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表老表,一表三千裡 悅讀

2021-03-01 七色億珥

 「老表老表,一表三千裡。」

部隊裡的叔叔伯伯,一說到「老表」兩個字,就要哈哈大笑。

為什麼那麼好笑?小時候,我還以為是父親手腕上那隻泛黃的老表,笑它從來不準時。

叫老表,是因為父親老家方圓數百裡住的人家,幾乎都是遠房親戚。尤其是江西、湖南邊界一帶,血緣上脫不了干係。大概是母系文化的習慣,以「表親」為主導。年輕的女人一概叫「表姐」,結了婚的女人叫「表嫂」,男人們一律叫「老表」。

相濡以沫

年輕時的父親是一個文職軍官,朝九晚五,在營區抄抄寫寫,下班回家,吃飯睡覺。如果加班,抄一份帶紅格子的公文,可以賺五毛錢。

20世紀60年代的臺灣,家家戶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張羅到足夠的「副食品」。

「公家」發放「美援」的主食米麵大豆,每天上桌的菜餚就靠各家自己張羅。

每天從營區回來,父親脫下軍服,二話不說,到屋外空地上敲打挖弄,在山裡砍來竹子,劈成長條蓋雞房,挖來紅土圍土牆,到田裡撿稻殼餵小雞。

我隨父親到山裡勞動,跟莊稼人在山裡找竹筍。翠綠的竹林嘎嘎響,父親放開嗓子,吆喝起來:「嗬,嗬,嗬。」

父親有一個「老毛病」,時不時要發作一次。好端端地,他突然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不理人,不抬頭,揣著酒瓶一瓶接一瓶喝個沒完。

天地色變之後,他醉倒吐完,倒頭睡大覺。

老毛病一犯,母親就要使出渾身解數,先是哄,「起來,炒花生米吃,好不好」「去小街買芋頭回來,水煮蘸鹽巴,真好吃呢」。

哄勸不成,母親最終要拿出看家本領。

她拉起嗓門,普通話、閩南語夾雜發功,賞父親一頓結實的好罵:「男人家,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放大聲講出來。回到家裡,給老婆小孩臉色看,算什麼男人?放在心裡,假鬼假怪,鬧彆扭,給嬰仔得驚(讓小孩受驚),帶累全家,還算什麼查伯郎(男人)?」

母親說得來勁,一進一出,把門摔得砰砰響。

一陣五雷轟頂,父親從床上坐起來,呆坐屋外,看著母親進出忙碌,直到天色一點一點暗下去。

這樣的晚上,我們就會有好菜吃,紅燒肉加豆腐乾、辣椒炒豆腐,還有一大鍋剩菜麵疙瘩湯。

母親差遣興致高昂的我們到部隊,把兩位老表伯伯喊過來吃飯。

張伯伯、蔡伯伯,比父親年長20多歲,他們把頭靠得很近,嘰嘰咕咕很神秘。

蔡伯伯瞪著一對老大牛眼,壓著聲音說:「我們這些人活到現在,不錯了,你還想怎麼樣?」

張伯伯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擺,訓斥道:「你想怎麼樣?現在,命保下了,有吃有喝,你還想怎麼樣?」

兩位伯伯伸出手,指著我們:「小孩,你還養不養?日子還要不要過?」

幾番微言大義,折騰一個晚上。

隔天,年輕的父親又像是一個縫補後歸位的布娃娃,完好如初。上班下班,睜大眼睛四處張望,叮叮噹噹,屋前屋後敲打起來。

流落海島

那一年,父親剛滿20歲,考上中山大學。

眼看時局混亂,資助他念書的人不能再幫他,父親和幾個同年齡的兒時玩伴商量,一起去投軍。

因為能讀書識字,父親擔任小排長,被派在一個廢棄的村子裡,上面沒有領導。

幾個老鄉兄弟看著苗頭不對,背著小排長紛紛連夜跑回老家。

父親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兵全跑光了,害怕得不得了。

有人告訴他,小排長督導失責,只要跑到另一個部隊,就不會受罰。

父親立刻逃到另一個大部隊裡。

接下來的幾個月,父親所在的新部隊翻山越嶺,一路往南撤退。

父親和6個新兵組成開路先鋒隊,走在大部隊前面。山間隨時有人放冷槍,不到兩星期,7人先鋒隊,剩下3人。

父親學到一個竅門,只要往回跑,山上的冷槍就會停止。有幾次,他抱著頭,踩水往後跑,保住了性命。

部隊到了臺灣,紮營在一個位於灘涂之地的小漁村,整日無事,沒有任何命令。

半年過去了,21歲的父親百般無聊,跑到漁村找女孩子玩。如此一來,認識了一個在海邊撿蛤蜊的姑娘——時年15歲的我母親。

父親50多年的臺灣歲月,於茲開啟。


 

老母雞湯

哥哥出生的時候,父親和母親住在一間土房,臺灣話叫「土角厝」。四四方方的土塊,混著稻草,一塊塊壘上去。竹子做屋梁,覆上灰黑瓦片。瓦片很薄,從縫隙裡看得見藍藍的天。脫下鞋子,腳下就是冰涼的土地。我家和5頭豬為鄰,共用一道牆和一條小水溝。

父親一個月能領到薪餉60塊錢,土角厝月租20塊錢,燒飯用的鐵仔炭10塊錢。母親從娘家帶來一塊日本花樣白桌布,平整地鋪在豆腐板子上。一張桌子,一張竹床,兩隻洋瓷盤,四隻碗,一個軍用茶壺。屋裡不設椅子,那張桌子靠著竹床,手一碰就晃動。

吃飯的時候,母親在我們的飯上澆上青菜湯和醬油。蝨目魚兩面煎好,放上鹽和醬油,魚肉做得非常鹹。一個蛋打散了,放進大量的小蔥和辣椒。我至今記得那噴香的三餐。

父親愛看電影,愛吃糖。看電影是在老家上中學的時候養成的習慣。每逢周末,父親會到鎮上看免費的「勞軍」電影,在攤子上吃一碗炸醬麵,買一支冰棍,然後到鎮圖書館借兩本書回來。我開始看小說,就是跟著父親一起看起來的。

有一天,父親回家,突然宣布他跟老表伯伯打賭要戒菸。如果成功,我們的餐桌上就會有一道老母雞燉湯。

為了老母雞燉湯,全家聯手合作,勢在必得。父親菸癮不小,他主張自己留在屋子裡,抽菸看書保持常態,母親和我們小孩輪流站到小坡上把風。要是老表伯伯來「查崗」,我們遠遠看見了,就飛奔回家通報。

我們喝到了那盅老母雞湯,父親最終沒有戒菸成功。

老表伯伯們,多半已經走了。當年期盼老母雞湯的孩子,隨著歲月,走到有名利、愛情和彩虹的地方。

異地的夜晚,這個孩子搜索衛星雲圖,要看那一表三千裡的故鄉。

三千裡路外,有個海島,叫臺灣。

-


通向自我道路的另一種可能

這條道路上同行者的集聚地

七色億珥,文藝·生產力

微信號:qsyier

投稿郵箱:bennylee52@foxmail.com

相關焦點

  • 喚一聲「老表」,為江西正名
    當被問到籍貫,你一說來自江西,他們就會自動彈出似乎調侃的一句:「哦,江西老表啊」。他們可能不知道江西在哪,對江西也沒什麼了解,但「老表」這個稱呼卻可以脫口而出。隨著新知識的交織更新,在新時代網絡用語的大環境下,「表」一詞聽起來有戲謔的意味。不了解的外省朋友可能以此調侃戲謔,這使得有很大一部分新時代江西青年不是很樂意接受這個詞。
  • 《老表,你好Hea!》你的老表在這兒!
    《老表,你好Hea!》你的老表在這兒!《老表,你好Hea!》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電視劇,該劇借環保、勞資糾紛和年輕人為入娛樂圈走捷徑等熱門話題反映香港社會現象。你想知道哪些明星參演了《老表,你好Hea!》嗎?郭晉安他是林在野的扮演者郭晉安,香港演員。
  • 燃氣表「換新」費用卻飆升,工作人員:老表損壞走慢了!
    電錶,燃氣表和水錶是每一個家庭必須用的三塊表,這些表的費用也間接證明了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但是每一次換新表,總是比老表走得快,專業人員的解釋總是說新表更準,但是交的錢卻越來越多。小區的業主林大媽稱,之前一個月家裡的燃氣費用也就30幾塊錢,而現在她節約再節約,一個月也超過70塊錢,老表換成新表之後,感覺燃氣跑的更快了,同樣的生活方式沒改變,為啥燃氣卻用的這麼快呢?
  • 《老表,你好hea》 安靜的美少女
    在一眾演員誇張的表演下,抱著「不用動腦」的心態追劇,你被戳中笑點的機率還是蠻大的。由此看來,這部劇僅僅借用了「老表」的殼,而忘卻了「老表」的魂,所謂的幽默變成了「段子」的堆積,你是否還有追劇的動力呢?這一銀幕形象逐漸成為典型,此後,在電影《合家歡》、《丐世英雄》中,內地人無一例外是以「老表」的形象出現的,且都鬧出了不少笑話。
  • 《老表畢業喇》終於開播 卻是TVB花旦最後一劇!
    9月底新劇《老表,畢業喇!》便迎來2000年初無線電視「四大花旦」之一蔡少芬的回歸。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蔡少芬久違了四年多的TVB劇集,同時也有可能是她在TVB的最後一部劇集,因為拍完這部劇,她就會完成跟TVB籤下的所有劇約。日前在《老表,畢業喇!》開播之際,便推出了幾段預告,秉承一貫《老表》系列作風,相當幽默搞笑。
  • 才剛開學,老表就準備畢業喇?
    老表:你才開學啊?我都畢業喇!CC君:開什麼國際玩笑?中秋都未過你就畢業喇?老表:別心急,你看一下我們搞什麼先啦!作為老表系列的第三部《老表,畢業喇!》,演員雖然沒有了「搞笑擔當」王菀之和「長腿女神」萬綺雯,但陣容也決不馬虎,依然有郭晉安、王祖藍、林盛斌和陳嘉佳等這些「熟悉的配方」,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新同學」加入添~而女主角就由「老表新人」,繼《金枝欲孽2》之後,再次回巢TVB拍劇的「娘娘」蔡少芬「執二攤」擔任。《老表,畢業喇!》
  • 老表管不住嘴巴七七雀雀,笑哭了!
    這是一檔以老表方言配音為特色的公眾號平臺。每天更新最新視頻。江西配音最前線是一檔短視頻節目,以生活中的趣事或時事熱點為藍本,抓住現代人的生活痛點,用幽默搞怪的方式,在歡笑聲中引起網友的強烈關注和共鳴。從2016年上線至今,全網播放量突破6000萬,並且還在持續不斷增長中。江西配音最前線立志傳播江西本土文化,植根於日常生活,用幽默劇情演繹人生百態世間冷暖。
  • 《老表發錢寒》:葉子楣和成奎安的CP,畫風格外清奇
    《老表發錢寒》除此之外,香港影壇還常年都活躍著,一眾為觀眾耳熟能詳的配角形象,對這類演員們,可能很多人不一定能叫的上他們的名字,但多半能脫口而出他們的代稱,比如:大傻成奎安,這些代稱在大部分時候,真是比他們本人還要出名。
  • 《老表,你好hea!》開播 王祖藍攜眾星提前賀歲
    在延續了上一輯的輕快節奏和可愛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不少新鮮元素。
  • 《老表,畢業喇!》:回歸港味的麻辣校園故事
    《老表,畢業喇!》的主演班底和前兩部「老表」系列劇集《老表,你好嘢!》和《老表,你好Hea!》相比有較大改動,這是因為前兩部的主演們紛紛有要事在身。時隔17年,郭晉安與蔡少芬再度合作,出演《老表,畢業喇!》。若說「老表」系列的上一部《老表,你好Hea!》有諂媚內地觀眾的嫌疑,這回的《老表,畢業喇!》則更注重回歸香港本土的特色。比起前兩部的插科打諢,這部更注重現實的批判意義(雖然仍舊是用插科打諢的方式),直面香港本土教育的弊病以及嚴苛的升學制度。
  • 《老表,你好hea!》笑彈出擊 眾星提前賀歲
    《老表,你好hea》海報(1 /4張)10月21日, 2014無線節目巡禮劇集之一的《老表,你好hea!》在優酷爆笑上線。作為《老表,你好嘢!》在延續了上一輯的輕快節奏和可愛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不少新鮮元素,相信會令觀眾耳目一新。看《老表,你好hea!》,來優酷提前賀歲!原班人馬齊上陣 嬉笑怒罵展現香港本土風情去年,《老表,你好嘢》在播映時無論口碑及收視均獲得佳績,而王祖藍更是憑藉《老表,你好嘢》蔡芯一角奪得「最喜愛TVB電視角色」。
  • 一周港視:《老表,你好hea!》首播收視佳
    臺慶劇《老表,你好hea!》再放笑蛋接擋《大藥坊》播出的新劇《老表,你好hea!》首播平均收視26點。《老表》原班人馬開續集  新人加入齊放笑蛋上周一起,無線播出由黃偉聲監製,王祖藍編劇,郭晉安、萬綺雯、王祖藍、王菀之等人主演的臺慶劇《老表,你好hea!》,首播周收視理想,平均收視26點,與前一周《大藥坊》結局相比上升2點。最高收視29點,最低收視22點。周一首播當晚平均收視27點,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 辣根裡找老表透露驚人秘密,笑哭了!
    這是一檔以老表方言配音為特色的公眾號平臺。每天更新最新視頻。江西配音最前線是一檔短視頻節目,以生活中的趣事或時事熱點為藍本,抓住現代人的生活痛點,用幽默搞怪的方式,在歡笑聲中引起網友的強烈關注和共鳴。從2016年上線至今,全網播放量突破6000萬,並且還在持續不斷增長中。江西配音最前線立志傳播江西本土文化,植根於日常生活,用幽默劇情演繹人生百態世間冷暖。
  • 《老表,你好hea!》笑彈出擊 王祖藍領銜提前賀歲
    《老表,你好hea》海報   10月21日, 2014無線節目巡禮劇集之一的《老表,你好hea!》在優酷爆笑上線。作為《老表,你好嘢!》在延續了上一輯的輕快節奏和可愛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不少新鮮元素,相信會令觀眾耳目一新。看《老表,你好hea!》,來優酷提前賀歲!   原班人馬齊上陣 嬉笑怒罵展現香港本土風情   去年,《老表,你好嘢》在播映時無論口碑及收視均獲得佳績,而王祖藍更是憑藉《老表,你好嘢》蔡芯一角奪得「最喜愛TVB電視角色」。
  • 《老表,你好hea!》最寒酸:TVB自黑到嗨
    於是,TVB便沾沾自喜了,火速打造續集,甚至把它捧到了臺慶劇的高度。但細究下來,在《老表,你好嘢!》中,郭晉安和王祖藍起碼是貼題的表兄弟關係,但到了這部《老表,你好hea!》,沒有任何角色之間有關於表兄弟關係的描述,該劇主創解釋說「老表」到了第二部只是一個象徵意義,因為所有角色相親相愛一家人,所以各個都是「老表」,多麼牽強的理由,明顯是為了續集而續集。
  • 老表新房硬裝才花7萬,卻被親戚「酸」了,沒錢就別裝修了!
    老表的新房裝修好了,剛好清明節回了趟老家,老表打電話讓我去看看他的新房,電話一掛掉,我立馬去了,我家距離他家就10公裡,所以自己開車去也是一下子的事情。新房裝完,老表還是挺開心的,所以打電話約了好幾個親友一起去看他新房了。
  • 一周港視:《老表II》結局收視未過30點
    黃偉聲監製,郭晉安、王祖藍、萬綺雯主演的新劇《老表,你好hea!》播出大結局,平均收視24點。《老表,你好Hea!》大結局  最高收視未過30點上周,由黃偉聲監製,王祖藍編劇,郭晉安、萬綺雯、王祖藍、王菀之等人主演的臺慶劇《老表,你好hea!》上周播出大結局,結局周平均收視不理想,只有24點,與第五周相比下跌2點,最高收視27點。
  • 第三輯《老表》開播 蔡少芬這樣「還債」太浪費
    王祖藍發揮幽默小宇宙,領銜拍攝的《老表》系列作品成為了特例——第三輯《老表,畢業喇》本周在TVB開播。鑑於前作《老表,你好嘢》和《老表,你好hea》都緊接地氣,收視和話題實現雙豐收,還順勢捧紅了很多有才華有實力的甘草演員,比如張繼聰、蔣志光等。來到第三輯,有前作打下的好基礎,又有前當家花旦蔡少芬的回巢助陣,但本以為王祖藍這次「不用愁」,可惜這部劇從開拍到播出都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
  • tvb老表你好hea什麼時候播出上映(圖)
    播出時間:10月20日20:30  播出電視臺:翡翠臺  老表再度來襲,在臺慶檔發放笑彈,繼續以笑聲娛樂觀眾。承接去年叫好又叫座的喜劇《老表,你好嘢!》,今輯起用原班人馬拍攝的瘋狂喜劇《老表,你好hea!》
  • 返鄉老表:這份大數據報告裡「藏」著你的奮鬥足跡
    無論在哪裡打拼,返鄉途中只要互稱一聲「老表」,洋溢著濃鬱親情的稱呼就會提醒彼此,家在同一個方向。「老表從哪來」,一句問候,帶著一份溫暖,春運期間記者聯合江西移動開展的返鄉大數據分析報告裡還「藏」著這樣一份答案。地相連,人相親,和湖南人互稱「表親」的江西老表,在外出務工選擇上卻偏愛長三角、珠三角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