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拿鐵》計劃將於今年7月面向觀眾、推向市場。
「你一定要回來……」5月22日晚,順德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的大劇院內燈火通明,演員們正傾情「上演」著原創小劇場話劇《愛的拿鐵》。疫情防控之下,劇院開放了?《愛的拿鐵》又是什麼話劇?請跟隨城網君的步伐去一探究竟吧。
「你喊這句『你一定要回來』時感情要歇斯底裡。疫情之下他去支援湖北是生死未卜的。」一輪表演之後,執行導演走上舞臺和演員們面對面溝通、交流。原來劇院仍未開放,是《愛的拿鐵》劇組正借這「空窗期」在緊張地排練。這一天,《愛的拿鐵》劇組經過三個月的緊張籌備後,在順德演藝中心大劇院完成了首次舞臺合成,本劇計劃將於今年7月面向觀眾、推向市場。
據了解,《愛的拿鐵》是一部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話劇,從獨特的角度,避開說教方式,以小見大,用真情實感來演繹抗擊疫情當中的護士、咖啡師、快遞員、物管等最平凡的人物的悲喜交加與時尚溫情,其中有他們的情感糾葛,更有他們的勇敢善良、逆行堅守!
值得一提的是,《愛的拿鐵》還是第一部由順德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創作,聯合省演出公司出品製作並走票房的藝術性鮮明的原創話劇,將通過市場運營的方式,為發展順德區文化產業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愛的拿鐵》劇組正借在緊張排練。
「我們這部劇是通過演繹一群平凡的人在疫情之下做出不平凡的事,來傳達人與人在國家有危機時守望相助,儘自己最大的所能去貢獻力量的感情。」《愛的拿鐵》編劇、順德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副總幹事俞虹說道。
俞虹表示,《愛的拿鐵》雖然是一部反映抗擊疫情的話劇,但劇情並沒有著力描述援鄂醫護人員的前線故事,而是把關注點放在背後披星戴月為抗擊疫情付出的普通人身上。「我們裡面的每一位人物都是貼近普通市民、觀眾的,做到了藝術創作也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相信很多觀眾看了會有感觸和感動的。」俞虹說道。
「這部劇寫了一批年輕人從愛出發,在平常的生活中為國家做力所能及的貢獻,沒有唱高調,寫得很自然,很接近生活。我看了劇本就很激動,寫得很好。」國家一級導演、《愛的拿鐵》總導演王佳納表示,《愛的拿鐵》是一部小劇場話劇,具有製作成本低、規模較小的特點,十分適合巡演。她還透露,《愛的拿鐵》計劃在7月份以親民的價格在順德區內首映後,繼續到區外、國內其他城市巡演。
「疫情發生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居家隔離,我們演員也停工了很久,有機會演繹《愛的拿鐵》這部劇來表達所有平凡人在危難時刻的家國情懷與真情付出,也算是我們演員對疫情的貢獻。」女主角潘明月扮演者廖晨翕感慨道。(楊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