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晚會在湖南長沙順利舉行。由娛躍文化出品的《長安十二時辰》獲得了「優秀電視劇獎」、「最佳攝像獎」兩項大獎。《長安十二時辰》自播出後不僅收穫了觀眾的高口碑,來自業內的認可也是接連不斷,在斬獲白玉蘭獎「國際傳播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的同時,還入圍了第32屆電視劇「飛天獎」,獲2020年網際網路影視精品排行榜「精品網絡劇獎」、獲sir電影「觀眾選擇獎」、獲新浪2019影視綜盛典「年度十大劇集獎」、獲第四屆鷹眼匠心榜「2019十大匠心網絡劇獎」等等大獎,展現了優質內容的強大感召力。
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也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
本次獲獎的「最佳攝像獎」,也是《長安十二時辰》繼「白玉蘭獎最佳攝影獎」之後第二次在單項攝影領域獲得的重要認可,而這也是對攝製團隊在拍攝過程中細緻用心的最大褒獎。
△「驚豔」許多人的開市長鏡頭
許多人對於《長安十二時辰》長鏡頭的大量運用感覺「非常舒適」,獲獎者荊衝也曾在採訪中表示,「我們覺得它就是一個動作戲和懸疑劇,大家要看得過癮,運用了許多的場景,就是為了不打斷觀影的感受。」
除此之外,《長安十二時辰》採用的是2.39:1的畫幅比例,讓更多觀眾在觀看中隨時感受到電影的質感。「我們當時的考量是這部戲的場景展現得都比較宏大,美術的場景如靖安司、相輝樓,包括一些街景,需要表現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我們選擇寬畫幅,是希望觀眾從觀影體驗上看到的東西更多,畫面中的信息量也更大。」荊衝曾表示。
娛躍文化對於「長安十二時辰」IP的開發也在同步進行中,涵蓋電影、遊戲、音樂劇、線下娛樂綜合體等多種開發形式,在各種條件互相適配的狀態下開始進行延伸和拓展。娛躍文化副總裁李安寧在日前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要充分尊重各種產品的創作邏輯,但不能改變原著本身的調性,只去迎合這部分觀眾,道出了娛躍文化仔細斟酌與考量的創作思路。
眼下,娛躍文化儲備的IP還有「親王」馬伯庸的另一部作品《七侯筆錄》、2019年茅盾文學獎的入圍作品《北鳶》、金龍獎國漫經典作品《南煙齋筆錄》,超人氣繪本達人熊頓的漫畫作品《減肥俠》,以及中宣部2019年年度文化精品工程項目《大橋》等。