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1993年,黃家駒在日本的一期節目錄製中,不慎跌倒,因重傷不治身亡,終年31歲。
25年過去了,如今再提beyond,更多人爭執的是這麼一個話題:黃家駒是否被神化了?
這問題,可能得從1988年說起。那一年香港叱吒樂壇頒獎典禮上,最佳樂隊組合:金獎達明一派、銀獎beyond、銅獎草蜢。隨後四年裡,金獎一直在達明一派和草蜢之間輪換,草蜢更是連續三度奪走了金獎。beyond,當了好幾年的銀獎專業戶。

在每次頒獎典禮後的慶功宴上,記者留意到,黃家駒基本上很難擠出一絲笑容,不知有心還是無意,有次更是把獎盃給摔壞了。某位記者上前採訪說:「其實這種頒獎典禮也有一定的規則,獎項高低必須按照電臺統計的播放率來排名,你們作為原創樂隊,詞曲一手抓,忙活一整年可能才出那麼一張專輯。而其他樂隊和歌手大多選擇翻唱,這樣時間成本就很低,一年可以出好幾張專輯,好幾首歌同時打榜,對於你們而言是不是感到特別無奈?」黃家駒勉強笑了笑,沒說什麼。
隨後,黃家駒爆出「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的言論。beyond宣布將音樂事業重心轉移至日本。這在當時的香港樂壇,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當時的香港樂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歌曲都翻唱自日本,而beyond嚮往的就是那一片最純粹的音樂聖地。
在日本,黃家駒創作出了傳唱至今的《海闊天空》。如今這首歌成為了一種信仰,一種源自於夢想的力量。
很多人詬病beyond走的是流行歌曲的路線,做的並不是真正的搖滾。這點不假。早期的Beyond更多的是接受硬搖滾和藝術搖滾的洗禮,你可以在《Long Way Without Friends》裡聽出黃家駒很受綽號「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的影響。
起初,從《亞拉伯跳舞女郎》到《現代舞臺》的創作和遇冷,標誌著藝術搖滾無法在樂壇通行。隨後的兩年裡,Beyond還是憑藉著在流行和搖滾之間的平衡,走向了商業歌曲的最高峰。在那短短的幾年時間裡,黃家駒就寫出了多首膾炙人口,至今依然被廣泛翻唱的歌曲。在數據上,你確實可以憑藉各種類型的得獎名單給同年代的Beyond、達明一派、太極和草蜢排個名次,但是你是否能想起來,這些年在電視節目裡聽到的歌,尤其是翻唱自後三者的,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嗎?
那些年當我第一次聽到《亞拉伯跳舞女郎》的時候,那是相當的吃驚,因為我從未聽過這種旋律和風格的歌曲。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一樣,可能在如今的網絡時代裡,聽歌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爵士、布魯斯、朋克、雷鬼、舞曲類等風格的歌曲,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些八十年代的歌曲,至今確實已經老掉牙了。
但你不能否認,beyond他們創作的旋律真的很出眾,甚至很雋永。你或許會覺得那些只是口水歌,根本不值一提。我只想說,如果真的有哪個音樂人有機會能寫出像《真的愛你》、《光輝歲月》或者《海闊天空》這種歌的,即使他們內心認定這就是一首很俗的歌,但他們也一定會把它們發表出來的——因為它們真的太好聽了!
死亡也許對神化一個人會有著關鍵的作用,但如果將Beyond的音樂和黃家駒的才華全盤否定,就難免不顯得有些矯枉過正了。更多的是,我們需要珍惜這份來自他們的音樂遺產。
當年我在收音機裡第一次聽到《光輝歲月》的時候,我覺得這首歌真的太棒了。而後別人告訴我這個主唱已經去世了,我甚至認為那個人在騙我。Beyond和黃家駒真的被神化了嗎?你可以從打開音樂軟體,從認真地聽他們的歌開始,再做出你的判斷。
對於beyond和黃家駒,多少人有著和我一樣的經歷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