》等欄目一周6檔常規節目播出的情況下,編導們風雨無阻,在上海20多個基層派出所和巡邏民警一起早中晚三班倒,扎紮實實拍攝了300多個巡邏案例。
  • 暴食、鬱鬱而終,金牌編劇的口碑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壓力?
    愛看韓劇的小夥伴,一定沒有錯過《太陽的後裔》《擁抱太陽的月亮》《鬼怪》等熱門電視劇,這些電視劇在出名的同時,寫出劇本的編劇們也成為了觀眾口中的「金牌編劇」。雖然金牌編劇的名聲響亮,但他們的壓力無形中也越來越大。某電視劇編劇曾表示感慨自身壓力巨大:每天早晨收到的收視率表讓我感到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