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大結局:看似大團圓,但那些傷,真的放下了嗎?

2020-09-09 陳歷傑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已不再你的生命中。


01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終於迎來了大團圓結局——

李爸與賀梅修成了正果,這也代表了李尖尖和賀子秋終於成了名正言順的一家人,子秋也了解到媽媽當初拋棄他是形勢所迫,完成了和媽媽的終極和解……

面對凌霄和李尖尖的愛情,頭號奇葩母親陳婷從各種作妖破壞到最後的「幡然醒悟」,最後選擇了退出凌霄的生活,與女兒一起搬回了新加坡。當然,走之前還不忘來了一出自殺的鬧劇,也是醉了……

儘管這可能是目前編劇能夠想到的最好結局,不過對於從專業家庭諮詢與調解的我來說,感覺總缺了點什麼。尤其是當凌霄和他爸爸說,他已經很久沒有夢到以前死去的妹妹云云了,是不是他欠他媽的他妹妹的都已經還清了?……

而凌爸沉默以對的時候,我知道,凌霄的內心並沒有完成真正的和解,他還是認為妹妹的死是他的錯,是他需要一輩子來償還的沉重負擔

所以,我還是忍不住要問,那些傷,真的放下了嗎?

對於一部總體偏向主旋律的反映原生家庭的熱播劇,我不能要求太高。因為現實生活遠比戲劇複雜得多,也沉重得多。但是,劇中沒有直面的幾個問題,恰恰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去直面的問題,借著這部熱播劇,我就從自己專業諮詢的經驗來談談如何才能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02

問題一:面對母親的情緒勒索,凌霄的順從和逃避能真正解決問題嗎?

劇中陳婷一直在對凌霄進行著各種情緒PUA——

因為自己疏於管理而發生了女兒被核桃噎死的意外事件,她自己承受不了這種愧疚感,就把責任推卸到了凌霄身上,讓凌霄一輩子都背著是自己害死妹妹的沉重枷鎖生活……

因為PTSD(創傷後應激反應綜合症),陳婷情緒一直處於崩潰的邊緣,最後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洩到了孩子身上,而當最終和凌爸離婚後,她選擇狠心的單獨出走,把凌霄扔給了李尖尖一家……

但是一旦情況穩定,她就跑回來作妖,以凌霄家長的身份故意羞辱照顧凌霄的李爸,還故意讓小橙子纏著凌霄,最後摔傷了還讓正在備戰高考的凌霄陪床……

而當後面出車禍後,讓凌霄放棄北大,去新加坡邊讀書邊陪床,還得照顧未成年的妹妹,凌霄過著地獄般的生活,尤其是面對她動不動就自殺的情緒暴力,凌霄更是夜不能寐……

好不容易熬到畢業,她也恢復得差不多了,凌霄想回家投奔李尖尖,但是她用情緒暴力成功的控制了凌霄,還把他所有的紀念照片全部剪掉,希望徹底剪掉他的溫暖記憶……

九年後凌霄還是回來了,本來和李尖尖過上了快樂點的生活,內心也開始陽光起來,但陳婷又開始回來作妖,並且直接賴在家裡不走了……

她明確說不同意李尖尖,而凌霄只能是情緒化的對抗,要麼就是不說話,卻死死的被陳婷的情緒PUA控制著,連小橙子都看出來了,不僅同情起李尖尖說,我媽非常不喜歡你,我哥是鬥不過我媽的。

如果不是劇情最後的大反轉,真不知道天天板著一張臉折磨自己的凌霄如何才能走出陳婷情緒勒索的陰影?

我介紹過的一本家庭療愈經典《你當像鳥兒飛往你的山》(療愈經典《你當像鳥兒飛往那座山》:偏執的父親,暴力的哥哥,沉默的母親,洗腦的家教……原生家庭的傷,應如何放下?)中有這樣一段話,說出來我這些年來從事家庭和解工作的心聲——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已不再你的生命中。」

這本書的作者的父親也是如陳婷一樣的奇葩父母,對她有各種情緒勒索行為,但是她最後成功的逃離了煉獄般的家庭,真正開始走向心靈自由和內心和解之路。之所以特別欣賞作者的這種態度,是因為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

正如她在梳理偏執的父親和暴力的哥哥帶給她的傷害時,她儘管並不否定他們對她的愛,但是她還是有非常清醒的觀察者角度寫道:

「當我們試圖以愛的名義控制和改變他人,這種愛就變味了。這並非愛的真諦,你愛別人,就無條件地愛,交還給你所愛的人自我選擇的權利。如果你說,我一定要改變我愛的人,這樣我就能永遠佔有他們了,那這根本就不是愛,也不是愛的價值和力量。

所以我想對我的家人說,我現在仍然很愛他們。儘管一半家人已和我斷絕往來,雖然我必須接受現實——他們必須改變才能重新回到我的生命中。至於他們是否會改變,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而凌霄恰恰還是在骨子裡渴望母親的改變來完成自己的救贖,他還是沒有用自己的不斷探索和自我關懷來告訴自己——這不是你的錯!你完全有資格有能力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挺身而出!你應該捍衛你生活的邊界,而不是等待對方大發慈悲手下情!

從心理學的角度,凌霄的心理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他只是找到了李尖尖這個避風港,渴望李尖尖能夠像太陽一樣溫暖他。而他能回報的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家庭,用心去照顧李尖尖。

但是,當一個男人已經完全放棄了向外探索的夢想,對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也不再好奇,其實是一種能量的自我閹割,他通過壓抑自己的攻擊性去成為一個暖男,甚至完全為了對方而活。但是,這種選擇和陳婷又有什麼本質不同呢?這恰恰是這部劇埋下的最大隱憂。


03

問題二:凌霄把李尖尖當成能夠拯救他的太陽,但在現實中,李尖尖真的救得了凌霄嗎?

我估計這個問題是很多吃瓜群眾都想問的,儘管從劇中來看,用了很多的俗語來美好這段關係,比如「肥水不留外人田「,「兩小無猜」,「知根知底,熟悉多好」,但是似乎很難讓人覺得李尖尖從此就能奔向幸福。

是的,凌霄是把李尖尖當成了能夠照亮和拯救他的太陽,他在深淵裡待得太久,他需要李尖尖的那隻牽住他的手,把他從無盡的深淵中拉出來。

而李尖尖看似也有這種能力,活潑開朗,善解人意,樂於助人,積極向上……面對凌霄,我相信李尖尖是不介意去做那個「拯救者」的。正如她在面對凌霄的情緒崩潰時的心理獨白:

「我一直以為他就在光芒中央,發現了他的不對勁之後,才意識到他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被打碎過,在深夜裡痛過。我不清楚他是怎樣一片一片把自己找回來,拼成完整耀眼的樣子。我現在走近了,終於看到了他滿身的傷痕。」

面對一個滿身傷痕的戀人,你是選擇走近還是遠離呢?

這個話題是見仁見智的問題。電視劇當然可以拍成李尖尖這樣的選擇,充滿了簡愛式的浪漫悲劇色彩,讓所有現實的考量都顯得無足輕重。

但生活畢竟需要面對現實,如果我是李尖尖的諮詢師,我至少會奉勸她要慎重。畢竟,好的親密關係需要兩個獨立完整的人格才能互相滋養,而不是通過拯救與被拯救的「卡普曼戲劇三角」(你們究竟在「吵」什麼?——十個案例帶你看透夫妻「吵架」的真正原因(三))來演一出苦情戲。

這也是為什麼喜歡作妖的伊能靜會被鋼鐵直男秦昊治的恰到好處,因為秦昊很直接的告訴喜歡瓊瑤式表達的伊能靜,「你有病,得治!我是你的老公,不是你的心理醫生!」(伊能靜興風作浪被群嘲,為什麼有深度的秦昊會看上愛「作」的伊能靜?)

所以,李尖尖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邊界不清,沒有區分伴侶和拯救者之間的區別,當然,能夠成為對方的「心藥」倒也不是壞事。但關鍵是要對自己的能力有準確的評估。

就像凌霄不能應對母親的情緒勒索的問題,只是通過自己的討好去緩和關係是不現實的,這個時候,李尖尖表明態度,為他們的親密關係樹立一道安全屏障,面對陳婷的挑釁,用溫柔堅持的方式表明界限反而是更有效的方式,當然,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在於凌霄的態度,需要凌霄明確邊界,勇敢的對母親的PUA行為說「不」。

面對一個不能理性而堅決說「不」的伴侶,如果涉及到走進婚姻,我奉勸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的朋友還是要三思。

04

問題三:陳婷一改變,似乎所有矛盾都迎刃而解,但在現實中,真的是陳婷一個人拖累所有人嗎?

大結局的另一個問題是,好人壞人的標籤化特點太明顯,比如,陳婷這個角色,基本上把所有主角身上被壓抑的陰暗面全部集齊了,讓我們覺得主角們都挺可憐,可惡的是這個自私的媽!

這就是心理學上典型的「二元對立」的投射遊戲。正如我在《小丑》的解讀中說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小丑』,那個可能隨時出來作惡並且不會有絲毫愧疚的『魔鬼』。從心理學的角度,這部分人格叫做我們的陰影人格部分,而我們能否活得真實有力量,取決於我們與內心的『陰影人格部分』和解的程度。」

很顯然,這部劇缺少對幾個主角陰影人格部分的深度思考和探索。

試想,為什麼陳婷可以如此任性?

為什麼她每次需要通過作妖或者歇斯底裡的方式才能達到目的?

從家庭諮詢的角度,所有的人格特點都是在關係中呈現的,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面具。比如,一個歇斯底裡的伴侶有可能在工作中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員工,一個看起來很乖的孩子有可能是像朱朝陽那樣心中藏滿了暗能量……那麼哪個才是真實的ta呢?

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的人格特質裡其實既有天使的部分也有魔鬼的部分,我們決定釋放哪個部分取決於我們對於一段關係的定義和看重程度。

就像在我這裡有些參與諮詢的叛逆孩子卻表現出非常創造性的一面,針對我給他們布置的作業能夠盡心盡力的完成,並且還經常給我驚喜。家長開始也覺得不可思議,並且認為孩子其實是表演。不過我經常會問這些家長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願意在我面前表演?而在你面前演都懶得演呢?」

這些家長往往無言以對。其實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孩子在我這邊得到了信任與讚賞,並且這樣的反饋是基於相對客觀中立的評價之上,他們能夠接受。他們也希望進步,但苦於找不到方法,我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他們的問題,但也給了他們信心,告訴他們改變的途徑和方法,並且對他們取得的進步能夠及時正反饋。看到了希望,他們為什麼不表現的更好呢?

這就是我經常說的兩句話:

「在關係中,別人怎麼對待你,其實是你允許的。」

「你希望對方成為怎樣的人,那你首先問問自己是否相信對方真的能夠做到。」

所以,回到陳婷的問題上,其實她之所以變成破罐子破摔的「巨嬰」,恰恰是因為周圍的人都在把這樣的形象不斷投射到她的身上。

凌爸確實不能算是一個好老公和好父親,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其實是迴避了需要直面的家庭問題和矛盾,而孩子去世後,他更是用逃避的方式選擇忽視了家人身上的創傷,有無知的成分,也有性格的弱點。

凌霄儘管照顧了他媽媽,但是他的臉上也寫滿了委屈,身上帶著濃濃的「受害者情緒」。而面對他媽媽的無理取鬧,他更多是用冷暴力來回應,陳婷需要變本加厲才能看到他的反應,其實凌霄身上有很多的「隱性攻擊」,甚至不惜以自毀的方式來達成,這些都是這部劇沒有正面探討的部分。

而至於李尖尖,至少在陳婷面前,她始終是壓抑的,看似討好,但其實內心的距離還是很明顯的。而她越忍讓,越能贏得凌霄的保護和心疼,這確實是陳婷最看不下去的地方,她可能恨不得對方能夠痛痛快快和自己吵一架,而不是高高的佔據道德制高點。

我說這些,不是為了給陳婷正名。從情感角度,我也不喜歡她這樣的「巨嬰型」人格。但是,從專業的角度,我能理解她,因為她在這些關係中的呈現確實不是她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她只是通過歇斯底裡才能真正引起他人的注意,而她也完全習慣了這樣的方式,這既是她最可恨的地方,但也是最可憐的地方。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們更深的理解人性,不是為了做無原則的濫好人,而恰恰是為了跳脫投射認同的遊戲,明確自己的邊界,告別受害者的戲碼,因為所有外部的關係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我們只有完成內心的和解,活出真正的力量感,我們才能過上真正自由自在的人生,並且在每一段關係中都能舒服自在,享受當下。

願你也能有這份智慧與幸運!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大團圓結局,真的團圓了嗎?
    01點擊右上方「關注」,了解更多Kenia娛樂消息《以家人之名》熱播至今終究還是迎來了大結局時刻,原本毫無血緣關係的三家人,最後因李海潮與賀梅,尖尖與凌霄的結婚有了法律上真正一家人的關係《以家人之名》兄妹三人合照02最懂事,卻最缺愛的子秋子秋第一次露面時就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小孩子,媽媽讓他做什麼就會很聽話的照做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點擊破46億,三個遺憾卻成全劇「高光」
    9月6日,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播放了大結局,原本因兄妹三人感情線而高開低走的劇情,卻沒有爛尾。三個家庭,一張全家福。看似完美的結局卻並不圓滿,而正是因為留有遺憾,才使本劇回歸真實,彌補了劇情中期的「荒誕」。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洗白陳婷,製造大團圓,又雙叒叕爛尾了
    導讀:近期,單平臺四十多億播放量的爆款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團圓結局,但這結局,怎麼看怎麼都覺得爛尾了。一、大結局的全家福,太彆扭說實話,小編也是追到他們長大後放棄了,還是小時候好看,爸爸也很有趣。在結局當中,爸爸與二十年前的相親對象賀梅結婚,一家人拍了一張全家福定格。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凌霄太懦弱,陳婷的洗白蒼白無力
    《以家人之名》終於大結局。兜兜轉轉二十年,賀梅終於發現最好的男人就在身邊。李海潮內心真實的想法也被看清,原來與賀梅相親時,他的內心並非毫無波瀾。這份心動持續了二十年。子秋和父母和解,儘管沒有和尖尖結婚,但賀梅和李爸結婚,也就意味著他和尖尖實現了在一個戶口本上的夢想。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陳婷自殺沒死成,還與凌霄和好了
    《以家人之名》今天大結局了,但是對於結局的劇情,觀眾是真的有點接受無能,凌霄和陳婷的相處,很多時候都讓觀眾感到窒息,但是就算是這樣,故事的結尾,依舊是大團圓的結局。《以家人之名》大結局,陳婷留下遺書自殺沒死成,和凌霄達成和解,其實在陳婷自殺這件事上,死了的話觀眾可能會覺得解氣
  • 《以家人之名》喜提大結局
    《以家人之名》喜提大結局剛開始看這個劇的宣傳兩個爸爸三個孩子的,都說什麼搞笑輕鬆,我真是太天真了。從凌霄和賀子秋出國開始,更新兩集看兩集,看兩集哭兩集,還看的憤憤不平!剛開始不理解為什么九年凌霄和賀子秋一次都沒回來過,隨著後面的劇情發展,驚嘆他們兩個太難了,太讓人心疼了。
  • 《以家人之名》親情線崩了?劇透結局大團圓,媽媽拋夫棄子被原諒
    由譚松韻、宋威龍主演,正在衛視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剛播出不到十集,就已經吸引了不少劇粉,熱度也逐漸攀升,觀眾越多想法就越多,爭議也隨之出現,特別是劇集親情線,有關要不要原諒拋棄自己親生父母的問題,衍生出了很多討論。
  • 陳婷自殺洗白,看似大團圓結局,卻隱藏著她的不甘心
    很多影視劇的結局都以大團圓為主,壞人永遠有被洗白的機會,這幾乎是每一部影視劇的作風,就連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也是如此,劇中陳婷作為一個不合格的母親,自己做錯事還把責任怪到孩子身上,直到自己出了車禍,才想起自己的兒子,天底下居然有這樣的母親,可以說是凌霄的悲劇。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劇透來襲,明顯驢唇不對馬嘴,竟有人信?
    追劇這麼些年了,經常是看到一部電視劇,受不了這些電視臺擠牙膏一樣的播放速度,所以上網找劇透幾乎成了很多追劇小夥伴的日常,因此就經常能找到很多版本,一般也就是劇透幾集的內容,像大結局這樣的,也是需要臨近末尾才能大概猜測出來的,不過劇情過半就開始劇透大結局的,還真是不多,因為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了。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看似圓滿,只不過痛苦全讓孩子買單罷了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即將收官,劇中每個角色最後的結局也逐已經明朗,海潮賀梅結婚,子秋小橙子戀愛,據透漏陳婷也即將和凌霄和解,毫無疑問又是一場大團圓的景象,然而,在我看來這種結局,只是成全了父母的自私,痛苦讓孩子買單罷了,此話怎講呢?
  • 腦洞大開,續寫《以家人之名》完美大結局,唐燦後來怎麼樣了
    《以家人之名》昨晚大結局,許多觀眾都感覺,這結局太倉促了,許多角色都沒有交代好,就戛然而止。這爛尾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好奇的觀眾們,心中總感覺有點堵心。最受歡迎的配角唐燦,片中多次提到她成年後曾拍了一部劇沒有播,本以為是伏筆,但最後不了了之。唐燦的話劇到底有沒有成功,她和莊嚴的愛情到底有沒有突破那層窗紙。唐燦的未來,其實是觀眾們最感興趣的一點。
  • 以家人之名:唐燦轉身,李海潮隱忍,觀眾:終於理解大結局
    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播出已經接近尾聲,即將迎來大結局。就已經播出的劇情來看,劇中一眾主要人物的結局已經比較明朗。除了四對CP都有了相對圓滿的結局之外,《以家人之名》還有兩個比較遺憾的地方。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意難平:不是所有的錯誤都能被原諒
    《以家人之名》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原本大團圓的大結局卻被網友吐槽太過倉促,特別是陳婷就這樣回了新加坡,凌霄和陳婷和解了,凌爸也和陳婷和解了,所有人開開心心的,這樣的結局實在是意難平。無獨有偶的是凌和平,在凌霄小時候,凌和平一味地忍受著陳婷的瘋癲,以工作之名逃避著對家庭的責任。最終一切矛盾都沒解決,而是以陳婷的出走結束了這個家庭。
  • 《以家人之名》近尾聲,觀眾不接受陳婷洗白,大團圓結局不吃香了
    《以家人之名》最近的熱度依然很高,雖然和一開始比起來吸引力下降了不少,不過這主要還是得編劇背鍋,但是選擇繼續追下去的觀眾還是很多。但是在看到另一條故事線的小哥和他媽媽解釋清楚誤會,冰釋前嫌以後,觀眾在彈幕裡紛紛表示:絕對不接受另一邊的陳婷洗白,要是真的為了大團圓結局而強行洗白,編劇等著寄刀片吧!
  • 腦洞大開,續寫《以家人之名》完美大結局,唐燦後來怎麼樣了
    《以家人之名》昨晚大結局,許多觀眾都感覺,這結局太倉促了,許多角色都沒有交代好,就戛然而止。帶著這些疑問題,小編腦洞大開,準備給《以家人之名》寫個完美的大結局,希望能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唐燦的媽媽偷偷來看女兒的演出,看到了女兒臺上的光彩,流下了淚水,也終於放下了成見。話劇導演看到唐燦的演技,安排她做主角,參演全國巡演的大型話劇,她的知名度在圈內正式打開。
  • 以家人之名:賀梅終於不裝了,3個謎團解開兩個,苑冉透露大結局
    《以家人之名》自開播後就贏得了極高的話題度和關注度,從8.6分跌倒7.5分,終究沒能逃過高開低走的局面。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髮長文表不舍,太感動!
    今日,備受大家關注和喜愛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在觀眾的期待下,結局也算是眾望所歸,是一個非常圓滿的大團圓結局,陪伴了我們一個月之久的「李尖尖」「凌霄「賀子秋「」」李海潮」等劇中的角色,觀眾對她們也是非常的不舍,不止是觀眾捨不得說再見,該劇的各個主演們,也都髮長文,表達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 《以家人之名》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的傷還要靠自己治癒救贖
    原生家庭的傷,只有直面對待,才能真正解決,在童話故事裡當鴕鳥只是暫時的溫馨,抬起頭的剎那,還是會痛徹心扉。就像1998年李尖尖和李海潮如和煦春風的治癒溫暖了凌霄子秋,但早亦存在的隱患或遲或早都要去面對和解決,成長的目的是要讓自己變強大,強大到可以面對曾經逃避了很久的那些問題。
  •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倉促 有第二部嗎是原班人馬嗎?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式大結局,倉促的結局怎麼看都有拍第二部的意思,陳婷匆匆忙忙的洗白,李海潮和賀梅匆匆忙忙的結婚,而唐燦的結局也讓大家所好奇,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很倉促嗎?下面帶來全面介紹。
  • 《以家人之名》上演大團圓結局 製片人回應質疑
    9月6日晚,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式收官。這部主打&34;的電視劇也在這個夏末治癒了許多人,大團圓的結局也讓不少劇粉欣慰。6日當晚,劇中&34;的主演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以及&34;塗松巖和&34;張晞臨,都紛紛發表&34;與角色告別,並且分享了對《以家人之名》的體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